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我于历史中证道长生 > 第135章 收为亲传,抵达邯郸

第135章 收为亲传,抵达邯郸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我于历史中证道长生!

“上仙当真愿意收小小为弟子?”李大业有些激动。

这样的神仙人物都是可遇不可求的,能被收为弟子,那更是机缘中的机缘。他虽然在昨日,便猜测陈凡乃是修行中人,但今日确定了,依旧有些震撼。

陈凡点头,“我至今还没有真传,她若入门,可为真传!得我衣钵,长生逍遥!”

“长生……”李大业喃喃自语,“这孩子天性善良,我就知道,善良总是能得到回报的。”

“是的!”陈凡笑道,“长者可否同意?”

李大业连连点头,此时他再也没有阻拦的理由了,而且拜师意味着什么他自然明白,在当今,拜师是一件很严肃的事,师如长父,并非虚言。

就像陈凡的老师白起和逍遥子,他们便是待陈凡如亲子侄。

“我自然同意!”李大业转头看向小小,“小小,过来!”

小小闻声立刻跑了过来。

“跪下!”

小小一愣,虽然不明白怎么回事,但还是跪下了。

“不是跪我,跪他!”李大业指向陈凡。

小小一头雾水,转向陈凡。

“小小啊,磕头,以后他便是你的师父,跟着他,离开李村,不要回来了。”李大业声音中带着不容置疑的味道,这让小小有些害怕。

而且阿爷让他跟着陈凡离开,这是在赶她走吗?

“阿爷……”

李大业摇摇头,“小小,阿爷老了,若我走了,你该怎么活?跟着你师父离开这里,替阿爷去看看外面的世界。”

小小这下听明白了,阿爷是担心像自己娘亲一般走了之后,自己会饿肚子,没人照顾。

小小红了眼眶,老老实实给陈凡磕了三个头,还要继续,陈凡将她扶住,伸手擦去小小额头的灰尘,又为她拍干净身上的泥土。

“小小,我名陈凡,道号玉真,自今日起,你便叫我师父,可好?”

小小点头,“好!”

……

孤女苏小小,那个外乡人的孩子,竟然拜了一位神仙为师。这事儿很快便在村里传开了,小小此时还不明白,这事儿意味着什么。但师父待她真的很好。

陈凡为她做了新衣服,那是陈凡用骊珠福地中自己的衣服改小的,换了衣服的小小除了瘦弱一些,终于有个小丫头的模样了。

其实小小模样生的不算特别好看,肤色黑黑的,头发黄黄的,但陈凡很喜欢这个丫头。

余下几日,陈凡每天都会带着小小去黄河捕鱼,然后将渔获送给村中百姓,尤其是李大业家,算是偿还这些年的关照情谊。

陈凡看得出小小的不舍,但当陈凡告诉她,跟着他可以去找找她的父亲后,她便不再迟疑了,她始终还坚信着自己的父亲还活着,只是许久不曾回来罢了。陈凡没有戳破,给孩子留个念想也不错,等大一些再说吧。

三日后,陈凡他们准备启程了,告别了李大业,陈凡唤出飞剑,将小小护在身前,心念一动,两人的身形已至云端。

下方李村的百姓发出一片惊呼,陈凡身前的小小亦是张大了嘴巴!

“师父,你是仙人吗?”

“嗯,勉强算吧!”

小小第一次经历这样的阵仗,好奇,恐惧,震撼在心头交织。

“师父,我以后也能这样吗?”

陈凡点头,“当然!”

小小压下心头的喜悦,探头看向下方,努力地向已经变成小黑点的李大业挥手。

陈凡特意等了好一会儿,然后才道,“我们要走了!”

“我以后还能回来吗?”

“当然,等你能飞了,随时都可以。”

这里埋葬了小小的娘亲,这里也是她长大的地方,哪怕这几年过得辛苦,但这里对她而言,是不同的。

“那我们走吧!”

于是,飞剑载着陈凡与小小,化作一道碧色的流光,顷刻间便消失在原地。

下方李大业揪了揪胡须,“挺好,这孩子也算是苦尽甘来!挺好!”

他为小小的际遇,由衷高兴,而且这样也算是了结了他一桩心事。他对小小所说的话,并非是假话,他年纪大了,不知道什么时候便会死去,那个时候,小小一个人该怎么生活?如今这样才算真正让他安心。

流光一路向北,直奔赵国国都邯郸,算算时间此时,大秦使团也应该快到了。陈凡这个正使,哪怕什么事也不干,也是要出面的。

飞剑在邯郸城数里外停下,邯郸毕竟是一国国都,守备森严,她要是那般直接闯进去,怕是不妥,说不定会被人当做挑衅。

“师父,好快啊,这里是哪里?”小小还未从御剑飞行的震撼中走出来。

“前面便是邯郸了,也就是赵国的都城。”

小小闻言震撼,她虽然从来不曾走出过李村,但也听闻过,邯郸距离她所生活的那个小村很远很远,但现在才多久,她还没反应过来,便已经到了!

师徒两人一路慢行,来到邯郸城外,看着那高大的城墙,小小发出惊叹,她还没见过这么庞大的城池,这么繁华富饶的地方。

“这就是邯郸吗?好热闹,师父,咸阳和这里哪个更繁华?”

陈凡想了想,“咸阳吧!不过,眼前的邯郸也不差。”

毕竟是仅次于大秦的国家,作为一国之都的邯郸自然是繁华富饶的。但相比于咸阳,还是略微差了那么一点儿。

而且陈凡发现邯郸很有意思,来往行人,偏爱佩剑,盛行游侠之风。

这在咸阳便很少见了,大秦是不提倡游侠这种东西存在的,一切皆依秦法,反对私刑,要是有仇怨,也鼓励百姓告官。

但在这里,法度并不严苛,赵人遇到不公之事,也喜欢仗剑自鸣不平。

相比于咸阳的严肃,邯郸气氛要活泼一些,没有严刑峻法的约束,民间确实宽容许多,也算是各有千秋吧!

“师父在邯郸有熟人吗?”小小疑惑,她感觉陈凡目的性挺明确的。

“应该有吧,有个长者待我不错,就是不知道此时在不在邯郸。”

上次送别荀子时,荀子便言称要归隐邯郸,因而多半是在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