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重生修炼后始享齐人福 > 第37章 一球三分定冠军 遥想当年百敢村

第37章 一球三分定冠军 遥想当年百敢村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重生修炼后始享齐人福!

\黄刚,前面杨涛邀请你参加班里篮球队,参加学校组织的\元旦杯\比赛,缓解一下高考前的压力,你也不参加,现在韦明军训练时摔伤了,人手不够了,你必须得参加。\

\我真的不会,你们另找人吧。\黄刚翻着书找书本,头也不抬。

\你这人怎么没有一点集体观念,如果另外有人找,我们又何必来求你呢。\韦静有点生气了。

\黄刚,其实你不用怎么会打,你眼疾手快,帮我们拦人就行,剩下的交给我们就行。\刘小威也劝说黄刚。

\是呀,黄刚,你力气那么大,没人能突破你的防线,进球有我和小威就够了。\杨涛也枷一把火。

开什么玩笑,让自己上场打篮球,这不是大人欺负小孩吗?黄刚心想,但他不能这么说呀。

\这样吧,我就做个备用队员,不到迫不得已我不上场。\黄刚只好无奈地说。

\那好啊,不过等放学了你陪我们训练一个小时,熟悉磨合一下,明天就开始比赛了。\刘小威高兴地说。

\好吧。\黄刚兴致缺缺地说。

下午放学,黄刚随同学们到了球场,和同学们练习配合传球,带球,三大步上蓝……

同学们都练得很认真,但黄刚却没多大兴趣,在一旁如根木头伫立在三分线以外不动。

杨涛抛了个球给他,他随手一抛,一个空心三分球就出现了。

\哼,这下露出尾巴了吧,说你不会打球鬼信。\韦静一直看着他,见他都不看那球圈随手一抛就进球,这手感不知多好才能达到。

第二天比赛开始,今天下午他们班有一场,黄刚作为候补队员,在球场边长凳上坐。

别的候补队员都巴不得上场有露脸的机会,但他却一直稳如泰山地在那坐着。

不得不说刘小威和杨涛两个人球技还是很好的,一场球下来,他们赢了对方十几分,分数大部分是他们进的球。

接下来几天的比赛黄刚也没上场过,他们班很厉害,硬生生挤进三强。

在他们班和另外一个班进行冠军决赛时,双方打得很激烈,比分也咬得很紧,都是对方进一个球就会多一分或两分的那种状态。

直到最后还有三十秒,对方超出了两分,而刘小威恰好此时犯规被罚下场,发球权到了对方手上,显然,对方只要不投篮熬完三十秒就赢定了。

这时黄刚突然要求上场。

上场后黄刚紧盯着发球员,他球一出手,黄刚就好一道影子掠过,把球截住,然后也不传球,自己带着球左冲右突,眼看二十秒过去,才将球带到三分线附近,一个闪身随手一抛,一个空心三分球扭转了比分,由81:83变成84:83。

这时,结束的笛声响起,全场沸腾。

\大侠,大侠……\

\大侠,大侠……\

一到黄刚他们班有比赛,球场总是被围成里三层,外三层,每个人都想一睹\黄大侠″风采,只是几扬下来,黄刚都没上场过,今天已经是最后一场比赛了,大家正失望着呢,谁知道最后不到一分钟,大家期待已久\黄大侠\出现了,只是简单几个动作和一个三分,就征服了全场……

而只输了一分而无缘冠军的另一个班,竟然也输得口服心服,因为他们知道,如果\黄大侠\早上场,他们输的就不是一分的问题了,这是跨几个级别的较量了……

小梅和她们班几个较好的同学也到场捧场,见黄刚上场,自然也高兴得尖叫着……

……

元旦了,黄刚决定回家一趟,大猛在矿山忙,他便自己带着小梅搭中巴车回去。

由于节日,客人很多,买到的票都是隔两趟车以后的票了。黄刚上车后按票号找到位子,有点惊呆了。

他们座位旁边,隔着过道坐了一个姑娘,而这姑娘就是上次搭三马车遇到的前世前妻。

那姑娘显然也认出了他,他就是之前坐过她的车忘了拿包,那个奇怪的人。

\你好,还记得我吗?\那姑娘等他们坐下后,便问道。

\啊?!你谁呀?没见过。\黄刚装傻作愣。

\哼,早知道将你的包丢进垃圾桶。\这前妻还是前世那直爽的性格。

\对不起,我不知道你在说什么。\然后便靠在靠背上闭眼睡觉。

\这家伙肯定是装的,带个女朋友了不起呀?欠我的人情还装不记得,真无耻。\那姑娘心里恨恨地骂着。

接下来他们全程没交流,回到镇上路过那姑娘的村口,前世黄刚也经常跟她回娘家,知道在哪里,那姑娘下车时狠狠白了他一眼,黄刚不搭理她,只是想起前世两个孩子,黄刚有点纠结,有点心疼。

黄刚的家乡是通镇对面山的背面群山中的百敢村,在以前是必须要爬山坳出来的,八十年代才炸山开了条可以通车的土路,但走路还是爬山近些。

带着小梅爬上百敢山,黄刚不由得想起小时候三叔公讲的百敢山故事。

这百敢山在大清时代可是远近闻名。

小时侯黄刚常听老人们讲起百敢山黄四公的故事,总听得热血沸腾,现在能讲这些故事的老人们逐渐过世,再过几十年,这些故事可能便消失在历史长河中。

相传百敢山山寨在明清两朝被朝廷灭了山寨,当时腐败的封朝廷横征暴敛,民不聊生,寨民们便啸聚山林。

明朝那段历史年代久远,现在已经没人知道太多了,只知道山寨被铲后他们祖上一个人逃进了龙山,在现在的石达开水库边隐居下来,并在那繁衍生息。

清兵入关后,他的一个后代奉命回百敢山立寨,以后好在这乱世中相互照应。这人便是他们百敢山黄家的祖先。

此公回来后,经过了一百多年的开枝散叶,到了进四公这一代,更了威震一方,寨民们修起近一千多米长,高九米,宽6米的护寨墙,围住整个山寨。

墙外挖出近三十米宽的护寨河,如今这河已经被隔成十几张塘,分给几个生产队养鱼。

石头砌的墙在清兵的土炮轰炸后,后来也被附近村民和逃生下来的后人们折建房子和修路了。

当时逃生下来的兄弟姐妹们大多在附近的步村,新村,有个别到了石村,古村,汉村及马乡统安村,灵镇的古樟村,目前回来祭祖的就这些了。

当时的进四公在那一带令地主阶级们闻风丧胆,他马屁股边挂着个鱼篓,专门装不听话的人耳朵用,一割便丢进去,只要有客人来,便去牵地主家的牛回来杀,谁敢吱声便割下耳朵。

因为和古村一大地主家发生矛盾,一夜几乎将地主一家杀光,只有一孙被长工埋在粪筐挑出去,后来此子在外考取的功名,唆使他的好友一个刘姓县官带兵回来报仇。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