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穿成村丫想躺平,无奈被迫养全家 > 第211章 京城好吃哒

第211章 京城好吃哒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穿成村丫想躺平,无奈被迫养全家!

人忙起来时,总觉得时间流淌太快。

眨眼间就到了第二年春天。

京城好吃哒餐点街人头攒动。

泰安帝曾把古传喜留在宫中七日,一一品尝了好吃哒新餐点后,大笔一挥,把京城东市和西市相对的两条街划给古传喜用,命其把“好吃哒餐点”做大。

古传喜诚惶诚恐谢陛下后,就和章大厨一起招生、培训、开店、开街一条龙。

如今这两条街的街口挂着“好吃哒餐点街”和御笔“好吃第一街”两个招牌。

从开业第一天起,很多人慕“御笔”而来;

吃过第一次后,就开始“慕美味而来”;

日复一日多听了好吃哒餐点的故事后,开始有人“慕乡愁而来。”

如今终于,各地的人“慕技术而来”。

京城人足够多,两条街布置不同却设置相同:

街口是大大的形象店,所有好吃哒餐点都可以吃到;

街上每种餐点一个店,只吃一种的直接进小店;

街尾就是“好吃哒餐点培训班(京城部)”。

四月初九是“好吃哒餐点培训班(京城部)第二期”结业的日子,一百名学员已经参加完培训并在店里实习满三个月。

泰安帝亲临结业典礼,勉励学员们:

“你们就是从京城播撒出去的火种,朕期待你们燃烧到更远更广阔的地方!

朕相信好吃哒餐点定会因你们而遍地开花,欣欣向荣。

朕憧憬:

未来的某一天,朕私访到了某个府城,别人推荐的美味里有你们开的餐点店;

未来的某一天,朕心血来潮到了某个县城游玩,别人会骄傲地说他们那里最好吃的店叫好吃哒餐点;

未来的某一天,朕随心所欲到了某个村庄,村民会说无以招待贵客,幸亏会做好吃哒餐点。

朕憧憬的太平盛世里,人人可以吃饱穿暖,家家有养家糊口的技能。

而你们,就是实现这些的重要力量。

大胆走出去吧,儿郎们!

只要有人的地方,就有美食的需求。

做满了京城,还有其他府城,其他县镇;

坐满了天顺朝,还有无数的外邦!

大胆走出去吧,儿郎们!

朕就是你们的后盾,天顺朝就是你们的后盾!”

学员们紧张又激动,这是第一次得见天颜,天颜竟然如威严又亲切。

跟太平县的好吃哒餐点培训班的学员一样,京城的学员结业时也获得了授权书和幌子,只不过授权机构从“太平县衙”变成了“天顺朝户部”。

泰安帝鼓励完学员们就回宫了。

古传喜长长舒了口气,他认为这是陛下来验收成果了,看过自然就放心了。

哪知道从此以后,每到不用上朝的日子,陛下都乔装打扮一番,到好吃哒餐点街来“凑热闹”。

古传喜发现后,恭恭敬敬把皇帝请到清净的屋里坐。

结果人家不愿意,非得说:

“朕就是来体察民情的,这街上热闹,朕才喜欢来,就是要挤一挤。”

因为知道皇帝重视好吃哒餐点,各位当朝大人们都是人精,纷纷紧相随。

导致每天上朝前的打招呼都变成了“吃了哪种?”

各地知府们纷纷得了“高人指点”,于是上奏折请示:

能否把本府和下辖各县里想学新餐点的学员们都送到京城来?

***

今天,古传喜又通过天使给皇帝送来了吃食。

泰安帝下朝后,刚回御书房,就看到了好吃哒定制食盒。

“又送来了?朕都说了,在御书房吃餐点没味道,就得到街上去挤、到店里去点才好吃。”

泰安帝随手一指在旁边侍奉的于公公,说:

“赏你了,你拿去吃吧!”

于公公顿时一脸笑容,“奴才谢陛下赏!”

乐呵呵地上前打开食盒,端出一个盘子,

“陛下,您请看。

今天那古大美食家专门说了,这里装的不是早餐餐点,而是一盘他炒好的胡豆米炒鸡蛋,还有一盘生的新鲜胡豆米。

他说生胡豆要在豆荚里才好存放,还问要不要多送些豆荚来宫里?”

皇帝脸上略带惊奇,“这就是新鲜胡豆米?

清风去年跟我讲的时候,说得直吸口水。

如今看来,颜色确实不错。把这盘凉了的带着,让御膳房把这盘生的炒了,朕中午要吃热的。”

御膳房的人已经在章大厨的指导下知道了这豆米怎么炒,于是在午膳时就呈上了热气腾腾的胡豆米炒蛋和胡豆米炒肉。

于此同时,好吃哒餐点街上所有提供午餐的店都推出了胡豆米炒蛋,每份是两小勺。

“这是胡豆?这么漂亮的颜色?”

“我以前只吃过硬硬的老胡豆,还是去浙水时吃的。香确实香,但太难嚼。这胡豆是还没长老吧?真是鲜嫩!”

“原来胡豆可以这么好吃啊!我以前吃过胡豆饭,哇,一碗饭吃了好半天!”

“这好吃哒餐点果然不同寻常,尽然巧妙地把胡豆这样做了!”

“哪里来的嫩胡豆呢?”

……

同样的热议也发生在京城的两家四方酒楼里。

原来,古传平到京城后,将替卢倾宇带的信送到了京城的四方酒楼。

很快,卢倾宇的父亲——户部侍郎卢林前来,提出合作种植胡豆。

卢家在京郊有个庄子里的两百亩地正好闲着,看到卢倾宇的信后,决定试试种胡豆。

古传喜懂种植方法,卢家提供田地和种子及人手,长不出来就算了,只要长出来了,利润三七分。古传喜欣然同意。

京城比安和府的气温低些,从泡种子开始,古传喜就一直担心。

如今终于等到了胡豆采摘时节,第一把豆米炒熟吃进肚子,古传喜才真正放心下来,鲜嫩清甜,好吃!

于是第一时间送到了宫里,请皇帝品尝。

四方酒楼和好吃哒餐点店也在第一天同时推出胡豆米菜肴。

第二天早朝,泰康帝亲口嘱咐:

“卢侍郎,听闻你家庄子产出的胡豆米此时正鲜嫩清甜,朕也想尝尝。

爱卿不如每日给朕送来二十斤,可行?”

卢林赶紧叩首,“臣遵旨!”

满朝大臣吃惊,退朝时一个个都往卢林身边挤,笑颜相问:

“卢大人,我也想买十斤尝尝,可还有?”

“卢大人,我也想买几斤,去府上买还是去庄子上买?”

“卢大人,我也想尝尝,是不是四方酒楼有这道菜?”

卢林笑容可掬地回答:“这是庄子上的产出,因签了合约,每日直接送到四方酒楼和好吃哒餐点店。

各位大人直接派人去买最为便捷。”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