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穿越解放前,我为祖国献青年 > 第8章 最后的宁静(中)

第8章 最后的宁静(中)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穿越解放前,我为祖国献青年!

赵老爷子这边带着家人种地春耕。

赵德柱一个人在家忙着在家看书。

等赵老爷子把自家地种完,又去邻居家做完换工的活儿回家,已经是一个月之后了。

那天,赵老爷子回家放下农具,洗了一下手脸,直接就朝赵德柱走去。

“乖孙子啊,学到哪了?”

赵德柱直接从炕上站起来,张开双手朝赵老爷子扑去,开心的说道。

“爷爷,我把论语、中庸、大学背完了,至于意思现在在对照着说文解字慢慢查,自己理解。”

“我厉害吧?”

看着赵德柱得意的样子,赵老爷子也很开心,跟着夸奖道。

“哇,真厉害,我孙子真厉害。”

说着,赵老爷子一把抱起赵德柱,板着脸告诫道:“孙子啊,你背书是厉害,可是要注意劳逸结合啊。”

“你现在还小,不该这样要求自己。”

赵德柱装着懵懂的样子说道:“爷爷,您说的劳逸结合我知道啊,我就是在看书累了的时候,还学着写字呢!”

“对了,爷爷,您忙完了?累不累?”

“奶奶和妈妈种完咱们自家的地回来说好累啊。”

赵老爷子哈哈一笑。

“乖孙儿啊,种地可累了,可是不累不行哦,不种地没得粮食吃啊。”

“所以啊大孙子,你可得好好读书,争取长大了不种地,去当官儿去。”

赵德柱心想,等我长大就是新中国了。

那时候按我的本事,咋也不可能种地。

到时候种地累,大不了我多做一些促进农业生产力的工具就是了。

不管咋说也不能忘掉农耕文明的本业。

想到这,赵德柱抬起头坚定的说道:“放心吧,爷爷,我一定好好读书,争取当官儿的。”

老爷子嘿嘿一笑,“好啊,乖孙儿,你一定得争气。”

“来,你说你背会了那些书,爷爷来考考你,看是不是真的。”

“是真的”,赵德柱昂着头,小脸儿紧绷,装作天真的说道:“爷爷,是真的,不信您考我。”

“背书这事儿可简单了。”

说着挣扎着从赵老爷子的怀里钻了出来,爬到炕上,拿起一本背过的书递给老爷子。

赵老爷子微笑着接过,一看是《中庸》,不由得摇摇头,“孩子,你能读懂么?”

“我也是忘了告诉你,哪里知道你背书的速度这么快。”

“《中庸》、《易经》应该放在四书五经的最后面儿背,而且还不要求你会背,只要你能熟悉就是了。”

“反正这是讲做人的道理的,现在不考科举了,不要求你背下来。”

赵德柱想着,娘的,早说啊,这不是折腾人么?

上辈子没有背过四书五经,也没学过,哪知道这个啊?

还好这辈子我脑域开发过,有智慧魔方辅助,不然要是背下来真的要人命哦。

不过中庸就算了,《易经》背下来反正是没错的,不管是以后学中医,还是学武术拳法,都是离不开的。

不管赵德柱心里咋想,可是脸上还是装作孩子的模样。

“啊?爷爷,我都背下来了咋办?”

“总不能忘了吧?”

赵老爷子摇摇头,看着赵德柱,“唉……背下来也好,反正《中庸》字不多,总共才三千五百多个字,多的是注释。”

“不过孩子啊,你不会是连注释都背下来了吧?”

赵德柱淡淡的点点点头。

赵老爷子愣住了。

这倒霉孩子,这本书上的注释可是清末大儒注释的,还有后人的增添。

加起来得有三四万字哦。

赵老爷子就像看神仙一样看着赵德柱。

过了好一会儿,赵老爷子叹了一口气说道。

“大孙子啊,今天就不考你了,我相信你背下来了。”

“咱们歇歇吧!”

“我带你去村里转转。”

赵德柱听着赵老爷子的话,知道赵老爷子这是关心自己,顺带也想带着自己出来看个新鲜。

如果是真的小孩子,可能这个时候已经蠢蠢欲动了。

可是对于赵德柱来说,一个成年人的思维,对外界不是那么好奇。

再说了,日本人的来临越发的紧迫,自己得抽时间把家里的书都背下来。

按家传的书籍数量,三四个月的时间,背下三十四本书,分摊到一本上的时间只有三四天。

哪怕是自己被开发过脑域,还有智慧魔方加持,面对着全部文言文写的内容也是很有压力的。

总共五六十万字的文言文可不是一般人能背下来的。

过去一般的读书人起码得花十年左右背下来四书五经和注释。

不过看着赵老爷子殷切的眼神,赵德柱还是选择装作一个孩子。

既然爷爷提出来了,那出去看看也好。

反正自己跟着母亲出去,对于村里很多地方也没去过。

既然短时间内要在日本人的统治下生活,那就提前熟悉一下周边的环境吧。

到时候,就算是在村里生存,也知道哪里安全不是?

赵德柱在炕上直接原地蹦了起来,脸上带着满满的开心欢呼着。

“好哦,好哦。”

“爷爷,我们快走吧!”

接着准备往炕下跳。

赵老爷子一把拉住赵德柱。

“乖孙子啊,外面天气还很冷,我抱着你出去。”

接着就把赵德柱抱在怀里,给赵德柱套上小棉靴。

然后给赵德柱掖着棉袄的领子,带上虎头小棉帽,准备往外走去。

迎头就看到端着瓦盆,正准备和面的李启秀。

李启秀看着穿戴整齐的爷俩,好奇的问道。

“老头子,你们这是打算去哪啊?”

赵老爷子赵耀亭抱着赵德柱,微笑着回答。

“孩儿他奶,我打算带孙子出去溜达溜达。”

“我的宝贝孙子在家都快呆发霉了。”

李启秀白了赵耀亭一眼,没好气的说道。

“你也老大不小的了,怎么任由孩子折腾啊?”

“你不知道外面现在还很冷?”

“咱得乖孙子要是被风吹着了咋办?”

赵老爷子赶紧解释道。

“老婆子啊,我知道外面冷,你看我们孙子不是包的严严实实的么?”

“再说了,咱孙子这好几个月没有出去见见太阳了,你看这孩子在家白得像啥样子?”

“而且孙子在家也没什么事儿,就是知道看书。”

“小小年纪的,背下来的书都赶得上十三四岁的大孩子了。”

“这那行?我得带他出去转转,转移一下他的注意力。”

李启秀疑惑的看着赵老爷子,又扭头看向赵德柱。

赵德柱不想让爷爷难做,只能甜甜的说道。

“奶奶,我背书可厉害了,家里的书都背了好多。”

“爷爷说带我出去玩儿去,要劳逸结合,不让我背书了。”

李启秀此时才意识到赵老爷子说的可能是真的。

不由得一阵心疼。

老说说慧极伤身。

一般聪明人都是短命。

不管是农村还是城里都是相通的。

老太太害怕自己孙子也这样。

只好同意赵老爷子的想法。

“去吧,去吧,早点儿回来。”

“带孩子好好转转,过个把时辰就要吃饭了。”

赵老爷子跟赵德柱微笑着对视一番就往门口走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