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穿越解放前,我为祖国献青年 > 第11章 事发

第11章 事发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穿越解放前,我为祖国献青年!

天气越来越暖和,转眼间四野一片深绿。

两岁半的赵德柱此时已经长得跟三四岁的孩子差不多了。

这天赵德柱正坐在自家院子的桃树下,啃着红彤彤的大毛桃。

时不时的还看着树梢上的鸟儿,一阵惬意。

这最近好几个月,赵德柱被全家人强迫着每天出门活动,所以身子壮实了很多,整个人也有了孩子的样子。

赵德柱狠狠的啃了一口桃子,满嘴的汁水。

真是舒坦啊,这桃儿比上辈子嫁接培养的大桃好吃多了。

上辈子那些桃,经过专家们的培养虽然个头大。

可是吃着还是比较柴,甚至硬邦邦的,一点儿也没有桃子的感觉。

唯独就是坚硬的桃子可以经过远距离运输和长时间存储而已。

这辈子能吃到纯天然的正宗桃子也知足了。

赵德柱满足的笑着。

这时候,院子的大门突然被推开。

赵德柱扭头一看,才发现是自己的二叔赵清风。

此时赵清风正一脸慌乱的看着院子。

风尘仆仆的,连身上短褂上都满是尘土,一点儿也没有以前稳重的样子。

赵德柱好奇的问道。

“二叔,您咋了?这是被什么给追了?”

赵清风几步冲到赵德柱的面前,不耐烦的说道:“我不跟你说,你个小孩子又不懂。”

接着赵清风又急切的问道:“柱子,你爷爷和你爹呢?”

“他们怎么没在家?”

赵德柱双手抱着桃子,撇撇嘴,“二叔,别把我当小孩子,家里的四书五经我都已经背下来了。”

“还有多少我不懂的?”

“至于爷爷奶奶和我爹他们好像去地里了,他们在给庄稼除草。”

“您有什么事儿跟我说呗?”

赵清风这时候才很意外的认真看了自己侄子一眼。

这小子也太天才了吧?

上次春耕的时候回家,他还没有这个进度呢,现在都已经把四书五经给读完了?

实在是了不得啊,咱们祖坟冒青烟儿了哦。

不过这不是说话的时候,赵清风只是淡淡的说了一句。

“你小子再天才也不能做主。”

“现在日本人要打过来了,听说前天就进卢沟桥了,县城和镇上正在征集民夫修工事呢,所以我回来问问你爷爷他们是什么打算。”

“我去找你爷爷他们了,你自己在这吃桃儿吧。”

赵清风说完就往院子外走去,留下赵德柱一脸呆滞。

不对啊。

爷爷前天才说是小暑,这还没到七月份呢。

日本人咋就来这么快?

我还以为还有个把月呢!

其实他哪里知道上辈子不管是影视资料,还是政府宣传,说出来的7月7日,都是阳历,也就是公历,这些都是崇洋的文人才使用的。

而这个时候,中国普通百姓百姓所使用的都是阴历,也就是农历。

甚至到现在赵德柱也不知道阳历是什么时候,也就是知道一个农历。

赵老爷子前天跟赵德柱说是小暑要喝米酒,所以赵德柱是印象深刻的。

而昨天是初一,因为这天是赵德柱的奶奶李启秀去村口土地庙上香的日子。

在农村是初一十五的时候,要跟土地庙,或者附近的神仙上香祈福的。

这么一算,今天就是一九三七年,农历六月初二。

等想清楚是什么日子的时候,赵德柱自己一阵恼火儿。

上辈子咋就没有记在七七事变的农历日期呢?

按二叔说的,那前天小暑不就是七七事变么?

要是记得,现在不就没有这么突然了?

虽然这时候已经确定了短时间内,日本人不会来这个偏僻的乡村。

可是不代表着对普通人没有影响啊。

上辈子赵德柱在各种影视作品里看到的,抗战都是军人、官员、商人、文人的事儿。

以普通百姓为视角的作品很少。

此时赵德柱想到刚才二叔说的要征民夫,这才想到过去的影视作品里好像有不少的抓壮丁等事情。

所以赵德柱在院子里一阵焦急。

过了一会儿,赵德柱把手里的桃子放到一边儿,从凳子上跳下来,迈着小腿儿,往院儿外走去。

赵德柱一个人在乡间小道上慢慢的小跑着,摇摇晃晃的身子,看着让人分外心疼。

跑了大概一里多路的时候,赵老爷子、赵清成、赵清风的身影出现在赵德柱的视线里。

赵德柱停在原地,用力的挥舞双手。

“爷爷,爷爷,爹,二叔……”

赵老爷子等人听到赵德柱的声音,抬头一看,立马加快速度直奔过来。

三人的额头上还布满了汗水。

赵老爷子用袖子抹了一下头上的汗水,蹲下身子,担心的问道。

“我的乖孙儿啊,你怎么一个人跑着远?”

“伤到哪里没有?”

说着还扳过赵德柱,在赵德柱的身上四下打量。

赵德柱抿着嘴,微微一笑,“爷爷,没有,我很好。”

接着拉住赵耀亭的袖子,小声的说道:“爷爷,二叔说日本人打过来了,是不是我爹几年前打过的那些啊?”

赵老爷子此时才想起来,自家的小孙子半年前做过噩梦,梦见日本人来村里作恶。

想必,听说了这个消息有些担心吧?

想到这,赵老爷子扭头狠狠的瞪了赵清风一眼。

“你怎么什么都跟孩子说?你不知道咱的宝贝孙子上次做过噩梦么?”

赵清风此时也委屈的很,自己就是随口提了一嘴,哪知道自己小侄子真的追出来了?

不过看着赵老爷子严厉的眼神,抿着嘴,不敢吱声儿。

赵老爷子可不管赵清风,抱起赵德柱,回头淡淡说了一句,“跟上。”

接着一行四人迈着坚定而又迅捷的步伐往村里走去。

回到院子,赵老爷子让赵德柱的父亲赵清成搬出凳子,然后三个成年人围坐在桃树下。

气氛异常严肃,谁也没有先说话,仿佛在想着什么。

赵德柱出声打断大家的沉默。

“爷爷,奶奶和娘怎么没有回来啊?”

赵老爷子扯着嘴角,宠溺一笑。

“孙子,你奶奶和你娘还在地里呢!今天这个事儿不是他们那些老娘们儿能够做主的。”

“我们几个商量一下,先做个决定,然后再跟他们说。”

“不然让他们白担心。”

赵德柱听着爷爷的解释,虽然觉得赵老爷子这么做对奶奶和母亲不太公平。

可是又不敢多说什么,只好静静的看着几位亲人。

赵老爷子这个时候,皱着眉头,叹了一口气说道。

“这狼子野心的倭寇还真的得寸进尺,这次又来了,咋就贪心不足啊?”

“老大,你弟弟说镇上又在找民夫了,该咋办你说说,毕竟家里就只有你是参加过几年前的那场战争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