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穿越解放前,我为祖国献青年 > 第21章 不同寻常的分配方式

第21章 不同寻常的分配方式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穿越解放前,我为祖国献青年!

接下来,赵德柱就被宋桂花带着,在寨子里闲逛。

渐渐的穿过后院儿,来到了后面的居民区。

赵德柱好奇的打量着这些房子。

一排排夯土黑瓦盖成的房子,让赵德柱心惊不已。

按说寨子里的房子不该这么好的啊?

山下村里夯土瓦房也没有几户,怎么山上都是这些?

难道山里真的比村里好挣钱?

当土匪不是风险很大的么?

从刚才屋里的争论,以及爷爷赵耀亭说的情况来看,寨子里的收益不高啊,这是咋回事?

赵德柱疑惑的表情,宋桂花并不是很理解,于是小声问道。

“乖孙儿,咋了?你有什么疑惑么?”

赵德柱这才说出了自己的疑惑。

“太姥姥,我看寨子里这些房子都挺不错啊,比我们村里的好多了。”

“为啥大舅爷上午说没钱呢?”

宋桂芝吃惊于赵德柱的成熟聪慧,又想起刚才体会到的天才,这才笑着摸了一下赵德柱的脑袋,柔声说道。

“乖孙啊,咱们寨子里跟你们村里不一样。”

“你们村里那是各家归各家的,有钱就盖房,没钱就盖不起。”

“咱们寨子不一样啊。”

“当年我们落脚的时候,都是简单的搭建茅草屋。”

“后来大家靠收过路费,攒了一点钱,然后就回来盖了前面的聚义厅和后面的宅子。”

“可你太姥爷说了,要是兄弟们不住上好房子,李家也不住。”

“于是后面寨子里男女老少一起盖房子,自己烧瓦片,没花多少钱,把这些房子盖了起来。”

赵德柱听着老太太介绍老爷子的事迹,与这些房子的来源,不由得产生了敬佩之情。

之前老爷子铁骨铮铮的,参加义和团,还想着打鬼子,已经够惊人的了。

没想到这么仗义啊。

要真按这样说,那老爷子在寨子里地位真不是一般人所能撼动的。

光这些房子,就能证明老爷子跟寨子里的兄弟们同甘共苦的经历。

老爷子非同一般啊。

赵德柱这边胡思乱想,老太太接着说道。

“你太姥爷讲道义,所以兄弟们都很和睦。”

“”寨子里每一份收入都是按人头分配的,不存在多拿,我们李家人也一样。

赵德柱听着老太太的话,又好奇起来。

“太姥姥,怎么个平分法?”

“那对参加危险工作的人公平么?”

老太太哪能不知道赵德柱想什么?

只是吃惊于赵德柱的聪慧。

老太太接着回答道。

“柱子啊,你能问出这个问题,就说明你背书是真的看进去了。”

“咱们寨子里呢,收入是分两份的。”

“不管是动不了的人在山上开荒种地、种菜,还是下山拦路设卡收过路费的,又或者给商人押镖的。”

“这些活动产生的收益,四成按寨子里的人口均分。”

“剩下的按照功劳和做事儿的危险程度来分。”

“多干的多分,押镖的多分。”

“除了买枪弹武器,以及应急的钱,剩下的都分出去了。”

“所以刚才你大舅爷说寨子里没钱。”

这下老太太的话,把赵德柱震的外焦里嫩。

这不是上辈子,后来新中国的公社制么?

大家分配的方式差不多。

只是公社制是以种地为主,而山上的寨子是以土匪为主。

收入的来源不同而已。

这是哪个天才想到的?

当土匪不应该是无恶不作,四处抢劫,然后给小罗罗一点甜头,大头被寨主、头领等人瓜分么?

才上山来,看到聚义厅后面那气派的四合院儿,还真的以为李家这家土匪跟别的没什么两样呢。

哪成想这分配方式,跟他所想的土匪完全不同。

这就让赵德柱惊叹了。

李老爷子能控制自己的私欲,不人为的控制,剥削下面的小罗罗,这是别的土匪最大的不同。

“太姥姥,太姥爷这人也太了不起了,是真的舍得给下面兄弟钱啊。”

“要是别人,可不会这样干,他们哪会管下面的小弟们?”

老太太抬起头来,看向不远处的寨子,陷入一阵恍惚,缓缓说道。

“是啊,这也是跟你老讨厌认识四五十年的时间,最佩服他的地方。”

“从我们相遇,到二十来岁跟着他参加义和团,再到上山躲避。”

“你太姥爷一个人扛下了很多东西。”

“当年跟着一起上山来的老兄弟们他一直照顾的好好的。”

“我们寨子现在的这个分配方式,他也是说既然是兄弟,那就同甘苦,共患难,他要保证所有人都有吃的。”

“随后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立寨四十多年,不管是之前的老兄弟,还是后面从山下来的新人,都没有不服的。”

”账目公开,所有人检查,他的收入多少所有人清清楚楚。“

“寨子里就没有发生过争权夺利的事儿。”

赵德柱闻言,也深深的注视着这个寨子。

他想知道,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才能几十年如一日的克制自己欲望,不产生私心。

这种分配方式,难道后面其他的小弟就没有都奸耍滑么?

那为什么上辈子,后来的公社制会失败呢?

赵德柱把小弟偷懒的事儿说了一遍,问老太太遇到这样的事儿怎么解决。

老太太噗嗤一笑,摸摸赵德柱的脑袋,不屑的说道。

“呵呵,偷懒?”

“怎么可能呢?”

“连我们李家人都以身作则的参与寨子里的生产,下面的小弟会不清楚?”

“那这样的人在寨子里没法生存,光其他兄弟的排挤就让他活不下去。”

“再说了,大家都是普通人出身,种地干活不是天经地义么?”

“老天爷不糊弄勤快的人,你勤快一分,多收获一分。”

“咱们寨子这么贫瘠,要是再不积极参与生产,那所有人都得饿死。”

“只要领头的不折腾,对于偷懒的及时惩罚,分配让所有人无话可说,就没人愿意偷懒。”

老太太斩钉截铁的话语,让赵德柱想起了上辈子公社的失败。

好像最开始确实是上面折腾,再加上新增土地有限,人口增多,让粮食人均变少。

再加上基层的一些干部办事、分配都不是很公平。

偷懒的顾忌到关系的远近,不罚。

还把记工分等轻松的活儿安排给基层干部自己的亲戚。

时间长了,这谁能忍受呢?

更何况基层宗族观念严重,要是家里人口少一点儿,也不敢跟那些干部对抗。

然后上级一个分田到户,立马就让所有人把集体给分了。

赵德柱忍不住感叹道。

“太姥姥,我觉得太姥爷真了不起。”

老太太爽朗的一笑,然后把赵德柱在怀里颠了几下一边往前走一边说道。

“哈哈,那当然,你太姥爷绝对是人中龙凤。”

“就是不愿意掺和外边的事儿,我们早就不用窝在山里了。”

“走吧,我带你去后面那些房子转转,认识一下我们寨子里的老人和他们的家属。”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