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彼此信仰 > 高二的小结

高二的小结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彼此信仰!

高三毕业之后,学校有了点戒断反应。

没有摇旗呐喊的气势了,一阵子都很安静。食堂也是稀稀拉拉的人了。

但是浴室还是很挤啊,还跟下饺子似的,洗不上,根本洗不上。

高三系在树上的彩带也慢慢掉了,百日誓师的横幅也被几场大雨浇塌了 ,垃圾桶,教室外,楼道,宿舍楼外,总能看见一本两本或者一摞书,速记手册,知识大全,破破烂烂的答题卡,错题本,我们挑挑拣拣默默拿起有用的,班级里粘着的安检红标也慢慢踩秃了皮了。

没有高三在时的氛围,学校少了一块主心骨一样。

而高二的我们也变成了准高三。

不足365天了。

也不用换班牌,就是。

那一刻其实没有什么感觉。

高三上学期也就是浑浑噩噩,前半段和高二差不多的感觉,后半段又上网课,懈怠死了。高中三年没少上网课,在家上,在学校上,隔着屏幕总觉着少点什么。很多老师对电脑手机上课特别不熟练,比如我物理老师,每天耗费时间最多的是给她成功引导到会议室打开她那个照片。

物理老师图画的特别好,但是在电脑上她不会画,她就一张张拍照。

我是在高三下学期才有高三的感觉,一周一次两次到三次的考试,把整个人都麻痹了。

回忆起刚到高三,我们自嘲,以后学校我最大。

结果就当了劳动班去扫地了。

领导班子也换了,我们可倒霉了,因为之前高三福利可多了。

制度也翻天覆地的变。

我们第一次去宿舍打分,特别好玩。

然后就是每天骂天骂地的,就连地砖都要挨句骂。

但是那段时间的经历还是很好玩,特别松弛,那会儿也复习了,生物从必修一开始,慨叹自己居然忘记了这么多。然后复习到选三,又忘记了必修一。哈哈哈应该是因为这样才有一轮复习二轮复习,三轮复习的吧。一轮复习如果不扎实,二轮复习基本傻眼。三轮很多学校只有一个小小的开头就结束了。

高二的课一直是最紧张的。

一直赶进度赶进度和高一一点都不一样。

我们的班妈,也就是班主任,也就是书里黎潇老师。她最大的变化就是删除了我们的课前歌曲,她恨不得嘴一刻不停的把知识给我。

物理老师包括理科的老师都特别安详,因为公式都要从头讲这件事他们已经习惯了。

文科不太清楚,但是感觉政治书要从头背吧,我们几乎都结课复习了,他们摸底考试前刚讲完最后一本书。

课本又翻出来,摞起来多老高,但我除了生物课本别的几乎没看过,也就翻翻找找。

高二在某种意义上确实是个分水岭,此时此刻你的选择很重要,考量实际。如果你走普通高考无望,可以试试单招,艺术等。

是的,我们高二结束还有一个很恶心的摸底考试,他当时把我砸晕了都,很多人高二结束的时候分大概在440,高三一年努力最后552,感觉那种400逆袭985、211的有点困难,个人是觉得400多分努力一年考个500多用心是没问题的。

所以高二那一刻的我们,真的恍如隔世。

任何时候想努力都有救,更何况才高二。

只要你愿意拼尽全力去试,即便考不上,上大专或辍学,起码你不后悔。

说个最不好的预测,你努力了失败了,你上专科一样能专升本考研。

真想考大学,这会就搞个学习计划,把课本端起来好好去学。

而不是在问别人你有没有救。我说你没救,你就不学了吗?你的人生是你自己说的,别让别人左右你。想学就下功夫去学,别去问别人我这个分有没有救。

掉分非常正常。因为从单元知识到整个三年的,也是对知识整合能力的考查。不要气馁。

摸底考试我们大多数人从600摔到400,哭都没地方哭,也没脸哭,成绩家长全能看见,一打电话就想哭,但是看一眼第一名,他也五百出头,好像就差不到一百分,这题就是难,但是我还有一年。

这世间的万物都是千变万化的,切莫执着于一件事情,意思就是不要太去执着一种事情,我们需要随机应变,就是懂得踊跃的改变自己,比如说你失败了,跌落神坛了,你第一个想法不应该是自暴自弃,你第一个想法应该是认清你现在的情况,然后做出相对应的整改。

如果你高一高二真的没打好基础,一定一定不要放弃!

学校这时候也会给你洗脑告诉你高三还有机会,但是但是机会是自己争取来的!

情绪内耗严重的,一定要在高三抛空一切,越早结束内耗越好,情绪和精神内耗特别难克服,完全就是想的多做得少,明明之前花了很多功夫去学的东西现在过了一段时间忘得很干净,然后看到一大片一大片的知识点区就会很无力,思维跟不上目标。

尤其是学理科的女生,不要怕男生超过你,你反超他的几率也很大,数理化不是男生的主场,是优秀的人的主场。

高二升高三每天被一些老师阴阳,他们致力于pUA女生,打压我们,我们既然选择了理科,就不会怕理科。

我们学校纯理的男女比例一直是1:1。

而且即使普班也是完美的理科班模样,课下讨论氛围,高三一直在感受,你一旦有问题,就可以招来很多人来解决问题,我觉得这才是少年意气风发的样子,永远都在思考,永远都跑在前头争论这问题的路上,而且争论问题也有助于我们把自己的知识给引出来,所以我觉得很好,但是我们班没有把这个氛围一直保持下去,这是个可惜的事。

我班男生经常围一圈复盘上节体育课打篮球为何输给隔壁班了,各种推卸责任,还吵吵,一会又哈哈哈哈,被班主任骂了,问他们在干嘛,他们说在研究数学,班主任说“少扯淡了!”

还有要提一句是偏科。也就是木桶效应。一定要重视短板科目。不然高考会死很惨。尤其是中等生,一旦这个科目今年高考特别简单,而你还不会,这比这个科目特别难还吃亏。血泪教训。

我们班高二最后来了一个复读生,我感觉他不是诚心来复读的,像是父母逼来的,没带什么书,几本知识点大全。一开始几天寡言少语,后来被我们班男生拉入战队了。老师们挺照顾他,但是他好像不太喜欢或者不满意我们班的师资,数学课跟我们数学老师抗起来了。班主任劝他和数学老师好好相处,是为了他好放假上网课他也犹犹豫豫不进班群,不进会议室。

大哥最后还是读大专走了。

临走拿五十四张新答题卡一笔一划给我们班男生画了一幅扑克牌。不说一比一复刻的,也差不多。高三刚开学让我们班主任劫持了。

班主任锐评:“看他也不是诚心学,加上咱班有些臭鱼烂虾,一下给他天性释放了。”

好了,主角们的高二生活已经结束,高三的故事即将开始。

埋得坑会好好填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