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民国选择:炮灰?牛马?枪在手 > 第8章 进城与当兵前的安排

第8章 进城与当兵前的安排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民国选择:炮灰?牛马?枪在手!

太阳走的很快,马小树抬头看了下天,估计快晌午了,沿官路走了3个小时要歇下脚,顺便让牲口休息缓口气,在路边茶水摊叫壶茶,要了碟咸菜,就着吃了葱油饼。

摊主给牲口放了干草,马小树放了点玉蜀黍大豆,牲口也要吃谷物补充体力,临走前又给喂了水,付了1个小洋。

接着继续赶路,太阳虽然很大,照在身上却感觉不到多少温度,期间又在途中歇了一次。

道路两侧枯黄的杂草不情愿地伏地做小,积蓄着生的力量。

路过的村庄里炊烟游荡着,努力的向上飞,最后被风儿吹得七零八落。

行人多着黑色或灰色的袄裤,补丁不一,这个颜色比较耐脏,洗衣服也是一笔支出,菜色的面容,身体消瘦,吃不饱,一家人的嚼谷是很难挣到的。

这个世道活着大不易,看着两边的土地,原先准备让父母做个小地主的想法也灰飞烟灭,等到民国9年(西历1920)天气大旱颗粒无收,人们只能乞讨或者一路向北,拖儿带女的闯关东,地主家日子也不好过,多如牛毛的税捐。

还是要早做准备,利用酒吧提前储存物资,以后物资会越来越匮乏,直到民国21年(西历1932)气象灾害结束才改善,稻米小麦丰收,好日子刚刚开了一个头,立即遭遇到洋米洋面低价倾销,瞬间冲跨了农村的自给自足经济。

夕阳的余晖下,一辆双套马车伴随着清脆的铜铃声踏踏地走入了历城,城门处的黑皮没有赶上来盘问,他们更多的是冲着穷苦人家去的,稍微有点钱势的都不会轻易招惹,赶集买柿子——专找软的捏。

警察查人(来源于网络)

入了城马小树和父亲找到一家普通客栈投宿,开了两间房,草草吃了些东西,吩咐店家照顾好牲口,便匆匆去睡觉休息了,赶车实在是太累了。

第二天起来在柜上交钱续房两天,三人吃了点剩的葱油饼,父子俩换装后开始去找牙行,准备买间带院子的临街商铺。

初期还要雇请两三个人,生意就做杂货店,可以从琴岛、津卫的洋行进货,也贩卖些本地生产的物件,卖些米面、食油、煤油、洋火(火柴)、盐、香烟、酒等必需品,收倒卖些农产品,不求赚多少钱,只要能养家不亏就好了。

给了牙行的张姓男子1块半圆辛苦费,让他带着在靠近县公署附近的路段看铺位,这个地段虽然房价贵,但是安全性高,公家也是要脸的,比较抢手,但一时半会很难寻摸到,要赶巧才行,也方便以后售卖。

爹娘在旅馆等牙人报信,马小树则在附近闲逛起来,顺路了解下想要的信息,考虑下货源的问题以及当兵的事宜。

第三天早上一家人吃早饭的时候,张姓牙人急急赶过来,告知在馆驿街上有一杂货商铺出售,符合马家的要求。

钞能力是任何人任何年代都无法抗拒的,大洋真不是白给的,金钱可以解决百分之九十九的问题,剩下的是权的问题。

大街上人流车龙很大,馆驿街两侧马车店、杂货店林立,十分繁华。

馆驿街(来源于网络)

商铺为青砖木头结构的瓦房,属于前店后宅式建筑,后面有一进的院子,老式拱形后院门,正房东西厢房大小有5间,院子里种了些花草,占地大概有240平方米,马小树和父亲马大宝看了下,感觉非常满意。

问了下价格要1500块大洋,商铺里还有不少货物,院内的房间也是分配好的,最大的是改好的仓库,房主一家也住在院里,家具物品都是现成的。

与房主交涉,房主要急着前去津卫投奔儿子,儿子在津卫租界做生意,需要人手照看家里和帮忙。

马家想盘下所有的货物库存,库存量不是很多,这也遂了房主的意愿,最后房款加上货物及家具物品打包以1415块大洋成交。

房价没有降,交了自己那一半55块的契税和凭单费(包括正税、附税、手续费、契纸价、契税附加、自治经费、登记费等),给了牙人75块的佣金,当天下午办好了房契,交了一年的“警捐”12块大洋,月捐是1块大洋。

让张姓牙人尽快帮忙找两个老实可靠的伙计和两个帮佣,又多给了1块大洋。

房主留了津卫的地址,为了以后可能存在的生意往来,把目前的进货地址也留了下来,立即收拾行李赶着去火车站,坐火车到津卫。

马小树到客栈接回自己的娘,马大宝则开始盘货看店,等母子两人回来,三口人先收拾房间,马小树的房间在东厢房,整理床铺,放好被褥。

是到了和父母谈一下的时候了,把能说的说一下,解解疑惑,酒吧是最大的秘密,只能烂在自己的心里,平时也不去想,尽量少动用念头,免得日有所思夜有所梦,说了梦话泄底。

马小树和父母说了钱从哪里来的,当得知济阳绑人事件是他做的,父母一脸的震惊和后怕,母亲都急得掉泪,心有余悸的告诉马小树这样的事要少做,虽然王堂主不是好人也害了很多人。

个人的安危最重要,不要和烂人比烂,还是安安稳稳最好,父母都是盼着孩子平平安安的。

把花口撸子和弹匣、子弹、擦枪工具拿出来交给马大宝防身用,教会父亲如何填压子弹、上膛和开枪,平时如何保养擦枪,同时告诉父亲有机会给他换个掌心雷(FN m1906微型手枪或狗牌撸子),那枪更小巧,方便携带,威力也很大。

狗牌撸子(来源于网络)

王堂主的那块瑞士怀表也给了父亲,落地座钟也留了下来,毕竟需要个时间,充下门面。

取出1700块大洋驾车陪马大宝存入花旗银行做备用金,拿出93块大洋做柜上的周转资金,身上的小洋和大子、小钱全部放在了柜上使用,只留了10块大洋在身,酒吧放有现大洋1970块和铜钱一堆。

从首饰箱里挑了个好点的翡翠手镯给母亲,其它的没有给,适当的家财外露,可以提高在商业圈内的地位,也不能漏的太多,毕竟是个生个子。

又叮嘱父亲母亲买或者定做几件衣裳和鞋充门面,啥年代都是只敬罗衣不敬人,而淘换下来的旧衣服可以给到后面伙计和帮佣。

旧衣都是好东西,很多人家都只有一身衣服,主家大方,忠心度也就高些。

至于帮手让父亲母亲看下家里的近亲和同村的人,有没有合适的叫上一个来帮忙,虽然平日里都没有什么来往,民国期间的宗亲乡党的凝聚力还是很强的。

把收集来的米面、鸡蛋、肉、油、锅、刀、餐具等生活用品也一并拿出,该放厨房的放在厨房,一家人开始盘点货物,等伙计帮佣来齐后就准备重新开业。

期间卖掉了马匹,因为骡子的力气大,耐粗饲,方便喂养,有它拉车就够了。自行车(脚踏车,单车,北方民间称为洋马儿,地地道道的舶来品,洋物件)这个时候泉城道还很少见。

再过个3年,泉城市面上才出现,随后多起来,目前是沪城租界比较多,多在巡捕信差和鬼子使用,马小树只是想了想,以后再说吧。

洋车(人力黄包车)还是到津卫卖掉,这个玩意还有20年的风光,一辆卖100多块大洋,东洋车可以卖到150块大洋,这玩意是小鬼子发明的,以它们的做工最为精良。

第四天,张姓男子领着三个人来到商铺,查验身份纸,办理手续,付完佣金,万事俱备只剩来日开业,找人算了店名和开业的日子。

陪着父母生活了几天,马小树比较珍惜相聚的日子,孩子大了慢慢都会离开,就像长大的小鹰,等家里的各项安排慢慢走上了正轨,就到了离开的时候。

民国6年10月1日,马小树告别父母去津卫,临行前交代父母该交的各种税捐费不要拖,该交就交,毕竟距离真正的乱世还有二十年,有人找茬或者为难,能破财免灾就忍了,只要钱能解决的就不是事,等他回来再做算总账。

把津卫的事情处理好,然后转道去沪上(现为海上县,民国14年为淞沪市,民国16年析置海上县、宝山县为沪上特别市,后续方便统称沪上)看看,提前做好物资囤积准备,这是外国货物最先到大陆的港口城市之一,东西齐全,价格也有优势。

以后当了兵时间上就不由人了,现在的兵基本都是军阀的私兵,一旦进入军营,剩下的就只有拼命往上爬,外面的事情要随机。

也要想想去哪当兵,在谁手下还是很重要的,目前泉城道有参战军第二师,师长是牛良,鲁省人,军中大部分军官都是回族人,这个肯定不行,同族同乡观念根深蒂固,自己很难有出头之日,一直是个大头兵可不行。

剩下的是陆军第五师,师长是张树圆,鲁省人,同时还兼任鲁省军务帮办,接下来民国七年6月就会成为省督军,同年还兼任省长。

时间紧任务重,如何尽快的完成华丽转身,至少要成为准尉,成为副排长,这也是一般情况下士兵在军中升职的天花板,,战争中也有快速升职的例外,,大洋是开路先锋,才能有机会参加后期教导队或快速训练班的培训。

民国时期的交通、及金融、民生、贸易都被外资洋行、商行、银行等资本所控制。

火车是蒸汽火车,火车的外观和功用有点像绿皮车,它是第一代的火车,通过燃煤烧水,利用水蒸气推动活塞,使火车运行,设计速度大约在50~60公里每小时。

蒸汽火车(来源于网络)

马小树拿上身份纸,换上长袍马褂皮鞋,人们以衣敬人是常态。

购买了津浦铁路特别快车202次二等座火车票,票价为10块大洋,买不到一等座。

拎着牛皮行李箱18:40从泉城火车站上车辗转到津卫,大约需要10个小时,主要是停站时间长,也不定准。而且没有预售票制度,火车票都是现买,规定大站开车前两小时开始售票,小站1小时。

铁路客车车厢主要有三种:头等车、二等车、三等车,一般每趟车都会加挂。

票价基本遵循“一二四制“或者“一二三制”,头等或一等票是二等票的两倍,是三等票的四倍,相差悬殊。

没有对号入座制度,车厢都是无座位号的,特别是三等座,整个过程都是争先恐后,纷纷攘攘的场景,车顶上也会坐人。

头等车最舒服,设备华丽,一般是政府要员、外国人、大商人、社会名流坐的,座位为宽大的软座,铺着地毯,化妆室、卫生间等一应俱全,并且一般带有卧铺车。

二等车的乘客主要是政府低级职员、白领和小商人等,座位也是软座,设备较头等车略差。有单纯的座车,也有附带卧铺功能的座车,后者白天是座位,晚上长椅为下铺,靠背支起当上铺。

头等、二等车的车票很贵,且有身份限制,普通百姓不但坐不起,也坐不上。

三等车是硬座车,设备最简单,极为狭窄,夏天紧挨着火车头,煤灰落一身,冬天又因取暖反过来。

乘车顺序是买票、候车、检票、上车找座四部曲。头等、二等售票窗口人不多,三等车售票窗口则是人山人海。替人买票赚钱的黄牛党一年四季都活跃在大火车站四周,都是传承。

泉城老火车站建成于西历1912年,典型的德式建筑风格车站,中间耸立着漂亮的圆形四面钟塔,是亚洲最大的火车站,被称为远东第一站,世界唯一的哥特式建筑群落车站,可惜在前世92年被拆除,妥妥的霸道总裁范。

济南老火车站(来源于网络)

计划在津卫看下房子,卖掉洋车,熟悉熟悉环境,看下能不能与泉城来的张姓买办熟悉下,万一以后有用到的地方呢。

然后再转去沪上购买汉阳造七九圆头子弹,手榴弹、面粉、大米、食用油、煤油(洋油)、肉罐头、汽油等各种物资,能在这两个城市搞到外国人的免费货物,那是最好不过的了,白嫖是真的让人想想就很兴奋,零元购可以让人美上天,最好的是黄金。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