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民国选择:炮灰?牛马?枪在手 > 第22章 剿匪2

第22章 剿匪2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民国选择:炮灰?牛马?枪在手!

大家开会复盘这次的战斗,发现马小树唱了主角,至少击杀了8个土匪,等天亮了,马小树安排李前进和杨富贵回连部驻地报备剿匪军情,杨富贵临走时看了一眼桌面战利品,有些幽怨地走了。

剩下的人开始找密室和暗道,翻找了很久也没有找到,临时点防范弱,想来也不会埋藏钱物。

等到了10点多,连长带着队伍过来了,陈营长和几名警卫骑着马也在其中,看起来很高兴。

马小树率队迎上前,队列立正站好,敬礼高喊道:“报告长官,一连二排三班昨夜完成剿匪战斗,共击毙土匪17人,缴获物资已封存,请长官派人查收。“

“稍息!不错,这是咱们团接受上峰命令以来,第一次剿匪成功的的战斗,恁为俺们二营涨了脸。“

“王连长,这次剿匪后督军大人是要论功行赏的,恁们连要继续加强剿匪力度啊,立了功,上峰是不会忘记恁的付出的“

“谢谢长官栽培,卑职一定尽心尽力完成上峰的剿匪命令,加强剿匪推进。“

“好,那俺就等恁的好消息啦,哈哈哈“

看到战利品和尸体,陈营长感觉有点少,于是命令一连在附近翻找密室和藏匿地点以及暗道,最后把房子拆的乱七八糟,怕夹墙里有藏匿,这边一个洞那边少块坯。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厨房的柴火堆下面找到了一个密封陶缸,里面估计有1000块现大洋,随后连队把能使用的东西全部拉走了。

至于那一驴车粮食,那是赃物来的得交由政府处理,至于驴那也归属政府处理的,否则就是违法与政府作对,就是这么的不要脸。

马小树等人还是要回到村子里,物品还存放在保长家呢,多想把粮食拉回去分给老百姓,可惜可惜。

等回到村子保长家里,拿上背包等物品准备离开,保长闻讯已经跑回来了,说隔壁丫头家的丧事已经入土安葬,世道不好就不搞孝期了,请他过去。

马小树不想搭理他,世道乱了,不幸的人家越来越多,都要伸把手顾得过来吗?扯,老子又不是圣人,自己家人的生存还没有彻底解决呢。

虽然现在与前世不同,做好事发善心容易给自己招灾,但多一事不如少一事。马小树心想已经给了两块大洋还想咋地,再过几年鲁省天灾人祸的,1块大洋买个大丫头,都没有人买。

出了院门,披麻戴孝的丫头刚好走过来,一见面立马跪在了马小树面前,磕了一个头,:“恩公,俺达能入土为安,全靠恩公仗义出手,俺娘让俺给恁磕个头。“

马小树想想说了一声:“起来吧,土匪被剿灭了,恁爹的仇也算是报了,恁和恁娘往后好好过日子吧。”

说完没有去搀扶和示意别人去搀扶的意思,便想绕开女子离开。

“恩公,恁给的两个大洋算俺家借的,俺们要算利息的,俺家穷还不起,也不想背债,只能学戏文里的算是卖身钱,俺卖身葬父,求求恁答应俺”

马小树一阵头大,好事不能轻易做,贸然插手惹麻烦。

“丫头,啥年代了,现在是国立年间,不允许这样,恁麻溜点的赶紧起来,跟着俺这穷丘八没有饭吃的”

“前村的赵小翠家就是这样的,俺们村的单大财主都买小丫头,镇公所的人也买丫头。”

“俺跟了恁还有口饭吃,没有俺达,俺和俺娘活不下去的,俺家是单户。”

“俺能干活,再苦再累都行,只求给条活路。”

“恁叫个么名?“

“单小甜“

保长听了脸色也有点挂不住,颇有些算计成空的恼羞。

吃绝户是华夏的陋习,单户肯定有人扑上来,都是外人会心痛而已;不是单户的,全是各种亲戚生撕硬扯,那更狠更毒,不留一丝情谊,生怕缓过来再给报复,那要加上心酸心苦,依据的是辫子朝的律法。

马下树愣了愣,心想父母那里也缺人照顾,眼前小丫头大约14岁,有股子聪明伶俐劲,也挺俊巴,不如放到泉城道去,父母也好有个帮手。

“耀祖,恁带兄弟们去土地庙等俺,俺先去看下就来。”

“是”

“恁也起来吧,带俺去恁家瞧瞧,保长也陪着一块去吧。”

三间厢房和院墙都是泥土墙,使用土坯(麦秸杆用铡刀切碎混在黄土中,加水和泥放在木板的模具里,一般再用木板压实,,还有一种是使用石杵夯打成块,在阳光下晾晒风干透)垒成,墙面用麦秸泥筋抹过墙面,院门的大门槛、过间让马小树一阵恍惚,院墙上还有几抹绿色。

土坯房(来源于网络)

前世的记忆如潮水般涌上来又迅速回落下去,院内收拾的很干净,看来原主人也是倾注了心血对家庭,山墙处还靠墙搭了个棚子做厨房,棚子下堆着一些树枝和秫秸等柴禾。

使用青砖和石头建成的房子那是大户人家或者地主,又或者是富农一类的买卖人,草民草民嘛,一个是如草一样不值钱,另一个是住处都是用的草,麦秸秆也可以叫麦草。

上了柱香,在院里对保长说“保长,辛苦下,问下村里有谁要买房子的,把它卖掉钱拿给丫头压身,不要压价。”

“好,好,放心,绝对是合理价。”

“行,俺信的过恁,手里的家伙什也信的过恁”

叫出母女两个,取出2块大洋,让她们两个处理完后去泉城道,告知了杂货店的位置和店号,马小树转身离开。

保长说“恁娘两个是遇到大善人了,老总慈悲,到了地方老老实实的干活,别多事,勤快点。”

带队回到镇上,吃了午饭回到休息点,杨富贵欲言又止的样子,让班组的人都有些不高兴,这明显惦记着战利品,心里没有数吗?

难道是缴获的驳壳枪没有分给他就埋怨,这眼光也太短了,如不上缴赃物,子弹等补给谁给恁,被上面知道私藏是要吃枪子的,眼看着班长又会升职,大家都想紧跟着,再说班长也没有说不分钱。

马小树记在心底,没有说话,只是要求大家退出漏夹,使用通条枪油开始保养枪械,后面清点子弹袋里的子弹。

陈耀祖、李前进、吴正保牛大力、田有声剩余子弹35发,杨富贵剩余40发,大家都沉默低头摆弄手中的枪械。

起了多大的作用,出了多少力一下子明了,更何况分钱也不是这个时候分的啊,容易惹事,一点眼色都没有,至少要等剿匪结束后。

马小树说:“好了,昨夜都挺累的,去找地方休息下,等会回连部。耀祖去通知下其它班组,咱班先回连部补给。”

“是”

下面人各自应了一声,各自找地方休息,一会陈耀祖过来,“班长,恁那把驳壳枪给俺瞧瞧呗,俺还没有用过呢,是不是镜面匣子,让俺玩两天,用的啥子弹?

马小树取出驳壳枪递过去教了一会,陈耀祖看到子弹袋,说了一句:“咋不是九龙带,不是说配的可好用了,牛皮的,怎么是咱们自己做的帆布子弹袋,能装多少子弹?“

“买的时候就这样,鬼子多他妈的精,毛都没有褪完,跟猴似地,分开卖了,挣两份钱”

陈耀祖好奇似的拿过子弹袋,左右翻了翻,左手中暗藏了两颗子弹,“班长,恁休息,俺去外面看下其它兄弟,子弹袋恁收起来吧,俺就拿枪威风两天。”

马小树看到了陈耀祖的动作,但没有制止和询问,有些事还是装不知道的好,人心的收拢不容易。

杨富贵的做法伤害到了大家伙,一出事都要被军法判处枪毙,明知道解决的方法,但自己不能做,要做的就是一个带头大哥,大哥都是说一套做一套的,面子上的功夫十足。

隋代王通在《文中子.礼乐》有这样的警句:

“以利相交,利尽则散;以势相交,势去则倾;以权相交,权失则弃;以情相交,情断则伤;唯以心相交,方能成其久远。”

但人心是最复杂的,它始终在变,会导致理念的不同,诉求的不同,利益的纠葛,想保持始终如一则更难,唯有自己始终处于大哥的位置上,至少做到明面上的三公:公开公平公正。

短暂休息后,集合班组回连部驻地,立了功就要多露脸,才能让人记住自己。

路上的行人还是有的,进城在洋杂货铺可以买点家用的东西,也可卖点自己的手工或农产品,有赶着马车驴车的,有提着大点的篮子走路的,有背着包袱步行的,也有用扁担挑着箩筐的。

还有三三两两推着独轮车运货的,两侧架子上堆满货物,车夫两手扶车把,一条板带(拉带)套在脖子上,路不是很好走,小心翼翼地维持着平衡前行。

天热也挡不住班组潇洒的身姿,马小树7个人排成一行,精神头很足,有心气的很,不像别的班组夸夸拉拉的,外戴帽子斜着眼,一副吊儿郎当的样子,路边的人都觉得这当兵的咋和之前的不一样,主要是有了缴获有了底气,大洋值钱的很。

现在是真正的步兵,纯纯的陆军,全部靠两条腿,骑兵都很少,运送装备使用骡驴马和架子车,更不要提摩托化或机械化。

此时的小扶桑也没有装备上,也是配备了大量的马匹,工业能力并不强,只是体系比较完善,西方现在开始起步,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各种装备器械才发展起来,小扶桑开始购买仿制生产,哪怕二战时普鲁士的主要运输也是骡马。

走半个小时休息10分钟,大家坐在一棵树下休息,补充下水分,春困秋乏夏打盹,太阳一晒,脑袋都会晕乎乎,身体素质是一点一点提高的,有的人开始点头瞌睡,马小树也不想兄弟们那么辛苦,就想多休息一下,迷迷糊糊中听到一声枪响,大家立刻警惕起来,寻找枪声的来源。

李前进用手指着身体的右侧方向说到:“在那”

看到有三匹马急速跑向山脚方向,后面还稀稀拉拉的跟着八九个拿步枪的,衣服穿得五花八门,时不时回头开一枪。

马上的三个人更牛逼,好像是双枪,回身交替开枪,最后面两百多米的地方缀着二十几个灰色衣服的兵,也偶尔开一枪。

“班长,要不要支援一下?搞匹马骑下”

马小树琢磨了一下,还是要帮忙的,被人看见了,不去支援说不过去啊。

“老油子,枪法准的很,要小心,不要冲的太狠,散开队形追击,不要聚堆跑”

“是“

“耀祖,分下组“

“牛大力、杨富贵,恁们两个跟着俺,另一组李前进带队“

“是”

“出发”

散开队形向土匪方向追去,很快就撵上了前面的部队,是另一个连队的人,互报番号,都知道有这号人,只是不熟而已。

带队的一个少尉排长介绍说:“土匪茬子很硬,俺们这边折了五六个兄弟,土匪才一个,枪打的准”

“哪伙的土匪?这么头硬,在哪赶上的?”

“前面有个大庄子,有200多户,这不正在收麦,土匪来绑票,正好赶上咱们来突查乡村清查人口,一照面就开枪了,兄弟们聚在一起,当场折了人。”

马小树自然知道伤亡的原因,现在正处于一战后期,因为武器简单,火力稀薄,连欧美的军队都采用密集队形.

现在的军队训练方式和战斗思想以日式为基准,编制、典范令和教程,中间又有掺杂高卢式、普鲁士式,而扶桑初期学的是高卢式,后全面学普鲁士,北洋士兵的训练大纲照搬的扶桑人,也请了很多扶桑教官,但训练松垮,就射击技术而言,普遍欠佳,命中率超低,弹药耗费大。

营养也跟不上,肉食在士兵饮食中占比可以忽略不计,行军做饭要搭地锅,营地做饭使用传统的柴火大灶,燃料就是柴火,所谓的热量补充、营养结构、口感需求就是个笑话。

士兵一天的卡路里消耗需要保持正常体力,前世有测算过,至少1.5公斤口粮,主食为大米、面食、杂粮饼、窝窝头,配菜以咸菜为主,至于炒菜主打健康少油,大部分为白灼,最后淋一点菜油或者化小一块猪油,就是美味,猪油是当下获取油脂的最重要来源,副食想都不敢想,士兵的特点就是一个字,瘦!长期营养不良带来的面黄肌瘦。

所以带来的风格就是典型的打不准,跑不动。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