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予君思 > 第162章 罪名呢?

第162章 罪名呢?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予君思!

朝中三省六部,他与刘文正本就隶属于不同的部门,鲜少有公务上的直接联系。

刘文正找他,并非真的是因公务。

待二人坐定后,刘文正才开口缓缓说道:“中大夫周升大人,你可知晓?”

“常在朝中碰面,倒是鲜少有交集。”

郭辰也是因着周方才对周升多少了解了一下,此人惯常拜高捧低。

不然如何能从一个小小的中州长史到如今的中大夫?

还听说这周升自诩读书人,最是看不起武将。

“他前些时日上书,要陛下重新审视大哥和三弟的能力,待丁忧结束之后重新给予官职。”

郭辰听罢冷哼一声。

这种人真是擅长见风使舵,父亲尸骨尚未寒,他便这么着急的跳出来。

“陛下如何说?”

“陛下未给他答复,让他管好自己眼前的事物。”

郭辰冷笑,心想:“周升还是有些脑子的,并未在此提及自己,不然李阔并不是朝堂上说那几句话而已。”

“你觉得他为何如此说?”郭辰问刘文正。

“他一个文散官,与郭家向来无来往,此话定是有人在背后给他助力。”

“没错。”

不用想,也知道是卢起一党。

“他上书后,可还有人附和什么?”

“因着陛下发怒,便不敢有人再说什么。”

“卢起呢?”

刘文正摇摇头。

说到这里,刘文正想着还有一事想同郭辰去说。

当年崔家被构陷一事,刘文正心下疑问甚多。

可他一个察院的一个小小监察御史,人微言轻,掀不起什么风浪。

“御史中丞崔甫大人,二哥可还记着?”

提到崔甫,郭辰便想到了沈家,他面上暗了一些,点点头,说:“记得。”

“那可还记得是为何被满门抄斩?”

“徇私舞弊,与叛党勾结。”

郭辰当然记得,沈家连带的罪名也是徇私舞弊。

听到这里刘文正有些激动,他颤抖的声音说道:“崔大人清正廉明,提携后辈,这御史台中谁人不知谁人不晓?”

郭辰倒是第一次见刘文正这般失控,他静静的看着刘文正。

待他情绪平稳些后问道:“你与崔大人是何关系?”

朋党之争,是朝野当中最忌讳又是最常见的。

郭辰鲜少在旁人面前表露自己的倾向。

而刘文正也是这般,今日得见,郭辰似乎能感觉到了什么。

刘文正也就不再掩饰,他平稳了一下心绪说道:“我与崔中丞是同乡,当年入长安城科举考试之时,我不过是一介穷书生。”

“崔中丞念及同乡情谊,当时留我们三人在他府上食宿,他见我们读书刻苦,还让小厨房夜里给我们加膳食,寒冬加了煤炭。”

“他说不为旁的,只为大盛能选取有志之士。他数次叮嘱我们要做清廉正直,上对得起天子,下对得起百姓之人。”

“科举放榜之后,有幸入得御史台,虽是作为一名小小的监察御史,可我依然记得崔中丞在我们科举考试前的一番言辞。”

大盛之所以能如此繁荣,除了大盛天子一贯的开放包容,还要三省六部各个部门的人都能各司其职,这样才能保证整个大盛能长久运转下去。

这话,郭辰自是信的。

郭承仪曾同他说过,陆兆兴担任御史大夫之时,最看重的便是崔甫。

可惜,二位皆不能善终……

“若崔中丞是冤枉的,你可有什么证据?”

郭辰已想到刘文正义正言辞的同他说这番话,定是有了进展。

不然,以他的性格鲜少鲁莽行事。

就如他早已经看不惯卢起,可他从未在郭家说过半句,也是等到两家真正结亲之后,才同他说了这般。

刘文正点点头,将怀中的一份纸拿了出来。

“这是卢起联合王中丞陷害崔中丞的证据。”

“你从哪里得来?”

“去年冬日,有天夜里我当值。那日下了大雪,王中丞拉我去他那里吃酒,醉酒后他亲口同我所说,我也依着他所述,确实找到了这些东西,并将其详细记录下来。”

郭辰接过那几页纸,认真的看了起来。

“可否将他交于我手上?”郭辰问道。

刘文正犹豫了一下,还是点点头。

“你放心,我定能还崔中丞一个清白,因为卢起不仅害了崔中丞一家,经他手的人命数不胜数。”

“若有朝一日证据确凿之日,便是他被处置之时。”

郭辰说这话之时,冷冷的看着窗外。

陆家,崔家,沈家,上百口的人命,皆是葬送在了他们手里。

说道这时,郭辰似想起了什么。

去年此时,陛下让他查过陆家旧案。

可因着年久,甲库当中的资料早已被人损毁丢失。

且负责案件的人也已归天,事情不得不搁置。

“陆兆兴一案,你可知晓?”郭辰向刘文正问道。

刘文正认真回忆了一下,说道:“倒是先前听同僚们说过。”

“听说在严尚书之前,在御史台担任御史大夫。”

“不错。”郭辰点点头。

“他也是被诬陷致死,全家满门。”

刘文正听罢,有些吃惊。

怪不得周仁越他们时常调侃自己,在这御史台落不得个好下场。

“罪名呢?”

“与崔中丞一样。”

刘文正更是一惊。

“文正,我需要你帮我查一些事情。”

刘文正点点头。

“陆大人的案子距离较远,甲库当中的案件资料均已丢失,若御史台还有可帮我誊抄一份。”

“如此重要的案子,资料怎会丢失?”刘文正有些不解。

“你也觉得不是巧合?”

刘文正点点头。

以他在御史台这几年,莫说要案,就是小案子,文献也会保存的完整,方便以后清查。

何况是曾经的御史大夫,如此重要的案件。

“是陛下命二哥查崔大人的案子吗?”

刘文正本是因着卢起来同郭辰说这一番,可不曾想郭辰不仅对崔家,连带着当时陆家之案都在密查。

“你可知崔家之案还联系到了旁人?”

“听说关系到了他的姻亲,吴兴的刺史,姓沈。”

郭辰点点头,说道:“没错,我父亲与沈刺史是故交。”

顿了一下,又说道:“家父与当年的陆大人也是好友。”

听罢,刘文正方才明白了一切。

院子当中,郭开的声音想起:“二弟。”

郭辰小声说道:“兄长与三弟在朝中之事,若有消息及时通知于我。”

刘文正回答:“一定。”

“二弟,你若再跟文正在此多聊一会儿,玉儿怕是要生气了。”郭开打趣的说道。

听罢,刘文正有些不好意思,但心下也有些慌乱。

“玉儿在哪儿?”

“在你长嫂院中。”

说罢,刘文正拜别二位,去寻郭玉。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