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重男轻女?带着女儿离婚不过了! > 第70章 在香港的一些事情

第70章 在香港的一些事情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重男轻女?带着女儿离婚不过了!!

这四篇里除了爱写的狗血bE短篇外,她还首次尝试写一写这个年代比较流行的武侠,以及古言。

结果武侠投出去后了无音信,这一看就是被默认退稿了……

还好她都会自备底稿,虽然被退稿了,但也不能假装不存在呀,自己还是会留下来慢慢欣赏的,她自我感觉良好,人得有自信,不能被退稿就认为自己太差劲,没准是不符合人家的约稿要求呢。

然后她就把第二份投稿给了文艺报也收短篇,而且如果被文艺报退稿的话,她下次去北京还能把原稿件拿回来,这般想着,就直接把自己的底稿寄出去了,还跟编辑交代了几句话,意思是不通过也没关系,可以帮我单独放起来,到时候去北京了我再把稿子拿回来。

大家都这么熟了,这点小要求编辑还是能满足的。

结果文艺报那边收到短篇投稿后审稿完就直接通过了。

为什么呢,这里面其实有一层蔗漓马甲的元素,因为上一本长篇连载的关系,蔗漓拥有了不少粉丝,人气也很高,从每个月都有不少关于询问蔗漓什么时候出新连载,出新书的询问信件就能看出来。

编辑也为发了 好几封约稿函,不管是长篇短篇,你总要来几个,满足满足读者的渴求吧。

好家伙,这位作者就是稳坐泰山。

其实不是萧槿稳坐泰山,是她那段时间在忙着译文的事情忙碌,加上弄完译文比较辛苦,就不想提笔写东西,但文艺报的编辑们不知道。

还以为她觉得钱赚够了才不继续投稿。

如今等了这么久,她终于投稿了,虽然是个短篇,但看着也挺好看的,整体看起来武侠味道没有其他武侠作者那么浓,但故事还是不错的,一看读者就会喜欢。

于是直接通过,刊登在了三个月后的半月刊上,也就是9月份的上月刊。

这些回信都是8月底收到的,孩子们要准备开学了,舟舟骑着自行车,后面带一个,前面架着自制儿童座椅,圆圆坐在前头,骑了半个小时回到镇上。

要不是萧弘宇托来赶集的萧川泊回去催促舟舟带着妹妹们回来,几个孩子都不太想回,在村里大家成群结队一起玩太开心了。

开心到一想到开学就不开心!

舟舟沉稳点,没表现出来,妞妞见到姑姑还哼唧了两声。

“不想开学,想在村里待着!”她胆子大,心里有什么事就说什么,大大咧咧的。

萧槿笑吟吟地说:“今晚镇政府组织放映电影,你确定要继续待在村里吗?”放电影选在晚上七点半,在十字路口,属于义务给镇上的居民放,不收费,大家想来看就搬个椅子,早到坐前面,晚到站后面。

去年夏天就有组织,还不止一场,东西南北几个街区都有,今年特意在镇政府外面的公告栏预告了时间,萧弘宇去工商管理局交税的时候,路过镇政府看到了,回来就和家里人都说了。

在电视机还没有普及,看电影就是所有人最大的娱乐活动,也是最期待的事情。

妞妞一听有电影看,兴奋地说:“那我还是想在镇上,我最喜欢看电影了,晚上我要早点去,不然站后面看不清楚。”

萧槿说:“怎么会,那么大的电影幕布,你站得近反倒看的不舒服,不用着急,大不了站后面看,也一样的。”其实她也挺期待。

她从前只是在一些关于80年代的书籍,比如回忆录,比如旧照片,比如一些那个时期的小说和影视剧来了解这个年代,没真正体验过80年代大家都是怎么过日子的。

没有手机和网络,没有电视和电脑,刚穿过来时对她来说是很难熬的,只能让自己忙碌起来,想要赚钱脱离靠人养的生活,寄情于文字,写脑内编织的故事,寄信得到编辑们的回馈来满足精神上的充实,又能获得稿费,是一个很好的寄托。

以至于三年后的现在,只是放映一部黑白电影,她都觉得是一件很值得期待的事情。

不过没关系, 再忍一忍,过几年,等到90年以后应该就可以用上电脑了!

人要保持乐观,才不至于被打倒。

七点半开始放映,有些六点吃完就拎着小板凳领着孩子去十字路口占位置。

妞妞听了姑姑的话后就没有那么想坐前面了,七点十分才从家里出发,连一向只想待在店里看店,怕错过生意的周慧妍也跟着一道来了。

大姐二姐就更不容错过,一家子浩浩荡荡站在外围,电影开始后,那些絮絮叨叨说话声都消失了。

1986年的夏天,萧槿一直记得在等待开屏介绍时,自己抬头看夜空,芙林镇的夜空有多么漂亮,肉眼就能看到银河。

同一天的中国香港,吴宇森指导的《英雄本色》正在影院热映,主演有周润发、狄龙、张国荣。

陶罄和表弟郑世礼从电影院出来后前往附近的商场用餐。

郑世礼对于电影里的经典剧情仍然在回味。

“这部电影不比我在国外看的大制作要差,真建议国内能够同步上映,这样我也不用跑来香港看。”

“那你就期待香港早日回归吧。”

“啧,那都是十年后的事情了,那个时候我都几岁了,估计都当孩子爸爸了,也不知道还有没有看电影的时间。”

“你有没有我不知道,反正我肯定有。”

郑世礼眼神流露出羡慕,“搞得我都羡慕不婚主义了,但我爸要是知道我不想结婚,怕是要把我逐出家门。”

“你看起来是26岁,但说出来的话让我觉得你还没成年,成年人是不会被这些条条框框禁锢,如果你你真的向往我这种人生。”她知道弟弟只是随口那么一说,但还是认真的回应了他。

“好了好了,你明天就转机去英国吗?”

“是。”

“祝你工作顺利。”

“嗯。”

如果郑世礼是萧槿那样的现代人,一定会说一句,“姐,你好酷。”

但他不是,于是忍不住竖起大拇指表示自己对姐姐的崇拜。

晚上回到住所,陶罄的警卫员将自己调查到的信息都汇报给她。

“是,的确是她。”

“是本地人?”这是个双重询问。

“是,土生土长,没有和可疑的人接触过。”

“好,知道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