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晚唐:开局一条船 > 第9章 改变战争模式的大杀器!

第9章 改变战争模式的大杀器!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晚唐:开局一条船!

铁列都等人以最快的速度,纷纷跑到李唐近前。

一个个眼神热切地盯着李唐手中的火枪。

尽管他们谁都没见过这种火枪的威力,但李唐说过,这是一种可以改变战争模式的大杀器!

李唐先是拿着枪在铁列都、德布南赞等七人面前转了一圈,让这些蛮汉们先对这支热武器有一个直观的认识。

“这种火枪,叫唐式步枪!是这个世界上诞生的第一种大威力热武器!”

李唐对照手中的这支在英制1851型米涅步枪基础上,加以改良的前装线膛枪,跟大家做现场讲解:

“唐式步枪全长1397mm,枪管长990mm,口径18mm,枪管内部有四条缠距1:78的膛线。

枪管采用三颗螺栓固定在胡桃木制作的枪托上,枪托底板采用铝合金材质。该枪配备一把长432mm的三角形套筒高碳钢刺刀。

唐式步枪全重4.5公斤,每发子弹重34.5克,有效杀伤距离可达950米。

550米内可以保证精准命中目标。现在我给你们演式如何使用唐式步枪进行精准射击。”

介绍完后,李唐让李豹拿了两个皮制子弹盒过来。

“大家都注意看,我现在装弹,注意细节!”

李唐从弹药盒中取出一个弹药筒,用牙齿咬开底部,把其中定装发射药倒入枪管。

紧接着,李唐把弹药筒倒转过来。

将另一端的弹丸,连同外面的弹药筒一起塞入枪口,再撕掉露在外面的弹药筒,然后使用装弹推杆,将子弹捅到枪管底部。

装好子弹后,李唐又检查了一遍,确认没出什么差错。

“铁列都!”

“到!”

“你现在去找几块五厘米左右厚的木板,我让你们亲眼见识这把唐式步枪的威力,有多大!”

很快,铁列都找人弄来了四块厚木板。

在李唐的示意下,选了一块靠山壁的空地,一一插好。

李唐目测了一下,在距离木靶子七百米左右处站定,采用一个相对标准的站姿射击动作,端枪瞄准。

“呯!”

随着一声闷响,枪口烟雾弥漫。

一块靶子应声而倒。

铁列都、德布南赞等人不约而同一齐跑到木靶所在位置,拾起木板定睛观察。

“我的天啊!”

“神明在上!”

“这么远的距离,竟然可以击穿这么厚的木板!所有的铠甲都挡不住这种弹丸的贯穿!”

“难怪先生说这种火枪会改变战争的模式。这种火枪的射程比弓箭远太多了!”

“再强的硬弓也射不穿这么厚的木板!可这种火枪却能轻易击穿!”

“最主要的是,我刚刚发现,学习这种火枪的射击,比练习弓箭要简单得多!”

听着这帮蛮汉你一言我一语,李唐大声喊道:

“都别愣着了,你们自己商量一下,分成两组,我让你们每人都试试枪。”

听到李唐的招呼,铁列都等人一个个兴奋莫名地跑了回来。

在李唐手把手的教导下,铁列都、德布南赞、阿史那勒、大贺德罗、拓跋库莫、葛逻谋剌,阿热弥列七名部落头人,很快就掌握了唐式步枪的使用方法和窍门。

“呯呯呯呯……”

枪声接连不断地在这片操场上空回荡。

随着铁列都等人对唐式步枪的使用熟练度渐渐增强,枪靶的距离也慢慢从100米、200米、300米、400米向后挪。

这些原本就掌握着精湛骑射技能的草原汉子,似乎天生对火枪的使用和掌握有着与众不同的天赋。

等到他们真正明白了唐式步枪的恐怖威力后,这七位头人的眼中,不约而同,渐渐燃起了浓浓的战意。

看着他们每人眼中的眼神变化,李唐心中暗自一笑。但他表面上却是故作威严,沉声说道:

“你们现在都先不要胡思乱想。你们接下来要做的是,训练、训练、再训练!重要的事说三遍!

我要求你们,三个月内,让部落中所有适龄人群,包括女人和老人,都能熟练掌握唐式步枪的射击技术,有没有信心!”

铁列都、德布南赞、阿史那勒、大贺德罗、拓跋库莫、葛逻谋剌,阿热弥列七人不约而同面朝李唐大声吼道:

“有!保证完成任务!”

李唐满意地点了点头,扬声说道:

“我今天只是让李豹送了三百支步枪过来。等你们的训练任务完成后,我保证船山部落人手一把唐式步枪!这支枪,将伴随着你们接下来的人生,守护我们共同的家园!”

“先生万岁!”

铁列都拿着步枪振臂高呼。

“先生万岁!”

“先生万岁!”

德布南赞、阿史那勒、大贺德罗、拓跋库莫、葛逻谋剌,阿热弥列六人齐声大喊。

“部落万岁!”

李唐庄重的高声回应:“船山部落万岁!”

“船山部落万岁!”

“船山部落万岁!”

震天的呐喊,在这座操场汇聚成一股巨大的音浪,把在天空中的盘飞的那群秃鹰都惊走了。

这一天,是公元805年7月19日。

后世的史学家,给这一天留下了厚重的一笔。

船山部落第一支热武器军队,开始萌芽。热武器时代的帷幕,悄悄地拉开了一条缝。

除了30支唐式步枪用于训练,李唐把余下的270支唐式步枪和配套子弹清点入库,然后把李豹叫进了帐篷。

“什么时候能把那些空着的集装箱拉到这边来?”李唐看着李豹问道。

李豹想也不想便答道:

“主人,船山城西城安全区到船山部落之间的公路已经打通。农用三轮车也组装了一百辆。采用三轮车底盘制作的平板拖车造了六十部。

经过验证,三轮车拖着一个40尺空集装箱,最大速度只能达到每小时三十公里左右。船山部落距离安全区全程45公里。

船山城目前的柴油储备有一万两千吨。如果驾驶三轮车的人手足够,一天三到四趟,每天至少可以从船山城拉200个标准集装箱过来。”

李唐大手一挥,豪气地说道:

“那就从明天开始培训三轮车驾驶员!船山城那么多的集装箱堆放在那日晒雨淋,太浪费了,我必须把这笔重要的资源合理利用起来!”

不得不说,老天爷对李唐还是相当青睐的。

把他连人带船从2023年的印度洋弄到了这个时空,船上所有其他船员全部在那起“交通事故”中遇难,只留下李唐一个幸存者。

顺理成章的,船山号上装载的多个标准集装箱,包括这艘全球最先进的远洋集装箱货轮,都成了李唐来到这个时代的起家资源。

而更重要的是,这两万多个装着各类民用商品的集装箱,全都是出口到非洲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