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晚唐:开局一条船 > 第18章 船山部队护卫队侦骑出行!

第18章 船山部队护卫队侦骑出行!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晚唐:开局一条船!

吐蕃王朝虽然正在一心扑灭安西四镇的最后反抗力量,但回鹘汗国同样一直在对吐蕃王朝占据的河西走廊虎视眈眈。

这片土地的原本主人大唐帝国,因为自顾不暇,现在反而成了鞭长莫及的局外人。

李唐指着地图上船山集所处的位置,脸上神情非常严肃地说道:

“在我们的周边,各方势力犬牙交错。从长远战略角度考虑,我们只有一个主要敌人,那就是吐蕃的统治阶层!”

说到这里,李唐有意看了德布南赞一眼,然后才接着说道:

“注意一点,我说的是吐蕃的统治阶层,不是指所有吐蕃人。这片土地上所有被吐蕃王朝统治阶层压迫和剥削的各族人民,包括吐蕃的所有穷苦百姓和奴隶,都是我们可以团结和争取的对象!

这片土地,并不是吐蕃王朝的传统统治范围。由于大唐帝国四十多年前发生的那场大动乱,才让吐蕃王朝趁虚而入,先后将河西走廊、北庭都护府和安西都护府吞并。

这也导致生活在这些地区的各族军民,全部都沦入吐蕃王朝统治阶层的残暴统治之下。德布南赞,你是吐蕃人,我相信你对这些情况应该不陌生。”

见李唐和铁列都都把目光望向他,德布南赞很认真地点头说道:

“是的,大首领。关于吐蕃王朝的情况,我确实非常熟悉。我从16岁开始,就一直在跟吐蕃王朝的统治阶层抗争。

我的家庭原本也是有铜告身的小吏之家。就因为一个该死的钵阐布在大街上相中我大哥的妻子。

当时我嫂子誓死不从,我大哥气不过狠揍了那个钵阐布一顿,结果招来灭家大祸。我当时因为进山打猎,侥幸逃过一命。

我德布南赞早就发过誓,此生谁能替我一家满门47口报得血海深仇,我德布南赞就是他最忠实的仆人!”

看着德布南赞眼中凝炽的仇恨之火,铁列都神情沉重地伸手在他肩膀上不轻不重地拍了两下,劝慰道:

“放心吧,德布南藏兄弟,有大首领带领我们,一切的仇与恨,都将得到彻底的清算和昭雪!我们此生的最大目标,就是为推翻王公贵族统治阶层而奋斗终身!”

李唐也伸手在德布南赞胳膊轻轻拍了两下,脸色凝重地说道:

“我相信,在吐蕃王朝,像德布南赞一家遭遇的这种不公平迫害,绝对不是个案。

一个有着铜告身的吏员家族,都能被一个钵阐布仗着手中的特权将之灭门。

可想而知,那些无权无势的平民和奴隶,他们受到的残酷剥削和压榨,是何等的凄惨。

为什么会这样?历史早就证明,奴隶社会制度是不得人心,是一定会灭亡的!

民心就是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吐蕃王朝逆历史的潮流而行,是绝对要灭亡的!”

说到这,李唐停顿了一下,把话题回归原来的主题:

“要想覆灭吐蕃王朝,不是一朝一夕能建功的。需要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建立各族人民统一阵线。

而这,就是我们船山部落目前要做的,也正在笃志力行的一件大事。先不扯远了,现在布置任务。”

铁列都和德布南赞闻言后,脸上的神情马上变得严肃起来。

“由于船山集背靠祈连山,我们要想走出去,就只能一路向南,进入吐蕃王朝统治的柴达木盆地区域。

以船山集为起点,往南三百公里,就是我们目前的活动范围。我们这一次的行动,就是要把这三百公里方圆的情况侦察清楚。

如果遇到吐蕃奴隶主的地盘,在确定战之能胜的前提下,可以打响我们船山部落的事第一枪!原则是,我们的人不能有伤亡!”

“坚决完成任务!”

铁列都和德布南赞不约而同挺起胸膛,立正,敬礼。

俨然就是后世我军的标准军姿、军礼。

不得不说,船山号装载的那两万多个集装箱,各类民用物资还真是包罗万物,居然还有两个柜的军大衣、雷锋帽和翻毛皮棉鞋。

数量足够两千多人使用。

当初发现这两个柜的冬季服饰时,李唐感觉很奇怪的问自己,难道非洲也有冬天?

然后一查船上的电脑资料,非洲还真有冬天。

在李唐的亲自安排下,船山部落护卫一中队全员130人,一人双骑,全副武装。

他们一个个脚踩翻毛高腰皮鞋,内穿保暖衣和作训服,外披军大衣,头戴雷锋帽,脸戴防风镜,腰扎武装带,双肩披挂两条装弹75发的子弹带,唐氏步枪用枪带背在身后。

因为是轻装轻骑执行侦察任务,自然也就不会带野战炮随行。

李唐自己也分析、计算、推演过。

就凭这支130人的轻骑兵中队,哪怕遇到一支1500人的敌方骑兵,战术布置得当,放风筝也能把敌骑全部放死。

李唐虽然穿戴跟大一样,不过,他的行李包里藏了两把56冲和二十个30发弹匣。另外,他的腰间还别了一把格洛克17自动手枪。

这些武器此前一直在他的帐篷里藏着,以防不测。

毕竟人心隔肚皮。

跟一群素不相识的异族蛮子打交道,哪怕嘴巴再能忽悠,该留的后手必须有。

船山部队护卫队第一次外出执行任务,全部落的老人、妇女和孩子们都自发的组织起来为部落的勇士们送行。

在大家的千叮咛万嘱咐中,李唐骑在一匹纯黑色的阿拉伯马马鞍上,右手一挥,大喝一声:

“出发!”

德布南赞一马当先,带着三个十人骑队,率先冲出船山集还没有完工的南城门。

李唐和铁列都随大部队居中。

阿史那勒指挥两个十人骑兵负责押后。

262匹高头骏马,铁蹄扬起漫天残雪,在这片茫茫大戈壁滩向南一路狂奔。

“吆喝!”

“吆喝!”

“船山部落,前进!”

“前进!吆喝吆喝……”

骑士们兴奋的叫喊声,此起彼伏。

与此同时,前方三十多公里,两名身穿大唐明光铠战甲,满头白发的骑士,用手中陌刀不停地拍马着座下战马的后臀,显得相当狼狈地怆惶奔逃。

距离这两名老年大唐军士身后不足五百米,十多骑头戴四瓣盔身穿小扎叶甲的吐蕃骑兵,大声喊叫着紧追不舍。

这伙人马的一逃一追方向,恰巧跟船山部落护卫队正在前进的方向,相对而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