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皇城后 > 第72章 谢地主分家

第72章 谢地主分家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皇城后!

F19 大哥,这钱我不能要,拿在我手里就花了。

放在你那,你给我哥保存着,我哥还没娶媳妇呢。

等他回来,这钱就给他,行吗?大凤子说。

花就花了吧,我拿回来就是给你,这年月手里留钱还不如拿着吃饭呢。

大凤子说,你不说我大哥进入关内了吗?

早晚有一天回来,他都要用钱的,现在咱这地方都要穷疯了,把钱放在我手里,我能不花吗?

你就拿着用吧,等我兄弟回来,咱们大家一起想办法。

大凤子,没有办法,也只能拿了这钱。

去了一趟新民县,王招艺的心情平复了很多,他赶着自己的小驴车,又开始出门卖货了。

不过没有多长时间,他就失业了,这回不是他的原因,而是因为上不到货了。

以前只是粮油,等重要生活用品需要配置供给。

可一点一点的,什么东西都需要配置供给,按量分发才能买到。

上不到货,还是一方面?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满洲国新出了一个对粮食的政策。

规定满洲国境内所有的农民,到达秋天,必须上缴跟自己种的地,同样比例的粮食。

但由于上缴的太多,如果是佃农上缴完粮食,再跟地主分完粮,那是不够吃的。

水田所要求的比例就更高,基本上被他们全部拿走。

这就产生了一个现象,老百姓是不敢卖粮的,没有钱可以少花或是不花,但没有粮食是要饿死人的。

其实这个政策在去年就已经有了,但是老百姓执行的并不好,把粮食藏了起来,卖点私粮或者拿粮食换一点货。

但是今年就不行了,满洲国把买卖食粮定为犯法,那就不光是罚款的事儿了,是需要判刑的。

再说今年有了粮,你也无法换到货,因为所有的货物全都已经进行了配给制按人发放。

这就促使王招艺的生意彻底的干不下去了,他成了一个真正的农民,而且还是那种没有多少地的农民。

种五亩地,对于王招艺和小梅来说并不费劲,从前他从来不下地,但是现在他每天都长在地里,他需要地里打出更多的粮食。

去掉给日本人的自己就是不够吃,不能添太多的钱,因为自己的家底是有数的。

他是全村地最少的人家,无论多么的爱待在地里,也是全村最闲的人。

没有事的时候,他就会往谢地主跑,时间一长,他就发现了一个问题,谢地主总想把地卖给自己。

他非常疑惑的问,谢哥你家不是从来不卖地吗?

谢地主说,可是我没有钱了,我这鸦片膏不能停啊,把他停了不就能要了我的命吗?这个东西实在是太贵了。

你家没有现钱了。

谢地主说,何止是现钱,现在是什么钱都没有了,存的粮食也没有了,你不知道抽这个东西有多费钱。

那你不行先上三哥和二哥那串一点呗。等到秋天打了粮食卖了粮,你不就有钱了吗?

谢地主说,兄弟啊,我都串了好几次了,粮食现在指不上。去了给日本人的,我们根本就剩不下多少,老百姓都不够吃。我手里虽然粮食多,但是我花的也多呀,我是抽大烟的。

谢哥,我不买地,首先是呢,这地呀,我本来就不爱种,你也知道现在种地是因为买卖做不了,实在没办法。

还有就是这地现在种不种没啥意思?卖不了几个钱儿,我劝你现在也不要卖地,现在这个地不值钱呢。

谢地主说,我也知道现在这地不值钱,没人乐意种,可是没有办法呀,再不卖点地的话,我的烟就要停了。

王招艺本以为谢地主这话,就是说一说就过去了。他再没钱也是本村的大地主,穷能穷哪去,即使没有钱了,哥们兄弟都有钱,借一点不就渡过去了吗?

但令他万万没有想到的是,还没有等到秋收,谢地主一口气就卖掉了五晌地。

这些地今年打下来的粮,还归谢地主和谢家堡子的佃农,但是从明年开始,就是从别的村种了。

地只能卖给别的村的地主,本村人是没有人能买起这些地的。

消息很快就传到了老谢家其他哥几个的耳朵里,他们可不干了,每一个人都回到家,跟自己的大哥理论,闹得不可开交。

秋收结束,已经弄到了分家的地步,按村里的规矩,这种事情一定要找一个证明人,首选当然是王招艺了。

其实王道义并不想参加这件事,因为这件事太大,还有就是这几个人对他都不错。

但小梅说,既然东家都让你去了你就去呗,到那你什么都别说,就给他们作证就行了。

等王招艺到的时候,人都已经到齐了,有谢地主,谢二爷,谢三爷,谢四爷,还有他们的媳妇儿。还有谢小妹和许先生,当然他们不参与分家。

还有本村的三个人,其中有王招艺,剩下的是罗白事和徐老财。当然还请了其他的几个老人,但是都没有来。

给老谢家分家所有的人都不乐意来,就是那两个人也是谢地主亲自去请的。

很长时间都没有人说话,最后还是谢地主先说话,行呢,开始吧,你们都是来分家产的,总在这坐着,不吱声,那也不是个事儿啊。

谢老师说,大哥,不是我们非要分家,可你现在这个状态管理老谢家的这些地管来管去,那不管没了吗?咱们祖上的规矩就是从来不卖地,你都已经开始卖地了。

谢三爷说,大哥,自从你抽大烟以来,别说你抽大烟花了多少钱,光你中大烟罚咱老谢家的?就把咱老谢家的家产拿走了一大半。

我们不是说非要抢你手里这点地,可就照你这样下去的话,再有个五年八年的,咱老谢这点地不都叫你给抽进去了吗?

话说到这,谢大奶奶已经哭了起来。

谢地主说,你哭啥呀,哭不也就这么个情况了。

咱老谢家祖上的规矩是分家不分地,规矩已经让我给破了,我已经把地给卖了。

你们现在要来分家,我也没有钱分给你们,只能分地。

谢大奶奶哭着说,各位兄弟,以前你大哥不让你们分家,年年都给你们分地钱。现在要分家,而且分的还是地。

你大哥现在这个状态分了这点地用不了几年,抽大烟就都得抽进去。可你们得想想,你们还有两个大侄子呢。

谢小妹说,我不同意分家,家里挣钱的时候都给你们分钱,现在家里不挣钱,大哥还出去借钱花,你们现在要分家,当年结婚的时候,为什么不要一笔钱分出去呢?

谢地主了一口大烟,笑呵呵的对谢小妹说,分家也没有你的份,你吵吵个啥呀?

谢小妹撅个嘴气哄哄的说,没有,我也不要,有我也不分,都给大哥你。

谢三爷说 ,大嫂,小妹,你让我们把话说完,我们不是那个没有心的人,大哥这些年对我们啥样我们知道。

我们哥几个都合计好了,把地分成五份,这其中有在北京联系不上的老五一份,那份先让二哥帮他管理了。

别着急啊,我还没说完呢,按理说我们不应该分走这些地,也没有权利分走这么多。

但是我们有言在先,什么时候?大哥,你家老大要是结婚分家另过,我们将我们手里的地每人分给他一半。

也是确保我们老谢家祖祖辈辈有地种的唯一办法。

今天把王兄弟和几位老人找来,就是让他们做个证,我们也写个字据。

大哥大嫂,还有小妹。你们看看这事行不,行?咱就这么定了,这都是我跟二哥和老四研究好的。

谢地主说,行,行啊。

谢大奶奶说,自从这满洲国成立,你大哥又抽了大烟,咱老谢家的家产是一直在缩水。现在已经变成了这100多年以来最穷的时候,你们还能这么想?大嫂,感谢你们呢。

谢二爷说,大嫂,我们也是没办法呀,我们还想了,如果大哥没有钱,要继续卖地,那他不要卖到外村去,我们哥三个花钱买,钱也不少给。

王招艺在想,如果满洲国不成立,日本人不来,不抽这么多的税,不交那么多的公粮。那么谢家山还是谢家山,谢家地还是谢家地,谢地主抽鸦片就是活活抽死也不会动谢家家产的冰山一角。

即使这些事情都发生了,如果谢地主不抽大烟的话,这个家族虽然不那么家资巨富,但也能顺顺利利的团结下去。

这件事情就这么过去了,谢地主的地只剩下了几百亩,而且都是山地和沟地,当然其他哥几个分走的也是山地和沟地,最好的地已经被日本农民给种了。

秋收过后,马上进入冬天,老百姓都开始猫冬了,王家的粮食不够吃,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儿了。他趁着谢地主家的粮食还没有卖完,就先买了一些,确保自己一年的口粮能够。

就这样,他所拥有的口粮大部分都是黄豆和玉米,高粱米,水稻基本上已经被日本人全部收走了,家家都没有多少,也不好买。

如果想吃大米,最好的办法就是拿钱到柳河县的二鬼子那去买,他们分发的口粮就是大米,但钱是不能够乱动的,现在已经不进钱,王招艺也不会轻易去买大米。

他绝对不是那种闲着的人,既然闲下来了,粮食还不够吃,他就开始研究,不用种地,能弄到吃的。

在这一点上,谢家的大少爷绝对是一把能手,别看他从小家里就不缺钱。但上山打鸟,下河抓鱼,春天的野菜,秋天的蘑菇,每一样他都在行。

王招艺跟着他,不会放过每一次能弄到吃的的机会,春天的野菜晒干,秋天的蘑菇晒干,连鱼都要晒成咸鱼干,腌各种咸菜,酸菜,有几次他们还抓住过野鸡和野兔。

但这些东西还都不是主粮。王招艺 的粮食总是不够,总是需要去买。

实际上,所有人的粮食都是不够,大家已经从很多年前的大米干饭变成了现在的玉米稀粥,甚至有人已经开始吃稻糠。

在这个连年丰收的地区,人们因为粮食不够吃而过着艰难的岁月。

在艰难困苦中,时间来到了民国三十二年秋,满洲国政府疯了,也可以说是日本人疯了。

凡是从八月份到十月份,没有缴够公粮的人家,都需要进行搜查,实际上,大部分都没有缴够公粮。

院里进来了五六个人,其中有两个人手里端着枪,还有两个人手里木棍。棍子的一头非常尖,中间还有槽。

带头的人说,把你家的公粮本拿出来。

小梅拿出公粮本,带头的人看了一眼,说这也不够啊,差不少呢。

王招艺说,我家地少,而且全都是山地,打的粮也少,就这些了。

带头的人说,我们也没有办法,但是你看好了,五亩地是收五亩地的粮食,五十亩地是收五十亩地的粮食。

好地多交孬地少交,但你这也交的太少了,给我搜。

小梅拦在门前不让进,说,你们这是收粮吗?你们这就是抢粮,抢走了我们的粮食,就是断了我们的命。

带头人说,我们可不是抢粮,我们是正经的收粮,你公粮要是交齐了,我们根本就不来,在说搜出来的粮食是给钱的。

小梅说,你给多少钱呢?你给三斤粮食的钱,到手我都买不了一斤粮食。

带头人说,我知道,但那不是我能定的,我只负责收粮。

他们拿着枪,王招艺有点害怕,他将小梅和小妮子拽到一旁,任他们搜。

这伙人将王招艺他家所有的粮食都从西屋搬了出来,又拿出了秤。

称出了一袋对王招艺说,这是明年的种子,剩下的按政府收粮价,我们给钱。

王招艺哀求的说,大哥留点不行吗?我家四口人,老的不老,小的不小都能吃着呢。

带头人说,留不了啊,兄弟,我把话挑明了,就你们家交这点粮,加上我搜出来点粮,你能没藏粮吗?就是我们没找着,保不齐还得来第二趟。

小梅哭着说,还来,家里都没有粮了,还让不让人活了?

带头人说,给钱,咱们走。

实际上,王招艺和小梅在粮食刚刚下来的时候,就偷偷的晒干了一些装在提前做好的木箱子里,埋在了柴火垛下面,想要拿出来得将柴火垛全部移走。

就这样,小梅仍然坐在地上哭着说,我让你都藏起来,你就是不同意,非要在外面留点,这回好,一共就留了六七百斤粮食,种着东家的地,能不给东家分点吗?咱家都得喝西北风。

2023年10月10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