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从村里走出去的人们 > 第24章 马家营的拆迁户

第24章 马家营的拆迁户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从村里走出去的人们!

进入日新月异的改革开放时代,人们的生活和思维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在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然后带动大家共同富起来的同时,紧随“官二代”“富二代”后面的出现了“拆二代”,底层老百姓都盼着通过拆迁实现阶层的跨越。

村委会给涉及到的十多户人家在县城里租了房子,可这些人死活不搬,都想着“一院变两院,再补一百万”,弄得城关乡的乡长和书记脑袋发懵,怎么也做不通这些人的工作,只好把事情如实报到了县里。

听完他俩的汇报,聂占元第一次气的拍了桌子。

这是走马上任后的第一件事,开常委会讨论的时候,县长袁德鹏和副书记张春生本就阴阳怪气的说三道四,都在等着看自己的笑话。

平日里这两个人勾心斗角,面不和、心也不和,都在东跑西颠上蹿下跳,有意抢占县委书记宝座。

没想到空降个聂占元,还是他俩死活看不上眼的什么“政策研究室主任”,弄的他俩心里同样的别扭。

“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这两个人反倒变成了一个鼻孔出气,在常委会上愣是尿到了一个壶里。

“把孙亦顺喊过来!这是他们村的事儿,他倒是躲清净去了”,聂占元想起了孙亦顺,指着城关乡书记李克健的鼻子。

电话一打过来,孙亦顺就知道因为什么事儿。

拆迁也闹的他心烦意乱,一边是上级领导惹不起,一边是乡里乡亲躲不起,双方都得罪不起。

接到电话,他把桑塔纳开出了一溜烟儿,村里瞬间鸡飞狗跳。他把车子直接开进政府大院后,一脚刹车发出了刺耳的声音。

“你找谁?你哪个单位的?”门口警卫室里跑出了人,在后面追着他。

“我找聂书记,约好了”,孙亦顺头也不回,扔给他一句话。

“你说说吧,拆迁这事儿,怎么办?”聂占元看到满头大汗、匆忙走进小会议室的孙亦顺,指了指对面的座位。

孙亦顺闻到了会议室里气氛的压抑,好像是坐到了火药桶上。

这拆迁的事儿,谁都想做的漂漂亮亮的抢下头功,可谁都不想得罪人,更怕引起群众集体上访,弄丢了自己的乌纱帽。

拆迁,这里面的水,太深了!

事儿赶事儿的挤到了这里,县乡两级领导都在看着他,孙亦顺感觉自己被逼进了死胡同,消失多年的无赖混混劲儿让他热血上涌。

“最复杂的事情就得用最简单的办法”,他眯着眼睛幽幽的说。

“你接着说”,聂占元道。

听了孙亦顺的计划,几个人默不作声。最后聂占元狠狠心,拍了板儿,“就这样办,注意控制范围,别出人员伤亡的大事儿!”

第二天下午,孙亦顺让副主任李山通知了涉及拆迁的十几户人家,说是县里拆迁政策有调整,让各家各户晚上八点到主任家开会。

并且说主任家里准备了饭菜,边吃喝边开会。饭后大家统一意见,上报县政府。李山再次强调,主任家里已经备好了酒菜。

有酒有菜,不吃白不吃。抱着占便宜心理的十多户人家,七点半就扶老携幼的到了孙亦顺的别墅院里。

只见院里新砌两口锅灶,一个蒸锅热气腾腾,一个炒锅炉火旺盛,火苗子蹿起来老高,厨师和跑堂的忙的不亦乐乎。

乒乓球案子左右两边各开两桌。球案子上已经铺了桌布,看样子是准备摆一大桌,孙亦顺已经和几个老人、村干部围坐在球案四周,嗑着瓜子抽着烟闲聊着。

凉菜已经上桌,白酒啤酒和碗筷已经摆好。几个孩子跑里跑外的热闹着。

八点整准时开席,十多户人家不知道孙亦顺葫芦里装着什么药,但面对好酒好菜,还是喜笑颜开,纷纷甩开了腮帮子大快朵颐。

孙亦顺领着李山挨桌敬酒,拆迁户刘三水站起来问道:“主任,拆迁到底出了啥政策,你倒是给大家说说啊。”

孙亦顺拍拍他的肩膀笑骂道,“放着鸡鸭鱼肉你先吃饱了。回头咱们进屋里,一边喝着茶水一边聊,对我还不放心咋的”,说着按他坐下。

酒肉吃到一半,众人皆已微醺的时候,在县城上学的刘三水闺女风风火火的跑进来,小眼睛寻找着刘三水,冲着院里大喊,“爸,咱家的房子让人给拆了!”

房子可是村民的命根子啊,是谁吃了熊心豹子胆!

众人一哄而起,扔下筷子和酒杯纷纷向外跑。

孙亦顺追在后面,也在大声喊着,“这事儿谁干的?”

拆迁现场亮起了六个聚光灯,亮如白昼,五台大马力挖掘机挥舞着长臂清理砖头瓦块,装上解放翻斗车。

十几座房屋已基本夷为平地,院里摆放着各家的柜子、衣服被子和锅碗瓢盆等生活用品,一片鸡飞犬吠。

现场拉起了警戒线,多辆警灯闪烁,大约有上百名武警、公安、城管和乡政府工作人员默不作声地维持着现场秩序。

法院、检察院、司法局的车辆依次停放,两辆119消防车、三辆120急救车停在旁边,公交公司的五辆长途大客车停在最后面,做好了后续的一切准备工作。

聚光灯下,一台摄像机对着拆迁现场忙碌着,另一台摄像机对着乡党委书记李克健,县电视台的漂亮女主持正在现场采访。

女主持:李书记您好,对于本次拆迁,村民们给予了大力支持,给旅游区建设工作开了个好头儿。您给我们介绍一下好吗?

李克健:按照县委县政府的重要指示,我们充分发挥了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传统,一切为群众着想。

县乡村三级干部不分昼夜,抓时间抢进度,挨家挨户入户走访,耐心听取群众的声音,和每一家拆迁户达成了共识。

在拆迁这件事上,马家营村的群众都表现出了极高的政治觉悟,这是我们拆迁工作取得快速进展的重要法宝。

在这里我代表乡党委、政府感谢马家营村的村民们!(眼含热泪、充满深情、深深鞠躬)

女主持:村民们都得到很好安置了吗?

李克健:半个月前,我们就在城东,为村民们准备了安置房,水电暖气齐全,紧邻菜市场、幼儿园,配套小学马上就要完工,保证村民们能够安居乐业。您可以采访一下现场的拆迁户。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