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民国少奶奶的传奇人生 > 第123章 唱罢秋坟愁未歇

第123章 唱罢秋坟愁未歇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民国少奶奶的传奇人生!

第二天一早谷穗儿和志和又去了丁家旺,其东和佩颖留在了河阳街让瑾娘照顾着。

本来志和想让谷穗儿也不要过去,但谷穗儿坚决要过去,志和只得随她。

瑾娘不放心,再三叮嘱别太伤心,别累着自己,小心肚子里的宝宝。说得太多生爹都怪她太絮叨了。

刚进村就听到哀怨的冒肘鼓腔,那是二哥学孟从县里请的戏班子。请戏班子哭丧是丁家旺老人喜丧时的发丧风俗。听着那哀哀的乐音会让人忍不住流泪。

今天也会有不少人来吊唁,报庙举哀无数遍,也是挺累人的。志和也禁不住在谷穗儿耳边念叨,让她注意休息。

太阳升起来之后,要发马,为逝者指路。老大在前边领着,手持木棒,一步一点。其他兄弟和媳妇们一个挨着一个拽着彼此的衣襟,走到门外的大街上。

纸马早已备好,一条凳子放在纸马旁边,老大站上去,礼丧爷将提前准备好的马票、路单放在纸扎的马童手里,点燃纸马、马童,老大嘴里喊着:“爹,爹,你上西南,宽宽的大路,长长的宝船……爹,爹,你上西南,骝骝的骏马,足足的盘缠……爹,爹,你上西南,你甜处安身,你苦处使钱……”。

孝子孝妇跪倒磕头大哭。纸马烧尽,孝子们大哭返回。

第三天入殓出殡,是最忙乱也是最隆重的仪式。

一大早戏班子和吹鼓手就开始了吹奏和演唱。唱得无非是《过阴桥》《分别泪》《秦雪梅哭灵》之类的。引得全村老少都跑过来看,挤得家门外水泄不通。

青山爷用的是红松木的棺椁,安放于槎架上,上盖绣着盘龙的棺罩,前后各八个虎虎生威的青年军人抬着。本来是有专门抬棺的人,做仁兄弟们想亲自抬,敬仁觉得自己的大哥也已经不年轻了,就决定从自己和学贤志和的随从中挑选了这十六个人来抬,这是前无古人可能也是后无来者的抬棺队伍了。

出殡的时间是中午十一点。吹鼓手走在最前边,然后是孝子孙们,后边是灵柩,灵柩后边是孝女们。

本族五服以内的都来参加葬礼,还有各房的亲戚朋友,加上敬仁学贤志和的随从,好几百人的队伍头尾不相见,白花花的排开了长长的一溜,非常壮观。

生爹瑾娘领着其东佩颖一早就过来了,没想到钟老爷也从城里赶了过来。

米粒儿上前见了礼,道了声谢,没再说什么。

让丁家旺人没想到的是,县政府的仇县长也带领随从过来为青山爷吊唁,随行的还有县里的一些富贾政要。

大家为逝者上了香,送了人情,被做仁兄弟们招呼在客厅就坐,敬仁学贤还有志和都与来人见了面,其实他们来的目的也是冲敬仁这个司令和学贤志和这两个将军来的。主家想留饭,被仇县长一行拒绝了。家里有丧事,乱得很,弟兄们也没跟他们过多的客气。

青山爷没有女婿,只有和建武两个孙女婿,他俩是外戚,不能跟其他人一样手持哀杖,而是抱着纸扎站在了送葬队伍的外面,这在农村叫“站路旁”。其他人都要手持哀杖参加。礼丧爷一声“起灵”,吹鼓手哀乐大奏,所有送葬的人大放悲声。

走到街口十字路口,队伍停下,老大做仁“摔老盆”,所有送葬的亲友跪下磕头大哭,等前头开始走了,后边的才站起来跟着继续往前走。

谷穗儿送出门外,青山奶就把她的打头布扯掉,领她回了屋。

“有这份心就行了,不用送到头,你爷爷知道也不会让你送到头的,你肚子里的更重要。”青山奶跟她说。

看她还在哀哀的哭泣,青山奶拉着她的手,不准她再流泪。“人都会有这么一天的,你爷爷熬了你们这么多儿孙,他够本了,每每跟我说起来,他因为有你们这些孩子,骄傲得不行。那个老东西,嘴上不说,心里可得意了。就是不能常常见到你们,他想你们啊。”听了这话,谷穗儿更是哭倒在奶奶怀里。

送葬的队伍走一段时间就会停下烧纸磕头,所以走得极慢,从家到丁家祖坟也就不到二里路,却走了近两个小时。坟地是早就定好了,坟也用青砖砌好了。孝女们举哀之后先返回,但要走另外的路回家,这叫不走“回头路”。孝子们要烧纸埋土,一切安置完毕也是走另外的路回家。

流水的席棚也早就搭好,有专门做饭的人,从头一天就开始做准备了,送葬队伍回来,就开席了。

饭罢,路远的亲友要返回的时候,每家会分几块发糕,几个小饽饽,一直闹腾到天黑透了,才送走了大部分亲友。

四个儿媳妇,还有五个孙媳妇,加上谷穗儿三姐妹,都过来陪着青山奶说话。这几天的杂事儿大多数是孙爱梅和苏如卿在操持,送走了大部分亲友,这才稍松了口气。前几天忙乱的谁也顾不上干别的,现在总算是告一段落,娘几个才算是有心叙叙旧。

吴清芳虽说是大帅的女儿,但没有什么架子,就是一直没到过丁家旺,跟大家不是太熟悉,话不多,只是静静的听大家说。

学善从水师学堂毕业后,分到了东洋舰上做水师,他的媳妇乔秀妍,在青城一所小学教书,回丁家旺的次数也不多。

林新春倒是个妙人,跟学孟在县里开铺子,见的人也多,三不五时的还会跟学孟去乔家班顶个班,唱上几台戏,性子倒是越发的爽朗,跟她婆婆李秋玲脾气倒是有几分象,就像人家说的“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

“奶,明天我们回县里,你跟着我们去住几天吧。”林新春拉着青山奶的手真诚的说。“你有这份心奶就知足了,奶谢谢你,不过奶啊,哪里也不去,就在这里陪着你爷爷。”

正说着话,吴清芳好像想到了什么,到她临时住的屋里拿出一个手提袋,打开给大家看:“接到信儿回得匆忙,没来得及给大家准备礼物,这还是以前就备下的,临走顺手捎回来了。就是我一点儿心意,大家别嫌弃。”

青山奶和桂兰四妯娌的是一人一个玉镯,那玉晶莹剔透,一看就是好东西。“我这么大年纪了,就不用了,你们年轻人戴吧。”青山奶推拒着。

“奶,四嫂的一片心意,让你戴你就戴上。”谷穗儿一边说着一边给青山奶戴到了手腕上。

“哟,我也有啊。”丽凤微笑着说。学贤的三军一直是跟随司令部行动的,所以丽凤和清芳住得近,两人是常在一块聊天逛街的,说话也就不那么见外。

清芳抬眸看了丽凤一眼,刚送走了爷爷,她也不好跟四婶过分说笑,只淡淡一句“嗯,都一样的”。

给自己妯娌们的是金镯,款式差不多,只不过花色有点差别。一只是嵌莲花图案的,叶面大气,茎干笔直,花朵清秀艳丽。一只是嵌花瓣的,浪漫诗意。一只是嵌福字,一看也是大气精美。还有一只是祥云纹饰,寓意平安吉祥。

“我也不知道大家喜欢什么样的花样,要不大家按自己的喜好拿吧。”吴清芳微微笑着说。

“四弟妹的一番心意咱领了,大嫂先拿吧。”林新春提议着。

孙爱梅也不再扭捏,“那我可就先挑了。”说着拿起了那个嵌福字的,“我年纪也不小了,戴太花哨的也不好。”

林新春则挑了嵌莲花图案的,她爱好戏曲,人有点小文艺小清新,莲花图案倒也适合她。

苏如卿看着乔秀妍,也是微微笑着说:“五弟妹,你先拿吧,我在家里戴什么样的都行,你是做老师的,要常出去见人,看看你喜欢哪一个。”

乔秀妍看三嫂这样说,反而不好意思先下手了,谦让着说:“三嫂你先拿就行了,我什么样的也可以的。”

“看看你们俩这推来挡去的,要我说三弟妹你戴这只祥云的,让五弟妹戴这只花朵的,五弟妹年轻,戴花好看。”林新春快言快语的说。

“好,听二嫂的,我就拿这只祥云的。”苏如卿没有再推托,温温顺顺的说着。乔秀妍也拿起了花瓣的那个戴到了手腕上。

“真好看,谢谢四弟妹了。”林新春看着腕上的镯子高兴的说。虽说林新春并不缺首饰,但还是由衷的表达自己的高兴。

清芳给谷穗儿三姐妹的是一人一条珍珠项链,搭配旗袍戴倒也很漂亮。

前两晚上一直是刘桂兰李秋玲王二妮刘丽凤妯娌们陪着青山奶睡,就怕她一下子失去老伴太孤单。

“娘,婶,今天晚上你们回你们屋睡吧,我和粒儿和苗儿陪着奶奶。”看大家都挺累了,谷穗儿就催着大家去休息。

“明天一早还得圆坟,都早点歇着吧。”青山奶也催着。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