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民国少奶奶的传奇人生 > 第33章 大年三十喜洋洋

第33章 大年三十喜洋洋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民国少奶奶的传奇人生!

转眼就是年三十了。一大早,做仁为仁效仁敬仁就开始打糨子贴春联。几个小子一年一年长大,做仁更多是在旁边指挥,学孔学孟学祖学贤成了主劳力。春联是做仁领着几个小子提前写好的。青山爷吧哒着烟袋锅笑眯眯的在墙根坐个马扎一边晒太阳,一边看儿子孙子们忙乎着贴春联。越看他心里越高兴,儿孙满堂,喜气洋洋,这日子,那就是蜂蜜拌白糖,要多甜有多甜啊。

“府门外,三呀三声炮,啊花啊花,花轿起动啊。那个呀呼嗨那个依呀嗨,花轿起动啊。”一激动,青山爷哼起了自己的拿手好戏。听得谷穗儿和两个妹妹捂着嘴偷笑。

几个儿媳妇剁馅子准备包饺子。这几年准备年夜饭的活计基本不用青山奶动手,今年又添了丽凤和爱梅,就更不用她动手了。不过准备供品她还是坚持自己亲手做。

包饺子也是有讲究的。五更新旧年交替之时要下饺子,这个饺子用的是素馅。白菜菠菜粉丝豆腐是主料。包的时候要从右向左拾褶,形状像元宝。要包上几个大钱,寓意发财,谁吃到有大钱的饺子那意思就是一年财运亨通。还要包上几个糕的,寓意步步高升。还有几个糖的,表示甜甜蜜蜜。包完之后放在盖垫上,放的时候要一顺头着放,最后再搓上一根长长的钱串子,这才算完工。放一边等着晚上吃。几个女人说说笑笑着倒也包得很快。

包完饺子,刘桂兰用一个饭笸箩装了几十个,让谷穗儿送到柱子家去。大过年的,那娘仨还不知道有没有什么吃的。

谷穗儿送过去的时候,柱子娘正在用三合面做馒头,过了一顿年,怎么也得让孩子吃顿饱饭。柱子和他弟弟正在收拾灶台,过年都要摆供,虽然家里东西少,但这份心是不能少的。看娘仨虽然没有什么丰富的年饭,脸上却没有什么愁苦,终于摆脱了那吃人的一家子,能安安静静的过个年,那就是最大的幸福了。

看谷穗儿送来了那么多饺子,柱子娘眼圈红了,青山爷一家子的恩德那是用一辈子也报答不完的。

谷穗儿又悄悄的从口袋里拿出几块糖塞给柱子和他弟弟,那是四叔和四婶捎回来的,自己没舍得吃。

看娘仨感激的样子,谷穗儿有点受不了,赶紧放下东西跑回家。

回到家看到大家挤坐在炕上,看奶奶剪窗花。她拿把剪刀,再拿一张写春联剩下的红纸,也不用去描什么样子,随手一剪就会出来各种花样。

“哇,奶,你好厉害呀!”谷穗儿看奶奶剪得那么漂亮,连忙爬上炕凑过去。

奶奶剪窗花不只是谷穗儿姐妹们喜欢看,就连几个儿媳妇也看得兴起,纷纷拿起剪刀想学着剪个样子。刘桂兰李秋玲王二妮已经看了好几年,多少也能剪几剪子,对她们来说不新鲜了。丽凤可是头一次见,稀罕得不得了。

一边剪青山奶嘴里还一边哼唱着:“一剪金,二剪银,三剪剪个聚宝盆。聚宝盆里插金花,清水县里头一家。”“蛇盘兔,必定富,贴上蛇盘兔,种下摇钱树。这个贴到堂屋窗上,有了摇钱树,来年必定富!”说着蛇盘兔,剪刀弯弯转转之下蛇盘兔接着就出来了。“碗扣金蛤蟆,坐个胖娃娃。石榴结子,保生贵子。这个我剪俩,给你四婶和大嫂贴窗上,让他们来年抱个胖娃娃。”

“我们也要啊!”李秋玲挤过来看着婆婆边剪边念叨,忍不住打趣。“一边去,自己剪去。”说是这样说,剪刀可没停,嘴里也没停下:“猪嘴掀石榴,享福在后头。那,这个给你!”李秋玲拿着窗花喜滋滋的跑去贴到她的窗子上。

“不用看,都有。喜蛛碰石榴,富贵不断头。穗儿,这个贴你娘窗上去。”“蝴蝶闹金瓜,五谷满家家。这个给你三婶贴屋里去。”

“象驮元宝,不中状元中阁老。这个我多剪几个,贴你哥哥们屋里。”

“蝙蝠捧寿,全家增寿,这个贴我屋里头。”

“我也要。”谷穗儿米粒儿禾苗儿三个如花似玉的女娃娃奶声奶气的说。“没有谁的也不能没有你们的,你们是奶的乖宝。都有。你们想要个啥?”“我要个小猴子。”谷穗儿抢着说。“好,猴骑羊,比人强。给你剪个猴,吃穿不用愁。粒儿苗儿要个啥呀?”“我要小狗狗。”“我也要小狗狗。”“好,黄狗黄,长大住个大瓦房。”

“娘,您太厉害了,说什么剪什么,出口成章啊,这还没认识多少字,这要是识字,您不得是个女状元啊。”看着婆婆边剪边哼唱,好看的花样顺着剪刀就出来了,好听的话顺嘴就来,丽凤眼里都冒小星星了。真是高手在民间呀。

“哎呀,让你见笑了,就是顺口胡掰,图个喜庆。”

“咱娘可是十里八乡有名的巧手,她的能耐可不只这点儿呢。”老四贴完了春联也过来凑热闹,贴着他媳妇坐着看娘剪纸。

中午饭没有太多要求。吃过饭之后,男人们要去上坟请祖宗。女人们就准备年夜饭。上坟回来就是摆供台。先是把祖宗们请到上位,也就是安放祝子。然后把早就准备好的供品一一摆好。院子里撒满芝麻秸和豆秸,踩上去咯吱咯吱响。

晚上这顿饭是比较丰富的,大家坐一起喝酒聊天,等着子时的到来。

每年青山爷会请几个合得着的同年来家里一块喝酒。喜旺爷、伍余年都被请来了,还有几个堂爷爷也来了。一桌坐不太开,就分了两桌。年长的一桌,小辈们一桌。媳妇们在灶房里忙,青山奶带着谷穗儿三姐妹坐到了长辈们那一桌去。

青山爷的堂兄也就是丁有庆的爹亓玉珍的公公丁来祥,看到谷穗儿姐妹坐到了长辈们的桌边,有点不高兴,看不下去了:“青山,小女娃上桌这祖祖辈辈可没有过啊。”“哦,她们吃不多,也坐不多久,过年嘛,就不讲究那么多了。”听青山爷这样说,丁来祥也就不作声了。大家推杯换盏,说些农桑闲话,时间倒也过得很快。

谷穗儿她们吃了一点儿就下去玩了。学贤学善领着她们去放鞭炮。小女娃不太敢靠近。小手紧紧的捂着耳朵,“啪”一声响起的时候,她们就会一阵欢呼。村子里不时这里那里响起的鞭炮声增加了不少过年的韵味。

接近子夜时,零零星星的鞭炮声,变得越来越密集,人们开始迎新年了。

青山奶吩咐刘桂兰她们烧火准备下饺子。喝酒的男人们也纷纷回自己家接新年。

供桌上的蜡烛点起来了,忽闪忽闪的照着祝子上已经做古的人,这时候小孩子是被吩咐不能随便说话的。如果真要说话,要?酌好了再说,绝不说不吉利的话。

传说二秃子小时候调皮不懂事,过年晚上看着祝子问他爹:“爹,祝子上那么多人名,咋没你呢?”气得他爹直翻白眼,大过年的不能动手,第二天让他爹找了个理由一顿胖揍。

过年煮饺子烧得是豆秸,烧豆秸,出秀才,乡里人都信这个。不能拉风箱,眼看着锅里的饺子翻了好几个滚,青山奶又吩咐放鞭炮接年接福。青山爷早就准备好了接福的盘子,馒头香烛筷子摆好,再盛上两碗饺子,到大门外朝着财神的方向上香磕头放鞭炮。

米粒儿禾苗儿早就去梦周公了,谷穗儿勉强撑着没睡。放鞭炮时,谷穗儿又想往前凑,又怕那响亮的声音,捂着耳朵歪着身子,一脸欣喜。

放完鞭炮,青山爷端起盘子,一边往屋里走,一边喊着:“福到了,接福了!”

“有福了,接下了!”青山奶在屋里应和。

福到家了,就要磕头拜年。青山奶早就放一个蒲团在当门那儿,她和青山爷坐在两把椅子上。由做仁桂兰开始,给两老磕头拜年。大家先是朝上给祖宗磕头,再给二老爹娘磕头。嘴里喊着:“爹娘,新年好,给您磕头了!”青山爷奶回应着:“好,都好,起来吃饺子。” 儿子们大了,就不用再分红包了,孙子辈的挨个都有红包。丽凤和爱梅是新媳妇,也是有红包的。给爹娘磕了头,再给大哥大嫂磕头。小的们再给自己爹娘叔婶磕头。又收获了一拨红包。这一晚上光磕头了。但红包拿得也不少。

磕完头就是吃饺子。“嗯,一个大钱!”先吃到带钱饺子的是老四敬仁,他故意一脸惊喜,怪模怪样引得大家笑起来。“四叔来年发大财!”谷穗儿小嘴甜甜的,让挨着坐的丽风搂过来亲了一口。

吃过饺子,男人们还得出去给一家本当的拜年。青山奶和媳妇们就领着孩子守岁。时不时还得迎接来磕头拜年的族人。

男人们拜年回来摆一桌牌玩着,意思性的下点小注,倒也玩兴挺浓。一年到头也就能玩这么一点儿时间,青山爷奶也不会阻止,任他们玩耍。

女人们带着孩子守了一段时间,谷穗儿硬撑着熬了一会儿,到底熬不过,躺自己娘怀里睡着了。媳妇们到底也是太困了,青山奶就没让她们一定守着,让回各自房间去睡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