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重生后低嫁侯门,前夫傻眼了 > 第27章 流言

第27章 流言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重生后低嫁侯门,前夫傻眼了!

宁婉从娘家回来当天,就给二哥修书一封,然后托人以最快的速度送了出去。

在她焦急等待着二哥回信的同时,外面开始流言四起。

几乎一夜之间,蓟都城大街小巷,都流传着蔺王爷回府三年,宠妾灭妻,冷落王妃三年,忘恩负义之类的流言。

“陆耀宗小小年纪就耀武扬威,如果不是蔺王爷允许,他怎么会这样大胆,就算是恩人的孩子,那和亲生的也都是隔一层肚皮的,不可能做到和亲生儿子一样。”

“除了蔺王爷,蔺王妃也对这个孩子有求必应,听说他一个月的零花钱,就有好几百两,多的时候都上千了。如果不是亲生的,蔺王爷怎么可能这么大方。”

“蔺王府能有今天,蔺王妃是功不可没。蔺王爷却知恩不报,冷落王妃三年,真为她不值。”

“听说陆耀宗的生母,就一直住在王府,并且是和刘贵妃住在一起,时刻准备取代蔺王妃。唉,母子俩合着欺负蔺王妃,蔺王妃实在太可怜了。”

“蔺王爷回府三年了,除了两个养子,没有一个自己亲生的孩子,这太奇怪了。”

......

各种流言蜚语,真的假的,不绝于耳。

说书的看中这里面的商机,把这些流言集合在一起,编成了一个故事,取名叫《鸠占鹊巢》。

说书的把这个故事一推出,就场场爆满,故事虽然没有指名道姓,但稍一了解,就知道说的蔺王府的故事。

《鸠占鹊巢》的最后,王妃被诬陷赶出了王府,所谓恩人的孩子,原来就是王爷的亲儿子,而一直住在府上的贾小姐,就是那个孩子的生母。

因为王妃的结局太过惨烈,说书人每每说到此处,都会引来听书人的一阵骂。

还有人把这个故事编成了童谣,几天功夫就听孩童在街头巷尾传唱:

负心王爷痴心妃;

守寡七年又三年;

王爷早有儿在侧;

王妃到头一场空。

还有不少热心的民众,给蔺王妃写信,帮她出谋划策维护自己的利益。

这些流言,传到刘贵妃耳朵里的时候,外面几乎人人都在传了。

有听过《鸠占鹊巢》的热心亲戚,还跑到了蔺王府,专门来给刘贵妃讲这个故事。

特别是刘贵妃的两个嫂子,几乎隔天就会上门一趟。

“娘娘,宗儿真的是王爷的亲骨肉呀,这么重要的事,你怎么也瞒着我们。”

“我就说三年前,你们怎么非要把宗儿送到青辉堂上学,还想让祖儿退出学位,原来宗儿是王府的亲骨肉。”

“你们要我们在宁婉面前做出头鸟没关系,但不该瞒着我们呀。”

“祖儿的世子之位,你们不会收回去吧,这我们可不依。”

......

有责怪刘贵妃的意思,更多的是想利用她的愧疚,讨要点好处。

刘贵妃被吵得头疼,只得称病不见客。

陆议同样头疼,皇上也不知道在哪听说了这个事。

毕竟关系到皇家脸面,他被皇上连夜叫进宫,当面询问他到底是怎么回事。

他自然不敢说实话,只能含糊地说是别人编排的,可能是有人想害他。

“祸出自你蔺王府,朕不管你用什么办法,务必让这流言尽快消失,这像什么话!”

圣上的雷霆之威,让陆议只有同意的份,没有半点讨价还价的余地。

他叫苦不迭,这悠悠众口,该从哪里去堵。

见时机成熟,宁婉觉得有必要,进宫面见一下皇后。

宁婉与皇后的渊源,还要回到皇上确定太子人选的那一年。

皇后与皇上是结发夫妇,大皇子作为皇长子,太子之位本该是他的。

但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出现了大皇子太仁厚,缺少帝王的杀伐果决,不适合做明君的声音。

与此同时,不少臣子提出二皇子性子果决,更适合做君主的意见。

太子的最终人选,成了大臣们每天在朝堂上争论的焦点,皇上一时也是焦头烂额。

在这个关键时刻,宁婉的一次进宫,无意中帮到了大皇子。

那是她第二次进宫,不知是领路的太监太大意,还是有人想害她。

反正原来是要去中宫拜见皇后的,却无意中走进了王贵妃的宫里。

王贵妃是二皇子的生母,也是皇上最宠幸的妃嫔。

不小心走错宫垣,一般不惊动宫主,悄声退出来就可以了。

宁婉运气有点差,不巧被王贵妃发现了。

可能是平时飞扬跋扈习惯了,王贵妃一不问宁婉是谁,二不问到底是怎么回事,就令宫女狠狠打了宁婉几个耳光。

宫女的手劲很大,几个耳光下来,宁婉只觉得两颊火辣辣地疼,像是有火在上面灼烤,又像是伤口上被人撒了一把盐。

可即便如此,她却不敢哭,一哭罪过更大。

正当几个嬷嬷得令,准备将宁婉送往慎行司时,皇上突然来了。

尽管宁婉两颊通红,皇上却一眼认出了她。

在问明事情的起因后,皇上狠狠瞪了王贵妃一眼,然后头也不回地走了。

第二天上朝,皇上以明君还是要宽仁为由,正式确立大皇子为太子。

宁婉白白挨了一顿打,皇后却从此视她为恩人,还帮她请了三品诰命夫人的封号。

她从此与皇后结下了缘份。

陆议没回来时,皇后就曾主动提出向皇上进言,让宁婉恢复自由身。

不过被宁婉谢绝了。

如果宁婉把在府上的处境,陆议对她的态度摆出来,皇后应该是赞成她和离的。

有这份把握,宁婉才敢进宫求情,希望皇后能帮自己一把。

皇后听完宁婉的处境和诉求后,自言自语地说了一句:

“看来外面的流言,都是真的。”

宁婉没有说话,她惊讶的是这个流言,怎么连宫里都知道了。

更奇怪的是,对宁婉的遭遇,皇后好像并不意外。

“刘贵妃这个人,眼里除了他那个宝贝儿子,哪里还有其他人,只要是为她儿子,她什么事都做得出。”

皇后快言快语,宁婉此刻双眼噙泪,嘴角不受控制地抽动,看起来十分委屈。

“我愿意成全陆议和夏霜儿,主动离开王府,还请皇后娘娘能为嫔妾做主,嫔妾只想过清净的日子。”

和离毕竟是一件大事,关系到女人的一生。

宁婉的遭遇的确让人气愤,但真的要走到和离这一步吗?

这一步跨出去了,再想回头就难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