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锦衣卿相 > 第41章 先富带动后富

第41章 先富带动后富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锦衣卿相!

“没,”林氏感叹,“你三婶怀孕,叔祖父又生病了,家里能动的就剩大伯母和三妹妹。我们哪里好意思留在那里吃饭。”

以前苏希云在家时,家务活基本落在她身上,如今苏希云走了,苏希裳也开始了她的老路。

“叔祖父说了什么?”苏希锦问。

苏义孝坐在一旁,沉默不语。

林氏踌躇道:“你叔祖父想来城里治病,让你爹给找间房子。”

一间房子肯定不行,治病需要人伺候吧?那苏母一定会到。而苏义仁在城里没住处,肯定会跟着苏重八两口子一起。苏义仁都住城里了,家里的孕妇自然也得跟着丈夫。

这件事远没有那么简单。

“你们答应了?”苏希锦问。

林氏看了她一眼,犹豫道,“还没,想回来问问你的意见。”

苏希锦又看向苏义孝,“爹爹什么想法?”

苏义孝手指在地上画了个圈,“我听你的。”

苏希锦点头,明白了他们的态度。她端了个凳子坐在两人对面,神色严肃,态度认真。

“既然你们问我意见,那我就给你们分析一下目前的局面和今后可能遇到的情况。”

“首先,我不阻止你们孝顺父母,那是你们的责任和义务。”

虽然从陈国法律上来说,她的爹娘现在已经没有义务孝顺苏重八夫妇。

但苏希锦是现代人,过继这套对她没有约束力。也同样因为她是现代人,她对苏重八两口子没有亲情可言。

她所站的角度,只是因为她是苏义孝的女儿。

“其次叔祖父说想要一间房子,那么租金或者买房的钱,必定是爹爹出。而后买药的钱,也是爹爹出。”

大伯母肯定不会出钱,三叔没有工作。所以治病的钱必定是苏义孝出。

“叔祖父养病,叔祖母自然得来,那么城里的三叔和怀孕的三嫂必定得一起。一群人没有收入,所以阿爹还需要负担他们的日常开支。”

苏义孝两口子原本还心软的来着,听见她这么一说,渐渐清醒。

“再次祖父的病痊愈时间未知,所以阿爹需要负担的时间也是未知。可能是一辈子,可能是一个月。”

苏希锦笑了一下,“但我觉得是一辈子。”

姜还是老的辣,苏重八算计的不是一星半点。既要二儿子养老,又要二儿子扶弟。等一家人在城里安定下来,还要当官的二儿子给老三找个官职。

一点一点磨,温水煮青蛙。

苏希锦将这些一点一点说出来,苏义孝两口子神色越来越严肃。

但一想到苏重八生病,又心软得狠不下心不管。

这就是亲情约束。

“最后,”苏希锦道,“你们确定叔祖父真的病了么?”

两口子你望我,我望你,望了半晌,盯着苏希锦问,“你的意思是……没病?”

苏义孝脸色难看。

苏希锦摇了摇头,“只是我的一个猜想,爹娘不是回去了看了吗?”

苏希锦不记得苏重八有什么老毛病。着凉感冒之类的倒有可能。

但上午苏母说起这些事时,一点担忧和愁容也没有。苏希锦便有些怀疑事情的真实性。

两口子听女儿这么一说,也开始怀疑。

“方才我进去房里看望你叔祖父时,屋子里也没有药味。”

林氏回想方才在向阳村的情形。

“而且,希裳看我们的眼神……”林氏想不到语言形容,“很古怪。”

直勾勾的充满算计,没有担心,没有惊讶,好像早知道他们会去。

苏希锦洞若观火,那八成是没病了,只是想找个由头让爹爹养他们罢了。

苏义孝也明白过来,心里很是失望,“雪停了,我去看看庄稼。”

“还是请个大夫去看看吧,”苏希锦道,“以防万一,这样爹娘也可以放心。”

对于一个陌生人,她尚且能够关怀备至,伸出援手,何况是这具身子的祖父母。

“若是生病了,就买些药。若是没有生病,天冷了,可以送些御寒的东西去。”

“还是你想得周到,”林氏笑道,“我都没想到这些。”

这样她们两也该放心了。

苏希锦摇了摇头,她做这些一是防止今后爹娘后悔,二是出于人道主义。

她对着苏义孝的背影道,“阿爹,如果想和叔祖父母住,不必在意我的感受。”

反正过几年,她一定会参加科举,自然不会留在青阳县。

苏义孝摇了摇头,径直走了。

苏希锦想到了一句话,家里最不被关心的那个孩子,往往最孝顺。

以前以为是悖论,这会儿在苏义孝身上得到了印证。

苏希锦请了大夫去给苏重八看病,果然如她所料,苏重八没病。

对此苏义孝彻底失望了,以前为了弟弟,把他除族,过继侄儿算计财产。如今他出息了,又开始算计其他。

他消极了好些天,最后看见田里的庄稼长势良好,才开心起来。

庆丰三年冬,新来的龙知县到任。

苏希锦窝在床上看书,突然一阵凉风从门口吹进。

她打了个哆嗦,就见林舒立从屋外进来,拉起她就往外走。

“怎么了?”苏希锦问。

“好消息,”林舒立道,“快些出去,小郡王和韩少爷在外面等你呢。”

苏希锦穿好衣服,磨磨蹭蹭跟在他身后。走出门就见韩韫玉等人站在院子里。

“到底发生了什么?”

韩韫玉道:“带你去看看棉被租赁所。”

“可是我的建议被采纳了?”苏希锦内心喜悦。

“正是。”

“冷死了,”周绥靖打断他两,“我在食为天订了房间,你们不能上那里去说吗?”

于是一行人往外走。

棉被租赁所设在县衙旁边,苏希锦出去便看见许多贫民前来领取。

“来来来,先凭户籍登记,每户三口人可领一床,来年二月十五归还。如果不能按时归还,或者有破烂,官府会采取强制手段。”

衙门的人热火朝天的为贫民发放棉被,“有钱的人不要来凑热闹,我们这里可是有一份名单的。”

为了防止富人滥领取,棉被都是用低廉的料子包裹,不好看,但重在暖和。

“谢谢青天大老爷,谢谢青天大老爷,”领取到棉被的百姓,感恩戴德的朝官兵鞠躬作揖,“今年可以过个好年了。”

“是呀,往年天气冷,不知道怎么熬过来的。”

“全家人用一床被盖,老人小孩儿根本下不了地。”

“你们不要谢我们,”一位官兵笑盈盈道,“要谢就谢国公爷和龙知县,我们也是听他们的命令行事。”

“多谢国公爷,多谢龙县令。”

百姓改口很快。

发放棉被的官兵哈哈一笑,“除了国公爷和龙知县,还有一人也得谢。”

“是谁?”百姓问。

“苏小姐,苏屯田的女儿。”发放棉被的官兵道,“我听说这次租棉被,是她提议的。”

百姓茫然,从未听说过什么苏小姐。

“就是那个献粮食,被皇上亲封的苏屯田。”

“哦,”这下周围的人明白了,苏义孝做官这件事传得很远,庄稼人没事儿就喜欢聊这些。

顺便再做做梦,希望自己也有这样的好运。

“苏大人献粮,苏小姐为我们争取棉被,一家子善心人啊!”

“多谢苏小姐,多谢苏大人。”

于是衙门外面呼声一片。

苏希锦表情尴尬,急忙拉着韩韫玉走到对街。

“贫困百姓太多,棉被有限,”韩韫玉边走边说,“只能紧着先来的。”

苏希锦看着排成长龙的人,满心安慰,“这样已经很好了,毕竟治标不治本,能帮一家是一家。”

可怜那些远村的人,并不能赶到,即便赶到,棉被也没了,

租赁所旁边还设置了粥棚,这是以韩家的名义设立的。

韩韫玉笑道:“以前灾荒时,京里许多大家都会布粥,我们家也是如此。后来就养成了习惯,一到某天,就开始布粥。”

仿佛一道灵光闪过,被苏希锦迅速抓住,“我找到了资助远乡的方法。”

“什么?”

“先富带动后富,一富一村制。”

苏希锦答道,也不管韩韫玉有没有理解,拉着他就朝林家跑去。

两只冰凉的手交握着,互相传递着温度。

林舒正今天右眼皮一直跳个不停,他按了按,颇有些心绪不宁地想:左眼跳财,右眼跳灾,破财免灾。

为了避免破财,他今天一天都把自己关在房门。他就不信,不出门还能惹灾祸。

“大少爷,表小姐来了。”

林舒正一挑眉,而后笑盈盈站起来,“哪阵风把她吹来了?”

走出房门,行至大厅,就见苏希锦端坐在门口,手里捧着一个小手炉。

见他进来,立马放下手炉,跑到他跟前。

“表哥,”声音发软,带着讨好。

林舒正寒毛直接立了起来,伸出一只手挡住她,“站住,你又有什么鬼主意?”

苏希锦扶他坐下,笑嘻嘻给他锤了锤肩膀,“表哥,有个生意你做不做?”

林舒正警惕,瞧着她这表情,就没好生意。

“别紧张,”苏希锦替他顺了顺气,“食为天生意很好吧?对面那户商家是不是在跟你打擂台?”

“正是,”林舒正冷笑,“狗尾续貂的家伙。”

看见他开了炒菜馆,自己也开了一家。虽说饭菜味道不如他,但胜在老牌子,还是有不少客人去。

也不知道那家伙不用铁锅,怎么炒出来的。

“我有一计可以让表哥赢他,不仅如此,还可以将他远远甩在身后。”

韩韫玉低头闷笑,若说方才他还不明白先富带动后富是什么意思,这会儿听她套路林舒正,也隐约猜到了一些。

“什么计划?”林舒正歪头,竖起耳朵。

苏希锦道:“今天城里在给贫困百姓发棉被。”

“一早便知道了,没想到新来的龙知县倒是个拉拢民心的高手。”林舒正靠在椅圈上,悠哉悠哉点评:“不过,这关我什么事儿?”

“当然关你的事儿。”苏希锦道,“龙知县借棉被,百姓感激,以后必然会支持他的工作。今后三年,只要他不出大错,凭着每年借棉被的举措,任期一到,必会升官。”

林舒正点头,确实如此,但,“这还是与我无关啊?”

苏希锦白了他一眼:“如果表哥也参与进去呢?”

“开什么玩笑,这种一本万利的事儿,他官府肯让我掺一脚?”腿都给我打折。

苏希锦道:“如果表哥以自己的名义支持官府工作呢?”

这个嘛……林舒正想都不用想,一口拒绝。

“做梦,你想都别想。他龙知县做这事儿,是有国库撑腰,拿国库的钱,给自己赚名利,我兜里可都是自己的血汗钱。”

“而且他要名可以升官,我一个商户要善名有什么用?”

所谓帮急不帮穷,白白浪费银子的事他可不会做。

苏希锦十分惋惜地叹了口气,“哎,本来几床棉被,就能甩对面饭馆一条街的事儿,你竟然不做。白白浪费了好机会。”

瞎忽悠,林舒正下定决心任她再如何花言巧语,也不为所动。

他就说为何今天眼皮一直跳个不停,原是自家表妹坑他坑到家来了。

“对面那家能与表哥打擂台,自是因为他家底雄厚,根基深厚与林家不相上下,甚至还隐隐超过。”

“这样的情况下,表哥年纪轻轻凭一己之力与他不分伯仲,实在是商业鬼才,天资非常人所能及。”

林舒正点头,这话漂亮,简直说到他心坎上去了。放眼整个青阳县,甚至夔州城,就没有一个比他有商业头脑的。

“这么多天,表哥一直拿不下他,其实只有一点原因。”

“什么?”

“名,他家在青阳县盘根错节了近百年,垄断县里药草和布料等生意,百姓对他家已经熟悉。甚至只要是他家的药材,都一百个放心。”

“以目前相持不下的情况,如果表哥再能有这样的号召力,不就直接压了他一头吗?”

林舒正想想,确实是这个道理。但要让他无偿拿出钱来,帮助他人总觉得亏了。

苏希锦摇头可惜:“所谓名利名利,名在前,利在后,有名,利自然就来了。我们目光要长远,放长线钓大鱼。”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