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嫡女善谋,御夫有道 > 第182章 强弩之末

第182章 强弩之末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嫡女善谋,御夫有道!

沈云舒在回宴席的路上遇到了初夫人,她站定没再往前走。

初夫人却直接迎了上去,笑着说:“前些日子你来府上,正巧我也在忙,没来得及与你细谈,可否找个地方,咱们好好说说话?”

初夫人态度急剧转变,沈云舒心存怀疑。

上次见她还是送聘书的时候,她带着儿子高傲得不可一世,现在怎么如此和蔼可亲?

黄鼠狼给鸡拜年,定是没安好心。

茗香负责自家小姐的安全,卫国公和初夫人是世子千叮咛万嘱咐的坏人,她立刻提高警惕,悄悄摸向腰间利刃,随时做好攻击的准备。

初夫人见她没回话,柔声说道:“你与安亲王府交好,我就算真有坏心思也不会在这种人生地不熟的地方动手,你说是吗?”

沈云舒打量了一下四周,此地是前院和后院的交界处,人来人往,初夫人确实没法动手脚。

“云舒只是性格内向,不擅长与人打交道,初夫人莫要见怪。前方有个凉亭,您若是不嫌弃,我们就去那小坐片刻吧。”

初夫人眼皮跳了两下,这姑娘真会颠倒黑白,她要是性格内向,估计早就被浑身是刺的继子扎死了。

“也好。”

两人并肩而行,在凉亭内坐下。

初夫人率先开口:“云舒,明年你就要嫁到卫国公府,虽然北辰与我不亲厚,可无论如何我都是你名义上的婆母,咱们若是相处融洽,你在府里也会过的更舒服些。”

沈云舒垂眸,初夫人这话可不是求人的态度,现在就摆婆婆的款,早了点吧。

“夫人,慕大人任职十年一直都住在府外,他并未同我说成亲后要回府居住啊?”

有话就挑明了说,不要搞恩威并施那套,自己不是她可以随意拿捏的软柿子。

初夫人一愣,她怎么和慕北辰一样,都是油盐不进的性子。

“你到底还是小了些,常言道父母在不分家,堂堂的卫国公世子怎会成亲不回府,没的让人笑话。”

沈云舒笑语晏晏,嘴里的话却将初夫人气得半死。

“夫人您太健忘了,慕大人的母亲早就不在人世,哪来的父母在一说。”

初夫人提高音量说道:“沈云舒,我主动与你交好,你不要敬酒不吃吃罚酒!”

沈云舒却毫不在意:“既然是您主动找我,那就拿出谈话的诚意,不要绕圈子,免的你累我也累。”

就在两人剑拔弩张之时,安亲王府突然吵闹起来,陆续有夫人们从后院离开。

初夫人疑惑不已,宴席才进行不到半个时辰,这么快就散场了?

她的随身丫鬟素来有眼色,见夫人望向人群,立刻出去打听。

不大会就回来禀报:“夫人,刚刚前院接到八百里加急的传报,说金国与辽国交战,官家和大臣们都回宫议事去了。”

初夫人听后脸色大变,她知道卫国公与金人有交易,卫国公近日的异常她也猜出一些端倪,金国怎会与辽国开战?

沈云舒担心母亲要离开,不想与她在这耽搁时间,俯身行礼说道:“既然宴会已经散场,云舒就不与夫人久谈了。”说完她转身就走。

“站住!”

沈云舒不解的看向初夫人,她犹犹豫豫的到底要说什么?

“慕北辰一直在查他母亲的死因,你想知道吗?”

沈云舒正色问道:“你想从我这得到什么?”

初夫人上前一步,靠近她说:“卫国公已经靠不住了,我想要慕北辰的一句承诺,我可以将真相告诉他,但他要保我们母子平安无事。”

“这是慕北辰的事,我如何能替他作主?”

“他那么护着你,你们之间一定有联系的方式。如若你想知道,十日后的午时,我在翠凤楼等你。”

初夫人说完便不再耽搁,快步走向前院。

沈云舒望着她离去的背影,心中反复思量,初夫人如此着急,卫国公恐怕已是强弩之末。

——

这几日金国和辽国的战争愈发激烈,战报频频从前线传回。

垂拱殿内,朝臣们争论不休。

李赋提议道:“官家,金国和辽国打得不可开交,现在正是我们收回燕云十六州的最好时机。倘若错过这个机会,以后再想动辽国疆土,怕是难上加难。”

仁宗何尝不知,论兵力和战斗力,本国远比不上辽国,金国虽然兵力不行,但胜在勇猛,此刻趁虚而入确实是最好的时机。

兵部侍郎却进言:“官家不可啊,您刚带兵围剿起义军,如今武器和攻城器械都不充足,再加上灾年粮草储备不够,要是贸然起兵,必然会吃败仗的。”

李赋据理力争:“金国兵力不过辽国一成,他们都敢趁乱起兵,我们为何不能发兵?攻其不备,出其不意,一战而定,这才是兵家之道。”

仁宗叹了一口气,将太子自广州传来的信件给大臣们传阅。

“按理说现在确实是发兵的最佳时机,但金国早就料到我们会横插一脚,他们不仅扰乱了鄂州一带的官场,还将六处市舶司都搅的乌烟瘴气,我朝内乱也不逊于辽国啊。”

他没说的是,太子还有一张密信,称《百官行贿录》掌握在金人手中,并详细讲述了行贿录相关情况。

仁宗昨日就派殿前司到郑州抓捕温老板,虽然人去楼空,但在他的住处搜到了济南府的城防图。

金国人在明晃晃的告诉他,边城对他们而言如探囊取物,若敢轻举妄动,他们随时都会发兵攻打。

仁宗在没捋清楚谁是金人内应之前根本不敢发兵,若是将领带头叛变,多年的维稳岂不功亏一篑。

李赋见官家主意已定,不由深深叹气。

文官们都安逸太久,他们根本没有战略远见,待金国打败辽国,下一步遭殃的就是他们自己。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