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重回80:我的文艺人生 > 454 有人邀请方明华写电视剧本

454 有人邀请方明华写电视剧本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重回80:我的文艺人生!

“这么放心我?”

“你是棠棠的表妹,我不信你信谁?”方明华从卧室里拿出几张纸交给李丽。

“这里是莫岩和余桦的作品授权书,你回美国交给葛浩文教授。还有这个,我的委托书。在美国遇到什么难事,你可以找芝加哥的孙力哲,他是我的朋友。找艾米丽也行,就是那个美国女作家,我给你他们的联系方式。”

“姐夫,你和艾米丽到底是什么关系呀?”李丽俏皮问道。

“什么关系?普通朋友关系!”

一周后,宋棠棠开车送李丽到了西京机场,坐飞机先到燕京,然后直飞万里之外的大洋彼岸,开始了她的异国生活。

在候机大厅,宋棠棠和李丽告别,看着李丽一个人孤零零提着行李箱走进安检口,她的眼泪突然忍不住流下来。

方明华过着平静的生活,上班,带娃,练字、看画,还有喝茶。

连续下了几场雨,西京的天气突然变得凉起来。

秋天来了。

今天早上上班,方明华在自己办公室看着投稿,下一期的《延河》主编推荐的是苏童写的《妻妾成群》。

这是苏童的代表作之一,曾被改编成多部影视作品,由张艺谋执导的《大红灯笼高高挂》就是其中之一。

这部和苏童以往的风格不太一样,采用和传统的叙述风格,不再沉溺于以前的先锋性语言,标志着由先锋扬名的苏童正式回归传统。

后来,文学评论家给他起了一个新的名字——新历史。

实际上新写实一個变种,其创作方法与新写实基本倾向是相一致的。

代表性作品有就是陈忠实的《白鹿原》(虽然里面有魔幻现实主义写法),还有就是余桦的《活着》。

这次主编点评,就用“新历史”这个词作为总结和概括吧。

方明华拿出稿纸认真写着。

“在这篇里,作者以冷静近乎白描的手笔为读者绘出了一个极度可悲的女性生存世界。她们是一群卑微而又可怜的人物,她们的命运如风中之烛、水中之萍.”

“《妻妾成群》突破了传统的历史叙述观念,为我们讲述了一段面貌不同的“新历史”,他的写法和新写实异曲同工,我称之为“新历史”.

方明华正认真写着,突然办公桌上的电话铃声响起。

他顺手拿了起来:“我是方明华,哪位?”

“明华啊,我是吴天民。”

“吴大哥恭喜恭喜,今年的金鸡奖,你们西影厂可是大丰收。”

方明华说的没错。

在今年举办的第八届金鸡电影奖上,西影厂可是出尽风头。

吴天民拍的《老井》和张亿谋拍的《红高粱》囊括了包括最佳故事片奖、最佳导演奖、最佳男主角奖等7项大奖。

西影厂迎来了它历史最辉煌的时刻。

这里面贡献最大的当属吴天民这个厂长。

吴天民在电话里听了哈哈一笑:“是啊,今年可是个丰收年。”

得意之情,毫不掩饰。

“那,吴大哥,是不是要请客?”方明华又说道。

“请,当然要请!亿谋领完奖又去陇县拍你写的那部《秋菊打官司》,等他杀青回西京之后,一块请!”

“行,我等着啊。”

“明华,伱现在有没有空?有个人想见你。”吴天民说起正事来。

“谁?”

“我的一个朋友,咱们省电视台制片部主任刘长征。”

“哦有事吗?”

“一句话两句话说不清,他就在我这,你现在有空的话我们一块过来。”

“行,我等你们。”方明华很爽快答应了。

就在西影厂厂长办公室里,吴天民对一个四十来岁的中年男人说道:“走,明华在办公室。”

“天民,实在谢谢你。”刘长征说道。

“客气啥,其实,长征,你完全可以自己去找他嘛,方明华你又不是不认识。”说完吴天民站起来,随手拿起自己那个旧公文包,向外走去。

刘长征赶紧跟上。边走边笑道:“我认识是认识,可你和他是朋友,这样力度大嘛”

半个小时后,吴天民和刘长征出现在方明华的办公室里。

“吴厂长、刘主任,请坐。”方明华热情招呼。

等两人坐下,方明华又给他们倒上茶,这才回到自己的座位上,三人闲聊了几句。

吴天民说话快言快语:“明华,我也知道你忙,咱们就直奔主题,这次刘主任来找你,是想让你帮忙写一个电视剧本。”

电视剧本?

方明华看着刘长征问道:

“刘主任,据我所知,你们电视台台制作部,好像有专门从事电视剧本写作的人吧?”

“哪有啊都是半路出身,唯一的一个还被燕京电视台挖走了。”刘主任一脸苦笑。“不瞒你说,你看咱们省电台这几年拍过几部电视?”

刘长征说的是事实。

在秦省影视界,以西影厂为代表的秦省电影业迅速崛起,所拍的电影国内外获奖无数,隐隐成为国内电影厂的龙头老大。

但在电视剧,有影响的却寥寥无几。

最出名还是86年拍的12集电视连续剧《李信与红娘子》,其余几乎没出现过什么有印象的电视剧。

没有好的电视剧,收视率就上不去,也就没法打广告,再加上秦省本来穷,不能像燕京以及沿海省份电视台有钱——自己拍不了就买!

所以秦省电视台收视率,连本省的老百姓都不看了。

刘长征是今年被任命为制作部主任的,可以说是临危受命。

要改变这个局面就必须拍出老百姓爱看的电视剧,那必须就有个好剧本。

于是,刘长征想到方明华。

不过他本人和方明华不熟,担心对方拒绝,就拉上和方明华熟的吴天民当自己的说客。

“方主编,你可是咱们秦省文坛第一人,既写又写剧本,所以麻烦你帮写一个电视剧本。”

秦省文坛第一人?

这个帽子有点大啊。

方明华连说不敢当,然后又说道:“刘主任,我是写过剧本,可那是电影剧本,没写过电视剧本。”

“都差不多嘛”

看到方明华没有立即答应,刘长征赶紧给吴天民使眼色。

吴天民只好说道:“明华,你最近有时间不?如果有空就写个,做当帮忙,长征可是我的老朋友,这新官上任三把火,你也帮他烧一烧。”

是这样啊

吴天民的面子还是给的。

“那好吧。”方明华也不好再推辞,就答应了。

“多谢。”刘长征闻言大喜。

“客气啥,都是朋友。”方明华笑着回答:“刘主任,你对剧本有啥要求?”

“也没啥,老百姓喜欢看就行,还有就是拍摄的时候最好少花点钱。”

(本章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