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重回80:我的文艺人生 > 462 陆遥的新作

462 陆遥的新作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重回80:我的文艺人生!

“哎呦.吃醋了?”

“才不是呢,和你开个玩笑。”宋棠棠娇笑道:“我也喜欢漂漂亮亮的花。”

说到这里,宋棠棠突然想到什么说道:

“明华,那个叫王梓的姑娘前段时间发表了一篇。”

“是吗?叫什么名字?发表在哪家刊物?”方明华饶有兴趣。

“是发表在《青年文学》上,我有一次路过南门外的报刊亭,随便翻看的时候发现刊登了她写的,知道你很关心她,于是就买了一本.你等等,我给你取。”

说完,宋棠棠进了自己的书房拿出一本杂志出来。

正是12月份的《青年文学》。

《青年文学》是中国青年出版社编辑出版的一本月刊,以发表青年作者的原创文学作品为主,和申城的《萌芽》、蓉城《青年作家》、燕京的《丑小鸭》并称为“四朵金花”。

虽然没法和《当代》《收获》《延河》这样的顶尖杂志相比,但在国内也算是比较有名气。

能在这上面发表文章也是很值得高兴的一件事。

“喽,你这个。”

方明华的名字叫《啦啦啦》作者:棉棉

“我看了后面的作者简介,确定她就是王梓。”宋棠棠解释道。

历史依旧按照原来的轨迹缓缓前进啊。

方明华心里感叹了句,很认真看起来。

依旧写的爱情,但和历史上王梓曾经写过的那篇《啦啦啦》相比,少了些颓废和情色。

和去年夏天方明华去燕京在柳芽胡同四合院里看到王梓的初稿相比,里里有许多诗性的词句。

文字挺美,有诗歌的韵味,没有雕琢堆砌的痕迹,挺感动人。

看来这一年,王梓的写作能力提高很快。

看完以后,他评价道:“整体不错,虽然从思想上和写作技巧没法和余桦、王安忆等优秀青年作家相比,但在同龄人中也算是出类拔萃,毕竟还不满20岁,坚持下去会取得一定的成绩。”

“嗯。”宋棠棠听了点点头:“明华,现在好多年轻作家都称你为他们的老师呢。”

“老师?你说是我前年在鲁院上了几个月课吧?那只是临时代课,算不上。”方明华说道。

“不仅如此,还有没有去上课的,像苏童、格非等好多在公开场合称你为老师,说受到伱的指点。”

“那是他们一种礼貌性尊称,咱可不能当真。”方明华笑道。

的确。

这些人注定成为大作家的,只不过自己的出现让他们在文学道路上少走了一点弯路而已。

但毕竟,对于某些人,有了一些改变,譬如这個叫棉棉的姑娘。或许将来成为一个比较优秀的作家吧。

也没人再说她是拿自己的身体写作。

当然,还有一个人,方明华的出现使他的人生轨迹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第二天早上方明华照常去上班,《延河》89年元月份的内容已经定刊,现在送到印刷厂去印刷,他现在忙的是审核二月份的内容。

由于春节过后没几天都到了二月中旬,再加上正月十五之前上班都是人心惶惶,所以现在要提前把内容定下来,然后排版编辑只等过完年后印刷。

现在,每次期刊内容方明华基本上都交给白苗最后审核,除了主编栏目推荐的以及某些白苗拿不准的作品还需要自己把关。

总之,方明华不知不觉中做起了甩手掌柜,对于选定的作品只在后面签署自己的名字,就算最后审定通过。

这日子就清闲了些。

方明华喝着茶,拿着钢笔在白苗送来的作品后面龙飞凤舞签上签着自己的名字,这时候传来敲门声。

“请进。”

一个胖胖穿着皮衣夹克的中年男人走了进来,咯吱窝夹着个老式公文包。

是陆遥。

“陆大哥,坐,坐。”方明华站起来热情招呼:“你是喝茶还是喝咖啡?”

“喝茶吧,我现在觉得咖啡喝起来香,但没有茶的韵味。”

“换口味了?不过你是说的对,茶是咱们老祖宗留下的,古人云:一碗喉吻润,两碗破孤闷。三碗搜枯肠,唯有文字五千卷写东西就得靠这个!”

方明华边说边给陆遥倒了一杯热气腾腾的龙井茶,然后坐在他旁边的沙发上。

“明华,我知道你忙,也不耽误你时间,你看看我写的这个怎么样?”陆遥说着从公文包里拿出一沓文稿递给方明华。

方明华接过来一看,是一篇,题目叫《生命树》。

看了内容简介,写的家乡的黄土沟壑里的一棵老槐树,树下发生着几对青年男女的膨胀着的幸福和浓缩着的苦难,那是黄土高原上的亚当和夏娃的历史

额滴神呐,还真写了!

方明华记得,也就是去年春天,陆遥、贾平娃还有他三人到白鹿原去看望陈中时,晚上回来路上,陆遥说起自己写作的事。

自从写完《平凡的世界》后,休息了这一年多什么都没写,想写点东西但不知道该写什么。

方明华就提议他写秦北黄土高原的故事,就是这篇《生命树》。

当然也不是他心血来潮,随便说说。

而是他在未穿越前在网上看到的一个帖子说陆遥写完《平凡的世界》后和一个朋友聊天有这个想法,不过很快英年早逝。

没想到陆遥真写了!

方明华认真看起来。

写的依旧是七十年代黄土地的故事,但是和他的《平凡的世界》相比,写作风格竟然发生明显的变化。

不再是传统的现实主义,而是带有魔幻现实主义色彩!而且对于青年人爱情以及情爱描写也很大胆,不像以前一笔带过或者根本都不提。

卧槽!

这让方明华想起贾平娃的《废都》和陈中时写的《白鹿原》,里面都有类似的描写,只不过《废都》更甚。

难道秦省的三位作家现在都逐渐向这边靠拢?

放弃了传统的现实主义,带有魔幻现实主义色彩的后现代风格。

与时俱进了啊。

当然,内容还要仔细看。

“陆大哥,先放我在,等我仔细看完再和你讨论怎么样?”方明华说出自己的意见。

“行,我等你回话。”陆遥站了起来。

(本章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