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风起大浩 > 第16章 闻北战起1

第16章 闻北战起1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风起大浩!

而这荣封则是指下军,中军,上军等荣誉性称呼,一般是在为军队做出一定非战斗性贡献后被授予的,

像李煜受封的三级长士就是在河北从军时,为军队解决了辎重运输,补给来源的问题。

不过这种问题说大吧,它也不算多大,说小吧,它又是关乎军队战斗力乃至生死的关键。所以最后也就给李煜封了个不大不小的三级长士的荣职。

而在军功方面,李煜真不是贪生怕死以至于现在才是个小小的什长,他是压根就没机会上前线!

自当年晋王血溅古柯之后,太祖爷子一代几近死绝,剩下的也都是些只知贪图享乐之辈,以至于最后太祖皇帝只能在他孙子辈中挑选大浩的帝位继承人,

但太祖皇帝又2太过担忧他这些个老兄弟老军勋们自恃功劳,最后威胁到后世皇帝的威望。

但高皇帝石璋又不愿对这些帝国的功臣下手,给自己留下‘兔死狗烹’的不义之君的形象。

不过高皇帝终究是雄才大略的皇帝,他想到“我不能对你们下手,但我可以对你们的子孙后代下手啊。

反正打仗的是你们又不是你们的子女,我给你们多赐金银,多赏土地,等你们都死了,如果你们的子孙‘不肖’那我就都给在夺回来不就行了!”

没错,在大浩朝廷封给你的爵位,赏赐你的土地金银,都确实是你的,谁也动不了,但不一定还是你子孙后代的!

石璋在明武二十八年定下《功勋百则》,其中详细规定了,这些个功勋后代子孙继承先父爵位乃至封赐的必要条件,这些条件只要大浩不灭亡,就没人能废除!

而在《功勋百则》中第二十八则明确规定了“凡功勋子嗣无有百长以上实封者,不得从过万伐战!”

意思就是说,功勋的后人,如果在军队中的职位没有百长以上的,是不被允许参加万人以上的战役的。

如果仅仅只是以上这些规定那也就罢了,李煜又不是不肯吃苦,于是其多次抢先冲锋匪巢,多次冒险当军先锋,

如果不出意外,他早就能做上百长以上的军职了,可是操蛋的是在大浩剿匪只要你没死就不算军功,只有金银赏赐。

可这他稀罕吗?只要他老子不死,光是靠开阳王征战时抢来的财物都够他花一万万年了。

还有就是做边疆换防军、海外开拓军等能挣军功的职位,根本轮不上他,倒不是因为李煜不卖力去抢,而是抢的人实在太多!

当年秦子玉为了加强对这些功勋子弟的控制,也为了防止这些功勋子弟骄慢自大,

她就把多个军王的子嗣都放在了同一个新兵营当中,而这后果就是李煜在军队奋斗了将近两年都还只是个大头兵!

现在这个什长还是他花了大价钱买通了几乎所有能跟他竞争的“战友”,特别是那几个从小和他一起长大的功勋子弟,

那叫一个狮子大开口啊,不过也没办法,他要是在他爹死之前做不到中校抚将,那他以后就只能靠自己啦,那场景他可想都不敢想。

而这次军队调防,早就在大浩的军勋圈子里传开了,至于为什么之前一直没有太多其他人知道,那自然是因为武人之间的由衷默契喽。

而现在李煜正是想趁这次全军大换防的机会,向秦子玉讨个“感情”,给他个机会去边疆,也能够让自己有机会多立军功。

可他也明白,为什么这么多年来,像他这样的武勋子嗣一直没有太多机会能去边塞从军,还不都是因为秦子玉的处处提防,暗地压制。

可事到如今,秦子玉是大浩摄政王,对此,谁也没有办法。

就算所有事情秦子玉都要向皇帝禀告,甚至在皇帝面前卑微如狗,可是个明白人都知道,

如今的大浩,秦子玉是当家人,那个小皇帝再凶,也是仗着秦子玉罢了。

可现在老管家李飞可是有了其他的想法,你秦子玉确实是摄政王,可你也还是晋王也就是天武皇帝所封的九王之一吧?

你可以压制少公子李煜这样的老王的子嗣,但你总不能连同为九王们的弟兄姐妹的子嗣也予以压制吧?

所以,李飞想的就是我是不配和你秦子玉说话,但我可以和其他的九王子嗣唠嗑啊,

我鼓捣动了他们,再让他们向你给李煜说情,到时候你要是不答应,到后来要是被其他七王知道了,就算一开始不说什么,可以后呢?

谁也说不准待以后这小皇帝成年了,该亲政的时候会发生什么,

到时候这些秦子玉的老兄弟又会不会因为他人的三言两语就对秦子玉生出间隙,进而落井下石。

这些事情别人或许不会在意,甚至于其他七王也不会相信,因为他们毕竟都是粗人,

而且现在他们都把秦子玉当成自己的亲大姐还要亲的存在,别说就是拒绝了自家子嗣的一些请求,

就是亲手把自己的儿子女儿砍了,他们第一时间问的也是,儿女们犯了什么罪,可曾伤到秦子玉。

但秦子玉是个聪明人,她走一步又何曾只看十步。

正因如此她想的总要比别人多出不少,她需要稳定人心,更需要稳住她这些兄弟姐妹的心,不只要一时的稳定,

更要一生一世的稳定,故而一旦真的有其他七王的子女来为李煜说情,秦子玉一定会深思考虑,并且大概率会同意。

所以,李飞才会来挑选这么多珍品武器来当做礼物,而这也是当初开阳王故意留在京师以做备用的,

毕竟当初他离开军队乃至离开帝都可都少不了秦子玉的功劳,他又怎能不为自己的后代子孙担忧。

而当初给予李飞全权处理这些库房里的物品之权,也是出于信任,希望岂能在合适的时候,利用这些死物为自己的子嗣谋得一处生机。

只是李沐不曾想到这看管库房的李老三却是个有些蠢笨之人,还真把这些不当吃的兵器陶瓷铠甲什么的当成了宝贝,

竟还怀疑起了李飞对王府的忠心,不过好在被李飞一个爆栗打醒了,也不算蠢到了家。

“所以现在你明白我要这些东西干什么了吧?跟咱们少公子的前途比起来,和咱们王府的未来比起来,这些能算个屁?

等到以后少公子继承了王爷他老人家的王位封赐,这些东西还不是成倍的回来?”

李飞一脸恨铁不成钢的看着李老三。

“明白了,明白了!是我小心眼了,还是您老人家通透!”

李老三顿时弯起了腰,然后露出一脸奉承之色。

“来!来!继续挑!随便挑!”

……

庆阳王府。

此时李飞身后跟着一群仆役每人双手都捧着一件被红绸布包着的珍品兵甲,

他可不敢放在箱子里拉着来,万一磕掉了一点铁沫,那可都是极大的损失。

就在李飞领着人靠近庆阳王府门前时,一声略显青涩但又充满铿锵的声音传了过来。

“站住!你这么多人要干什么?”

而正略低头思索一会如何说话的李飞,顿时被这一声惊了起来,忙是四下扫视起来,

当看到王府门槛上坐着的一个十五六的丫头时,他脸上顿时堆起了讨好的微笑。

“原来是濮阳郡主啊!我是开阳王府的老李啊,三年前咱俩还一块抓过蛐蛐,一起吃过馄饨呢!怎么,郡主大人忘了?”

李飞一下子就开始了打感情牌,反正不管怎么样,先给你来上一通感情冲击,就不信你还能冷巴掌扇在我的笑脸上不成。

不过这也确是李飞的聪明之处,当初李沐离京,但却将他留在了京中,他当时便是明白了自己的责任,

于是他便经常游走于各个武勋府之间,可那些府中的管事人都是聪明人,都明白李飞用意何在,于是也都是避着他走,

这也就导致一开始,李飞反而成了这帝都里最招人嫌的人,还得了个外号叫什么“狗膏药”!

可后来李飞就又换了目标,好!你们都是聪明人是吧?都躲着我是吧?

那我玩不过老的,我和小的玩总行了吧,而且再加上当时的各个武勋家里可都是缺粮得很,毕竟连年征战,

国家难以有足够的粮食储备,而这些大将公候又都是一天不上战场杀人,浑身痒痒的货,于是他们都会以自家粮食钱财支援前线战事。

可开阳王没有这样的忧虑了,一是他走不用再打仗了,二是他也没有这么多的粮食啊,

本来太祖皇帝封给他的土地就少,他封地每年收获的粮食除却必须上交朝廷的外,也就够全家上下一年吃的啦,他再去支援前线,他还活不活了。

不过李飞可就不一样了,他虽然也没有太多的粮食,可他有钱啊!当初李沐离京的时候是有不少金银钱财都被带走了,甚至还有不少被秦子玉以各种理由剥夺了。

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啊,光是开阳王府剩下的也足够李飞一个人活两百辈子了,还有就是开阳王府人少啊,平时有事都是租人,就像今天一般。

可大多时候都还是没事的时候,所以一般也就李老三,李飞二人。至于说,你要问谁看大门?他俩轮着来呗,反正有门房,轮到谁,就去门房睡一觉就行了,闲得很!

所以,在李飞转变策略之后,他就开始有事没事的去逗弄这些王公侯伯的子女们玩,

一开始那些管家谁的也不愿意自家少爷小姐和他玩,可耐不住李飞有钱啊,又是糖果又是烧烤,反正是各种美食小吃,

而且李飞还是个多面手,他还会制作各种手工玩具,想什么竹蜻蜓,纸青蛙,竹节人什么的那都是手到擒来。

虽然当时这些王公侯伯的子女大都十岁左右了,可他们以前哪见过这些东西?他们老子老妈又不在家,这些管家什么地可不敢带着他们乱跑,再说也没钱乱跑不是。

可自从李飞和这些子女打成一片后,这些管家的话在这些子女的耳中就成了屁话,一个不高兴还要被骂两句,

结果后来也就不再管什么了,反正李飞也不敢做什么出格的事,

而且李飞把他们的少爷小姐喂饱了,自家还能省点钱给自己改善伙食这何乐而不为呢?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