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临朝听政:陛下许我权倾朝野 > 第22章 中秋夜

第22章 中秋夜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临朝听政:陛下许我权倾朝野!

莫远示意身旁一直站着没说话的女子走向前。

“启禀主母,这是碧映,京城影卫护卫长之一,今后随侍主母。您要觉得人手不够,我仍在挑选培养其他女影卫,但需要些时日。”

墨家影卫军中,女影卫只占少数,零散分布在各城驻点。

莫远心里很明白,墨清砚让他亲自挑选培养,不是顶好的绝不能跟在主母身边。因此,他打算组建一支专门的女影卫队随侍主母。

碧映上前一步下跪,“碧映拜见主母。”

“起来吧。”宋绾玥看着眼前这位女子——浓眉大眼,眼神透露着肃杀,却不让人畏惧,反而觉得此人正义凛然。

不得不说,人与人之间有时候得看眼缘,宋绾玥对碧映的第一印象很好。

“那就辛苦碧护卫以后跟着我了。”

“主母叫我碧映就好。能随侍主母,是属下的光荣。”

莫远看了一眼宋绾玥,只觉主母满意即可。

碧映跟在他手下多年,能力出众。能随侍墨门两位主子身边是十分难得的机会,不是最好的影卫都无法靠近家主和主母。

如果说镇北军是墨家公开的世人皆知的势力,那影卫就是背后隐藏的力量,连北辕皇室都不知道的存在。

虽然人数远不及镇北军,但墨门影卫军遍布各城,除了北辕国,在北边部落、东边的东陈国、南边的南蛮族还有西域交通道路一带都设立了驻点。

“影卫由家主或影卫长从墨家亲兵里挑选,封闭培训三年后正式成为影卫。”

宋绾玥听完莫远的介绍,大概知道影卫的范围和能力。

她之前还以为影卫只是墨家的护卫队而已,没曾想到,这是一支架构正式、规模庞大的军队。

在这一点上,宋家就远不及墨家深谋远虑,历代宋家家主也很少掺和朝堂政权斗争中。

“莫远,宫中影卫近期可有发现朝中大臣提到关于宋家的事情?”

莫远听见宋绾玥的话,仔细思考了一番。

“回主母,属下并不确定,我会让影卫留意,有结果再向主母禀报。不过,最近两个月,陛下几乎每隔一个晚上就会和东柏、西昶两大世家军主帅在正阳殿密谈,金吾卫添了三倍人手看守,连陛下身边的宦官都被谴出殿外。所以影卫未能探得密谈内容。”

宋绾玥这下便更紧张了,如此一来,陈家二哥的话恐怕不是空穴来风,可东柏将军真的会跟二儿公子说这种事吗?

“很有可能是针对宋家和墨家。另外,也着人留意弘圣殿,皇后娘娘怀有身孕,想办法安排可靠的太医看护。”

莫远立即回道:“是。刘太医是我们的人,属下会安排,请主母放心。”

莫远内心也十分着急,将近两个月都未能探得宣帝密谈内容,是影卫无能了。

看着莫远紧皱的眉头,宋绾玥不得不提醒,“密谈之事切勿操之过急,以免打草惊蛇,一切等家主回来再定夺。”

宋绾玥回到将军府,就让青青带着碧映去换一身侍女的装束,好掩盖影卫身份。

青青倒是热情,一口一个碧映姐姐,就挽着对方去换衣服,倒弄得碧映满脸不自然。

宋绾玥心事重重,强打着精神陪爹娘用晚膳,看着爹娘恩爱谈笑的模样,她虽有满腹的话想与爹娘说,却不知从何说起。

如今什么证据都没有,即便说了又能怎样?天下之大莫非王土,总不能带着宋家族人及青玄军离开北辕吧?那都不用他人密谋了,宣帝马上就可以给宋家定罪,捉拿他们了。

这就是为人臣子的无奈啊,宋绾玥在心中叹气。

回京至今,宋夫人独孤氏多次请旨入宫向皇后请安,都被陛下拒了。

宋绾玥提议向表姨母请旨,怎料连太后也不同意,还派人回话:皇后身为国母更应以身作则,不可带头坏了规矩。

幸好刘太医和宫中影卫都说皇后娘娘身体无恙,令宋绾玥安心了不少。

还有三天就是中秋节了,陛下将在宫内宴请群臣,京城大街小巷的庆典和夜市也会连摆三天三夜,热闹得很。

宋家作为皇后母家,中秋晚宴必定入宫出席。

宋绾玥求得爹娘允许她在中秋夜前一晚外出夜市游玩,便连晚饭都没吃,带着青青和碧映就准备出门。

才走到大门,便见宋魏信身穿朝服从府内匆匆出来。

“爹,发生何事,怎如此慌张?”宋绾玥不解地问。

“陛下有旨,爹爹要即刻入宫。”宋魏信在大门等着车夫将马车驶出来,看上去有些急。

“正事要紧,爹爹先乘坐女儿的车出发吧。”宋绾玥的马车刚好出来了。

“也好,爹爹先走了,你也要注意安全,早点回家。”宋魏信拍拍女儿的肩便上了马车。

宋绾玥也不等管事安排另一辆马车,直接去了后院的马厩,跨上追月便出发去夜市了,青青和碧映也分别骑上一匹马,跟在她身后。

追月自痊愈后已经很久没试过奔跑在外,宋绾玥特意绕远路,让追月好好奔跑一番,再往夜市上赶。

路过城郊的沣城河时,天色几乎全黑了。

不少年轻姑娘正三五成群地聚在河边放花灯,河面上一时光亮璀璨,犹如繁星游河中。

宋绾玥被吸引住,从小摊上挑选了一盏白马造型的荷花灯,在河岸边点燃蜡烛后,闭上眼睛许愿。

她是如此专注,并未听见一众姑娘此起彼伏的低声惊呼。

也没发现不知何时靠近她身后的一名高大男子——身穿深绿色常服,长发在头顶上盘成一个发髻,仅横插一根玉簪子固定,衣裾轻轻拂过草地。

男子同样手持一个马儿形状的花灯。不过,立于底座上的马儿是枣红色的,手艺相比宋绾玥在小摊上买的略显粗糙,显然是主人首次制作的荷花灯。

他从身后随从手中接过火折子,点燃了花灯上的蜡烛,走到粉色衣裙的女子身旁,几乎与她同时将马儿花灯放进河中,轻轻一推,枣红色马儿便追着白色马儿远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