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灾年种田,我家商铺通古今 > 第37章 吃你家米了吗

第37章 吃你家米了吗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灾年种田,我家商铺通古今!

沈清篱好笑地斜睨了一眼王氏,看向前方说:“我懒也好,贪玩也罢,跟你有什么关系呢?”

王氏嘴拙,说不过沈清篱,恼羞成怒,破口大骂。

“跟我没关系?小贱人,你敢这样对长辈说话?看我今天不好好教训你……”

王氏话还没说完,便见沈清篱突然转向她,怒目瞪视着她。

十五岁的姑娘,眼神竟犀利无比,令王氏胆寒。

王氏被吓了一跳,后面的话都忘了说下去。

她当然想不到,沈清篱的芯子是个成功的女企业家,管理着有几千个员工的上市企业,那眼神杀不是盖的。

沈清篱冷冷地说:“不是已经分家了吗?我吃你家的米了吗?住你家的房了吗?你凭什么羞辱我?你再敢对我无礼,信不信我告你?”

王氏讷讷望着她,不知道该说什么才好。

沈清篱懒得理会她,带着沈小满走了。

做生意要紧,跟这种人吵架,没意思,白白浪费时间,消耗情绪。

直到沈清篱走远了,王氏才缓过来。

她又羞又忿。

她堂堂一个成年人,生过几个儿子的人了,竟然被一个小姑娘的眼神给吓住。

吵架连个小姑娘都吵不过,真是太丢人了。

眼见不远处有村里人对着她指指点点,王氏怒道:“看什么看?嚼什么舌根?老娘冤枉她了吗?她就是去玩的,等着瞧吧,今年冬天冻也冻死她,饿也饿死她。”

村里人纷纷摇头。

沈大妞以前在这个家里,每天做牛做马,大家都是看在眼里的。

本来挺老实的一个小姑娘,不是被逼得狠了,怎么可能宁愿住破屋也要分家?

都是一家人,作为长辈,非但不关心晚辈,反而如此恶毒诅咒,还有没有良心啊?

当然,人家的事,村里人也就背后议论议论,是没有立场管的。

王氏见没有人敢回她话,心里总算舒畅了些。

她转过身,回到屋里。

刚走进堂屋,便见沈老太阴沉着一张脸看着她。

王氏吓了一跳,挤出笑容说:“娘,你怎么了?”

沈老太哼了一声说:“在我面前,你充什么老娘?”

王氏没有想到,自己就这么说了一句,沈老太竟然生气了。

她不敢跟沈老太回嘴,只好解释:“娘,我刚才那些话是对外人说的,我不知道您在这儿。”

沈老太板着脸吩咐:“你倒是闲,眼里没活吗?地扫了吗?衣服洗了吗?鸡鸭喂了吗?地里草锄了吗?还愣在这儿做什么?还不快去做。”

王氏只好满腹怨气去做事。

以前,这些事有张月娘做,还有沈大妞沈二妞做,她轻松多了。

把老三家的赶走之后,她才发现,自己每天要做的事很多,每天都累得不行。

不光是累,还要伺候沈老太。稍有不对,就要被沈老太骂。

“死老太婆,”王氏在心里咒骂,“真是个事逼,她怎么不死呢?早死早超生啊。”

她不知道,自己有没有后悔把沈大妞一家赶出去。

但越是累,她反而越是恼恨沈大妞。

还不是怪她反抗,要是她乖乖嫁给隔壁那瘸子,家里不但多五两银子,沈二妞和沈小满留在这边,还能帮忙做事。

沈老太盯着王氏离去的背影,摸了摸人中,心里也在咒骂。

人中昨天快被王氏掐烂了,今天仍然又青又紫,还有点肿,害她没脸出去见人。

这王氏是有多恨自己,在借机报仇吗?

哪有人掐人中掐得这么狠的?

哼,自己果然还是太仁慈了,应该再给她多派点活的。

郭氏笑眯眯走进来,给沈老太倒水。

“娘,你别生气,大嫂就是脑子缺根弦。你要是跟她计较,白白自己生气。”

沈老太一碗水泼过去,泼得郭氏满脸都是。

“别以为你给我端一碗水就是好人了,你在这儿做什么?还不快去做事。每天就知道吃白食。”

郭氏脸色一变,扭着身子走了出去。

这个家没法呆了,她也想分家。

分出去之后,每天不用伺候这老太婆,不用看她脸色。

她只有两个儿子,照顾起来容易多了。

沈老太望着郭氏的背影,在心里骂了句,狐狸精。

别以为她会说话,就能骗得了自己。

自己腰上这伤是哪来的?不是她掐的还能是谁?

自己是晕倒了,但用得着掐腰吗?

这腰间同样又青又紫,痛得不行。

沈老太每每想起来,就无名火起。

再想到沈清篱和沈小满竟然去镇上,她心里更是窝火。

他们姐弟俩竟然去镇上玩,都不带她。她也想去镇上玩,这都多久没去过了?得有好几个月了吧?

慢着,那姐弟俩去镇上做什么?

如此游手好闲,以后冬天没得吃了,可别跑过来强吃白食。

她得想个法子,不让他们过来才好。

想办法赶他们出村?

不然,万一到时候他们跑过来,她不给吃的,他们饿死了,村里这些人又要说三道四了。

沈老太琢磨着。

沈清篱同沈小满走了近半个时辰的山路,终于来到镇上。

镇上的房屋明显比村子里好太多了,大部分是砖砌的房子,粉墙碧瓦。

有些比较好的房子朱漆大门,雕梁画栋,看上去挺气派。

沈清篱发现,这个小镇比她想象中的要更大,更繁华。

站在街口,街道一眼望不到头。

街道上人很多,熙来攘往。

沈小满看直了眼。

“哇,原来镇上这么大啊,这么多的人,比我一辈子见过的人都多。”

沈清篱瞧着他痴痴的样儿,又好笑又心酸。

村里长大的孩子,从来没有见过世面,一个小镇子就镇住了。

她在沈小满身上仿佛见到了自己当年的影子。

她也是小山村的孩子,从小在村里长大。

高中的时候,因为成绩好,去县城参加一个竞赛。

老师带领她和另外几个同学,走山路,坐公交车,辗转几个小时,终于到了县城。

她在公交车上睡着了。

等下了公交车,看见在当时的她眼中无比繁华的县城,就如同如今的沈小满一样。

再后来,她上了大学,在城市里工作。

她走南闯北去了很多地方,国外也经常去。

她见过这世上最大最现代化的城市,但再也没有当初看见那个小县城时那般震撼。

沈清篱收回思绪,拍拍沈小满的肩说:“走吧,我们进去逛逛,了解一下市场。”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