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称皇 > 第73章 请南

第73章 请南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称皇!

萧牧被人抬回了王府,李神医亲自前来诊治,总算又一次把他从鬼门关里拉了回来。

快一个月的诏狱苦寒,已经把萧牧折磨得不成样子,整个人骷髅一样地消瘦,脸色暗沉,颧骨高高突起,脸颊深深地凹陷了进去,头发灰白,两眼无光,不过是一个会喘气儿的死人罢了。

陈岁宜竟也苍老了不少,红着眼眶坐在萧牧身边,紧紧握着他的手。

“咱们不争了,不争了,行吗……”

猩红的双眸中是不尽的恨意,萧牧面无表情地看着前方\/

“现在不是为了我自己去争,是为了五弟,为了窦廷熹,为了大周的百姓去争!他为了皇位,不惜拉整个天下陪葬!”

胸中怒火肆意地燃烧,好像一头愤怒的猛兽,他整个人都在颤抖着。

“眼下最要紧的,是给皇上正名,不然……我随时都有可能再回去……五弟就白白为我而死……”

他无神的眼中此刻突然有了光,顾不得病痛,挣扎着起身,拦都拦不住。

“你干什么去?”

“上折子,请旨到江北去。”

“你这样的身子怎么能够出远门?”

“顾不得了,他们都为了我,愿意豁出身家性命救我,如今我出来了,总不能什么事情也不做。”

他腰十分疼痛,竟是一点也弯不得了,只好一手撑着桌子,一手哆哆嗦嗦地提笔书写。

陈岁宜过来抢过笔。

“你说,我写。”

“你来写吧。罪臣萧牧,再三叩拜吾皇圣体康健……”

奏折写好,萧牧阅览一遍,确认无误后,命人送到宫里去。

陈岁宜:“皇上会准你么?”

“不知道。”

“不准怎么办?”

“继续请旨。”

“一定要夺得皇位,是吗?”

“是。”

陈岁宜垂着双眸,将桌上的笔墨纸砚给整理好。

“去吧,你这样的人,就不该有家。”

“你什么意思。”

“没什么意思。你心里已经被天下苍生占满了……可我们娘仨,也是天下苍生。”

陈岁宜揉了揉眼睛,离开卧房。

……

玄清宫。

庆熙帝尚未从目睹萧信自刎的惊恐中逃离出来。

他木讷地蜷缩在榻上,看着眼前火盆中的木炭一点一点焚烧,木炭每被烧断一块,啪嗒一声,他那颗无比紧张的心就会跟着咯噔一下。

“王忠。”

庆熙帝嗓音沙哑。

“奴才在。”

“朕退位吧……”

王忠吓得扑通一声跪下。

“主子这是说的什么话,是不是奴才伺候主子哪里哪里不周到了?”

庆熙帝眼底一片晶莹。

“退了位,让他们去争,去抢吧,朕真的累了……”

王忠心里暗思,一切事皆是因你而起,你还在这里喊冤……

嘴上却道:“主子千万不要说这样丧气的话,想来皆是南方叛军,存心要祸乱我们大周,让君臣二心,眼下国难当头,主子万万要与满朝文武协力,一致抗敌才是啊。”

庆熙帝紧闭双目,默然许久。

小夏子在门外,捧着萧牧的奏折。

“皇上,皇亲王的折子到了。”

庆熙帝眉头紧皱,让王忠把折子呈上来。

接过折子,他疲惫地斜躺在榻上,戴上老花镜,打开奏折。

“字体隽秀,一看就是女人写的,想来他已是虚弱得拿不动笔,才让王妃代写。”

他轻叹一声,说道,扶了扶老花镜。

奏折中道:

罪臣萧牧,再三叩拜吾皇圣体康泰。自国乱以来,儿臣夙夜忧虑,深恨察人不明,错任封疆,以致有今日之祸。父皇慈悲,恕儿臣死罪,容儿臣于狱中思过。受罚以来,衣食难安,欲尽绵力而赎半分如山罪孽也。今国乱根源,犹在民心,内阁二老将挂帅讨逆,自然所到之处,望风归降,然两江之地所失民心,绝非兵戈可挽。儿臣愿替圣皇效犬马之劳,驾前驱驰,亲往江北,熄平民愤,以正陛下圣明之德,略恕儿臣罪衍也。儿臣萧牧,谨奏。

庆熙帝眸色深沉。

“叫董仪和来。”

不多时,董仪和到,庆熙帝将奏折给了他看,说道。

“老三想去江北平息民愤,到底是真的去平息民愤,还是去再次煽动叛乱,你怎么看?”

“如今江北官府,已经控制住了百姓造反局面,而且姚望秋和曲临江已经进驻江北,平息叛乱指日可待。然江北巡抚之旨暂缺,如何收复人心,确实还无人可以托付。”

“你的意思,就是要派老三去?”

“皇上圣明,三爷此番去江北,无疑就是要给自己正名。皇上可派近臣随同,倘若真的能够恢复皇上清誉,三爷自然就是被冤枉的。若三爷真的包藏祸心,老臣说句斗胆的话,可令近臣,就地正法。”

庆熙帝点了点头。

“传旨,复老三亲王爵,只是礼字不好,总有些人断章取义,妄猜圣意,单凭一个字就敢断言将来谁坐江山……”

他想了一会儿。

“‘车师西门伫献捷’,朕等着他凯旋归来,就改封献亲王吧,让他养养伤势便南行。另外,授北镇抚司晏明德副镇抚使衔,授七宝刀,随行保卫献亲王。”

“皇上圣明。”

……

萧信自刎,追封为仁义亲王。

他生前待人很好,待人恭敬,对下亲和,广施恩于百姓,闻知萧信已死,整个汴京,曾受其恩惠者,莫不惋惜痛哭。

朝中官员,皆感恩他素日恩德,更有一位主事,当年女儿大病,无钱医治,是萧信解囊相助,救下女儿一命,一直感恩戴德,听说萧信自刎,甚至一度哭到不省人事。其余官员,哭到昏厥者,更非少数。

萧信素日为人,今可知也。

萧信丧礼那天,萧牧抱着他才三岁的儿子,跪在他的牌位前,下定决心,一定要手刃太子,给他报仇雪恨。

他是萧信用命救出来的,他的身上,还背负着萧信的命。

太子,这皇位我就算不要了,也要让你偿命!

我绝对不会让你好过的……

出殡时,萧牧眼睁睁看着萧信的棺材被抬走,再也忍不住了,几次哭晕过去,被下人掐了好几次人中才救醒。

汴京城家家空巷,十里长亭,恭送这位义薄云天,广施仁义的武亲王。

特别是三秦百姓,几乎全省都在为萧信哭丧。

其为人也,仁义极矣!

……

很快就是萧信的头七,是夜霁月如银,万籁俱寂。

皇陵上许多话萧牧不敢对萧信说,只好回来对他说。

院落里弥漫着焚烧纸钱的青烟。

萧牧红着眼眶,蹲在一个火盆前,不断地往里面塞纸钱。

一些与萧信关系好的下人,也都送了纸钱,纸元宝来,高福和高才兄弟两个,更是亲手叠了整整一箩筐的纸元宝。

高福:“爷生前不贪名利,施舍给我们不知多少恩惠,如今也该让我们还回去了。”

高才:“爷在那里,千万不要舍不得花,缺了少了,只管和奴才们要。您别疼我们,常常托梦才好,奴才们想您啊……”

众人听了,都跪倒在地,哇哇大哭起来。

高福:“咱们都别哭了,咱们哭,让主子更伤心。”

萧牧蹲在火炉前,他好像更苍老了,才三十岁,竟被折磨成四五十岁了一般。

盆中的火焰熊熊燃烧,正如他心中不平的恨意。

“弟弟,你在那里安心吧,哥哥没照顾好你……但哥哥一定会给你报仇的。明儿我就去江北了,你在那里安心等着,我一定会弄明真相,让太子那个畜生,到你坟前磕头认错,然后把他碎尸万断……”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