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教你如何一把烂牌打出王者的气势 > 第126章 这是世外桃源

第126章 这是世外桃源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教你如何一把烂牌打出王者的气势!

裘媛三个臭皮匠没有想出什么尽善尽美的主意,最后只好依着刘燕的“做人要勇于尝试敢于冒险”的基调,结束了研讨,第二天按照原计划继续在昆城游览一圈,选择隔一日再出发前往de宏自治州。第二天的行程安排,同样满满当当,到了春城,不去感受一下百花齐放的感觉,肯定会心有不甘呀,三个人连工作带游玩十分尽兴。裘媛这一天自始至终没有再感觉到有人窥视的感觉,于是三个人都放松下来。

前往de宏自治州的时候,三个人都抗拒了飞机,甚至是公共交通工具,于是选择租车自驾前往。一路走走停停,愈加感叹“行万里路”的真谛,三个人甚至兴冲冲的开始计划,下雪之后要去北疆看看,感受一下“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恢弘磅礴。

三个人在西x版纳休憩整顿的时候,巧遇了一个“最美不过夕阳红,三十年再约聚首”的旅行团,等看清前方举着旗子,对着耳麦滔滔不绝的导游时,裘媛仰头看天,真的想看看晴空万里会不会降下一道雷。这是一个裘媛意想不到,且不愿意想起的熟人——裘媛的大学同系女同学,那个在大学最后一年留下诸多不快,且教会裘媛做人的鲁萌。

说起土木工程这个专业,据说在x乎最活跃的两个话题就是“土木工程专业为什么女生少?”和“学土木工程的女生毕业都去干啥了?”

时间真的未必是修复伤痛的良药,裘媛注视着她那刻在脑海里的身影,心中百感交集。看着鲁萌一身导游的装束,带领着一群热情洋溢地老年游客,在西x版纳的景点穿梭,不时推销一些具有地方特色的产品,思绪不由自主地回到了二十年前的那段不堪回首的往昔。

曾经以为的忘怀,却突然像潮水般涌入她的脑海。大四下学期时,裘媛很荣幸已经获得了到集团项目实习机会,野外作业虽然辛苦,却教会她坚韧和独立。让她无比有信心能够开启人生的新阶段,当她觉得自己已经准备好迈入社会的大门时,却猝不及防的上了社会第一课,而且现实远比她想象中的残酷。

6月份裘媛回学校填报《学生就业推荐表》并盖章,等着毕业答辩后领毕业证,同时还需要提交重点发展对象思想汇报,同时参加集中培训,完成政审成为一名预备党员。院系党支部为照顾学院女生,惯例是每年都会有一个名额给到女生,上学期的时候,裘媛已经成为重点发展对象,这次本以为十拿九稳。

可惜,她回学校短短三天,听宿舍聊起的八卦都是自己系党支部董副书记与本系女生鲁萌的风流艳事。班长淡淡的一句话,更像是一把尖锐的刀,割破了她所有的憧憬和理想,预备党员的名额已经不复存在。

那一刻,裘媛的人生信仰在现实的暴风雨中轰然倒塌。曾经以为,老师给学生带来的不仅仅是学业上的帮助,更会在学生未来人生的旅途里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为人师者应以责任育人,应以智慧育人。

裘媛一直秉持着观念就是,老师不仅要传道授业解惑,更要在学生的人生道路中做一个灯塔,用最温暖明亮的光,为迷途的人指引正确的方向。

当她听到“自荐枕席”这种污浊的交易出现在师生关系中,她的心犹如被利刃划过,痛,不仅仅是信仰的破灭,更是理想与现实之间撕裂的鸿沟。裘媛难以相信,学校这个应当是知识和道德高地的地方,也沦为了利益交换的市场。

不得不说这是给即将步入社会的裘媛,一个冷酷无情的启示:人们用一切可交换的货币,包括尊严和原则,去换取他们所渴求的。即用你所有换你所求,直白的很。

裘媛不甘心就这样默默接受不公,妄想讨回被剥夺的公正。她踏入了党支部办公室,从询问竞选预备党员标准,到质问投票的公正性,问为什么没有集中培训,自己也没听说政审,怎么就被落了选,她的问题像箭一样直射现实的盾牌。然而,党支部老师一句“我不需要跟你解释”,解释回答了所有。

裘媛不甘,据理力争,却被党支部董副书记扣了一顶“公然顶撞老师”无理取闹的罪名,差点儿给她个学院的处分。

裘媛的坚持几乎让她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如果不是她那位平日严厉、却在关键时刻义无反顾力挺她的辅导员,如果不是那份在绝望中透出的一线光明,裘媛不知道自己的人生会走向何方。

辅导员安慰她说,“你总是激进,不知道年纪轻轻活得那么着急是为什么?停下来,用眼看,用心去感受。你会知道,你看到的是多么局限。接受一些瑕疵,你才能真正感受到瑕疵之外的美好。离开学校,那外面才是真的天地。但是,你要知道,有人的地方就是社会,就会存在利益,学校也是有人的小社会而已。”辅导员甚至自嘲的说,“孩子,你若想想,我今天力保你,可能只是不想你出事儿,或是担心系里扣我工资。是不是觉得我们的师生关系也不纯粹了呢?可事实是,教师确实也是我赖以生计的职业呀。”

辅导员的安慰如同三月的春风,但裘媛知道,这风中夹杂着刺骨的寒意。辅导员的话语似乎在告诉她,世界是复杂的,处处都是利益的交换,她看到的只是冰山一角。裘媛听着辅导员自嘲的话,心中一阵阵剧痛。这是不是意味着,即使是最纯粹的师生关系,也无法抵挡现实的考验?是的,教师是职业,但裘媛始终无法接受,那些高尚的教育理想,会在现实的泥沼中如此不堪一击。

辅导员的话虽然酸楚,却也像一针清醒剂,让她意识到理想与现实的差距。裘媛明白,要生活在这个世界上,就必须面对种种不完美。她可以选择继续坚守自己的信仰,但同样需要学会在复杂的社会中寻找平衡,学会在不完美中找到美的存在。

当她踏过千山万水,历经无数风景后,再回望时,她开始理解,一旦离开学校的庇护,她将步入一个更加广阔、更加复杂的世界。而这个世界,充满了各式各样的人和事,有着无数的可能性,同时也有着无数的陷阱和挑战。

现在,看着那个曾经的对手以导游的身份在眼前出现,裘媛的心中掀起了复杂的波澜。此刻的裘媛,比那个年轻的她更加坚韧和成熟,她不禁感叹,人生真是充满了意想不到的波折与重逢。尽管那段记忆在她的心里留下了难以抹去的痕迹,但裘媛知道,她不能让过去的阴影遮蔽了眼前的阳光。

裘媛深吸一口气,在内心深处与过去和解,在西x版纳的阳光下,她的脚步更加坚定。而那个与她有着相同起点,却走上不同道路的女孩,也成为了裘媛故事中的一个注脚,提醒她:在人生的旅途中,无论何时何地,都要保持真诚与坚守。

刘燕觉得裘媛突然的沉默带着与这个季节不符的寒凉,轻声问,“怎么了?突然就悲情上身了呢?”尚翀也十分关切的看着她。

裘媛笑笑,简单说了一下那段往事,刘燕感慨,“你们辅导员真是好老师。走吧,我们该继续出发,路只能在脚下。”

几人在安娜这个向导的带领下,逐渐深入傣族的古老寨子,仿佛穿越了时空,来到了一个宛如仙境的异域天地。这里,古树参天,繁花似锦,当置身于这一片未经污染的自然之中,每一次呼吸都能感受到空气中混杂着花香与泥土的芬芳。

寨子周围是一片连绵的青山,若隐若现于薄雾之中,犹如水墨画中轻抹的山影,温柔而神秘。阳光透过叶间的缝隙,洒下斑驳的光影,为大地披上了一层金色的纱衣。远处竹林沙沙作响,似是在低语,传来阵阵风铃般悦耳的和鸣,与寨子内部的傣族歌声交织在一起,构成一曲自然与人文的和谐乐章。

走进寨子,裘媛便被眼前的民居所吸引。那些用竹木搭建的吊脚楼错落有致,它们站在清澈的溪流之上,倒影在水面上摇曳生姿。屋顶覆盖着金色稻草,墙面上绘有傣族特有的精美图案,每一处装饰都透露出淳朴与艺术的气息。溪水潺潺,绕过村寨,带来阵阵清凉,仿佛是大自然特意为这片热土送来的清泉。

村中小巷弯弯曲曲,两旁种满了热带花卉和水果树。走在这些小巷中,裘媛不时被一朵朵盛开的热带花卉所惊艳,它们的颜色鲜艳夺目,形态各异,散发出沁人心脾的香气。偶尔,熟透的芒果在树上摇曳,散发着诱人的香味,使得行走在这里的人都会感到心旷神怡。

傣族的孩子们在水边嬉戏,他们的笑声清脆悦耳,似乎在诉说着这里的宁静与幸福。傣族妇女们挽起长发,身着五彩的民族服饰,手中的银饰随着动作轻轻摇晃,闪烁着柔和的光芒,加之她们脸上纯朴的微笑,更让这个寨子显得平和而美丽。

“这是,魏晋陶渊明?这是世外桃源?”刘燕傻傻地问裘媛。

“或许是吧。”裘媛以为自己长大的小村子已经是宁静与纯粹,没想到,这里如同一副生动的画卷,她的心灵在这和谐宁静的环境中得到了抚慰。

安娜的母亲刀雅是个非常美丽的傣族女人,刀雅有着傣族女性的优雅与纯朴,她的美丽不仅仅体现在外貌上,更在于她所传承的傣族韵味。裘媛在见到刀雅的一瞬间,恍然大悟,明白了安娜父亲当初为何会“一见刀雅误终身”了。

寨子里的村民们热情好客,他们让孩子们,手捧着一篮篮傣族特色食物,如香蕉芯这样的珍馐美味,送来给刀雅老师招待远道而来的客人。刀雅悉心准备,以这些美食表达着她对裘媛几人到来的欢喜。

裘媛在体验着这些风味美食的同时,不忘她此行的使命,她仔细依葫芦画瓢的遵循在x度吸取的知识,按照傣族的习俗流程,逐一完成了提亲的仪式。

康域的心中满载着满足与喜悦,他对安娜的深情终于得到了回应,两人即将绑定彼此的未来。每当他望向安娜那双明亮如星辰的眼眸,他的内心便沉浸在一片温暖和幸福之中。对于康域来说,能够与安娜共度此生,无疑是他最宝贵的成就,是他所有奋斗和努力的最终意义。

安娜同样抱有对未来生活的无限憧憬。她时刻谨记媛姐和燕姐跟她讲述的夫妻相处之道,以后会和康域共同打理着他们的家庭,将爱与温暖传递给未来的孩子。安娜想象着,她一定能够像媛姐和燕姐一样收获婚姻的幸福,因为她们告诉她,所有的幸福都不是依赖别人得来的,都来自自己的创造。

双方接下来的交谈中,裘媛更是尽心尽责地夸赞康域的优秀,让他的脸红得像红石榴一般。当然也不忘细说安娜几年来勤恳的工作以及对自己的帮助,同时也表达了,无论何时和安娜都不会改变两人姐妹般的情谊。

安娜的父亲安建业在一旁听着,心中充满了复杂的情感,不知不觉中眼眶湿润,被刀雅那犀利的目光逮个正着,情不自禁地抹去了眼泪,却也透露出他对女儿即将开启新生活的柔情与不舍。想想从襁褓一点点长大的女儿,记忆中的安娜总是紧紧牵着他的手,依偎在他怀里撒娇,那清脆的笑声如同山涧的泉水般清澈、悦耳。如今,她将执着另一位男子的手,去开启她自己的人生新篇章,有疼爱她的爱人,活波可爱的孩子。

刀雅的情感表达没有安建业那么强烈,或许是寨子里的环境陶冶出的安静,也或者是对外面世界的一知半解,虽然有在民族大学几年的求学经历,但是接触的也不乏世间美好,也许是对女儿成长的过程看得更为清楚,她的眼神中虽也藏着千言万语但她不想让女儿对即将到来的分离感到哀伤。

在寨子停留的两日,刘燕和尚翀尽情享受着这次难得的沉浸式傣族民俗之旅的乐趣,吃的不亦乐乎,玩的不亦乐乎。

尚翀更是全身心投入到了这次难得的文化体验中,她抓住机会,与刀雅深入探讨傣族的历史,与村里的织锦艺人们学习交流,对比技艺的细微差别。傣族的织锦技艺不仅仅是一种手工艺,更是一种生活的艺术,传承着傣族人民的智慧与情感。

最后一日,心灵手巧的尚翀更是自己尝试着织锦,只见她的手指在织锦机上欢快的跳跃,尝试着将精致的花纹一丝一线地编织进布料之中,那份专注与敬畏,是对傣族文化的深切理解和尊重。

不虚此行的几个人,虽恋恋不舍,也想“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只是身负的俗气,还是更眷恋红尘多一些。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