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屠户家的小娘子 > 第55章 别扭

第55章 别扭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屠户家的小娘子!

李四全立刻坐直了身子,“掌柜你要带我去京城?”

下一瞬,他又问,“去京城干嘛?咱不应该去找那个姓喜的猪头吗?”

胡秀儿摆手,“别多问,赶紧回家,这么晚了,你家里人该担心了。”

李四全想到瘫痪在床的老娘,不敢耽搁,忙收拾了碗筷就回家去了。

张大牛也把叶宝根背上回家了,胡秀儿伸手要扶晏清河回屋,他坐的那个凳子有点矮,不太好起身。

晏清河却不肯让胡秀儿扶,撑着拐杖要自己起,可脚一使劲才发现麻了,一个趔趄就要倒。

胡秀儿吓一跳,赶忙抱住晏清河。

她力气大,抱的很稳,晏清河没摔倒,但是整个人都撞在了胡秀儿怀里,胸贴胸,脸贴脸,稍微一动,鼻尖都要蹭上了。

胡秀儿也意识到他俩这姿势不太对,想松开,又怕他摔着,只能小心翼翼往后退,努力拉开距离。

光顾着脚,却忘了头,胡秀儿的额头浅浅擦过晏清河的下颚,让他本就泛红的脸一下子绷紧了。

她换过了衣物,还擦洗了一番,离得这么近,晏清河除了能闻到她身上明显的皂荚味儿,还闻到了一股说不出的香味儿,很淡,但是很好闻。

而被她擦过的地方,带着微微的凉,酥酥的痒,让他忍不住想去挠。

胡秀儿终于平稳的将晏清河放好后,这才松开手,关切问他,“刚才是怎么了?腿疼了吗?”

晏清河努力压下心中异样,有些不好意思道:“不是,是脚麻了。”

胡秀儿这才注意到晏清河红了脸,忍不住想笑,赶紧忍住认真道:“这个凳子太矮了,坐久了是容易脚麻,我扶你走一走,一会儿就好了。”

说着,胡秀儿就要伸手扶晏清河。

晏清河却避开了,他觉得刚才酥酥麻麻的感觉很别扭,胸口撞上胡秀儿胸口时,那种很软很弹的感觉也很别扭,让他有些不敢让胡秀儿触碰。

胡秀儿扶了个空,不解地看着晏清河。

晏清河抿了抿唇,故作自然道:“我自己能走,我要多走走才好得快。”

胡秀儿看着晏清河略显笨拙地拄着双拐来回走动,莫名有种孩子长大了的感慨,完全没发现晏清河不仅脸红,连耳朵也红透了。

晏清河脚不麻了,心里也不那么别扭了,进了屋后,坐在床边问胡秀儿,“你明天去京城干什么?”

胡秀儿还以为他不关心这事儿呢,见他问便实话实说,“我其实还没想好要干嘛,就是想去看看。”

晏清河便没再多问,直到胡秀儿躺下快睡着了,他才忽然来了句,“我病好了,不用吃药了,你放心,我会赚钱养你的。”

胡秀儿的眼睛一下子瞪大了,晏清河被她看的又开始别扭了,转身躺平闭上眼睛假装睡觉。

胡秀儿嘴角止不住的上翘,很想跟晏清河说你睫毛抖的那么厉害,一点都不像睡着了。

但是她的心却被这略显幼稚的话给抚慰了,自从爹去世后,她遇到事都是自己扛,曾期望过宋瑜能帮她分担,最后却是他给了她最痛一击。

重生后,她满心愤恨,不敢再对任何人抱有期待,宁愿自己扛起一切,再苦再累也自己承担。

可突然有人跟她说,会赚钱养她,这让胡秀儿觉得她好像也能偷那么一下下懒,暂时卸下身上的重担,轻松地缓口气。

这种感觉真好,心里暖暖的。

胡秀儿觉得明天哪怕去了京城也找不到解决办法,她也不怕了,大不了她就跟最开始一样,挨家挨户跑,继续从农户手里买猪。

她就不信,那个喜掌柜会把农户手里的猪也买空。

实在不行,她还可以专门卖卤肉,去其他地方收猪头和下水,日子总能过得下去。

“晏清河,”胡秀儿翻身坐起,一脸认真道:“你别担心,我能赚到钱,能养的起你!”

晏清河的脑子有一瞬的空白,他不是担心啊!

他只是想帮忙,不想一直靠她养啊,他这么高这么大,站直了比她高快一头呢!

她那么矮那么小,腰那么细,胸口那么软……

感觉有什么东西从鼻子里流了出来,晏清河抬手一摸,黏黏的。

胡秀儿已经喊了起来,“晏清河,你流鼻血了!”

实在担心晏清河的身体,胡秀儿不仅没给他停药,还去药铺多给他抓了几副药。

这么冷的天还会流鼻血,不会是有内伤吧?

胡秀儿想请原来那个城里的大夫再给晏清河好好看看,可昨天买猪把钱都花光了,她如今全部身家只剩几十文,还得租骡车去京城呢。

希望他只是上火,不是内伤。

去京城的路上,胡秀儿还默默在心里祈祷。

她记忆中的恩人穿的是一身道袍,比现在瘦很多,眉如墨画,面似刀削,好看是好看,就是风一吹好像就要飞走了似的,太单薄。

比起那样的恩人,胡秀儿觉得还是现在贪吃爱玩幼稚单纯的晏清河更好一点,看着更有人气 。

胡思乱想中,袁记酒楼到了,胡秀儿正要跳下骡车,忽然看见一行人正往酒楼走,其中那个瘦瘦高高穿着青色棉服的不是旁人,正是宋瑜。

突然在这里遇到宋瑜,胡秀儿本能想要躲开,但下一刻她忍住了。

忘恩负义的不是她,移情别恋的也不是她,坏人都理直气壮,她为啥要躲躲藏藏?

胡秀儿一动不动,看着宋瑜跟几个穿文士服的人一起进了酒楼,完全没往她这边看一眼,不由自嘲一笑。

看宋瑜和那伙人的装扮气势,他应该考中举人了,堂堂举人老爷,怎么会注意到她这种粗鄙赶车人呢。

这样挺好,以后桥归桥路归路,见面就只当不认识,各过各的日子吧。

胡秀儿转瞬就释然了,这条路是她自己选的,她觉得很好,这就够了。

袁掌柜以为胡秀儿是借着叙旧找他卖卤肉。

她先是关心了一番马家猪舍给袁记酒楼送猪的情况,得知没涨价很及时后,就给了他一包卤肉,说是并州府的做法卤的,让他带回去给家里人尝尝。

袁掌柜的老娘是并州府人,娘家就在庆云县隔壁县,离清河村不足百里。

胡秀儿就是借着这层关系,制造偶遇迅速获得袁老夫人的好感,将她引荐给了袁掌柜,她才帮马家猪舍和袁记酒楼牵线搭桥谈成合作。

袁掌柜觉得胡秀儿会做人,上次帮忙牵线搭桥也没问他要什么好处,尝了尝她拿来的卤肉,觉得味道不错,如果她给的价格合适,采买一点也未尝不可。

哪知胡秀儿却不是要卖给他卤肉,而是想找他借钱。

袁掌柜忍不住掏了掏耳朵,问胡秀儿,“你说借多少?”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