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知了日月 > 第1章 知 了(17)大跌

第1章 知 了(17)大跌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知了日月!

17.大跌

在李家铺子上学的劭群,突然发现,自己竟然喜欢上了一个人,在铁匠王家的时候,一点感觉都没有。这个人就是他们村支书的闺女,两家交往要好。

很小的时候,两家商量过订娃娃亲。甚至后来有过这个村支书躺在他们家炕上,让劭群管他叫爸爸,叫了就把他闺女嫁给他,用胶东方言是这么说的,你叫俺爹,叫了就让俺闺女跟你。

劭群无论如何是不愿意叫的,也没叫。当时去邻村上学,早上要早走,冬天还能赶上大雾。母亲总是心疼他,往往叫的比较晚。所以劭群就比其他同学晚去学校。

那个时候流行歌曲是信天游,我热恋的故乡,黄土高坡等,人的思想开始活泛起来,趋于开放,很多时候人会从现实沉浸到歌曲里面,情感也会因歌曲而奔放。

村支书的闺女叫美玉,学习很好,当时是第一名。慢慢的劭群的学习也上来了,有一次也考了一个第一名,然后他很高兴,终于超过她了。美玉回家跟家人还不服气的说,劭群是抄她的,这让劭群很恼火,然后他继续努力学习。

这个时候,是劭群印象中,家里边日子最宽裕的时候,全家人都挣钱,只有他上学。而且劭群还知道了母亲放钱的地方,在一个电熨斗的下面压着,拾圆,伍圆,壹圆的都有,劭群从下面拿了几张,用父亲的退伍证当钱包,母亲也没有发现,但是后来终究是被发现了。晚上睡觉的时候,母亲从他的身上搜出了钱包,发现了钱,气的母亲对他又是一顿打骂,而父亲只是躺在一边,咧着嘴笑。

两元钱一块的电子表,精美漂亮,戴上很帅气,劭群在李家铺子小卖部买过好几块,在同龄人里,他是最先有电子表,也是电子表最多的。

夏天的时候,大家会去买那种几分钱的冰棍,还有跟亚腰葫芦一样的冰袋,那种冰袋喝完了以后,还可以用它去灌水,再接着喝。劭群经常抢着替美玉去灌水,美玉反而不情愿,即便劭群把水灌回来了,美玉也会不冷不热的问他,有没有把冰袋换了,劭群总是不自信的说没有,好似劭群想做的一切,都被美玉看得明明白白。

班里有一个叫李小虎的,跟美玉走得很近,劭群非常妒忌,总想把他们拆开。有一天美玉桌洞里收到了一封情书,看得她脸红耳烧,她交给了老师,内容是模仿李小虎写的求爱信。小学当然不允许谈恋爱了,那个年代又很封闭,大家思想比较封建保守。先斋老师不动声色的调查,过了两天,让每个人写了一份字帖交上去,然后结果就不言自明了。先斋老师把劭群叫到办公室,无论如何启发,如何暗示,劭群就是不承认自己干的。先斋老师不断找了劭群好多次,每次都讲了很多,很多劭群当时都听不懂,很多劭群当时听了热血沸腾。很多内容对劭群来讲,是人生意义上的第一次启蒙,诚实,君子,立志,做一个什么样的人,长大了应该干什么,这些都是劭群在懵懵懂懂中听得稀里糊涂,但是又听得清清楚楚。因为这次情书事件,李小虎差一点把劭群给揍了一顿,李小虎站在教室外面,让劭群出去,劭群知道自己不敢出去,也不能出去。

意外和明天总是不知道哪一个先到来,劭群有一次在校园里正骑着自行车,正在打闹中的王玲玲,扔过来的一块玻璃打中了他的胳膊,鲜血直窜,当时他都感觉到晕了。李家铺子看不了,简单包扎了之后,他们去了韩家镇医院。路上劭群还用自己的钱买了黄瓜,吃不了再廉价转卖了,被母亲知道了,一顿臭骂,问他那么贵买的又为什么便宜卖掉?为什么不拿回家?

后来,劭群几乎把所有的注意力放在学习上了,除了偶尔打打乒乓球。乒乓球台是水泥的,乒乓球网是红砖头,乒乓球拍是木板削的,只有几个球是真的,好像是一毛钱一个的球。

后来,先斋老师让劭群当了班长和语文课代表,先斋老师和他爱人也是民办老师。劭群的字写得很好,语文天生就好,有可能是受母亲的影响吧。写字好就会经常帮着老师干些活,抄黑板,抄题,有时候还刻卷子。那个年代没有打印机,学生考试的卷子和经常做的题都是用手工油墨机滚出来的。通常是老师把题选好抄到黑板上,或者参考书的书本上用笔标注好,有时候老师也让学生自己出题,当然只有学习好的才有这种资格。然后用铁笔在蜡纸上,一笔一划的刻出来,然后再用油墨机滚到卷子上,油墨的颜色有青蓝色的,也有黑色的。劭群在铁匠王家小学跟着大同学们干过这个活,那时只是跑腿出苦力,在李家铺子小学,劭群已经是主力了,经常利用晚自习时间,帮着老师刻卷子,或者自己按照老师的要求刻卷子。刚开始的时候,会招来同学们的疑问,慢慢的信任就建立了。劭群偶尔也能够独立的对试卷的设计做出权威的解答,这种油墨香的味道现在已经闻不到了,只有怀念。

劭群拿着先斋老师给他准备的参考书,给大家解释朦胧与蒙眬的区别,讲了半天大家都听不懂,一个倾向于光线,一个倾向于视线,最后大家似是而非,不了了之。还有一课粜米,图文并茂的教科书,讲的是农民划着船载着米去粜米,收成不好,农民挣不了钱。收成好了,米价大跌,农民还是挣不了钱。反映的是旧社会地主商人残酷剥削农民的现实写照。劭群一边读,一边按照参考书讲解,当读到米价大跌时,好像自己的命门突然被拿住一样,不敢读,读不下去,总读错,一会米价大跌,一会米价大铁,到底是跌还是铁,劭群都晕乎了,明明知道读跌,但还是读出了铁,口舌不听脑用,场景很是尴尬。当时先斋老师的爱人就在旁边坐着,这使得劭群倍感羞愧,无地自容,辜负了先斋老师的一片美意和期望。

小学的教室,先斋老师还设立了一个图书角,号召大家把自己家的书捐献过来,但书还是你的,大家的书还是大家看,大家轮流当管理员。有点众人拾柴火焰高,众人划桨开大船的感觉。类似于世界贸易组织wto,大家共享资源,互惠互利,但是wto总是被西方帝国主义纸老虎背后遥控或暗箱操作,终究会被我们伟大的“一带一路”所替代,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各国共处一个世界,相互包容,共同发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小小的图书角,人生的大粮仓。在图书角,劭群汲取到了很多宝贵的营养。

有一本书,《唐山大地震》,劭群平生第一次因读书而感动流泪,内心世界究竟如何震撼,泛起涟漪,当时的他有当时的内心,当时的感触,透过神经,渗入血脉。正如杨绛先生所言,我们曾如此渴望命运的波澜,到最后才发现,人生最曼妙的风景,竟是内心的淡定与从容。我们曾如此期盼外界的认可,到最后才知道,世界是自己的,与他人毫无关系。小学生活很快就过去了,就像河水冲刷沙滩,记忆总是在一浪一浪的冲刷中不断流逝,而河水依然在奔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