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官梯:我是最强攀登者 > 第15章 好东西和困难

第15章 好东西和困难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官梯:我是最强攀登者!

宋华伦两人跟着彭老驴来到村里,这里的路和外面一样破,路两侧的房子,破败的不像话,基本都是危房。

村里除了一些老人,看不到其他的青壮年,老人坐在门口,行将就木一般。

“村里的男人都去矿上干活了,女人去地里忙活一年的嚼头,只有老人一无是处,在家里看门。”

彭老驴一边解释,一边把他们带到家门口。

他家里有驴车,算是村里的富裕户,住的是一间土坯房,充满年代感。

“家里的,来客人了,烧把火,弄点热水。”

彭老驴向着里面喊了一声,一个老婆子应声而出,抱了一把苞米杆。

“大娘不用这么忙碌,我们要在这住两天,这样我们会不好意思的。”

宋华客气几句,礼多人不怪嘛。

“不知道他们去矿上干活,一个月能挣到多少钱,地的产量怎么样?”

他们坐在院里唠家常,宋华伦开口询问。

“在矿上一个月能挣到80多,我们的地不好,产不了多少粮食,连一年的嚼头都不够,只能靠山野菜补充。”

彭老驴抽着汉烟回答。

“按照国家规定,矿工是重体力劳动者,怎么工资这么少?”

宋华伦眉头挤成一个川字。

“我们这里的矿,都是各个村里的能人包的,谁和你讲规定,人家说给多少就给多少。

有时候矿上忙不过来,乡里就派任务,村里必须派人去矿上干活,还拿不着这些呢。”

彭老驴低着头嘟囔。

“怎么可以这样,你们为什么不向上反映,可以去举报啊。”

宋华伦知道村里的能人,说白了就是村霸,只是没想到这么严重。

“那玩意有啥用,赶车的还能让驴做主,不听话就是一顿鞭子,谁能受得了。

祖祖辈辈都是这么过的,我们咋就活不了,胳膊拧不过大腿,得知道自己是个什么玩意啊。”

彭老驴摇头叹息,脸上全都是无奈。

“不知道咱们村里的学校在哪?”

宋华伦岔开话题。

“我们村里没有学校,附近这些村子的孩子,都在磨盘村上学。”

“磨盘村离这里有多远,路也这么烂。”

“得两个小时,孩子们都带着嚼头上学,晌午头就着山沟里的水吃一口,见着星星才能回来。

今天我回来的早,一会赶车接孩子们,顺便给纪老师送点吃的,像他这样的好人不多了。”

“纪老师是什么人?”

“纪老师是到我们这支教的,本来两年前就该走,实在舍不得孩子们,就留下来了。

纪老师真是个好人啊,为了教孩子们,和媳妇都分了,想想我们心里就发堵。”

宋华伦听了这番话,决定跟彭老驴去磨盘村,和纪老师聊一聊,肯定更有收获。

很快到了饭点,彭老驴特意嘱咐做点好的,才弄了一锅大碴子,平时吃的都是地瓜饼和窝窝头。

大碴子非常粗糙,咽下去都划嗓子,胖子噎的直瞪眼,宋华伦倒是吃的津津有味。

宋华伦上辈子最后的时候,在垃圾桶翻过吃的,没什么是吃不下的。

“咦,你们的山野菜不错,要是好好的加工一下,放到外面肯定能卖大价钱。”

胖子实在是受不了了,吃了一口像猪草一样的山野菜,眼睛立刻就亮了。

“不知道你们的山野菜有多少种,能不能都拿出来给我看看。”

胖子笑呵呵的看着老大娘,老大娘拿出很多晾干的野菜。

“这些山野菜的品种不错,你们这么做太浪费了,要是建加工厂,进行深加工,就值钱了。

现在沿海地区,有钱人特别多,他们已经开始注意饮食品质,追求绿色食品。

这些山野菜加工好,拿到沿海地区,好好的打广告,肯定一本万利。”

胖子虽然长得跟猪似的,但是眼光独到,尤其对商机的把握,绝对无与伦比。

“既然你这么看好,干嘛不研究一下,既能挣钱又能造福百姓,简直是双赢嘛。”

宋华伦笑着说。

“大哥别忽悠我了,就外边那条破路,拿再多的钱到这,都是打水漂的货。

干的山野菜肯定是不行,我们必须得要新鲜的,你就说怎么往出运吧。

用驴车把野菜运到县里,绿色食品就变成黑色食品了,喂猪猪都不吃。”

胖子的问题非常尖锐。

“我懂了你的意思了,要想富先修路,果然是至理名言,就是不知道县里有没有钱。”

宋华伦摸着下巴,心中琢磨开了,尽管两年前,上面就提出村村通公路计划,但是真正实施是六年后,远水解不了近渴。

“大哥,现在想这些东西太多了,车到山前必有路,船到桥头自然直,肯定有路走就是了。”

胖子笑呵呵的劝解。

“你这个财神爷都不肯拿钱出来,我还有什么路走,回去在你老爷子那活动活动,到时给你们好处就是了。”

宋华伦还是把主意打到胖子身上,又不是要修大马路,一般的水泥道就行。

彭老驴听了两人的对话,眼珠不停的乱转,对他们的身份产生怀疑。

村里人有村里人的狡猾,尤其是这样的老人,尽管没多少文化,处事却很精明。

“你们这些文化人,总有些不一样的想法,在村里采风,能有啥好的咧。”

彭老驴在去磨盘的路上,拐弯抹角的探口风。

“我要写的是农村纪实文章,主要是让大家知道农村的实际情况,尤其是让上面的人,掌握第一手资料。

像你们这么穷的村子,在龙国还有很多,城里人对你们的贫困,是根本想象不到的,必须得让他们知道是怎么回事。”

宋华伦同样是精明的主,立刻就知道露出破绽,笑着圆回来。

他们在路上路过两个村子,情况都差不多,看来想要改变这里,真的是任重而道远。

他们走到一条坝上的时候,宋华伦看到远处有几座小二楼,给人一种鹤立鸡群的感觉。

用脚趾头都能猜到,是那些包矿的能人的家,看来修路未必要胖子出钱,有现成的竹杠可敲。

宋华伦心中有的定计,心情好了许多,没想到到了磨盘村,又长见识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