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我在三国当皇帝,被后世直播日常 > 第150章 刘景钓鱼,愿者上钩

第150章 刘景钓鱼,愿者上钩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我在三国当皇帝,被后世直播日常!

不出刘景所料,虽然有些剑走偏锋,不过效果还不错。

第一期的秦王半月刊愣是在宜阳打响了知名度,所以第二期的报纸销售量直线上升。

只是所有人都没想到的是,第二期竟然间隔了二十多天,差点让等不及的大族公子哥们把报院的投诉箱给塞满了。

也因为此事,刘景又想到了,不妨利用报院,再推出新纸的买卖,想来也会创造不少的收益。

毕竟这种来历明显的产物,刘景是不会直接放到景鹭商会去销售的...

这也是没办法,虽然徐庶和周瑜都快住在报院里边了。

但是毕竟是新兴起的产业,各方面都不成熟。

有的记者出去采访,一去十好几天不见人,二十来天才回来报道。

有的主编和小编也是初来上阵,作为报院的第一批从业者,更是小白一个,完全没有经验和理解。

给总编周瑜递上来的文章、论述,那叫一个五花八门,就连偷看寡妇洗澡,揍狗撵鸡都有不少,给小周瑜三观都快震碎了。

徐庶当场就傻了,说是火烧眉头都是轻的。

不过刘景倒是没给他们压力,徐庶和周瑜也是心中一暖。

刘景的意思很明确,慢慢来吧,不就是当鸽子吗,自己前前世写小说的时候,也不是没鸽过,只要不切...

...

宜阳作为目前秦地最繁华的地区,又是秦王府治所所在,可谓是刘景辖区的中心了,也是刘景根基之地。

发展了这么久,关内有些名气和能力的读书人,都集中到了这里。

世家大族更不用说,那是抓紧一切时间,拖家带口的往宜阳迁徙。

这和董卓拿刀逼着,放火焚烧可不一样。

他们一来就是想着到处圈地。

不过刘景早就放着这一手了,宜阳没有私有的土地,荒地是刘景组织开荒,并将土地租借给以百姓使用的,所有土地都是秦王府所有。

就连荒山和水产、林木,那也是秦王刘景的私有财产。

处处驻军,保障了秦王府对于宜阳,铁桶般巩固的统治。

让众多士族大呼可恶,堂堂秦王竟然与民争利等等云云...

刘景是一概没理,并明确表示,再多逼逼赖赖,直接赶出秦地,。

虽然缺了好地方的土地,但是在宜阳商机不少,劳动力不缺,还有各种各样的新鲜玩意,尝到甜头的士族,那是更不愿意离开这宝地了。

所以这就直接把所有议论声都给压了下去,又因为三辅之地的勋贵士族都来到了宜阳。

刘景自然没闲着,顺水推舟,便将秦王府隶属从者给见缝插针的钉在了三辅各地的各个角落。

秦王府在关内的统治力度,也来到了刘景就藩以来的最高峰。

...

这是刘景的阳谋,堂堂正正的阳谋。

宜阳就是整个大汉最先进,最富有,最有活力和机遇的地方。

在刘景的巩固下也是大汉人口最稠密的地区。

刘景特意放出来大量的机会和利益,就连景鹭商会,也只是暗中将总部放在宜阳,明面上,也只有几座小店铺。

这个机遇就在眼前,士族想要?没问题啊,你们家族搬迁来宜阳,大家一起赚这个钱。

不过士族出走宜阳,那地方上,乃至更底层的权力真空,秦王府可是就是伸出小手了。

利益交换嘛,觉得值得,你就来,秦王又不逼你。

天下熙熙 皆为利来 天下攘攘 皆为利往,刘景就是靠着这句话,来设的套。

刘景绝不接受自己统治的区域,还能发出第二种声音,这波啊,叫刘景钓鱼,愿者上钩。

用的,还是直钩...

...

大汉凡是能读起书的,大部分都是有钱人,就算是寒门,那也是落魄的贵族,人祖上也阔过。

和刘景的好兄弟,徐庶这种明明白白的平民出身,那是两码事。

所以拿出一文钱买份报纸,自然不值一提。

因此第二期的秦王半月刊,在徐庶周瑜火烧眉头的操办中,磨蹭出炉。

一发售,销售额很快就增长到五千多份,报纸上所报道的内容,很快就成为了读书人谈论的焦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