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重生十五岁:逆袭高考 > 第22章 听人劝吃饱饭

第22章 听人劝吃饱饭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重生十五岁:逆袭高考!

林库昊觉得俞非晚非常的有眼光,这个时候进大量的秋装,必然不是什么明智的选择,但若是全部都进冬装,那可选择的便会降低。

“多进一些冬装这是对的,但你们也可以进一些秋装,总会有人需要的,这样你们新开店,生意也会好一些。”

有了俞非晚和林库昊两个人的先后劝阻,俞母终于肯将她的目光放在了最新的那些冬装上。

“你们说得对,平城那边要比沪市更冷一些,到时候开业预备买冬天衣服的人肯定不会少。”

然后俞母就看中了一件明黄色的羽绒服。

俞非晚深深的叹了一口气,真不是她想要打击俞母,她的审美眼光还是一如既往的让人难受。

她衣橱里面的衣服,以前她审美尚未成型,俞母买什么她就穿什么,她现在完全忍受不了这些风格的衣服。

俞非晚连忙将俞母拉了过来,低声说道:“妈,难道你忘记了在来之前我们两个之间约定了什么吗?”

俞母理智回拢,“好好好,我听你的。”

俞母最大的优点就是,听人劝,吃饱饭。

即便是俞非晚这个还没有成年的小孩的意见,她也都会认真听的。

在来之前,俞非晚就和俞母仔细的商议了要拿衣服的类型,在林库昊的批发店里面,找到了一些基础版型还算是不错的衣服,俞非晚还试了两件。

“妈,你看这件羽绒服,虽然只是黑色,但是它版型好啊,人穿上去也不臃肿,你不要觉得青春期的女孩子都喜欢靓丽的颜色,其实还是有很多人都想要穿黑白的。”

小孩子的想法简直是一天一个样,当初俞非晚就是这样的,有一段时间她就喜欢穿黑白灰的衣服,觉得这样很酷,有时候觉得穿靓丽颜色的也没有什么不好的,不趁着年轻的时候穿,难道等到年纪大了再穿的红红绿绿的,完全没有必要。

林瑶瑶在一边夸赞道:“虽然我觉得非晚妹妹说得对,服装店嘛,你总不能卖一种类型的衣服,但要是论起非晚妹妹穿什么最好看,那还得是这一件!”

俞非晚转头看过去,看到林瑶瑶手里面拿着的那一件正是刚刚俞母看中的黄色羽绒服,整个人有些呆愣,不知道该说什么好。

俞母也是十分的赞同,连忙招呼着让俞非晚上身试一试,就算是不打算进这么鲜亮颜色的羽绒服,若是俞非晚穿着好看,怎么也要带一件给她穿的。

俞非晚看着两个人拎着一件大大的羽绒服靠近她,她只感觉头皮发麻。

“不用了吧,家里面的羽绒服挺多的了,没地方放的。”俞非晚很是拒绝,不是她不愿意穿这种鲜亮颜色的衣服,而是这件衣服真的没有任何版型可言,十分的臃肿就像是一大块面包一样。

这让俞非晚非常的难以接受。

但还是在俞母和林瑶瑶的坚持之下,俞非晚尝试的穿了一下,在所有的赞美声中,俞母还是带走了这件明黄色的羽绒服。

实在是劝不住。

在林库昊的服装店里面订购了一批货,林库昊也很是高兴,谁接到一大笔订单会不高兴呢。

况且俞母的订购量也不少,并且商量着签下了合同,往后再从沪市进货,还是会优先选购林库昊家里面的。

在这种批发市场里面,就算是别人大批量的进货,也很难说在一家店里面选购,而且俞母的服装店是新店开业,这种基础款型的衣服需求量也很大,当真是一笔大生意。

当天晚上,林库昊还是带着俞非晚母女二人,在批发市场旁边的羊肉店里面,请她们二人吃了一顿饭。

回到宾馆的时候,俞母不由得感叹,“我们还真是遇到好人了。”

今天这一趟当真很痛快,无论是买货还是来到沪市之后,没想到在火车上的机缘,让她们两个人在沪市之行变得无比顺畅。

“林叔叔和瑶瑶姐都是好人,且不说瑶瑶姐在火车上对我们的好,还帮着我们说话,林叔叔在拿货方面是一点都没有藏私,热俏货都推荐给我们,让我们也少走了不少的弯路,他们人是真的很好,以后我们家要是生意做起来了,要及时向他们道谢。”俞非晚说道。

俞母也十分赞同俞非晚说的话,“按理来说,今晚上的饭钱不应该让林大哥来付钱的,到底是我们拿货花了不少钱,你妈我有点囊中羞涩。”

“好啦,”俞非晚拧了一条热毛巾过来,“忙活了这两天了,在店里面的时候我就觉得你走路姿势不太对,是不是又腿疼了。”

俞母年轻的时候生孩子,双方父母也没有人可以帮衬着,所以俞母年纪轻轻的就落下了病根。

原本是不能够过度劳累的,但是这两天里,俞母即便是在火车上也没有好好的休息过。

热毛巾敷上俞母的膝盖,让她有些隐隐作痛的地方,瞬间缓解了许多。

俞非晚知道俞母腿疼的老毛病一直都不见好,随着年纪的增长,是一年比一年疼,甚至在阴雨天气,严重到根本无法走路的情况。

俞母的神色倒是舒缓了不少,“还是养一个女儿舒心,像是你大姑,虽然她有两个儿子,但现在谁也没在她跟前,哎,前几天你爸还找我说来着,你那两个哥哥都要找媳妇,可他们家那情况——”

俞母突然之间说不下去了。

俞非晚也不是不明白,大姑家里面困难,都是因为大姑父是个好赌之徒,近些年来好点了,过去的时候因为赌博,家里面欠了一屁股债。

大姑的两个儿子都因为躲避大姑父要钱,两个人都在平城打工,只有大姑还舍不下家里面的地,只能在农村种地守着那个已经破烂的家。

俞父很是心疼她的姐姐,多数时候会帮衬一些,但是顾虑到自家的情况也好不到哪里去,很多事情也只能作罢。

比如两个哥哥的婚事问题,除非这个两个哥哥自己有本事,他们身后的这个家只会是一个拖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