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九转十世华夏魂 > 第53章 新生

第53章 新生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九转十世华夏魂!

总的来说,何立文还是非常高兴的,这样就有机会直接参与到新华夏的打拼事业中了,虽然家族不指派任务何立文个人也是要回去的,何立文马上意识沟通赵学文。

“老九,告诉你一个好消息,这边的家族指定我负责华夏区域的事情,这几天我就出发回华夏了,目的地是上海租界。”

“这确实是个好消息,完全地‘光明正大’了。”

“对头,我也没想到这次家族指定我来负责,这样就更方便了些。”

“好的,我马上把这个消息让老胡报告组织,这次回来后我跟老胡说了我在鹰酱的时候和你聊了很多关于组织的事情,你个人是倾向组织并且会尽力提供帮助的。”

“这样就好,如果有什么需要帮助的,你让组织到时候上海的负责人直接联系我就行。”

“行,到了上海你把地址告诉我,这边的电台也已经在试产了,到时候我会让组织在上海的人直接找你或者我们这边电台联系。”

“是的,那你这样还不能马上告诉老胡我回国的事情,前面没想到通讯这层。”

“也是,习惯了我们之间即时联系,倒把这个忘记了。”

“怎么安排见面再推一下吧,不是那么着急,我这边估计最快也要两三天才能到。”

第三天,何立文以提前过去安排场地并熟悉当地情况为由,带着整顿好的队伍便直奔华夏而回,毕竟在鹰酱各种的不舒服。

这次没有去南京,而是直接到了上海,因为身份以及后期与脚盆鸡战争的问题,何立文还是选择了在租界安顿下来,找的是两栋独立小楼,其中一栋直面街市的作为办公场地,面积相对比较大,大概是在二百平方左右一层,二楼有八个房间,三楼有六个房间,何立文选择了二楼作为办公室,将其中两间打通,里间纯办公用,外间就作为招待室,三楼留下一间给自己住,并留了一间作为休闲室,其他的分配给保卫人员和厨师,二楼和一楼的其他位置安排给几个负责接待和翻译工作的员工,另外一栋作为员工工作场地,二楼和三楼作为员工生活区域。

本来何立文是计划买两栋临街的连着的打通的,不过最终还是没有找到,这边还是目前整个上海最繁体的位置,要买大栋的或者相连的都不太容易,不过这样也好,与员工相对分散开来一些也方便以后何立文的行动。

从出发前何立文主开始学习“华夏语言”,其实前面旅游途中就有找翻译学习,不过那个时候只是学着玩的态度,现在是找翻译借了一些学习方面的书,并且在翻译的指导下去书店买了一些,这里现在叫公共租界,歪国人比较多,所以这方面的书比较好买。

一切安顿妥当,何立文便把地址告诉了赵学文,这中间两人商量的理由是上次在长沙的时候留了当时宾馆电话,让宾馆帮忙通知赵学文,这个在那个时代还是比较常见的,无非是答应送信的人的酬劳的事情,而且两人有合理通讯的需求。

何立文把书买回来以后,然后和员工一起开了一个会,把当前需要办的一些事情安排下去,首先就是公司名字的问题,要挂牌办理登记这些,公共租界的管理还是相对正规的,刚开始同事基本上以原公司名字加上上海分公司作为公司名字,后面在何立文坚持并且说明家族任务不仅仅只有石油贸易这一块,不然也不会派这么多人手过来,以后会拓展其他业务,所以最好是取华夏名字,这样方便以后以后的业务方面,最多是在这个基础上用英文再加上上海公公司就可以了,最后翻译直接建议叫立文商行,因为出发回华夏的飞机上,何立文就要求每个人给自己取个华夏名字,何立文给自己取的当然就是原名字了。

公司名字确定以后就安排员工去做登记以及招牌等相关的事情,最后在招牌这块何立文觉得两个名字放一块不好,然后让员工改成了传统的华夏店招,立文商行,选择黑底金字,这个做为主招牌挂在进门的门口上方,把原公司名字加上上海分公司 ,用英文做成竖的招牌持侧面墙上。

其他需要准备的也都一一安排下去,就这样,安顿好的第四天,何立文正在开心地指挥员工挂招牌的时候,何立文接待了公司的第一位来客。

“戴维尔先生吗,我是王安,是赵学文先生让我过来找您的。”来人一听名字何立文便知道了这是组织在这边的负责人,英语说的很溜,不愧是租界这边的负责人,这边的负责人外语不行估计不方便。

“您好,王安先生,我叫戴维尔,华夏名字叫何立文,”前面这一段何立文是用华夏语说的,不过很生硬,后面就接着用英语说,“不过中文刚学不好意思,只会一点点。”

于是何立文便招呼王安往二楼招待室走,因为西方人开业没有国人那些仪式类的所以没什么讲究。

因为何立文不能表现太过没有说中文,不过王安英语很好所以也没有让翻译过来。

这次见面是纯粹的见面,所以王安没有呆太多,只是简单地聊了一下关于原油过来的时间,并且告诉何立文他们已经在码头那边租好仓库,到时候第一次交易赵学文也会过来等等,最后就是给了何立文一张名片,上面有商行地址电话等,何立文因为还没有名片可以直接找了一张卡片,写上立文商行,何立文,然后写上电话交给了王安,这样第一次碰面就完成了。

毕竟第一次见面也只是彼此认识一下而已。

当第一张名片送出以后,何立文真正的有了一种新生感,全新的时空,全新的身体,全新人历史进程等待自己去参与,这种感觉前所未有,最少在精神层面,何立文感觉有种脱胎换骨的感觉。

“老九,刚才王安来过了,我把地址电话给他了,我这边招牌也挂上了,华夏名字就叫立文商行,我也叫回何立文了。”

听到何立文的分享,赵学文自然也开心,毕竟多了一个随时可以分享秘密的人这个是非常难得的,前前后后地折腾了个把月,总算把前面的计划完成了。

时间也进入了7月份,蓝色方面也在抓紧布置第五次围剿行动,不过有了前面赵学文支援的武器装备,以及最近“卖”过去的水泥等物资,估计会情况好很多。

按照赵学文反馈的信息,红色组织在一些关键位置修建了防御工事,并将前面的脚盆鸡武器装备到了防御部队,到目前为止兵力也相对原来的时空要增加了一些,物资方面相对也好很多,希望在冒险出击以后会及时回防,这样还是有希望坚持的,另外有了赵学文和何立文,到了万不得已的危急情况,也会出手相助,不过没办法从头到尾由他们来做,有些路总得走过才知道对错,但是也要尽可能的保留火种,这个度不太好把握。

“老九,我觉得有必要提前点将对面的行动细节相关情况提前点汇报给组织,你觉得呢?”

“最近我也在看原来这一段的历史,有点担心如果有更详细的情报支持会不会让他们更激进。”

“我也想过这个问题,但是你不觉得,如果他们非得冒险,提前一点行动更有利吗?”

“你是说在没有全部合围之前让他们冒险行动?”

“差不多是这个意思,这样冒险行动的话还不至到最后被铁桶合围的困境,何况不是还有我们两个看着不是吗。”

“这倒也是,有我们两个在,总归不会比原来更坏就是了,实在不行就对蓝方实施斩首行动,或者把那个搞出问题的人解决。”

“解决可能不能这么干,不过可以考虑在适当的时机让他推动行动能力或许还可行。”

“这样会大乱不。”

“应该最多乱一阵子,另外就是你这边军工这块的生产开始了吗,总归多做一些准备总是好的。”

“弹药这块的已经上了三种,不过还是小批量在生产需要再半个月左右才可以慢慢上点规模。”

“那与还有相对充裕的时间,如果按原来的走向就差不多还有两个月的生产时间足够补充一波了。”

“重武器这块需要想办法去补充一些吗?”

“这个你和老胡商量一下看组织是否有相关的人才,如果补充的话建议尽量用在关键位置防御上。”

“嗯,我前面顺过来的武器里面有一部分,当时你说尽量别太过,所以后面没有行动。”

“是的,我主要是担心太过了让他们的心态上天了就不好玩了,原来就是几个激进的主,你再给他们一根感觉够得着的棍子,还不得把天捅破了啊。”

“实在要跳起来的时候把那几个搅屎棍强制休息呗。”赵学文倒是不怕事大。

“这是下下策,历史的发生有其必然性的,一个组织就如同一个人一样,有其成长必须要走的路,我们也不可能一看到有风险就扶着,我们能做的只有在摔跤的时候提供一定的帮助,不要那么惨。其他的我们也做不了太多,虽然我们 提前知道一些东西,但是这些东西也会因为我们的参与而改变,所以不要纠结了,大致的按照原来的计划走吧。”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