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异族拿我当质子,我去异族当曹贼 > 第13章 培养草原大地獭,偷盗之王横空出世!

第13章 培养草原大地獭,偷盗之王横空出世!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异族拿我当质子,我去异族当曹贼!

“叮!你花费500声望,将草原大地獭从幼崽期,升级到成熟期!”

“叮!你花费3000声望,将草原大地獭从成熟期,升级到成年期!”

在接连升级后,现在刘赋育兽槽里的草原大地獭,已经长成了一个硕大无比的凶兽。

身高6米,体重5吨,长得肥硕无比,四肢强壮不说,手掌上的指甲锋利而尖锐,生撕个黑熊犀牛什么的,简直是轻而易举。

接连赶了一天路,天晚时分,终于就地扎营休息。

辽帝现在坐在马车里,心神恍惚。

刚才为他赶车的人,以及那名老太监,还有附近听到刚才那阵声响动静的人,尽数被杀。

如此丑闻,传扬出去大辽的脸面还往哪搁?

同时,沉下心来的辽帝一脸的耻辱之色,看向手中的酒囊,叫了御医进来。

“这酒囊中残存的异物是什么,给朕查清楚。”

御医接过了酒囊,正常的酒水应该是无色无味的。

但酒囊里倒出来的几滴残存酒水,却浑浊发青,一看就掺了别的东西。

可这御医无论如何也分辨不出是何物。

辽帝只得作罢,躺在马车里为刚才的事,胃里泛起阵阵恶心……

等到了深夜,所有人都熟睡之后,周围就只剩下几个巡夜的辽兵了。

刘赋悄悄摸到马车底部,放出了草原大地獭。

这家伙锋利的双爪立即开始挖洞,所过之处悄无声息,一条地洞却是直挺挺通向了辽兵们的粮草大营。

随后刘赋悄悄潜入地洞,来到堆积如山的粮草大营之中,打开育兽牧场就往进去装粮草。

这个世界的一石粮食为120斤,60万辽兵加上战马的消耗,一天至少需要8000石粮草供应。

刘赋直接就收走了大营之中的10万石粮草,然后令草原大地獭将地洞掩埋,重新又缩回到马车里。

之所以选择草原大地獭培育,一个是它挖洞悄无声息,另一点就在于草原大地獭的习性。

它们虽然凶残可怕,但行事却极其小心,挖通的地洞往往又会重新填充回去,而且填充过后不留丝毫痕迹。

刘赋正是因为这一点,才选择了它。

俗话说挖坑容易填坑难,一直到后半夜,草原大地獭才把挖出来的地洞又重新填好。

刘赋躺在马车里睡去,一觉到了大天亮。

等早上醒来时,远处正传来鞭子狠狠抽人的声音。

刘赋从马车上下来,远眺过去,竟然是辽国的几个运粮官,此时被绑在柱子上,抽的体无完肤,血肉翻滚裸露在外。

刘赋一脸疑惑的问道:

“怎么回事?”

旁边有一个辽兵千夫长,躬身答道:

“昨夜军中丢失十万石粮草,陛下正在派人审问。”

刘赋专门赶过去看热闹,而且看热闹还不嫌事大,为之分析道:

“军中有几十路人马放哨,况且十万石粮草也不是小数目,换算下来一百多万斤粮食呢,他们怎么可能悄无声息的一夜间运走?”

辽帝当然也知道,甚至军中的一些兵卒们,都能看出来问题所在。

但辽帝现在这个气啊!

军营里接二连三的出事,气得他咬牙切齿,只好拿几个运粮官出气。

但这几个运粮官,就算把他们打死,丢失了的军粮也找不回来了。

就在随后的几天行军途中,粮草大营的看守越发严格,刘赋没有再去偷盗军粮。

眼看着赶了十天的路程,不知不觉在这草原上已经行进了数千里地,眼看再有半日就要到达辽国都城了。

辽帝难得的高兴了一些,为庆祝后汉答应纳贡一事,吩咐当晚杀猪宰羊,痛痛快快的大吃上一顿,明日再回京!

岂料,就在这天夜晚酒足饭饱,所有人都睡下放松警惕之后。

刘赋的草原大地獭又开始动作了。

这一次刘赋下手够狠,直接收走了二十万石军粮,换算下来辽军这次又丢了二百四十万斤军粮!

第二天早上,当辽帝得知此事时,却是再也绷不住了!

拔出帝剑,将大帐中的桌案、帐篷、奏折、各种陈列劈得粉碎,指天而骂!

但他这样无能狂怒,再怎么发泄也是于事无补。

丢了的二十万石军粮,无论如何也不会长着腿自己跑回来。

气急败坏的辽帝此时已经红了眼,令人将大辽第一破案高手——监察卿摩尔不花叫来,全权处理此事。

这摩尔不花不愧是个破案高手,执掌辽国监察司三十余年,再难破的悬案都被他查的水落石出。

摩尔不花就地搜寻痕迹,但刘赋这种从小就看柯南动画片的人,反侦察意识那叫一个强。

地上根本没有给摩尔不花留下半个指纹,半个鞋印。

哪怕是草原大地獭挖出来的洞,最上层有些许松动的泥土,被摩尔不花看出了异常。

但这地洞早就填埋住了,想要追查也根本不可能。

大怒的辽帝叫来数千辽兵,将周围数里地挖出无数个大洞,但也是无可奈何。

他们现在掌握的线索,也只能稍稍推断出来,是有人通过挖地洞的方式潜入粮食大营,盗走的军粮。

可那二百多万斤粮食,一夜时间又如何能搬运走?

何况地洞狭小,一个地洞里能藏几个人?即使搬运走了粮食也跑不远,那些粮食又能藏到哪里去?

辽帝一面派出大量骑兵,在草原上四处搜索,寻找可疑的运粮队伍。

结果运粮队伍没找到,兔子倒是抓了不少。

线索就此而断,即使那位破尽大辽奇案的监察卿摩尔不花,现在也是无可奈何。

找不到线索确定嫌疑人,那就只能通过作案动机来推理。

如此,摩尔不花很快便锁定了最有可能的作案人——刘赋!

说来其实很简单,这么多人里面,最有可能作案的就是刘赋。

因为他是后汉的皇子,汉人和辽人之间的仇恨绵延数百年,承受了无数年劫掠之苦的汉人,怎么可能会顺服辽人?

而这些大辽的兵卒们,没有哪个敢吃了熊心豹子胆,偷盗自己国家的军粮。

摩尔不花听辽帝和左、右丞相的形容,刘赋这人十分难以对付,对此十分不屑,便请求道:

“陛下,不如让臣试探一下此人,军粮是不是他所盗,臣试探他一次,就知分晓了。”

不久后,刘赋被请到了辽帝的大帐。

刘赋只看到一个无比精明,眼射精光的高瘦辽人,一身辽国官衣,两只眼睛如同探照灯一样,不住地上下打量着自己。

摩尔不花已经知道刘赋不好对付,上来就直接挑明理由,想诈刘赋一诈,看看他的反应。

“后汉八皇子,我斗胆问上一句,我大辽丢失的三十万石军粮,可是你偷盗的?”

问罢了话,摩尔不花一双眼睛微眯,便使劲观察起了刘赋脸上的神情变化。

岂料,刘赋居然行不更名坐不改姓,站起来立即就承认了:

“没错,辽国的军粮正是本皇子所盗!”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