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大隋:我杨俨,继承大统 > 第十八章 工艺繁杂

第十八章 工艺繁杂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大隋:我杨俨,继承大统!

想要打破这一僵局,就一定要更改这样的劳作方式。

吸取现代社会的经验,或许基层自治才是最有效的管理方式。

只是目前在未好好安抚好人心之前,不能轻举妄动。

杨俨轻轻的叹了一口气。

这其中或许还有更重要的一点,更是他现在不敢乱动的原因。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这样的情形,在哪一个朝代都是极其常见的。

世家大族们和平民经济分配的不合理,也形成了当地经济分配的不合理。

这样的弊病也只会越积越大。

杨俨暗暗地下定了决心,铲除世家大族也成为了他心里第一的目标。

“张须陀,最近这两日你就先在皇宫里住下吧。”

“朕今日就开设崇学部,已经派了一批又一批农学的人才过去了。”

“过不久朕便会亲自督促他们,先把眼下的事情解决好,等有了解决方案,你再带着这些方案回乡。”

“微臣谢过皇上,皇上圣明。”

张须陀倒退着走出了御书房。

杨俨轻轻的摸了摸头。

眼下他倒有一件事情可以独立完成。

那就是精盐提炼。

当今的百姓们大多都高温炼制海水,或者在盐田上生产粗盐。

这种粗盐不说杂质多不多,其中有毒的矿物质更是一批接着一批。

也正是因为粗盐制取的费力,所以各个地方的豪强氏族便都自行生产盐,然后高价卖给当地居民。

现如今粮食的短缺,直接波动到制盐行业。

恐怕一些低价的盐已经无法运输了,居民们能买到的只有当地豪强氏族们自行制造的高价的盐。

垄断产业的利润之高,在古代他们可就都已经知道了。

原本盐铁专营的事情,他都已经派了专人过去并且慢慢的将权力收归皇宫中央。

只是看现在的状况,精盐提纯和盐铁专营权利的收回事不宜迟。

……

春月宫内。

皇后纤纤玉手翻动着诗集。

“皇后娘娘,皇上今日过来传话,说是今天晚上他有要事相伴,便在制造房那里待着,就不陪您过来用晚膳了。”

皇后无奈的看了看日历。

杨俨已经有三日都没有陪自己用晚膳了。

不仅如此,杨俨身旁的太监也是告诉皇后说杨俨最近茶不思,饭不想,只要每天一醒就往制造房那里钻。

身为中宫皇后,杨玉儿也牵挂着皇上的身子。

思来想去皇后索性站起身来。

“翠竹,你去拎两碟皇上爱吃的糕点,咱们两个晚上一起去制造坊看看皇上。”

夕阳西下,已经有点点星子出现在天空的边缘。

顺着霞光走向制造坊皇后,发现杨俨一个人在里面敲敲打打。

不等他走进,只见里面就传来砰的一声。

“皇上您没事吧?”

皇后急匆匆的跑了过来,就看见杨俨站在烟雾环绕之处,但显然应该是没有什么大碍。

“皇后怎么来了?”

杨俨看见是皇后,眼里冒出亮光,擦擦手出来迎接皇后。

“就算是皇上最近这几日有要务缠身,但是也不能不顾及自己的龙体啊!”

“皇上最近这是在忙什么?连饭都忘了吃。”

一提到这个杨俨便立刻开始眉飞色舞的讲述。

“皇后,你不知道,我成功研究出来了精盐的提炼方法!”

正在打开食盒的皇后愣了一秒,随即惊讶的看向里屋。

“皇上说的可是真的?”

“那还能有假?”

顾不上在吃什么糕点,杨俨急匆匆的牵起皇后的手,拉他走进屋内。

正中间的桌子上平铺着一堆白花花的盐粒。

这宫里早早的就有精盐提炼的方法,只是步骤太过于烦躁,所以也只是供给这皇上皇后以及御膳房使用。

可杨俨提取出来的精盐明显就是白花花的一大片,比宫里所使用的不知道好上了多少倍。

“皇后,你看我们宫中早就有提取精盐的方法,但是却是工艺繁杂,也只有我们能使用。”

“但我的这个方法只需要往里面放一些生石灰,几次三番过滤下来,就能得到这样的盐粒。”

皇后抬起手指轻轻的碾了一粒盐,果然是纯洁的净白,一点杂质都没有。

“皇上能研究出来这样的工序,臣妾真心为皇上高兴,可是这样的工序,皇上研究出来是要做什么呢?”

杨俨轻轻的捏了捏他的琼鼻。

“皇后这就不懂了吗?当今的百姓们正在为精盐提纯的事情而苦恼呢,朕将他们研究了出来,岂不是解决了他们的忧愁?”

“况且朕很久之前就准备盐铁专营的事情了,这种事情一定要收归国有我们国库才不会太亏空。”

眼见自己的夫君又解决了一个难题,皇后真心的为杨俨高兴。

“臣妾恭贺皇上。”

“可算是解决完了,今天也累死我了,不如皇后,今天我就去你的宫里吃一口饭?”

皇后也终于欣慰的笑了。

“臣妾早就准备好了一桌子皇上爱吃的菜,就等着皇上您过去品鉴了。”

……

第2天,御花园内,杨俨正在和房玄龄进行交谈。

房玄龄忧心忡忡的说道。

“皇上,您让臣继续执行改革,臣也一直都在为这件事不懈努力着。”

“只是皇上我们国家的国库亏空有些严重啊,臣每次需要花银两的时候,国库内都拿不出很充足的钱。”

杨俨这几日就听到了一些风言风语,就说朝中的大臣们都在一步一步的深化改革。

只是那些改革的大臣们都遇到了一部分问题,那就是钱粮不够。

现在的杨俨由于人手原因,在改革的过程中也是运用了一部分的地方豪强的推选上来的人员来参加改革。

就算是他们会麻烦一点,但是也好过没有人手去干好。

最近这些天杨俨就听到不少人在说国库亏空的事情。

可是自己的户部尚书每次上传给自己的银两统计量,可都不多不少正正好好。

现在这件事情也不知道是户部尚书阻拦下发前梁还是真的就是国库亏空。

不管是哪一种原因,国家经济方面的政策也确实应该适当调整了。

在这之前还是要去摸摸底。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