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一品武侯 > 第323章 莫家嫡孙,会是他吗?

第323章 莫家嫡孙,会是他吗?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一品武侯!

皇宫御书房。

一连两日,宋言悠闲的生活,因为惠文帝一道诏令,便要烟消云散。

哪怕他有所准备,但当惠文帝问起的时候,他依然有些头疼。

“你在肃州闹出来的动静,倒是不小啊。”

惠文帝面无表情地看着宋言,身后依旧站着随身伺候的尚和。

宋言眼神微动,

“陛下明鉴,那动静可不是微臣惹出来的。”

周安县黄家犯下的罪行罄竹难书,惠文帝的桌案前必然已经有事情的始末,他也不用过多赘述。

至于黄友新父子,同样也是死有余辜。

惠文帝冷哼一声,

“你救下章和公主有功,便功过相抵,朕也不会怪罪于你。”

不就是不想奖赏我吗?

硬要给我头上安一个罪名。

宋言心知惠文帝这话中的意思,也躬身行了一礼,堂而皇之道:

“为陛下分忧,乃是微臣的分内之事。”

惠文帝深深看了宋言一眼,起身走到他身边,突然问道:

“你可认识董路董太医?”

董路?

宋言内心的慌乱一闪而逝,深怕惠文帝看出他心中的波澜。

“微臣认识谢神医、邱神医……并不认识什么董太医。”

“楚王要你调查莫家当年的谋逆案?”

惠文帝又问。

宋言心乱如麻,这父子两人是怎么回事?

一前一后来询问他……

“可有查出什么结果?”

不等宋言回答,惠文帝已经迫不及待追问。

莫家与顾家当年的谋逆案,尘封已有二十年,许多痕迹早就磨灭得一干二净,一时半会,哪里查得清楚?

现在,不仅楚王时刻关注,就连惠文帝也感兴趣?

宋言脸上挤出一丝苦涩,但又不是很明显。

他相信,惠文帝一定能够捕捉到,

“微臣这一路,为了协助柳大人破获黄家杀人灭门惨案,又孤身营救章和公主殿下,随后便马不停蹄回了天京城,哪有多余的时间去调查此案啊。”

宋言神色变化,顾左右而言他,眼角余光偷偷飘向惠文帝,

“若不是黄家故意从中作梗,或许还能查到一些蛛丝马迹,可现在……”

以惠文帝的耳目,他不可能不知道宋言这段时间的行踪。

“长篇大论,无非是想表明,此案毫无进展吧。”

惠文帝嘴角一颤,不愿意再继续听宋言哭诉。

宋言蹙眉,心中腹诽,长篇大论是为了表明,他也是迫于无奈,怎会是想表达此案毫无进展?

牛头不对马嘴……

再者说,这起案件,到底有多少人盯着,惠文帝一清二楚。

惠文帝自己不想查,楚王又分身乏术,受苦受累都是他。

惠文帝之所以对宋言寄予厚望,也是因为两件事情。

第一,他与黄家已经是不死不休的局面。

第二,青城山一行,他明知险象环生,却还是义无反顾地上山营救秦般若。

否则,他也不会如此好说话。

当然,这只是他一厢情愿的想法,在宋言眼中,惠文帝无非就是来给他找事的。

“陛下,此案想要查明,难度颇大,不如不查了吧?”

惠文帝面色微冷,宋言急声表态:

“当然,陛下若是要查,微臣定当全力以赴,不查明当年的真相,誓不罢休。”

他小心翼翼地看着惠文帝:

“不过,微臣斗胆,想要问问陛下,对此案是否还有其他看法?”

“看法?”

惠文帝挑眉,似乎明白了宋言指的意思,

“朕没有任何看法,也不需要任何看法,朕只想要一个结果。”

霸道……

宋言脑中顿时闪过念头,心下有些犹豫。

惠文帝真正在乎的似乎不是真相,而是他当初损失的颜面。

身为天子,却因为初登大宝,连一件扑朔迷离的案子,都不能随心所欲地调查。

他是想让他那些人知道,天子的威严,不可侵犯,仅此而已。

可现在……不能不管了啊!

宋言咬牙,硬着头皮,道:

“以陛下的智慧,岂会看不出此案疑点重重?”

“当年顾家驻守海州,莫家驻守北境,两家都手握军权。太子殿下也深得陛下圣恩,他们若真有谋逆之心,又岂会束手就擒?莫家会不带一兵一卒返回天京城吗?难道仅仅是因为莫家那还未出生嫡孙?”

“为何不能是临时起意?当年,莫家在军中的威望之高,有传言,北境偏远之地,军中只知莫家,却不知皇家。”

惠文帝冷哼一声,不置可否,眼中流露出一丝怒意,转眼消散。

宋言闻言,犹豫之后,道:

“若是临时起意,又岂会在莫家府邸等死?左右是谋逆的灭族之罪,为何不反抗?陛下恕罪,微臣就事论事,绝对没有冒犯龙颜之意。”

感受到一道冷芒袭来,宋言后背一冷,连忙解释。

“若没有反抗,莫同淅为何会逃脱?”

惠文帝衣袖一甩,冷哼一声道:

“还有,莫家那刚出世的嫡孙,为何会和董太医一同销声匿迹?”

“难不成还有同党?”

从顾宇庭口中,宋言倒是听闻,他能够安然逃脱,确实有人暗中帮助。

至于莫家,是否也有人相助,宋言也不得而知。

只不过,此人身份成谜,到底是何居心,顾宇庭也不敢断言。

会不会是楚王?

可当年他还年幼。

或许,是为数不多还在乎当年真相的人,这些人还隐藏在黑暗中。

“当年,奉命去查办此案的人,是你的父亲。”

惠文帝颔首,眼眸冷如寒冰。

宋言心头猛地一跳,难怪惠文帝会问他,是否认识董路?

难道……

宋言强忍着内心的躁动,强迫自己冷静下来。

在惠文帝面前,他不敢有任何的异动,否则便是刀斧加身的下场。

“既然陛下认为莫家和顾家罪有应得,那何必再查呢?”

宋言呼出一口浊气。

惠文帝眉目一凝,眼中忽然杀意浓烈,冷哼一声,道:

“朕如何做事,还不需要你来教。”

“微臣不敢。”

宋言惊觉,面色微变,连忙叩拜在地。

“朕说过,朕只要一个结果。”

“微臣明白。”

“还有一事。”

惠文帝的面色缓和,小心伺候的尚和也擦了一把冷汗,他看着宋言道:

“如何接待他国使团,你经验丰富,此次大齐使团到来,便由你负责。”

经验丰富?

是杀人和坑人的经验吗?

宋言想到楚王与他说过,连赵王也不同意和亲,那惠文帝想必也不会同意与大齐和亲。

“微臣定然不负陛下所托,不会堕了我大国风范。”

“如此甚好,你退下吧。”

惠文帝摆手,目送宋言离开御书房。

他沉吟片刻,又开口道:

“你说,莫家那位嫡孙,会是他吗?”

尚和先是一怔,然后立刻模棱两可道:

“回禀陛下,此事太过匪夷所思,老奴也不敢断言。”

惠文帝扫了他一眼,转身回到龙椅上,继续开始批阅奏章,可时不时闪烁的眼神,明显能够感受到,他此刻的内心并不想表面那么平静。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