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和嫡姐换亲后我成了王府主母 > 第四十四章 大师赠言

第四十四章 大师赠言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和嫡姐换亲后我成了王府主母!

李慕将自己拿在手里的两个平安符都给了姜青玉并说道:“你替我将这个平安符给娘,另外一个平安符你带着。”

“我也让大师给写了平安符,这个你自己留着吧!”姜青玉扬了一下自己手里拿着的两个平安符。

“这是我替你和娘求的平安符!”李慕将平安符放在了姜青玉的手心里。

这时候姜青玉要说心里没有一点儿触动那是假的,李慕求个平安符还能想到她,于是将自己求来的一个平安符也放在他手心,说道:“你求的我拿着,那我求的,你也拿着!”

“好!”李慕笑着收了下来。

不管姜青玉刚才求平安符的时候有没有想到他,这个平安符他都会好好带着。

姜青玉看了看手里的三个平安符,她留下李慕求的,另一个给婆母寒王妃,剩下的一个她是打算送给自己的母亲白氏。

当然,她还打算等会儿智远大师再写平安符的时候,她要厚着脸皮再去求两道去,一个给她爹姜保义,另一个给她大哥姜成贺。

“我们是不是也给祖母求一个平安符?”姜青玉问李慕道。

“大嫂嫂,最好不要了,否则会惹祖母生气的!”这时,跟在两人身后的李荣儿说道。

“为什么?”姜青玉问道。

难道老王妃不喜欢别人替她求的平安符,她更愿意自己去求?

“自从祖父去世之后,祖母就不太信平安符能给人带来平安了,甚至因此对平安符也生出厌恶来。”李慕原本温和的面容也变得冷硬起来,他给姜青玉做了解释。

姜青玉点点头表示理解,看来老王爷当初的死对老王妃的打击很大,连一个小小的平安符都能成了她埋怨的对象。

既然如此,她也就不必多事了,晚些时刻,她再去求两道平安符就好了。

姜青玉几人与李慕分开之后,李荣儿便对姜青玉说道:“大嫂嫂,我虽然在王府里和大哥接触的不多,但他对你真的不一样。”

“是呀,大哥和你说话时好温柔呀!”李曼儿也在一旁有些羡慕地说道。

“跟在大嫂嫂身边,大哥看我们的眼神也变好了呢!”李可儿甜笑着说道。

姜青玉知道李荣儿三人这么多年在王府很不受待见,甚至都没有被真正当成王府一家人过,同情她们之时,她也替李慕解释道:“其实,你们大哥本性温善,只是他自幼就生病,人一生病,时常会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变得反复无常,若是再对人生绝望,每日活在痛苦又无希望之中,难免就会伤害到别人也伤害到自己,所以你们心里不要对他生怨,以前的他可能都不算真正地活着。”

“大嫂嫂,我们心里都明白,我们从没有埋怨过大哥什么,我们都知道他看起来是王府世子,是祖母、父亲、嫡母最疼爱之人,其实他也是最可怜的那个人。”

李荣儿真心地对姜青玉说道,李曼儿和李可儿也在一旁点头,唯恐姜青玉会误会一样。

“你们虽然之前在王府过得不如意,但我看得出来,你们都是心性善良之人,这也是我为什么愿意和你们亲近,也愿意教导护着你们的理由。”姜青玉笑着对三人说道。

她初嫁到王府之后,秋姨就先替她摸了摸王府大小主子的脾气品性,从不少下人那里探知到三位庶小姐算得上良善之辈,就是被庶母打压的软弱了些。

“大嫂嫂之恩情,我姐妹三人定不会忘,也绝不会辜负你的信任和教导!”很明显,姐妹三人中李荣儿是李曼儿和李可儿的主心骨,她的意思就是她们的意思。

等到姜青玉又抄了一个时辰的祈福经文,她算算时间,再次起身出了长生院,她还要再去智远大师那里求两道平安符去。

好在她去的时候人不是特别多,稍等了等,就轮到她了,她也没有仗着自己的身份先让大师给她写。

到了近前,她恭敬地对智远大师说:“麻烦大师再给我写两道平安符!”

智远大师微微一笑,提笔给她写下两个平安符,旁边的小徒弟将平安符纸折叠好放进寺里专门祈福的黄色小香囊里,然后一并给了姜青玉。

姜青玉双手接过并道谢,正打算离开,却被智远大师喊住了:“女施主,请等一下!”

姜青玉不解地转向智远大师看着,就见智远大师依旧是那样慈悲的笑容,目光中透着看穿一些是非命运的超然,对她说道:“生非生,死非死,苦非苦,乐非乐,一念生七情,一念断六欲,诸法缘生,缘生缘灭,缘灭缘生,轮回自然,命之数也,女施主当广修善心、福泽众生,必能吉人天相、善者神佑。”

智远大师这几句赠言让在场所有人都把目光转向了姜青玉,当中可是有不少人知道姜青玉身份的,这么多年能得高德大僧赠言的寥寥无几,姜青玉还真是一再令人刮目相看。

“多谢大师!”姜青玉虽一时没明白智远大师这些话的意思,但一个“生”一个“死”就足以让她内心震撼不已,在这位高僧大师面前,她觉得自己无所遁形一般。

虽强装镇定走出了智远大师的视线范围,但她心里还是生出了不安,难道智远大师能看出她是重生的吗?不然他为什么突然对自己说那些话?

正在她有些心神不宁之时,一直跟在身边的春柳突然出声打断了她的沉思:“小姐,奴婢好像看到了商公子。”

“你看错了吧,他此时应该在豫州才对!”姜青玉回了神,这是皇家寺庙,商久裳怎么可能会在这里出现呢。

不过转头一想,像商久裳那样神秘的人,似乎他出现在哪里都不奇怪一样。

她还记得上一世自己刚成为真正的姜青玉不久,就在她常去的道观后山救下一个血肉模糊的人,那人就是商久裳。

就像生死轮回一般,今世她重生的时间和上一世穿越成为姜青玉的时间一模一样,她仿佛又一次回到了原点。

今生她依旧选择出手救下重伤的商久裳,上一世商久裳还在沥州养伤的时候,她就已经随着家人到了京城,之后她就嫁入了宋家。

后来,她又在京城见过一次商久裳,那是在她临死前的一个月,这个男人突然出现在她面前,对她说的第一句话就是:“你若过得不如意,我可以带你走!”

那时的她怎么会如意呢,家破人亡,只剩下一个空洞的外壳和满腔的仇恨,是她对宋家和姜家长房的恨支撑着她在这个异世活下去,直到她亲手毁掉宋家和姜家长房,她的气力才仿佛被全部抽走一般。

她拒绝了商久裳的“报恩”,如果她想离开有的是办法,可从一开始她就被命运的绳子牵引着走到了绝望的边境。

最后她大病一场,即便她很清楚只要几剂汤药她又能生龙活虎,可她选择了放弃,这也许是她倔强而又任性的选择一种对抗命运的方式。

可笑的是,再睁开眼她还是那个刚刚十六岁的姜青玉。

这一次她不会按照命运的剧本来走,所以做什么都提前一步,提前布局,提前救下商久裳,提前去做很多事情,但有些事情注定还是会发生。

她还是被当做冲喜新娘嫁人了,只不过这次她嫁的是李慕,一切似乎又注定不同了。

在她从沥州来京城的前一天,已经痊愈的商久裳只留下一句:“我要去豫州了!”然后他就骑着快马走了。

对于商久裳这个男人,她觉得熟悉而又陌生,一开始两人是大夫和病人的关系,后来治病的两个月时间内,似乎他们又成了能聊得来的朋友,再后来一别十年,再相见又仿佛是陌路人一样。

姜青玉也四处瞅了一下,人来人往并不见商久裳的身影,她忍不住低头一笑。

那个男人若是出现在人群中必定会引人注目的,谁让他有一张足以颠倒众生的英俊面容,可惜自己不是颜控,不会因为男人的一张脸而犯花痴。

姜青玉带着春柳往长生院的方向走,她不知道的是,就在她身后一处偏殿内,一个仙袂飘飘的白衣男子露出半张面容望着她,直到她的身影消失不见,他才转了身。

接下来在天龙寺的这几天,姜青玉白天跟着寒王妃去听高僧讲法、进入各大殿上香祈福,然后再回香室抄经供奉。

左丞相府的孙小姐凌湘有意同她交好,每日都要抽时间同她在香室闲聊一会儿,而她祖母的身子这两日也好了不少。

姜青玉每日进小院子依旧能看到相府的小丫鬟忙着煎药,飘散的药味也和第一次她闻到的没有不同。

她心里初时疑惑明明自己告知了华氏那药里有些问题,为什么还是能闻到半夏的味道,后来想了一下,也就有些明白了,大概是不想打草惊蛇吧。

所以她与相府孙小姐凌湘闲聊时也没有再提起此事,凌湘也没有明说,大家彼此心知肚明即可。

“凌姑娘才学厉害,没想到这刺绣手艺也这么好,我虽也学过针线,勉强能绣成一朵花一片叶,再难的怕是不太行。”

这天姜青玉和凌湘闲聊时才知她身上的衣裙都是这位孙小姐一针一线自己绣出来的,前两日她已知凌湘自幼是得大学士华云鹤亲自教导的学问,可是有着“京城第一才女”的名号。

“世子妃过奖了,我母亲比较严苛些,她说身为大家闺秀,要什么都学一些,不能总想着依靠旁人,我想着既然是要学,即便不那么喜欢,也要认真些,一来二去这刺绣的功夫就强了些。”

凌湘说话既没有自视甚高,也没有妄自菲薄,她笑容温婉亲善,谈笑间让人如沐春风。

姜青玉很喜欢同她坐一起说话,两个人即便什么都不说,也不会觉得尴尬。

“你母亲说的真好,女子存于世总是更艰难些,要相夫教子,要掌家理事,要友亲睦邻,要孝顺长辈,所以什么都学一些,不想着总依靠别人,这日子才能过得更得心应手、随心所欲些吧。”姜青玉感叹地说道。

凌湘也点点头,她也颇感身为女子的无奈,可无奈又怎样,这世上很多事情由不得自身,既改变不了,那就让自己努力适应吧。

“其实,世子妃你的刺绣针法简单,但配色是我远远比不上的,明明绣线的颜色也差不多,可是你配出来的颜色就更为令人眼前一亮,你是怎么做到的?”凌湘诚心诚意地请教道。

姜青玉笑了笑,见她一脸求知的样子,便说道:“其实这绣线配色也是有技巧的,花红柳绿是没错,但不同光线的映衬下,每一种颜色都可能千变万化,这也是我母亲教给我的。”

姜青玉听她母亲白氏讲过,她小时候也是富贵人家的女儿,白家也算是当地的刺绣世家,只不过家道中落,后来白氏的父母和唯一的弟弟也都死了,无家可归的白氏便进宫做了宫女。

白家有家传的刺绣和染绣线的独门技巧,也有白家先祖研究出来的配色秘诀,白氏只教过姜青玉最简单的刺绣针法和配色技巧。

上一世直到白氏临死之前,她才把所有的东西都传授给了姜青玉,或许也是怕白家的东西到她这一代就真正地失传了吧。

凌湘一听是姜青玉家传的技艺,也就没有继续再问,很快转了话题,聊起了别的事情。

一转眼,七日的万宗朝佛会便结束了,傍晚的时候,寒王妃一行人终于重新回到了王府。

她们不在的这几日,寒王府倒是格外的平静,二少爷李戡已经继续进宫当差去了。

王府里唯一令人觉得有些意外的事情,大概就是万侧妃在自己院子里弄了一个小佛堂,竟然每日开始吃斋念佛起来。

姜青玉回到水云阁,对于万侧妃的举动也只是抬抬眉毛,凭万侧妃做的那些事情,她可不信老王妃一巴掌就能让万侧妃悔悟,到底是真念佛还是暗害人,怕是要往后看了!

“世子妃,二爷刚才让人来了,说是大小姐姜青莲肚子里的孩子没保住!”姜青玉刚沐浴更衣结束,秋姨便走近她禀告道。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