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下堂妇,做疯批,嘎嘎乱杀笑嘻嘻 > 第196章 热闹

第196章 热闹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下堂妇,做疯批,嘎嘎乱杀笑嘻嘻!

朱长秋最终因绑架,意图奸污女子,造谣生事等罪名被被判处监刑十年。

朱老爷为这个独生子求爷爷告奶奶,一双粗腿都跑细了,也没能起到任何作用。

在判决文书下来的当天,朱老爷和朱夫人就病倒了。

而邱家则是趁他病,要他命。

朱长秋的罪行被公开以后,朱家就成了众矢之的,连布庄的生意都受到影响。

邱家趁着这个机会在朱家布庄对面开了新布庄,当面锣对面鼓的打擂台。

说到开布庄,其实邱晚芳早有准备。

她避居外祖家的这些时间,也并非什么都没干,她在当地买了一家濒临倒闭的织布坊,在花样和颜色上下功夫,一年多的时间也算小有所成,在周边几个县城有了一定口碑。

在她的规划中,有朝一日她一定要带着自己的布庄回到怀宁县,在生意场上跟朱长秋一较高下,打得朱长秋跪地求饶。

只是她没想到,机会竟然来得这样快。

邱家新开的布庄主要售卖的是各色新鲜花布,再辅以常见的基础款式,开业之后生意爆火,对朱家的生意形成了不小的冲击。

往后一两年间,邱家的布庄发展越来越好,朱家的生意则是日渐萧条,后来朱老爷索性将布庄和织布坊兑了出去。

邱晚芳在布料生意上崭露头角,成了怀宁县生意场上冉冉升起的新星。

当然,这些都是后话,眼下邱晚芳还不知道手中的布庄能有这么好的发展……

终于摆脱朱长秋之后,邱晚芳眉间的郁色彻底消失,也懒得再扮丑,这样一来,竟隐隐有了些当年怀宁县第一美人的风貌。

她长得貌美,手里还掌管着布庄生意,再加上邱老爷曾在酒桌上放言,大女儿吃了太多苦,等她嫁人时一定要给予丰厚嫁妆。

因此县城不少人家都闻风而动,媒婆接二连三的上门说亲。

邱晚芳对嫁人一事并不热衷,三年前如此,三年后更是避之唯恐不及。

为了躲避她娘一天两三回的唠叨,她索性收了行李,搬到沈暮秋家去住了。

她原本以为可以躲个清净,没想到沈家比她家还热闹。

究其原因,还是因为沈星回当了典史。

之前因着沈星回坚持要把沈志送去坐监牢,族人对沈星回意见很大,隐隐还有割席断交的趋势。

可是没过几天就传来沈星回当了典史的消息,险些把大伙儿的下巴都给惊掉。

独自在家生了几天闷气的沈云贵听到这个消息,立刻想起沈星回回家那晚发生的事情。

那时沈星回说认识国舅爷,他当时就觉得沈星回以后肯定大有作为。

只是这几个月,沈星回啥正事儿也不干,光顾着窝里横,给王氏一家找麻烦。

他渐渐就觉得沈星回应该只是扯了国舅爷当靠山,并没有真的交情。

他万万没想到,回来快小半年之后,沈星回竟然给自己弄了个典史之位。

典史在官场就是不入流的末微小官,可对沈氏一族而言,绝对是光宗耀祖的事情,值得开祠堂庆祝。

他刚想去找沈星回,立刻想起不久之前,他还指着沈星回的鼻子骂人……

早知如此,他当初多那个嘴干嘛?

沈星回爱把沈志送哪儿去就送哪儿去,哪怕流放又有什么关系?

他们沈氏一族有了个典史,谁会因为沈志的破事低看他们一眼?

说不得还得赞沈星回大义灭亲,是个好官。

沈云贵乱七八糟的事情想了一堆,肠子都悔青了。

他正想着要如何自然又不丢脸的去找沈星回,几个族老相携上门。

不用问,定是因为沈星回当典史的事情。

“族长,如今村里都在说星回当上典史了,咱是不是也去看看,问问什么情况?”

看肯定是要看的。

沈云贵想着伸头一刀,缩头也是一刀,事情是躲不过的,不如早死早超生,于是跟着几个族老一起去了村口。

他们到的时候,沈家堂屋已经坐满了人。

沈暮秋看到他们倒是热情,很快又搬了椅子过来,坐在前排的人也主动让了坐。

坐下之后,沈暮秋不等他们开口,抢先道:“族长和各位族老应该也是为我哥当典史的事情来的吧?

我哥一早就去衙门了,他临走前说刚上任,这些天可能没空回来,让我跟您说一声,估计得等到冬祭的时候才能祭祖宗。”

沈云贵听到这话,立刻喜笑颜开。

当典史的事情是真的,沈星回也没有因此傲起来,还主动给他递了台阶,这叫他怎么能不开心。

他哈哈笑道:“不妨事不妨事,让星回紧着他的差事来,祭祖的事情不着急,我相信祖宗们泉下有知也能理解。”

族长都表态了,族里人自然是蜂拥而至,上赶着攀交情,再加上村里人,还有隔壁桃花村的也有不少人来凑热闹,沈家一时门庭若市。

这是第一波凑热闹的人,除了他们之外,还有另一帮人找上门。

沈星回在县城当了几天差,吃了几天酒之后,不少人都知道新任的典史大人还没成亲,于是纷纷开始打起了小算盘。

沈暮秋身为沈星回唯一的亲人,这桩婚事少不得要由她来操持,因此沈家的门槛都要被媒婆踩踏了。

怀宁县说小不小,但要说大,这也只是个县城,媒婆拢共就那么些人,可是盯着典史夫人这个位置的,又何止二三十家?

因此之后几天又出现了一个媒婆给几家同时说亲的情况。

邱晚芳找上门来的时候,沈暮秋正在沈星回的堂屋见媒婆,而在她自己的堂屋,还有十几个乡邻正等着她。

如今已是寒冬,大伙儿都不用干活,在哪里猫冬不是猫,于是不约而同盯上了沈暮秋家。

沈家新盖的房子都有火墙,明明是冬天,却跟春天一样舒服,因此大伙儿都愿意来这儿坐着唠嗑,带了针线活过来,一坐就是半天。

沈暮秋不在,她们自己也能聊起来。

看着人满为患的沈家,邱晚芳觉得自己可能来错了地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