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三分人七分鬼 > 第47章 这天夜里,看似平静,实为波涛汹涌

第47章 这天夜里,看似平静,实为波涛汹涌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三分人七分鬼!

这天夜里,看似平静,实为波涛汹涌。

韩老板没有跟黄娟娟当秘书的事讲的很明白,只是说是厂办工作,这是为了让她有个适应过程。

当今社会,女秘书这一特殊岗位,口碑不是很好,免得黄娟娟忌讳。其次是让她干一段时间,如果称职的干下去,实在不适应,也有个台阶下。

韩老板选她,不是看她有多少能耐,而是看她为人处事和办事的理解能力。

当然,看得顺眼是最要紧的。

黄娟娟是那种耐看且养眼的少妇。

娟娟大半夜在试穿衣服,对着镜子左照照右照照,爱不释手。

穿上高跟鞋,整个身体挺拔向上,走起路来昂头挺胸,精神饱满,活像一只骄傲的公鸡。

怪不得,街上那些穿高跟鞋的女人,个个神气活现的,原来奥秘在这里啊。

打今以后,自己也像只昂头的公鸡啦。

她自己抿住嘴,对着镜子偷偷乐着。

在床上睡觉的老公,假装睡着了,其实他眯眼瞧着老婆的一举一动。“臭美”。

老婆的这身打扮,确实是好看,比结婚时更漂亮。

俗话说得好,“人靠衣装,佛靠金装”嘛。

何况,自己老婆底子好,身材匀称又苗条,皮肤黝黑,光滑细腻。

七年前,村里的媒婆说过几次,给她说媒,要不是自己留有一手,征服了她,她早就嫁到外村去了。

真是要感谢父亲。

那会儿不想学。

祖传的算盘秘方,不传外人。

背诵秘方特别难,什么推三进一,要除五啦;退二进五,要减二啦,这样的口诀有八百多个,枯草乏味,很容易记错。

父亲在身边盯着,挨过几次打,不记得了。

为了保密,这些口诀烂在肚里,也不得往外人说。那是养家糊口的“口粮”啊。训练时,凡是写在纸上的口诀,必须烧掉。

窗外小伙伴们偷偷听着,“叽叽歪歪”的声音,以为是在拜菩萨念经呢。

幸亏父亲的严格要求,自己才像个文化人。

男人一定是要有追求的。

黄娟娟老公姓郭,名牙子,村里人都唤他老会计。

他打得一手好算盘,是村里的会计。

方圆十里地没有不知道老会计的。

老会计打算盘是从他爹那儿学的,从小就在算盘上拨拨打打。

别人是一个手打算盘,他是两只手同时在算盘上打,嘴里念念叨叨。据说,他嘴里捣鼓来捣鼓去是在念口诀,别人听不懂,他也不往外说。一次,村长找合作社银行要贷款,购买一批奶牛,准备搞鲜牛奶,说是城里人对鲜奶需求量大,贷款迟迟批不下来。

为了套近乎,村长跟行长打赌。

村长让老会计和银行里计算快手,比拼一下,是银行工作人员快,还是自己村会计快。

说好了,如果是村长这边赢了,银行就放款。

行长本来就没拿这当回事,一个村夫,怎么可能跟我们银行比高下?

行里几个技术能手,点钞速度快,计算能力强,在行业里也是佼佼者。一黑板数字,密密麻麻,加减乘除都有,看谁算得快、准。

银行两名工作人员,一人用算盘,另一个用计算器打。

结果,老会计的运算速度远比银行快手快得多,而且没有差错。

行长傻眼了,他愣了会,回过神来,给老会计戴高帽子,要老会计把口诀贡献给国家。

老会计说是祖传秘方,不外传,只传自己儿子。

黄娟娟觉得老会计年龄大自己十岁,是个文化人。

而且是村里的会计,有一技之长,在村里也算是能人了,嫁给他合适。

这天夜里,看似平静,实为波涛汹涌。

黄娟娟一夜兴奋的没合眼,老会计愁了一夜的危机感。

想想娶了媳妇七八年了,两个人在感情方面有点说不清,那种热乎劲,肯定是没有了,也许“七年之痒”之说,是真的。

这一夜没睡好,也是真的。

只有儿子抱着枪,睡得好沉。

白天,儿子拿着心心念念的枪,左喵喵,右喵喵,然后小嘴“啪,啪”,开心劲别提了。

黄娟娟心底里乐着,儿子失望眼神消失了,内心宽慰了许多。

第二天,娟娟穿着一身新衣服,挎着小包,一手提着高跟鞋,急匆匆往上班的路上赶。

刚进厂门口,被门卫拦了下来,门卫见到一位陌生摩登女郎来厂,一时没认出黄娟娟,拦了下来。

娟娟一屁股坐在靠墙根的长凳上,揉揉脚,怎么不认得我啦?

“哦,是娟娟呀,怎么又当新娘子了?”门卫疑惑地问。

百来号人厂子,都是附近几个村里的人,叫不上名字,都眼熟。

娟娟气不打一处出,“去你的”。

黄娟娟从家里走到厂里也就是二里地。

新衣服挺合身的,就是高跟鞋不习惯,走路别扭,脚背有点疼。

她终于明白了一件事,原来,城里的那些穿着时髦的女人,为了好看,都是这么忍着。

她顾不了这么多了,换上平底鞋,为了赶时间,总不能,到厂办工作第一天,就迟到吧。

莫主任正在擦桌子,听到楼梯脚步声,转身看到黄娟娟狼狈的样子,“噗呲”笑出声来。

“娟娟呀,提着鞋子干什么?这身新衣服太漂亮了。”

“穿高跟鞋太受罪了。”

“没办法,男人就喜欢女人穿高跟鞋。”莫主任有经验,“你穿上试试。”娟娟穿上高跟鞋后,整个身体挺拔,亭亭玉立。

“走路时,脚步迈得小一点,上身保持平稳。”莫主任指导娟娟穿高跟鞋走路的技巧。

“这两天,韩老板不来公司,你就在办公室多练练走路吧。”

莫主任一改往日的严厉,对黄娟娟十分体贴。

每天赶在娟娟上班前,把娟娟的桌子擦了又擦。桌子底下的纸篓清理得干干净净。平底鞋齐齐地凳子后边挨着。娟娟坐着时,穿着高跟鞋,脚得别着不舒服,换平底鞋就好受多了。

她了解韩老板的心思。

接下来,她要把韩老板伺候好,还要把这个小骚货照顾好 。

这个女人将来要比自己更亲近韩老板,在韩老板那里说重了,影响自己的前途,说轻了保住厂办主任的位置。

再不能像对待石老板的态度,对待他俩了。

过去,莫主任就是这个厂子里的管家婆,工人们视她是厂子里的二号人物。

管人,还管厂里的后勤工作。

她还是三个厂的联合党支部书记。

莫主任希望新来的韩老板,能把业务做上去。

她尽力做好后勤工作。

镇政府领导也跟她谈过话。

新的老板来了,配合好,做好职工的稳定工作。

镇政府领导这么重视莫主任也是有原因的。

莫主任的全名,莫丽香,其丈夫是镇政府的人大主任,掌管着全乡镇的人大代表工作。

莫丽香在镇上的小学里负责后勤工作,夫妻俩结婚二十来年,至今没有子嗣。

莫丽香身体结实,四十有五的她,精力充沛,天生好动。

她觉得庙太小,一直想出去干点事。

整天泡在学校里,看到这些娃,闹心。

为了避开烦心地,她找了离开借口。

后来,下属村组建了鸿达纸箱包装公司,她被安排到该厂的办公室担任主任。

莫丽香是个要强的人,在工作上有自己的主意,与总经理石鹏民时常出现摩擦。

石老板想让她走人,就是走不了。

石老板非常恼火,来个一不做二不休,干脆自己背地里干起私活来。他把业务承揽到朋友企业,有时派技术工人到朋友企业干活,自己从中拿提成。

莫丽香业务一窍不懂,除了生产业务,她什么都要管。

一次,石老板在食堂宴请客户,莫主任关照厨房“四菜一汤”标准上菜,硬是按照普通接待,酒也不上。

吃饭喝酒是生意场上不可缺少的环节,弄得石老板很没面子。

石老板无奈地说,“我已经很节约了,请客户在自己厂子里食堂吃饭,没有请他们到外面饭店吃饭了”。

莫丽香认为,企业效益不佳,这种吃吃喝喝的,只会添加企业负担。在韩老板来这家企业之前,该企业总经理位置已经空缺有三个月了。

韩老板这几天在外跑业务。

自从,接下两家企业,压力是不小的。

火气有点大,嘴唇发出了火疮,急火攻心。

他想尽快的让这两家企业起死回生,走出困境,在镇政府领导面前有个交代呀。

这次,他也是下了血本的。

他想出人头地,必须要狠心下手,现在机会来了,他想搏一下。

反正有鲍科长做后盾。

他火急火燎地回到老厂,找到了鲍科长,希望鲍科长出出点子。

鲍科长确实有两把刷子,没让韩子崴失望。

平日里,他不闲着,有事没事总找业务员了解了解行情,自己偶尔会走访业务单位,对外面市场颇有了解。

他皱起脑门子,弯下腰,不急不慢从抽屉里取出一条烟,熟练地打开其中一包,点上一根烟,深深吸了一口,舒展开眉头。

这两条《小熊猫牌》烟是韩子崴塞进鲍科长抽屉里,孝敬他的。

他深深吸了一口,烟气柔和细腻,“好烟”鲍科长连连称赞,特意表达给韩子崴看。

这烟他家里有好几条,有点舍不得抽。

他准备送厂长和分管副厂长各两条。

这烟我很是喜欢,今后别忘了多多的送过来哦。

韩子崴理解意思,聪明人不是听你说的有多好,而是看你的表情神态。韩子崴坐在鲍科长对面,恭恭敬敬像个小学生,垂着双手,连烟都不敢抽,焦急地等待鲍科长--------。

“这样,小韩,短期内,我可以给你们企业业务。但,不是长久之计。”鲍科长清了清嗓子,开腔了。在韩子崴这里,鲍科长一点不吝啬自己的资源。

虽然,韩子崴长的寒颤,但是蛮有头脑。

“这样,我给你牵线两家企业,你自己的两家企业,分别与这两家企业对接,搞联营企业。”

“一旦成功了,成为一个新的经济体,你的企业就不愁吃喝了,这才是长久之举呀。”韩子崴瞪大眼睛,充满了火一样的热情,听的真切。

鲍科长的思路完全颠覆了自己的想象。

搞点原料呀,弄点紧缺货品呀这种倒买倒卖的想法。

鲍科长说的这两家企业,是时有耳闻的企业,都是国有的,有一定的实力。

没有铁的关系,人家不理你的,连厂门子都进不去。

联营企业,某大中型企业或国有企业与某乡镇企业合资或合作,大企业出技术或销售,乡镇企业出劳动力,出场地。

资金按照合作的比例。

关键是享受企业所得税“二免三减半”即:二年免征企业所得税,三年减半征收所得税的优惠政策。

对企业来说,这是有相当诱惑力的呀。

现在,有些企业,重新注册一家公司,新厂和老厂,二块牌子一套人马,吃尽“二免三减”的红利。

更有企业,与外国公司合资、合作成为“三资”企业,享受外资企业更多优惠政策。

改革开放出台了许多相关政策,促进了企业的发展。

韩老板虽在搞企业,但终究是个工人出身,对时事的了解和把握,不那么的在行。

只是,他的头脑灵活,精明。胆子大,有冲动。

韩子崴听着,想着,内心热血沸腾,起身握住鲍科长的手。“鲍科长,你真是,真是我的恩人呀!”

韩子崴挂职的两家企业,得到鲍科长的牵线,不出半年,实行了联营合作,技术师傅入驻联营企业。

前面提到的赵韵丽老公王舒平就属于这样的技术师傅。他在德立库金属加工厂负责技术输出,帮助联营厂工人提高技能。

产品质量大幅改进,产能显着提高,销路打开,企业的经济效益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两家企业成为镇政府的首批联营企业,成了改革开放的成功典范。

韩子崴成了镇政府的红人,大会小会介绍经验,还上了省级电视台。

镇里每逢举办招商会,韩老板是必须被请到场,作为帮镇政府把关的专家。

韩老板的成功事件,一时来厂参观,考察人多了起来,黄娟娟以秘书的身份,里里外外的接待应酬,忙的不亦乐乎。

一年来,黄娟娟得到了锻炼,接触各种人物,跟着韩老板外出洽谈业务,酒桌上结识了许多老板朋友。

唱歌跳舞,她也学的像模像样的。

人聪明,勤奋,韩老板对她没有什么约束。

什么都好,就是文化水平低了些。

韩老板建议娟娟去上补习班。

娟娟不愿意去,“都老了,还学习文化?”嘴上这么说,心里嘀咕,上补习班怕别人笑话。

韩老板自己也在进修,他每星期有一二次去市理工大学上课。

韩老板看出娟娟的顾虑,用最浅入易懂的道理引导她。

“文化提高了,孩子问你问题时,你们之间有交流的话语了。学习是自己的,别人怎么说管他干嘛。”

娟娟想对呀,现在孩子问自己,总是一问三不知,问他爸爸也是这样。

他爸爸是文化人,可是他只会拨算子。

现在跟着韩老板,眼见的多了,许多老板,个个都是大学文凭,讲起来一套套的。

韩老板这么有才华的人,还在大学进修呢。

娟娟希望自己的孩子,将来也是有文化的大老板。

娟娟明白了韩老板的善意。

第二天就去补习班报了名。

韩老板告诫娟娟,现在身兼两家企业,不要把两家企业的事搅在一起,一码归一码。

娟娟虽然不是很聪明,但是,她听懂了韩老板的意思。

韩老板说的,做的,这些事令黄娟娟非常佩服。

在内心征服了黄娟娟,无意间,她觉得韩老板在她心目中形象越来越亲和。过去,有点怕他,现在没有这种感觉。

“踢踏-踢踏-”高跟鞋节奏清脆,走道里响起悦耳的脚步声,打破了沉闷乏味的“轰轰”声。

自打娟娟来了以后,办公大楼仿佛亮堂了。

脚上起泡的地方,莫主任早已在医护室拿了一沓创可贴。

帮着娟娟粘在起泡处。粘完后,起身,心里“叨叨咕咕”地,小骚货身上喷的啥味?挺香。

娟娟能吃苦,只要韩老板喜欢的,这点疼算什么。

现在娟娟跟着韩老板,走动于两家企业。

自然,她顺理成章的在两家企业里领工资。

她现在的工资比莫主任的还要高,这事只有韩老板知道以外,没有第三人知道。

娟娟把一家公司的工资全部交给了老会计,从另一家企业领回的工资,瞒着老会计,存进了用她妈妈在银行开的账户里。

因为,老会计对钱有种特别的“兴趣。”

要从他兜里抠点钱出来,特别的难。

万一娘家人那边有点什么事,她可以照应。

再说,父母年纪大了,自己有点钱放在那儿,心里踏实许多。

她非常非常的感激韩老板。

现在,韩老板让她做什么,她都愿意。

韩老板是从内心深处把她当回事。

过去,那些瞧不起她的人,现在都无地自容,见着她低头哈腰的,她反而瞧不起这样的人。

那些曾经欺负过她的人,居然有人拿着礼品来家串门。

意想不到的,连莫主任都给她赔不是,说那次处罚的不妥当,下个月的工资里给予补偿。

娟娟愣了半天,才想起莫主任说的事。

一年前,有次上班迟到,正巧被在门卫室取报纸的莫主任看见,抓了个正着。

当时,莫主任虎着脸,指着黄娟娟,口沫四溅问门卫,这女人是哪个车间的?叫什么名字?是不是经常迟到?

门卫老头看见莫主任已经吓得不轻。哪敢隐瞒黄娟娟的身份呀,如实告知。

当月,黄娟娟的工资里扣了十元。

为了这事,家里的老会计,吃饭时、睡觉时“叨叨、叨叨”责怪娟娟。现在的黄娟娟,不是以前的黄娟娟了。

身份变了,地位高了,人们看你的样子也顺了,跟她说话的语气也柔和了。

过去,车间赵主任凶巴巴的,做这做那的。都是一个村的,到了车间像变了个人似的。

有时色眯眯的,动手动脚的,想吃她“豆腐”。

现在,遇见黄娟娟,老远就大招手,“娟娟秘书,你有什么事,只要吩咐一声哦。”

要不是他是老会计的表哥,娟娟都懒得理他。

以前,娟娟私下里呼他“表哥,”老会计说,赵主任是自己的表哥,娟娟跟着叫“表哥,”不过,他们之间从不来往。

黄娟娟衡量着身边熟悉的男人。

韩老板不像有些男人,只会嘴边挂着,你好看,你好漂亮哦。

韩老板,话不多,事办的一件件有模有样的,让自己整日里心花怒放。现在,儿子要什么,就不用那么寒酸样了,自己马上可以买给他,如果老会计问起来,自己就可以胡乱说是客户送的,一点事都没有。

韩老板在她心目中,就是高大帅气。他懂女人,在许多方面他比老会计都好,是个真正的男人。

这些天,她梦里常出现韩老板样子,自己舞动着长裙,在韩老板面前翩翩起舞,韩老板视而不见,让她伤心透了。

老会计不知从哪里冒出来,铁青着脸,扇了她一个大嘴巴,恶狠狠地骂“臭不要脸。”

一阵惊吓,梦醒了。

她下意识地,想继续入梦,可是,怎么也寻不到刚才的梦境。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