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八零军婚:从夺回家产开始 > 第34章 效仿

第34章 效仿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八零军婚:从夺回家产开始!

黄副校长心里其实也很认同朱主任的话,娶了叶舟那位,可不就是男狐狸精吗。

按照朱主任的说法,叶舟是被保送上研究生的。

学校是打算让她读研后留校。

她却拒绝了,说是父亲身体不好,回锦城就业。

事实却是——放弃学业,嫁人随军。

学校后勤部也有随军家属,黄副校长很容易就打通师部的电话。

跟师长一打听,叶舟的爱人是个营长。

营长,也不算多大的官。

之前,驻军举办战斗英雄巡讲,来过柳城大学。

其中有个营长,叫贾永源。

黄副校长问了师长,叶舟的爱人姓周。

连战斗英雄都不是。

据说,部队是讲究军功的地方,那位贾营长,以后必定前途无量。

哦对了,前两天,人事科的科长还来找他,说是贾营长的爱人,刚大学毕业,想到柳城大学来工作。

黄副校长把对方的档案拿过来,一看,大专学历,英语教育专业。

柳城大学虽然不能跟F大那种名校相比,在校生,包括专科和本科,还有两个硕士点。

大专学历,怎么能担任教职。

让她去后勤行政部门,黄副校长又觉得太屈才了。

身为教育工作者,最清楚现在一线教职岗位人才缺失。

于是,黄副校长亲自牵线,把于虹玉的档案和简历转给了柳城高级中学。

那是柳城最好的高中。

叶舟出门准备去见黄副校长的时候,于虹玉也刚好出门。

两人的目的是一致的,都是要去找黄副校长。

于虹玉身上穿的衣服,几乎跟叶舟去电视台竞聘时穿的一模一样的款式。

外面那件毛衣开衫,是她让人赶织的,大红色。

里面的衬衫,是让苏梅做的。

还有裤子,也是苏梅做的。

当然,布料是她自己的,不是的确良,是更高端的、掺了棉的布,穿着很舒服。

从楼上下来,于虹玉就引起家属院的家属的注意。

这个时间段,在院里的,基本都没没工作的。

于虹玉非常有信心,这些人应该都没见过那天叶舟的装扮,定然也就不会有人说她模仿叶舟。

“虹玉,你这身衣服可真洋气。跟挂历上的明星似的!”

“这是在哪买的呀?”

“虹玉,听说你要去柳城高级中学当老师?”

于虹玉撩了一下耳根的头发,说:“对,柳城大学的黄校长,把我推荐去了柳城高级中学。”

“哇!你居然还认识柳城大学的校长?”

于虹玉微微一笑:“黄校长人很好的,我本来还想休息一段时间,再考虑工作的事情,他就给我安排这份工作。”

家属们听得都特别羡慕。

还有人奉承地说:“孩子读高中的时候,我们家那口子要是没转业,还得仰仗虹玉照顾了。”

于虹玉说:“如果我那时候还在柳城高中,当然没问题。不过,黄校长的意思是,让我去柳城高中,只是暂时的。毕竟刚恢复高考没几年,中学师资缺口太大,为了孩子们着想,我就听从行校长的安排了。”

其他人一听,顿时浮想联翩。

“虹玉,柳城大学的校长,应该是让你先去高中历练一下,然后再把你调进大学吧?”

“肯定是这样的!要不怎么叫暂时的。”

于虹玉目的达成,笑着跟大家说:“不好意思,各位嫂子,我跟黄校长约的时间快到了,我就先走了。”

于虹玉往前走了一段路,发现本来应该等在这里的吉普车,却没有踪影。

正有些不耐烦的时候,听到一阵脚步声。

司机小张跑过来,额头上都是汗,“嫂子,对不起。车出毛病了,正在修,一时半会可能修不好。您要不到东大门那边,十分钟之后,有大院的班车去市里。”

于虹玉气死,她才不要跟那些又土又没文化的女人们一起坐车。

她好不容易才打听到,今天下午黄校长会去办公室,她还想着坐吉普车直接去办公楼下,被人看到,也有面子,很多事情就更好办。

她一点也不想去柳城高中当什么老师,要去也是去大学。

她的目标是柳城大学的行政岗位。

当老师有什么好?只要在合适的行政岗位上,就算是教授,也得乖乖听她的。

而且,在大学里任职,多有面子。

司机小张看到于虹玉有些扭曲的表情,心里也很不屑。

他是汽车连的战士,又不是贾营长的专属司机。

今天也不过是因为贾营长出去执行任务之前,跟汽车连打招呼,让送他的家属出去办点事。

“你们是怎么办事的?出车之前,不知道把车检查一下吗?”于虹玉没好气地说道。

最终,于虹玉还是不得不往家属东大门去。

她赶到的时候车子已经发动,正准备开出去。

于虹玉大喊,车门打开。

上车后,于虹玉能感觉到车里所有人的目光都投到她身上。

其中就有后勤干事家的刘嫂子,她旁边的位置正好空着,立刻招呼于虹玉坐过来。

“虹玉,你这身衣服可真好看,比那个谁穿的,好看多了。”刘嫂子说这话的同时,眼尾往后挑,叶舟坐在最后一排。

于虹玉知道自己有效仿之嫌,自然没接这话,她说:“刘嫂子,你今天没上班啊?”

“请假了,市里百货大楼来了一批新货。你要不要一起去看看,晚了可就没了,我这是内部消息。”

于虹玉说:“不用了,我有事,去一趟柳城大学。”

此话一出,周围听到的人都特别感兴趣。

大学,对于这个年代的人来说,几乎等同于圣地。

能考上大学,跟中状元差不多。

刚才在楼房家属院的对话,在这辆颠簸的大巴车上,几乎一字不差地上演了一遍。

刘婶子还恭维地说:“要我说啊,电视台那个工作,对于虹玉你来说,确实屈才了。去电视台有什么好的呀,当然是去大学里最好。每年还有三个月的假期。”

于虹玉边笑边谦虚地说:“嫂子们,你们可别张扬啊,我这不是没去柳城大学吗。是去柳城高中。”

“那不是更好,先是去柳城最好的高中,然后再去大学。以后我们家属院的孩子读高中,不得靠你帮忙,让孩子分进好班啊。”

后排的叶舟,思忖:黄校长?柳城大学的正校长,也姓黄吗?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