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长生门:从大明开始 > 第72章 说服老朱

第72章 说服老朱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长生门:从大明开始!

“是二虎无能,才叫皇爷受辱!”

二虎等几人尽数以头抢地。

书房不欢而散后的朱元璋并没有离开,而是在二虎的搀扶下回了房间。

此刻的朱元璋越发老态,面色颓然,

“唉,咱的皇后劝咱,咱的标儿劝咱,可咱这个经历饿死双亲,饿死兄弟姐妹的朱重八,果然是屠龙者又成恶龙!”

“陛下…”

“那小子说的对,心系百姓又怎会唯吾独尊,凌驾在百姓之上,还真是矛盾呐!”

“陛下,我们回京吧!”

朱元璋意兴阑珊,

“都起来吧~”

“老刘啊,是咱朱重八对不起你啊…咱后悔了…悔不当初啊~”

“咱这个皇帝当的失败,做人更失败啊…”

“陛下莫要妄自菲薄,没有您驱除鞑虏,哪来大明百姓的安居乐业?”

“呵,安居乐业?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咱只会空印宝钞从百姓头上抢钱;咱只会分封亲王,让他们抢夺地方百姓的土地,让他们掏空国库;咱只会阻扰开海,放任取之不竭的鱼获,叫百姓忍饥挨饿……”

朱元璋摇摇晃晃起身,

“咱是该让贤了!”

“陛下…”

众人齐呼。

朱元璋面色郑重,

“尔等即刻回京,带着咱的印信,着太子朱棣选吉时登基!”

“卑职遵旨!”

二虎犹豫道,

“皇爷如此重大的事,还得您亲自回去主持啊,再者陆长生不臣之心昭然若揭,您还是尽快…”

朱元璋打断,斩钉截铁道,

“不,他不会!”

哪怕之前朱元璋一直都疑心陆长生会威胁朱家江山,但书房里陆长生与李中正的对话,以及陆长生那通咆哮,反而让朱元璋心底的那丝疑虑尽去。

“二虎随咱多年,便留下给咱做个伴吧,他陆长生不是要远行么,咱也跟着去见识见识。”

二虎福至心灵,

以陆长生对太子朱棣的推崇,定然不会让其父有危险。

陆府书房,朱元璋走后,只剩3人。

“少爷,我本就是宫中下人,跪皇爷乃是天经地义,您又何必为了我…唉,叫皇爷他情何以堪…”

陆长生摆摆手,

“此事文静你只是恰逢其会,老朱的态度你也看到了,没这个导火索,也会有其他的,你就莫要自责了。”

“去联系老李,带着他去地库,将那些积攒的枪械,尽数发给捕鱼队那些没有领到的人,挑选的400水手优先。”

“让他补给尽快安排妥当,咱们明日就走,省得两看相厌!”

文静也巴不得赶紧离开,当即点头,朝徐妙锦一礼,

“徐姑娘见谅,文静失陪。”

徐妙锦还以微笑,

“文姐姐请便!”

盯着文静离去背影的下盘,徐妙锦笑的意味深长,起身朝陆长生一拱手,

“陆东家既说来者是客,不知可有闲暇陪我这位不请自来的客人四处走走?”

陆长生抬头对上徐妙锦的唇红齿白,尤其嘴角的一抹讥笑,不禁以手抚额,苦笑道,

“你这丫头不是在筹建医院么,跟老朱来捣什么乱?”

一句话让装大瓣蒜的徐妙锦险些破防,心中小窃喜,但面上不显,

“哼,这就是陆东家的待客之道?我还大你三岁,你却像是长了一辈似的,无端占我便宜!”

陆长生好笑,

“倒是陆某的不是,请!”

二人穿过不大的新城,走过长长的码头,漫步在夕阳下的滩涂。

多是徐妙锦在叙说,从大蒜素说到青霉素,从京城的变化说到长生医院的发展,陆长生频频点头,不知不觉的十年,大明已是有了巨大进步。

“谢谢你,我爹和李伯伯走的很安详。”

“唉,医学若是再发展百年,或许他们不至于走这么早!”

“知足常乐,饭也要一口一口吃才行。”

陆长生点点头,想到什么顿住脚步,望向徐妙锦,

“妙锦姑娘29了吧!”

徐妙锦目光躲闪,不知陆长生这没头没脑的问题几个意思。

陆长生伸出右手,掌心朝上。

徐妙锦心跳加速,大脑一片空白,夕阳照耀在白皙俏脸上,反而很是可爱,鬼使神差地伸出青葱玉手,放在陆长生的掌心。

陆长生一把握住软糯小手,轻轻一拉,便将美人拥入怀中。

软香温玉在怀,陆长生感受着徐妙锦轻颤的身体,

“傻丫头,姑娘家能有几个十年青春!”

徐妙锦泪流满面,哽咽抱怨,

“都怪你,谁让你抓鱼不带我~”

“……我注定当不了称职的夫君,又怎敢误人前程!”

“可你已经误了……”

徐妙锦捶打着陆长生的胸膛。

夕阳无限好,只是有遗憾。

翌日,长生号在众人恋恋不舍下再度出发。

长生号没有设置存鱼舱,所以容下400水手,绰绰有余。

朱元璋与二虎厚着脸皮登船,陆长生也不小气,让文静给安排了舒适的两个卧房。

长生号第一站是能登。

午后的海面风平浪静,蓝天白云下大海一片蔚蓝。

陆长生在玩海竿,徐妙锦换了仙气飘飘的女裙,斜躺在陆长生专用的躺椅上,如此美景下,又想起昨日夕阳下的一吻,脸颊微红,不经意间痴笑出声。

“你这丫头,笑的很邪哦!”

“要你管!”

徐妙锦恼羞成怒,转了个身,却正好见朱元璋一身宽大便服往这里走,赶紧起身,

“陛下…”

“什么陛下,你这丫头早晚是这小子的人,他叫咱老朱,你夫唱妇随就是,咱还敢把你们怎么着不成?”

徐妙锦满脸通红,手足无措。

“好啦,你爹也算咱的老弟兄了,你叫一声伯伯就是!”

“好的,朱伯伯,这椅子舒坦,您坐这,半躺着也好,海上的风景真好,心情也连带着好起来!”

朱元璋也不客气,果真半躺下去,

“嗯,还别说,舒坦!”

快速移动的船,很难中鱼,陆长生的鱼线并没有那么长,只得不断重复收、抛的动作,头也不回道,

“老朱,昨天是我话重了些,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至少洪武朝的百姓都惦记你的好,是你让他们有了稳定之所,不必受蛮夷欺凌。”

“我去拿些水果~”

徐妙锦识趣告退。

朱元璋避而不答,感慨道,

“难怪都想着出海,这般美景难以用言语描绘啊,若不亲身经历,还真是人生憾事!”

“此间还只是大明与高丽之间的海域,相当于巨大的回水湾,风浪自然小些。即便如此,若非这船大一些,只是内河里那些小船,遇上这样的风浪也够喝一壶了,这也是为何自古沿海百姓宁可耕种那收成寥寥的盐碱地,也鲜少下海捕鱼。”

朱元璋点点头,

“此言不差,若是历朝历代都能造出这等巨船,又何至于饿殍遍野。”

见朱元璋认可,陆长生趁势劝慰道,

“所以,老朱你不如留在倭国,一来可以四处转转,二来也能监督造船,什么时候想回国了,也就十天半个月的光景。”

他此番是要远航的,老朱这把年纪,又是皇帝,真要出个好歹,如何跟朱棣交代。

“你不怕咱端了你的老巢?那里气枪更多吧?”

要说人老成精,这都能猜到。

陆长生耸耸肩,

“本就是给大明百姓的,早些也不是不行。”

朱元璋坐直了身体,脸色认真,

“小贼,你到底作何想的?”

陆长生指了指二虎,

“把大明比作百人的村落。”

“村民尽数是手无寸铁之辈,而偏偏作为里正他不但如二虎前辈这般孔武有力,还手中有刀,同时又圈养了10个村民中的壮汉,给他们配齐了刀剑。”

“老朱你觉得村里这90个手无寸铁的村民可会过上好日子?”

“家里的漂亮闺女,可能保得住?”

“即便里正是个心系村民的好人,可他手底下的10个带刀打手呢?”

“每个打手的亲朋好友,会不会肆无忌惮地欺负张三李四?”

“为何要让90个村民拿身家性命去赌下一任里正到底是不是个好里正?”

朱元璋逐渐升起了一股他自认荒谬且叫他脊背生寒的念头,满脸不可思议道,

“你想给这天下人都配上刀枪?”

“那岂不是要天下大乱?”

陆长生收了鱼竿,轻笑反问,

“会吗?”

会吗?

陆长生的笑容仿佛有魔力,让躁动的朱元璋陷入了深思,好半晌依旧难以置信的朱元璋抬头,死死打量眼前这个脸上涂了胭脂水粉的青年,几度开合嘴巴,却是无言以对。

“首先是外族入侵,不要小觑这世上的任何种族,他们很可能误打误撞弄出某种厉害的东西,随即一发不可收拾,快速壮大己身,此后大概率会野心爆棚地想侵占他国资源。”

“华夏百姓若人人有枪在手,除非对方研究出如后世那般的核弹,飞机,一弹灭一城,否则谁敢来犯?”

“此点老朱你可认同?”

朱元璋点点头,就事论事,若是万万百姓人人有枪,谁敢来犯?

“那么再回到刚才比喻的那个村子。”

“一旦人人有枪在手,好人还是好人,哪怕他猪油蒙了心想干坏事,可他敢朝谁下手?那枪可是连弱女子都能激射的。”

“当然不排除有个别人是极端分子,觉得活腻歪了,先杀人再被杀。但村民之间的苟且为恶之事,是不是会少很多?”

朱元璋再度点头,

“确实如此,不过也难免会有你说的这种极端分子,趁人不备逞凶得手。”

陆长生叹息道,

“是啊,自古难有尽善尽美,老朱你大局观比陆某强太多,从你的角度去看,难道要为了某些个极端分子而放弃绝大部分百姓能安居乐业的举措?”

朱元璋如实答道,

“若咱只是平民百姓,定双手赞同这一举措!”

“可咱是那个里长啊,村民人人有枪,你置里长一家于何地啊!”

陆长生笑道,

“陛下为何能以寻常人的态度与我这山野小子交谈?”

朱元璋自然知道陆长生的意思,

“咱知你无权欲,可他们有了枪,难道不会三五成群,造里长的反吗?”

“正如你当初说的,你不造反,但害怕你儿子会造反一样,人心难测啊!”

“届时村里刀兵四起,各氏族间割据为王,岂不重回战国时期,你置始皇帝的大一统于何地?”

陆长生蹲下身子,视线与坐着的朱元璋齐平,笑道,

“正如当初咱们说的一个新制度需要用无数个假设法来攻陷它,直到无懈可击。”

“老朱你提出的假设是这村里割据为王是吧?”

朱元璋点头。

“新兵制之后,皇帝不用担心军权旁落了吧?”

朱元璋再度点头。

“若老朱你10年前就执行勋贵武备研究,生产集团,如南车北车这般,分成多家,他们为了竞争朝廷的武备大额订单,此时怕是很厉害的枪支大炮都出来了。”

朱元璋若有所思,居然是一环套一环。

“朝廷自然是要严格掌握火药相关的矿产流向的,正如皇家银行的印钞材料一般,不会让民间染指。”

“火药研发到一定程度,即便没有核弹那么厉害,但想要摧毁一座城池,也只是多耗费些许的事。火枪也好,火炮也罢,射程动辄以里计算。”

陆长生摊摊手,

“可气枪呢?”

“它不需要火药,射程也仅仅二三十丈,即便再怎么发展更新,也绝难用里来计算。”

“也就比寻常猎户家的弓箭利索些,好处是无需射箭技术,老弱妇孺皆可操作。”

朱元璋点头,

陆府地库里近2000支气枪并未逃过暗卫们的搜罗,他还试射过数十发,确实如此。

“那么有心之人煽动几千持气枪的百姓,就能对抗朝廷的火枪大炮不成?”

朱元璋摇头,心里已经有了计较。

“标哥的新学,标哥的教化天下,是让百姓明辨是非的;”

“皇帝一心想着如何制定更好的政策为民谋福祉,百姓吃好穿暖,家里的孩子还有入学谋取好前程的期盼。”

“这些百姓有了气枪自保,基本不担心被恶霸欺辱迫害,放着好好的日子不过,谁还会傻到成为别人手里的炮灰?”

朱元璋点点头,

“如此来看,这气枪倒也确实可以分发给百姓。”

陆长生知道朱元璋心里还有徘徊,劝慰道,

“百姓有了气枪防身,也就有了追求公平公正的本钱。”

“陆某鼓吹新皇位继承制度,无非是通过历练和选举等多重措施,只为能选出优秀的好皇帝。”

“百姓手里的枪虽不咋地,但若朝廷上出了恶龙般予取予夺的皇帝,搞的民怨沸腾,那百姓也不至于没有还手的余地。”

“通俗些说,你人少却有长剑,我人多只有匕首,同在一片土地,只要都是想往好了过,那就好商好量地把日子过下去。”

“只要皇帝当的不是太差劲,外敌入侵,他们自己都会奋不顾身跟敌人拼命,这才是江山万年的可能。”

“老朱你自己凭心而论,若是子孙里头出个秦二世之类的皇帝,难道百姓不该颠覆他吗?”

朱元璋点点头,

“是啊,回顾你当年推崇的几大制度,确实是江山万年之道。”

“只要老四他坚定执行新继承制度,咱朱家不再出大明战神那般的昏头皇帝,纵然平庸些,亦可保江山稳固。”

见朱元璋这般的顽固都能被说通,陆长生大大松了口气,以朱棣的睿智,那更不会反对了。

“如此,我为大明做的最后一桩事算是成了,只待积攒足够,便可派发下去咯!”

陆长生一屁股坐在甲板上,背靠护墙,很是惬意。

“为何等到积攒足够,而且是派发,难道你还打算让百姓免费领取不成?”

朱元璋一脸狐疑,这留给朝廷卖出去,也是硕大一笔收支啊。

陆长生摊摊手笑道,

“数量不够就着急发下去,很容易造成有心之人居心叵测,形成局部动荡,再不济占山为王,也是很头疼的事。只有数量足够,一下子普及开来,才能断了那些人的念想,他们总不可能煽动天下所有人吧!”

朱元璋笑了,朝陆长生竖起了大拇指,这还是跟陆长生学的动作。

这变相的也是在维系他朱家江山,老朱承这份情。

“至于老朱你说的售卖,那太不现实,百姓有几个买得起,反倒是便宜了那些有钱有势的,若是叫他们囤积的多了,那才得不偿失!”

朱元璋点点头,

“还真是难为你了!”

“只要老朱你不要认为我是在难为朱家皇帝们就好!”

朱元璋笑了,

“咱老咯,有你的辅助,咱至少选了个好皇帝,一众儿孙也安排的妥妥帖帖。”

“路都造好了,由得他们走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