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春时种田忙 > 插秧

插秧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春时种田忙!

沈满仓带着姐妹俩回到家,众人就见到似小花猫一般的两人。

头发上沾着草屑,脸上也是红色的划痕加绿色的青草印,再配上打了补丁的外罩衣,沾满泥巴的草鞋,现在就更像小叫花子了。

胡氏,罗氏见了捧着肚子哄堂大笑,就连李嬷嬷也拿手帕子掩了嘴角,才不至于失态。

罗氏笑着一手拉了一个女儿,带去内室洗洗:“小皮猴子,瞧瞧,都作成什么样子了,快去洗洗。”

话是这样说,却是一点怪她们的意思都没有,罗氏不禁莞尔,也是孩子呢,惯会淘气的。

搬了这么多笋子,沈家当晚的饭桌上就多了一道新鲜菜,腊肉煨笋子,还有另外一个好听的名字——腌笃鲜。

小而嫩的笋子,直接拿手掰一下,家里存的腊肉切上几片,一点点盐巴,一点点黄酒,拿了砂锅装了,底下放上炭,慢慢的煲。

这腌笃鲜一上桌,就见李嬷嬷迫不及待的舀上一碗,锦葵也紧随其后。

早就馋的不行,春天刚探出头不久的嫩笋,都还未来的及长出苦涩味儿,便被海棠两个辣手摧笋,掐了回来。

咬一口笋,笋在嘴里咯吱咯吱响,腊肉的咸味被笋吸了去,两相一中和,肉里带着笋味,笋里带着肉香,香到不行。

汤汁表面浮着淡淡的油脂,却很清亮,尝一口汤,只觉得舌头都要鲜的吞了。

李嬷嬷尝了,也不住的夸赞:“海棠这手艺,真是没得说!先前苏家老夫人夸她茶饭好,我还只当有水分呢,今儿一尝,果真鲜美的。”

胡氏笑着回:“老姐姐,好吃就多吃些,海棠这孩子,别的不说,这一手茶饭确实是不错的。”

“好,确实是好,海棠啊,听说还有那个什么敖虾,你可得做给我尝尝。”

海棠满口答应:“这有何难,现成的敖虾养在塘子里呢,明儿就做。”

李嬷嬷已经被海棠的厨艺征服,喜滋滋的应一声,继续品尝这鲜掉眉毛的汤。

几人吃了饭,又说笑一回,李嬷嬷也讲起早些年的经历。

等到几个女人说累了,月亮也累了,悄悄隐到云层里,风轻轻的穿过屋檐,整个村子也静悄悄的。

海棠今儿累了一日,此时正躺在床上,睡的张手张脚的。

一夜无梦。

几场春雨一下,菜园里的菜,溪边的野草,都疯长起来。

撒下的稻种长出了一块块绿毯似的秧苗,也在一天天的拔高。

接下来的日子,都忙碌起来,村里家家户户都开始春耕,沈家也不例外,连李嬷嬷都连带着帮忙带了桑杰桑延两个,实在是一刻也不得闲的。

村人们开始犁田,耙田,把那些水田整理平整,松软,灌上水,准备开始插秧。

秧田里都是人,你负责扯秧苗,我负责栽种,还有岸上负责挑秧的,抛秧的,各司其职,默契配合。

还有来送水的妇人,小孩穿梭其中,一时间,整个田野都是人,连鸟儿都不敢往这片飞。

沈家也不停的去帮村人换工,今儿帮你插秧,明儿就来帮我家,一家招待一天好茶饭,一时间,整个村子里都是欢声笑语。

除此之外,海棠与锦葵两个还要负责去喂那两水塘的敖虾。

青草剁细了拌上米糠,有时家里有杀鸡杀鱼的下水,也剁碎了拌在里边,往水面一撒,敖虾争相浮出水面抢夺着,吃的好不欢快。

如此忙乱,直闹得个人仰马翻。

几个大人回到家里都是龇牙咧嘴,扶着腰“哎哟哎哟”的叫唤。

看的海棠心里着急,却又无可奈何。

没办法,不管是拔秧还是插秧都须得弯腰,这一弯的久了,可不就是种“酷刑”。

田里栽秧的人和在家烧饭的人都在苦捱这日子,巴不得这日子赶紧过去。

好在,村里的田已种上大半,村人基本都闲了下来,这下又该忙碌了——农忙前,沈家订的建药材院子的砖瓦已经送来,只等农忙过后就把院子建起来。

前些日子村人们采的草药都由沈家统一收了卖到县城。

草药院子就建在离沈家不远的一处向阳坡上,这儿日头好,里正亲自批的地方。

这回,村人帮忙建药材院子,说什么也不要工钱,这可是造福村民的好事,里正也说不应该要钱,就连沈家灶房,也有村里几个妇人约好了每天过来帮忙。

只有那沈高地一家,也不知在做什么,始终未曾露面。

这天,海棠正在里屋,看着桑延逗弄着桑杰玩耍,桑杰七个月了,已经会认人,每天有劲儿的很,往床上一放,就满床乱爬。

海棠笑嘻嘻的逗弄着桑杰,姐弟三个正玩的开心呢,只听外间好似传来若有若无的哭声。

屏息听了一会子,发现是大堂伯家的桂花,海棠便抱了桑杰,牵了桑延到堂屋来。

“婶婆……快救救我……姐姐……伯……伯爷在不在……求求你……快救救我姐姐……”那桂花此时衣衫不整,头发凌乱,哭的打嗝,连一句整话都说不出来,好不可怜。

胡氏见了把桂花搂在怀里不停安抚:“好桂花,怎地哭成这样?你好好说,慢慢说,你姐姐怎地了?”

锦葵给桂花端来一碗水,胡氏接过去喂她喝了,又不停给她顺气,桂花终于能好好说话了。

“婶婆,我祖父祖母同我小叔要卖了我姐姐去做妾,我爹让我来找伯爷家去救我姐姐,晚了就来不及了。”桂花急急说道。

胡氏听了也是惊怒不已,马上对身边来帮忙烧饭的黄大娘道:“妹子,还得劳烦你帮我去叫下我家那口子。我得先过去了。”

黄大娘一听,立刻抬脚就要走,摆了摆手:“大家都是有儿有女的,很不必客气。”说着就匆匆而去。

胡氏又拉了桂花,带上罗氏,几人快步朝沈高地家赶去。

海棠见状把桑杰往锦葵手里一送:“姐,我去瞧瞧。”说着就小跑跟了上去。

可怜锦葵阻拦她的话还在嘴里:“你小孩家家的别去……”

李嬷嬷在一旁接过桑杰:“随她去吧!”

几人一刻不敢停歇,紧赶慢赶的赶到了沈高地家院子门口。

只听屋里传来哭声,骂声,间或夹杂着几句争吵。

胡氏不敢再耽搁,忙抬脚走了进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