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春时种田忙 > 商议亲事

商议亲事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春时种田忙!

这边,王木生回了家,第二日就支开两个儿子,招来自己老娘和婆娘,关上房门,在屋里商议。

这王木生家里就他一个独苗苗,自家爹身子不太好,还没熬到他取妻便早早的过世了。

大姑沈满星过门四年抱两,这可把老太太给高兴坏了,因此婆媳关系也好,没那等婆婆蹉磨儿媳妇的糟心事。

“木生啊,什么事啊?”王母问。

“就是啊,还整的神神秘秘的,房门都关上了。”沈满星也是一脸疑惑。

“我也不知道这究竟是个好事坏事,所以与你们商议。”

“那你就快说。”王母风风火火的性子,这王木生好似卖关子一般,可急死她了。

王木生听自己老太太催促,也不再拿乔,当即就把那天发生的事儿说了一遍。又把青木问的话和盘托出。

“这小子,怕是看上你那堂哥的女儿桃花了。”

王老太太听了这话简直喜笑颜开,自己的大孙子有喜欢的姑娘了,说不得再过一段时间自己能看到孙媳妇进门,这可太让老太太开心啦。

一转头看到儿子儿媳妇的神色,有点低沉,老太太心里一惊:莫不是这桃花有什么毛病?隐疾?

也不怪王老太太不认识桃花,这王老太太自从成了寡妇,俗话说:“寡妇门前是非多”,所以这些年她也很少出门,基本是深居简出。

“你们俩这是什么表情?这是怎地啦?”王老太太哑着声问。

沈满星这才反应过来,对着王老太太一笑:“没甚事,娘,就是你不知道,这桃花是我堂表哥的大女儿,年岁也与青木相当,按道理说,这也是一门亲上加亲的好亲事,只是……”

沈满星顿了顿,似是不知道该怎么开口,好半晌才说:“我那堂哥的爹娘,就是我么叔两个,做事很不成体统,听说前儿,还不知道为了什么,把我堂哥他们一家赶出来自立门户了,房子也没给,连傍身的银子都没给,我爹这才没法子,收留他们一家五口住在我娘家。”

王老太太听得直拍大腿,叹息连连:“哎哟,造孽哦!怎么有这样的爹娘要把好好的儿子逼出家门啊,真是个狠心的。”

“所以说啊娘,我怕这门亲家不太妥当。”王木生如是说。

王老太太摆摆手,又朝着自家儿媳妇问:“你只说,这桃花怎么样?”

“要我说,桃花这孩子是个好的。从小就是苦过来的,家里家外的活儿一把抓,模样也齐整,身体也好。

她爹娘也是个好相与的,又勤快又肯干的,比咱村里好多人都强了去了,早些年就是被我幺叔幺婶压的太死了。”沈满星一说就有些停不下来。

王木生递给媳妇一杯水,自己接过话头:“可不是嘛,现在分了家,我感觉好多了,前儿我送家具去,她爹她娘都在那帮岳父一家干活呢。我瞅着她两和几个孩子,笑容也多了,也不是以前那看起来没吃饱没穿暖的样了。”

“照你俩这么说,这桃花果然是个好的。

青木是咱老王家头一个儿子,这要是娶媳妇,娶进来了就是长嫂,可得好好挑挑,要是娶到那等搅家惹事的可不行,这三兄弟要有三妯娌,若都是那等搅家惹事的,岂不把房顶给掀翻了?

依我看,桃花就很好,又勤快肯干,个性也不是太要强,有容人之量,身体好,模样好,关键青木也还喜欢,这可不失为一门好亲。”

沈满星听了仔细想来,确实有理,若桃花真能做自己的儿媳妇,亲上加亲,自己也是高兴的。

“当家的,娘说的对!再一个,我堂哥如今住在我娘家,我爹难不成还能看着他没甚的营生不成,肯定会帮扶他,到时候,说不得他们家也要过起来的。”

“是这话,你跟娘说的都对。”王木生恭维两人。

沈满星微微一笑,转而又道:“不过这事也暂时不能操之过急,咱们还是得先打听打听。”

“这有何难?过几天我要往岳丈家送一批新宅子的家具,你就跟我一起去,到时候到了沈家,你再把这事关起门来跟岳母好好一说,让她帮忙传传话,成与不成的,也只有我们自家人知道,也不会坏了人家姑娘家的名声。”王木生道。

王老太太听了一拍巴掌,喜笑颜开:“正是这话,我儿,你想的周到。”

沈满星也觉得甚好,几人商议好不提。

又是几日过去,沈家的草药院子已经完全完工,连窗户木门也已装好,只等通风几天就把柜子等摆进去,就可以开始炮制草药。

沈里正开心不已,村里又多了一个进项,他怎么能不开心呢。

村里的田地有限,而族人却越来越多。

眼看着下一辈的婚嫁年龄马上就要到了,村里又要多添人口,沈里正愁的头发都一大把一大把的掉。实在是村里的田地不够分啊!

大云村三面靠山,一面靠锦湖,就算开荒,也无地可开。

偏生靠山,也不敢向深山里头去打猎,传说山里有狼,有熊,不甚安全。

水产倒是丰富,可也只能算个进项,因为家家户户基本都靠水,少有人买。

现在好了,沈高山家有了这草药铺子,村人可以采药,可以种药,有了这些,就有银子,有了银子,就可以保证族人不饿肚子。真是太好了!

天晓得,沈里正有多感激沈高山一家,沈高山不仅把挣钱的法子告诉了族人,还专门修了草药院子,收购村里人的药材,从今往后,村里人的草药也有了地方卖!

这般想着,沈里正拿了银子,找到大儿子,让他赶紧去县城买半扇猪回来,他要给沈家草药院子的暖房宴添个菜。

这十里八乡的,一向有这样的习俗:不管是起了宅子,还是偏房,都要办场暖房宴,这也是为了新房子有人气,不寥落。

暖房当天,更是要在大门口放了火盆,让住进去的人都从火盆上跨过,寓意红红火火。

沈高山家帮了村里这么多,我这个做里正的就给他添个菜,也是我的心意。沈里正如是想。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