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重生朱厚照,缔造巅峰大明 > 第六十八章 这是神来之笔

第六十八章 这是神来之笔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重生朱厚照,缔造巅峰大明!

海运仓的仓吏周延征匆匆走入大明中央银行衙署,见里面人头攒动,不由得心头一紧。

新太仓的大使王鼎看到了四处张望的周延征,抬了招了下,对疾步而来的周延征道:“你也收到调令了?”

周延征恭敬地行礼道:“收到了,只是尚一头雾水。”

王鼎哈哈大笑,指了指周围数十人:“谁不是如此。”

周延征打量着周围的人,凝眸道:“王大使,那人不是之前在海运仓外转运粮食的涂日省,他为何会在这里?”

王鼎摇了摇头,轻声道:“不只涂日省,还有任才显、周朝露、于荀、高一闻等,都来了。”

周延征更疑惑了。

这几个人其父亲都是朝廷命官,为刘瑾所害丢了性命,平反冤案后,朝廷已经抚恤并安置了这些人,按理说不应该出现在官家之地。

“诸位肃静。”

副行长苏北岩厉声喊道,院中安静下来。

苏北岩看向唐祺,唐祺微微点头,抬脚踩在了凳子上,喊道:“人多,不便在堂内说话,便委屈诸位在这里站一站。今日传调诸位前来,是奉旨办事,为的是共襄银行之事。此银行,乃是大明中央银行及其分行,是陛下亲设,直属户部……”

“诸位,陛下给大明中央银行定了纲领,一是为万民自由兑换金银钱钞提供便利,二是为经商之人提供借贷提供便利,三是提升地方抗灾救灾之力,保全百姓田产。”

王鼎站在人群里,皱着眉头喊道:“唐行长,你所言兑换、借贷我等都明白,可银行如何保全百姓田产?”

周延征、涂日省等人连连点头。

银行,银钱之行所,还办借贷,怎么看都像是官府的钱庄,钱庄不分谁办理,不都是冲着钱去的,和寻常百姓的田产有什么关系?

唐祺抓了抓胡须,肃然道:“这就是大明中央银行与所有钱庄大不同之处。每逢灾荒之年百姓吃不起饭时,有多少人家会低价将田卖掉,为的就是换一口可怜的粮食?甚至为了一口粮,有些百姓连孩子都卖!如此人间惨剧,咱们陛下可不忍再见!”

“所以,陛下发了话,天下府州县都需要设置大明银行的分行,分行除了兑换、借贷职责外,还必须告诉所在地的百姓,但凡灾荒年份,吃不起饭了,莫要将田卖给刻薄的大户,将户内所有田契抵押给银行,银行支给百姓一年口粮!”

“一年?”

众人听闻,议论纷纷。

一年口粮换百姓手中所有田,这是黑了心啊。

当然,在灾荒年景里,哪怕是大户,拿了百姓所有田,也不可能给一年口粮,能给个两袋子米就算不错了。

可话说回来,银行这做派,和那黑心大户有何区别?不都是趁灾荒年景,打劫百姓的田?

就在众人不齿摇头时,唐祺抬手压住众人声音,喊道:“诸位且听清楚,银行收下百姓田契支给一年口粮。但是——田地依旧归百姓耕作,是谁的田谁接着种,银行只收田契,不收田地。只要百姓在三年之内打出收成来,将领走的口粮悉数还给银行,便能领回田契,银行不多收一斗米,一文钱!”

“什么?”

涂日省、任才显、王鼎等人震惊不已。

收其田契、不收其田地?

这种事闻所未闻,见所未见!

多少大户、士绅、势要之家眼巴巴地盯着百姓家的地,甚至不惜强取豪夺,为的是什么,为的就是这块地,是种地得产出,得粮食,得利益!

可大明银行打破了这种固有的现实,给了百姓极大的转圜余地,这等同于让百姓用未来的粮食来度过眼下的难关,还不失去赖以生存的田地!

如此惊人之举,简直是神来之笔!

对无数百姓来说,他们不需要一遇到灾荒就成为流民四处游荡,只需要拿着田契去找最近的银行去换口粮,不至于出现饿殍于野、易子而食的惨剧!

这是活民之策!

苏北岩站了出来,扯着嗓子喊:“我等听闻如此之策后暗自发誓,一定要让大明银行广布天下府州县,不为其他,就为了辅佐陛下,护佑苍生!今日召你们而来,为的就是一起将此事做成!可有愿意加入大明中央银行的,向前一步!”

哗啦!

众人齐步上前!

这种事一旦成了,那就是活民无数!

大家不是吃过苦,就是受过罪的人,谁不知道为了吃口饭有多难,不知道快要饿死的滋味?

唐祺、苏北岩对视了一眼,目光中带着几分狂热。

内阁。

李东阳也忍不住点头,称赞道:“陛下这一手,实在是令人拍案叫绝。若百姓能从银行以田契换来粮食,那就意味着,日后灾荒年景时,百姓不会再成为流民,地方也不至出现乱象!”

杨廷和凝重地点头:“确实是了不得的手段,只是,银行的粮食从何处来?”

孙交笑了笑,对李东阳、杨廷和道:“所以,陛下打算将各地的常平仓交给各地分行督察监管,以确保常平仓内的粮食不被府县等官吏盗卖一空。若常平仓内粮食储备不足,当地分行可以告知衙署官员,及时收储。”

李东阳、杨廷和连连点头,这倒解决了粮食来源问题。

孙交沉声道:“不止如此,陛下还考虑到地方灾情严重时,有些府州县的常平仓无法应对,还给了行省、府一级分行特权,允许其在核实灾情的情况下,向临近的没有灾情的行省、府县调拨其常平仓之粮。”

李东阳深吸一口气:“如此周全的话,确实能及时救灾救民。只是,若银行监守自盗,虚报灾情,侵吞粮食,转卖田契,又该如何?换言之,谁来监察银行?”

孙交叹道:“在陛下的安排中,各地银行的分行行长、副行长,每两年与他地分行进行一次轮换。谁在交接时出了岔子,便会抄没家产,身入囚牢。况且,府一级银行对州县一级银行监管,行省对府一级银行监管,央行则监管所有分行,此外还有督察院、特勤局……”

杨廷和揉了揉眉头。

内阁能想到的,朱厚照都想到了,内阁没想到的,朱厚照也想到了!这大明中央银行与各地分行,必将大行于世!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