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全家穿越古代再创业 > 第160章 翻山

第160章 翻山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全家穿越古代再创业!

屋子终于彻底地安静下来,如同被施了魔法一般。苏圆圆凝视着床上的三个人,仿佛时间在这一刻凝固了一分钟。她轻声吐出两个字:“手机。”心里暗自思忖,就算这不是自己的爸妈也无妨,区区两个字,古人未必知晓其中含义,更难以理解。

话刚落,三人便陆续睁开眼睛,如大梦初醒般坐起身来。苏家老三苏安东目光如炬,盯着床边那个与自己闺女小时候有五六分相似的女孩,斩钉截铁地说道:“大学保送。”他的眼睛闪烁着明亮的光芒,仿佛夜空中最璀璨的星辰。

紧接着,苏家三儿媳周蕙兰也开口说道:“连跳两级。”旁边的周志昊听着父母和妹妹的对话,忍不住翻了个白眼,心想:“这是在干嘛?难道是在对暗号吗?”

听到这些对话,苏圆圆的心终于安定下来,她如释重负,迫不及待地扑上床,紧紧抱住爸妈,欣喜若狂地说道:“太好了,太好了!吓死我了,我还以为再也见不到你们了呢!”

苏安东和周慧兰感同身受,脸上露出感慨万千的神情:“是啊,我们也害怕得不行。你奶奶呢?这位老太太就是你奶奶,对吧?”周蕙兰虽然心中已有答案,但还是想确认一下,只有这样,她才能真正安心。

苏圆圆像小鸡啄米似的连连点头:“对对对!那就是奶奶,妈妈你放心!咱们一家五口一个不少。”听到闺女的回答,周蕙兰心中的大石头终于落地。

一旁的苏志昊,看着抱在一起亲亲热热的爸妈和妹妹,心中也充满了喜悦。他理智地开口说道:“爸、妈,咱们得开个会,好好梳理一下思路,规划一下接下来的行动。古代人可是很迷信的,咱们可不能露出破绽,被当成妖怪。”

苏安东尽管认为儿子所言不无道理,但还是辩驳道:“首先,你必须改变称呼,不能再叫爸妈了,得叫爹娘。”苏圆圆也意识到了自己言语上的纰缪:“是啊,也不能再叫奶奶了,得叫祖母才对。”此时,在另一边的堂屋里,大夫也给苏老太太把完了脉,并告知:“已无大碍,风寒也已基本痊愈,跟你小孙女一样再吃副药就好了。”苏老太太不放心地追问:“那您看我身上可还有其他什么隐疾?有没有什么不稳定、需要调养的地方。”大夫听后,不由得细细打量了几眼苏老太太,心中暗暗好奇。毕竟在农村,很少有老妇如此在意自己的身体。一般听说没事以后,都是长舒一口气,庆幸不用花钱。就算有些小毛病,也都不以为意,觉得反正年纪大了,只要不花钱就行。然而,老大夫又仔细地给苏老太太把了一遍脉。苏老太太看出了大夫的眼神含意,但她如今可不是原来的那个主儿了,她格外珍惜自己的生命。从原来的七十七岁变成现在的五十一岁,年轻了这么多,她一定要好好珍惜,保持好身体,争取多活几年,在这个古代多陪伴孩子们几年。老大夫仔细把完脉后回答道:“老太太身体底子不错,很健康。只是到底上了年纪,以后还是要注意保养身体。”苏老太太听了大夫的话后非常开心,她对原主的身体状况再清楚不过了。原主身体很差,虚弱得很,干不了什么活就气喘吁吁,还总是浑身酸痛。但是她穿越过来后,并没有出现原主记忆中的那些症状,身体也没有任何不适。大夫的确认,也证实了苏老太太的想法。穿越后身体变好了,苏老太太认为家里的其他人应该也和她一样。

苏老太太深感庆幸,穿越后上苍眷顾,赐予了她一个健康的身体,她暗自下决心,日后定要加倍爱惜。“有劳大夫了,还得烦请您再给我四儿子把下脉。”老太太指向门口坐在凳子上的老四。老四苏安远连忙开口推辞:“娘,不用了,我已经好了,真的没事了。”苏老四深知家中不易,不愿再增添负担。苏老太太板着脸起身,快步上前,抓住老四的胳膊往大夫身边拉。未等苏老四开口,便责备道:“少废话,赶紧的!身体养好了才能帮家里干活,晓得不。”一直在旁的苏老大也赶紧上前,将苏老四紧紧按在凳子上。“四弟,听娘的话。”苏老四明白母亲的良苦用心,只是已花费许多,实在不忍拖累家里。苏安远的伤之前并非这位大夫诊治,药也仅剩下两日的量。

苏老太太将老四的状况详细告知大夫,又把先前的药方递给了他。老太太寻思着,多找几位大夫看看,也不知这古代大夫医术究竟如何。苏老四于去年 10 月底从军中退役归家,归时重伤在身,被战马踢至内脏出血,当时甚至无法起身。能活着撑到家,实乃命大。不过仔细想来,若不是伤势过重,又怎会被放回家。“调养得宜,可以适度下地走动,走动亦有利于恢复。但切记半年内不可干农活,仍需好生静养。我重新开个方子,先服用一月,一月后再来号脉看看。估摸至少还得再服药两个月。”苏老太太听后,心中的大石头终于落地。

苏老四心中焦急万分,感觉还要吃很久的药,便张了口拒绝道:“不用了,我已经没什么事了,不必再吃药了。”一旁的苏老大赶忙劝道:“不行啊,四弟,你可得好好吃药,一定要把伤养好。”苏老太太狠狠地瞪了一眼老四,说道:“大夫,您不必理会他,尽管开您的方子。”

“娘……”老四还想说些什么。

“别叫我娘!闭嘴!回房休息去!”苏老太太不想多费口舌,指着门口让老四出去。

苏老太太如此行事,并没有引起苏家兄弟的疑心。毕竟,苏老太太在苏家一直犹如权威般存在,而且她近来火气颇大,家里人都不敢轻易招惹。

看着苏老四走出门,苏老太太像变脸似的,转过脸笑着对大夫说道:“有劳大夫跑这一趟了,用过饭后,我便让人送您回去。您看看诊金一共多少?”

苏老太心想,自己年事已高,得跟大夫搞好关系才行。老大夫客气地推拒了一下,便欣然答应了。毕竟被折腾了这么久,他也确实有些饿了。

出诊费要 200 文,把脉写方子花了 50 文,共计 250 文。出诊费如此之贵,主要是因为路途遥远,耽误了大夫的时间。若是在县里或离得近些,就不会这么贵了。大夫看在苏老太太热情留饭还杀了只鸡的份上,主动便宜了 20 文,只收了 230 文。

付过钱后,苏老太太心疼不已,直呼太贵!难怪都说看不起病啊!这可真是看不起啊!

用过饭后,苏老太太便安排老大赶着借来的牛车去送大夫。老二在卯时初,也就是现在的早上五点多,就赶着牛车去县里请大夫了。回去就换老大送吧!从村里到县里,正常步行需要四个小时。赶着牛车的话,速度则要看牛车的载重,最快也得近两个小时,慢的话则需要三个半小时甚至更久。

苏老太把钱交给老大,嘱咐道:“去药铺抓五天的药就行。”这五天的药竟然要二两半银子!“娘,多抓几天吧!这样就不用再往县里跑了,老四还要吃两个月呢!娘,一定要治好四弟的病啊!”要不是苏安平了解亲娘对老四的心疼,都要怀疑亲娘是不是心疼钱,不想给老四医治了。“我自有安排,你照我说的做就好。”苏老大不敢再质疑母亲,赶着牛车走了。送走大夫后,苏老太便赶着家里人各忙各的,没事做就回自己屋待着。她对大女儿苏怡佳说:“你和你妹妹回我屋歇着,一大早就赶了那么远的路,先回屋休息吧。”苏怡佳乖乖地和妹妹苏怡彤回屋了。她心想:只要娘不赶我回孙家,怎样都好。把所有人都安排好后,老太太便和老三一家回到老三的屋里。这回一家五口聚齐,开起了家庭会议。几个人梳理了一下当前的情况。

这是一个虚构的朝代,大荣王朝。历史在唐朝之后便发生了转折,历经战乱等,演变成了如今的大荣王朝。这是一个架空的时代,现在的大荣王朝建国不过 30 余年。由于连年战乱导致社会动荡不安,苏老头那辈人囗骤减。随着战乱的平息,社会逐渐安定下来,大荣朝成立后人口不断增长。苏家祖上是当官的,苏老太太只知道祖上是当官的,却不清楚官位大小。40 多年前,苏老头的祖父带着一家人躲避战乱,迁居至此。一同迁来的还有一户赵姓人家,据说祖上是御医,而这户人家正是大儿媳的娘家。这里是大荣朝余州府钱川县南溪村,顾名思义,此村位于一条从山上流下的溪流南岸。

苏家原本家底颇丰,但历经连年战乱,重新安家后又多年消耗,已所剩无几。如今家中有 20 亩水田、30 亩旱地共计 50 亩地,余银 37 两,还有砖瓦房子和祖传书籍。这 37 两银子中,有 20 两是老四带回来的,苏家实际仅余 17 两。即便如此,苏家在村里仍算得上富户。苏老头是个秀才,9 年前离世。他去世不到半月,县里便下达了征兵令。大荣朝重视读书人,家中有秀才及以上功名可免兵役,家中独子也可免兵役。苏家因苏老头去世,必须有人服兵役。于是,苏家决定让苏老大去,可老四却悄悄改了名字,代替老大去服兵役。

苏家人口众多,大家长苏老太太今年 51 岁,她父亲是里正,现在的里正则是她的亲哥哥。苏老太太生了四子二女,除四子和小女儿外,其他人都已成亲。老大苏安平,34 岁,其妻赵芸 33 岁,他们有三子,长子宋志诚 17 岁,次子宋志博 15 岁,小儿子宋志轩 11 岁。老二苏安康 33 岁,其妻李红梅 32 岁,育有二女,长女苏果果 13 岁,次女苏苗苗 10 岁。老三苏安东 31 岁,其妻周蕙兰 30 岁,育有一子一女,儿子苏志昊 13 岁,女儿苏圆圆 9 岁。周蕙兰是苏老太太的亲侄女,是周里正的独女。老三一家和苏老太太都是穿越而来。

苏园园望着楚楚可怜的爹爹,决定转换一下话题:“已然穿越至此,也都接收了记忆。既已接收了原主的身躯,就要接受原主的身份。咱们尽量跟这家里的其他人和谐共处。得尽快融入角色啊!千万不能露出破绽!”“园园所言甚是!在这世间,本就生活艰难,我们要尽量凝聚一家人的力量,如此才能越来越好。”苏安东深有同感。想要让他们一家五口简单幸福地生活,并不现实。

“是啊!咱们都已接收原主的记忆,有记忆就有一定感情基础。若说一下子完全接受所有情感,未免太过牵强;但若将他们完

“瞎说!娘领你看过大夫。你原本是有点小毛病,不太爱受孕,但是已经开药调养过了,已经无大碍了,怎会不能生孩子。”苏老太太与大女儿的对话并没有背着小女儿。

苏老太认为小女儿已经不小了,虽被退了亲,有些事也是要明白的。

苏怡佳支支吾吾的说:“我婆婆找大夫给我看的,说我以后恐怕不会再有孩子了。”

苏老太一看苏怡佳就是有所隐瞒:“我去找你婆婆理论,看看他这是打哪找的大夫,咱们当面对质对质。”说完便站起身往外走。

苏怡佳一看不好,紧忙拉住了母亲。实话实说到:“娘,被休就被休吧!我不想再回苏家了。”

“不行,不能被休,你又没有过错,凭什么就被休了,我必须找他家理论。”

苏怡佳一听以为母亲要让她再回到苏家继续过日子,悲从中来,便直接给苏老太太跪了下来,拉着苏老太的手说道:“娘!求求你,我不想再回苏家了,我是真的不想再跟那个人过了!娘,求求你!不要再送我回苏家。”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