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在幸福的起点重生 > 第13章 入住新房

第13章 入住新房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在幸福的起点重生!

苏秋月到了镇上买了些钉子、还买了几把刀。

又去扯了些粗布,买了个暖水壶。

还有些零七八碎的东西,然后就大包小包的坐车往公社赶。

表舅买完东西在那里等她,回到家的时候顺手就把苏秋月寄过来的包裹都搬到新房子。

苏秋月姐妹也就顺势搬到了新家。

新月很高兴,有了自己的家,虽然在表舅家住着也很高兴,可是不是自己的家,干什么都有些放不开。

水缸放在灶膛对面,用水方便。三堂哥正忙着给她打水。

家里的瓶瓶罐罐的大表姐给她洗干净,能放进碗厨里的放进去,其他的摆在碗厨上面。

装粮食的小缸也摆放好,表舅正在量缸口的尺寸,回去给他做缸盖。

四表妹和表弟去给她找石头去了,以后得用来压缸盖用。

冬天用来腌酸菜的酸菜缸也摆放好。

二表姐和表妹则在帮忙把屋里的东西擦干净,被褥什么的拿出来摆放好。

“行了,东西都差不多了,剩下零七八碎的东西就不着急了。

有时间就给你弄,也就这两天了。”

表舅看了看屋里,基本上都差不多了。

“嗯。”苏秋月看着属于自己的房子,哪哪都满意。

“我们回去了,你们姐俩慢慢弄吧。”表舅看没有什么事儿就招呼孩子们走了。

“姐,姐!我们自己的房子!”等表舅他们都走了,妹妹才拉着苏秋月的手,高兴的蹦蹦跳跳的说。

“对对对,我们自己的家。”苏秋月也高兴的拉着妹妹的手跳起来。

“哦哦哦,自己家!”妹妹开心的一边跳一边叫唤。

苏秋月也跟着妹妹转着圈跳。

这一刻是十五岁的苏秋月,正是大好年华的苏秋月。

不是那个暮气沉沉一辈子过的都不安生的苏秋月。

高兴了一阵就姐妹俩又接着干活儿。

苏秋月拿出钉子,用表舅留下的锤子钉在西屋的墙上。

然后拿出绳子固定好,以后冬天的时候就可以把衣服晾在屋子里。

苏秋月把包袱里的东西拿出来,让妹妹摆好。

脸盆、水杯、衣服都拿出来叠好,现在穿的衣服放在炕柜里,其他的衣服放进地上的柜里,另一个柜里放一些比较重要的杂七杂八的东西。

被子拿出来叠好放在炕上。

“我已经买了一些旧报纸啥的,明天熬点浆糊把墙糊上。

还得买几个编筐,吃的东西得吊起来。

等表舅把缸盖做好了,姐就去弄点粮食放进去,我们就能开火了。

外面还得捡点石头,把房檐下都得垫上,要是有多余的,把大门口也垫上。

这都不着急慢慢的弄就行了。

我们院子南边明年春天的时候翻翻土,我们种些菜,后院就养些小鸡,我们就有鸡蛋吃了。

明天在房前的树上拉上绳子晾衣服用。

还有什么再想想?”苏秋月一边收拾一边和妹妹说着还有哪些细碎的活儿。

“姐,我听三表姐说,明天还要带我去找荆条插院墙上,省的有人爬墙。”新月也很认真的在想过日子还有什么事情要做。

“对对,这个是大事。”苏秋月赶紧给予肯定。

新月很高兴自己的提议被认可,更高兴了,更认真的想还有什么事情要做。

“你去拿纸笔,把要做的事情都记下来,到时候完成一个划掉一个。”苏秋月让她去拿纸笔,坐在炕桌上写明细。

苏新月赶紧过去认认真真的写了起来。

苏秋月则在她不注意的时候,把空间里的东西偷偷的拿出来,摆放好。

比如镜子、梳子、茶叶、和一些吃的东西。

空间里藏起来的布料纸张什么的,都锁进另一个地柜里。

两个柜子都锁好,把钥匙穿好,系在钥匙绳上,然后拴在裤腰上。

“这是油灯,火柴放在这个孔里,你要注意知道吗?”苏秋月把油灯放在墙壁上特意留出来的凸起上。

凸起的下面有一个洞,专门放火柴的。

提醒妹妹不要乱动。

“知道了。”新月特意抬头看了一眼,点点头回答完又接着写东西了。

“过段时间还得让你去上学,小学在村里上,还挺方便的,就是没几个孩子。

天天回来你还得继续学习。”说到这儿,苏秋月把手里的东西放下,朝外面看了看,然后悄声的和妹妹说:

“晚上得把家传的针灸和膏方学会,哪怕是以后你不用,但是家传的还是要知道。”

妹妹点点头,表示自己知道了。

晚饭是三表妹和四表妹送过来的,吃过饭,苏秋月又点亮蜡烛,趁着天还没有全黑赶紧把带来的布料,找个密实的,量好尺寸,赶紧缝个窗帘。

把窗帘的四边缝好,然后缝一个能穿过绳子的边儿,缝好后绳子穿过去,固定在窗户上面钉好的钉子上就行了。

收拾完东西苏秋月就去灶上烧了一锅水,上辈子这样的活儿她早就干得驾轻就熟了,没费一点劲儿就点着了火。

水烧好了,炕也热乎了,和妹妹洗好脸和脚,把门拴好,姐妹俩个终于在自己的家睡了第一个安稳觉。

没有时间给她们感慨,因为生活一直在继续,很多活儿还等着她们。

第二天早上起来,苏秋月就和妹妹开始忙活起来了。

今天表舅家上工的上工,上学的上学,没人过来。

姐妹两个起床后就忙活起来。

早饭就烧了点热水,冲油茶面吃。

然后苏秋月和妹妹一起把外面晾衣的绳子系好。

告诉妹妹在家看着烧水,然后把这几天穿的衣服泡上洗洗。

苏秋月则跑到村里会编筐的人家买筐。

大的小的买了几个。

回到家水烧好了,衣服泡上,苏秋月又赶紧做面糊。

面糊做好,就和妹妹一起拿着表舅给扎的笤帚开始糊墙。

苏秋月主要是把炕上的墙糊起来。因为要放被子人有时候也得靠上去,把墙糊起来干净些,也不会总有尘土落到炕上了。

反正要糊,苏秋月直接糊了三层,以后每一年都要往上面重新糊,就会越来越结实了。

糊完墙,苏秋月就去洗衣服,洗衣服的肥皂还是她放在空间里带过来的,妹妹还以为是她放到行李里面的。

洗好衣服,苏秋月又把买来的小编筐拿出来,拴好绳子,踩着凳子吊在房梁上。

绳子使劲搭在房梁上,系紧后一头垂下来,把篮子绑上去就行了。

让妹妹把家里吃的东西,包装不结实的都放进篮子里,然后她才绑上去。

又绑了两个空篮子,以后放鸡蛋用。

一上午很快就过去了,起来就开始干活儿,到了中午他们就饿了,苏秋月从柜子里抓出来一把小米,又抓了一把大米,奢侈的做了一碗二米粥。

就着早上送过来的咸菜丝。

吃过饭两人休息了一下,下午还有很多细碎的活计。

苏秋月把西屋的窗帘也做好挂了起来。

院子里还有些杂草,姐妹两个一点点的拔出来,晾干了还能当柴火。

下午两个表妹放学,就把新月叫走了,他们要去找荆条。

这边的荆条是一种带刺的矮灌木。

这种灌木晒干后非常的坚韧,有些刺很大,千层底都能穿透。

一般都是种在山下,防止山上大一些的野生动物跑下来祸害庄稼用的。

也有人家插在院墙上防爬墙,像苏秋月姐妹这样,只有两个小姑娘为了安全没人会说什么的。

苏秋月则拿着编筐去河边找石头。

现在苏秋月的力气不大,每次只能搬两块石头,大点的就只能搬一块。

趁没人注意的时候偷偷的多放两块到空间里。

然后回来就先堆在房根下。

剩下一连几天,姐妹两个都忙着整理自己的小家。

表妹和教妹妹把弄回来的荆条切成大小相同的段儿,切口要斜斜的,晒干了就很尖利。

然后让三表哥有时间给他们和泥,和好的泥放到院墙上,趁着还没有干就把准备好的荆条密密的插上去。

现在的院墙下面是火山石,上面是干草碎和泥巴和在一起的土墙,所以弄了新泥巴,干了以后就会和墙紧密的粘合在一起很结实。

苏秋月这几天把家里都收拾的差不多了,捡回来的石头,刚刚把房檐下的地方铺出来。

剩下的就慢慢的弄,妹妹放学出去玩儿都能顺手捡回来一块,慢慢的积少成多就行了。

苏秋月家里忙完了,就和大表姐一起下地。

她现在可是刚下乡的城里姑娘,过日子可以说是看别人家弄的,地里的活儿可不能一下就会。

而且这几天家里用水,都是苏秋月自己挑水,这小身板的肩膀已经磨破了,今天肩膀上的伤才见好了,就和表姐一起下地。

学怎么使用农具,怎么干活儿。

对于她“积极”学习的态度,大队还是喜闻乐见的。

苏秋月学得很快,干得很慢,实在是身体吃不消,只能慢慢的一点点的干。

这样的表现在意料之中,真要是上手就能干好反倒惹人怀疑了。

苏秋月不想像上辈子那样拼了命的干活儿,身体也熬得不行。

以后只要能够养活自己的就行,提前开始干活儿就是因为快要秋收了,不想遭罪,先让身体适应起来。

现在主要是跟着大表姐屁股后头学锄草,大表姐许凤可是出名的“铁姑娘”,苏秋月干活儿根本跟不上,再加上年纪小,一上午都干不完一笼地。

晚上新月龇牙咧嘴的帮着姐姐把手上的水泡挑破了。

等水泡瘪了,涂上点红药水。

晚上的时候等妹妹睡熟了,苏秋月进空间,用空间的水泡了手,希望明天能好一些。

“姐,你手还疼吗?今天还下地吗?”妹妹第二天一大早起来就问苏秋月的情况。

“不疼了,一会儿姐缠上布条应该能好一些,你放心吧,起来洗脸吃饭上学去吧。”苏秋月说完就去做饭了。

她刚才就发现手上水泡已经没有昨天火燎般的疼了。

用空间里的泉水泡过,好像比正常情况下愈合的快,这样她也能少受点罪。

做完饭,苏秋月还是给手上缠上布条,妹妹不大明白,大表姐可骗不了。

一到地里,大表姐一眼就看到她手上缠着的布条,忍不住笑了出来。

“水泡破了?等好了磨出茧子就不会磨了。

冷不丁干活儿都得有这个过程。”

“嗯,我知道。”苏秋月赶紧说。

“你呀,一会儿去领工具的时候听我的,别傻了吧唧还跟着我干,已经下地干活了,不管干多干少得给你算工分了,这可是在给自己挣口粮呢。”许凤怼了她一下,小声地说。

苏秋月赶紧听话的点头。

许凤看着这个表妹忍不住叹气,想帮她也没办法,她们是单门立户过日子,只能自己多干。

她也知道这个表妹手里有点钱,可是这年月不干活就没有口粮,那点钱一年两年还能行,时间长了根本不够用,光出不入早晚得花完了。

好在自家能帮一把,看她现在知道干,过两年大了也就能养活自己了。

领工具的时候,许凤直接找大队长说了得给苏秋月算工分的事情,大队长啥也没说就同意了,只是不能安排她跟着许凤了。

人家许凤多能干啊,安排她俩在一块可能是许凤帮的多,再说也不公平啊。

直接给他安排到知青那队。

苏秋月领完工具,旁边就有一男一女两个人等着她。

“你好,我是陈山林,知青队长。这是王红英,负责女知青那边,今天下了工去知青院咱们大家认识认识。”

叫陈山林的说完就赶紧去自己的责任田里了。

“大家都叫我红英姐,在女知青里年纪大的。

你的事情我们就知道个大概,还不知道你叫什么呢?”王红英是个利落的性格,说话的声音也大大方方的,很容易让人亲近。

“我叫苏秋月,十五岁。还有个妹妹叫新月,十岁。

家里只剩我们姐妹两个人了。

我是下乡的时间是下个月,大队里的许木匠是我的表舅,所以就提前来投奔他。”苏秋月简单的介绍自己的情况。

王红英点点头,知青点也知道她的情况,刚开始还有人说她买房子的事情,只是人家自己有钱,买房子投奔亲戚也没啥问题。

只是现在大部分的知青都觉得他们要回城里的,所以就没有买房扎根的想法。

苏秋月买房子给他们的感觉就是要扎根下来了,但是人家孤女投奔亲戚也没什么问题。

王红英带着苏秋月一边说知青的情况,一边到了任务田,然后给她分配今天的任务。

和苏秋月搭配干活儿的,是一个叫孙艳秋的女知青,当知青快两年了,今年十八岁。

话不多,见人眼睛就先笑起来,笑容浅浅的,文静贤淑的样子。

现在快秋收了,田里没有什么活儿,知青现在的任务是处理大队菜地里的菜。

这些菜除了大队里的人用,主要是运到镇上去卖。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