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山水食香 > 山水食香 第14节

山水食香 第14节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山水食香!

她想答应,可是回头看了一眼自己那快厥过去的可怜女儿又说不出口。不想答应,看着面无表情的于掌柜…又觉得他一定是说到做到。

左右为难无法决定,忍不住大声哭了起来:“老天爷!我娇娘造了什么孽了啊!我的娇娘命好苦啊!!!当初是我瞎了眼看上这陈大郎!是我害了我的娇娘!!!”

这时赵氏紧握着兆厉的手,几乎整个人靠在他身上,强撑着虚弱的说道:“好!我答应了!我与三个孩子搬回村里。只有一点,现在镇上的房子要留给我们娘四个。等以后我儿科举我闺女说亲用。若是陈大郎想与于三娘一起,就出去另赁一间屋!离我们远远的!”

于掌柜也是个干脆人,当下就答应了。唤了丫鬟拿来纸笔写了贵妾文书让陈大郎签字。又写了两张一模一样的契约写明这妻妾王不见王的约定,递给赵氏让她按手印。

赵氏强撑着按了手印就满脸泪痕的晕了过去,一屋子人急的团团转,生怕她有什么危险。韩三娘看着泼辣,但是看见女儿这个样子自己也瘫在地上流眼泪。兆厉也满脸慌乱,只不停的喊着赵氏希望把她喊醒。

关键时刻竟然还是玉芝反应的快,穿过众人贴着赵氏,伸手使劲掐她的人中,直到掐出一个血印子赵氏才悠悠转醒。她睁开眼睛看到玉芝的严肃的小脸和兆厉着急的神色,忍不住一把搂住两个孩子放声大哭。玉芝吓了一跳,复又觉得心酸,放软身子趴在赵氏怀里无言安慰她。

赵氏的哭声好像有一把尖锐的刀直刺进她的心里,五脏六腑都破裂了一般,听者无不心酸。甚至连老陈头都被感染的湿了眼眶。

第45章 写春联里的道理

于掌柜和于太太心里也不好受,毕竟赵氏也算是他们看着长大的孩子。无奈为了自己家女儿……只能委屈了赵氏了……

事情了结,大家也都没心思寒暄,各个丧着脸,不像要添丁进口的喜事,倒像是什么悲事一般。陈大郎送自家老爹,岳母和媳妇出去。出了于家老陈头瞅了陈大郎一眼,叹了口气:“老大,你这事做的可真不地道啊……”说罢点了烟扭头就走了,陈三郎忙追上扶住他往停车的地方走去。

韩三娘摸了摸赵氏的脸:“娇娘,是娘对不起你,娘为了家里的生意和你两个兄弟的前程...没有...”话没说完就被赵氏打断:“娘,是我自愿的,我没怪你。以后我会和孩子们好好过的。你放心!娘,你快回家吧,别担心我了,我有兆厉在身边呢,还有我婆家的人都是好的。”韩三娘叹了口气,不知怎么安慰女儿,留下一句:“明日我去村里看你。”就走了。

陈大郎有些讪讪的,挪到赵氏身边小声说道:“娇娘...我...”赵氏冷冷的看了他一眼:“你我之间无话可说,记得把你的东西从屋子里搬出去。”说罢看也不看他就要走。

陈大郎拦住扶着赵氏的兆厉:“兆厉,回去帮爹劝劝你娘...”兆厉也只是回答了一声“是”就闪开他扶着赵氏慢慢往前走去,竟连一声爹都没叫。

兆志牵着玉芝走在最后,玉芝看着寒风中略显瘦弱的陈大郎那萧条的背影,心底暗骂一声:“活该!!!”看着哥哥朝陈大郎行了个礼,仗着自己年纪小就是不给他行礼拉着兆志就走。

目送了陈家一家人的身影都消失在街口,陈大郎心里的滋味别提多难受了。他对于三娘本也没有多深的感情。

之所以跟她搅和在一起,一是因为于三娘不过二十四岁,比他小十岁,且模样清秀人又温柔。二呢就是冲着她爹去的,从一开始他就打着娶平妻的主意,这样自己也算是于家女婿了,等于掌柜退了以后这白玉楼掌柜的非他莫属!

万没想到现在于三娘变成了他的妾,哪怕是贵妾,怕是于掌柜也不会推举他做掌柜了。谁能看的惯一个处处不如自己,用了手段纳了自己的女儿做妾的人呢?现在这个小管事的活计能保住就不错了!

方才韩三娘与于掌柜几句话就定下来这个事,他根本插不上嘴,现在这情况是他万没想到的。真真偷鸡不成蚀把米,陈大郎独自站在瑟瑟寒风中为自己伤怀。

此时的厅房,于掌柜和于太太还没走。屋里其他人都已经出去了,于太太吩咐两个丫鬟在门口守门,责备于掌柜道:“你这死老头子!为何不让三娘做平妻?!”

于掌柜听到老妻的埋怨头都大了,耐心解释到:“方才表妹话都放在那了,我与她从小一起长大,最是了解她…当时她是真心想让我们三娘去浸猪笼的!你说这事闹开了三娘能得什么好?

且只有我们这些乡下地方才觉得平妻与正妻一样呢,往大点的地方去,哪怕去县城里,这平妻说出去就是个笑话!在所有人看来平妻不过就是个妾罢了!

现如今我为三娘要了个贵妾的名头,且与娇娘约定分屋而居,里子还是自己做主。面子少一点里子得了实惠,这已经全是我做爹的对得起她了!”

说罢想起女儿做的丑事,到底压不住心底的火,对着于太太骂到:“都是你惯的好女儿!!!若是再有什么幺蛾子,就把她赶出家门!我现在都不知该如何出门,丢人啊……”

陈家一行人此刻已经走在回村的路上了,一家人沉默不语,老陈头也下来走路了,让赵氏靠在车上,陈三郎和兆厉推着车往前走。

快到村口的时候兆厉打破了沉默,他强笑着对兆志说:“二弟,大哥以后就在村里读书了,以后烦请二弟多关照。”

兆志吓了一跳,忙道:“大哥说的哪里话,这里本就是你的家,再说大哥回来读书受益的是我,正巧春天我就要去考童生了,还有多多的功课要请教大哥呢!”

赵氏强撑着坐起来对兆志说:“日后你们兄弟要多多互相扶持,兆志有什么问题只管来问你大哥!”看着两个孩子认真的点了点头才放下心来,又歪在车上。

转眼到了腊月二十八,往年这时候村里人早就拿着红纸和笔墨上门求兆志写春联了,今年这一天兆志特地没去镇上摆摊留在家里,他敲门把兆厉叫出来道:“大哥,每年二十八二十九这两日都有人上门求春联,等年三十的时候贴。今年大哥在家,不如跟我一起帮村里人写春联吧!”

兆厉欣然答应,等村子里人上门求春联的时候一听说这是未来的秀才老爷写的,各个都激动的要命,拼着抢着都要兆厉写,兆志反而受到了冷落。但兆志一点也没有不高兴的意思,依然兴高采烈的帮着兆厉磨墨裁纸,欣赏着兆厉的字。

兆亮晌午回家以后看到这倒是颇有些不高兴,晚上一家人忙完照例躺在炕上说说话的时候就没忍住说了出来:“往年村里人都求二哥写,今年大哥回来了村里人转头就把二哥忘了!”

兆志拍了下他脑袋道:“我平时是怎么教你的?做人这么小肚鸡肠?大哥明年若是过了院试就是秀才了,谁不想讨个吉利让秀才公写春联?更何况大哥的字毕竟是镇子上有名的先生教导过的,今日大哥一边写一边教我一些字的下笔运笔奇妙之处,今日整日跟在大哥身边我受益匪浅。”又语重心长的对兆亮说:“你呀,平时性子显的急躁,我一直在教你凡事要透过表层看透内里,今日你是不是又着像了!”

兆亮有些不好意思,仔细想了想是自己想偏了,诚恳的像兆志道歉:“二哥,是我错了,日后遇事我一定多想一想!”陈三郎安慰的摸了摸他的头道:“等转过年了送你去学堂,你也要记得你二哥说的话,虚心多向别人学习。”兆亮点点头,不好意思的憨笑。全家人看着他的傻样子也都忍不住笑起来。

第46章 过年啦

陈家三房一直忙到年三十才停下来,与老买家们说好过了年初七再出摊,就收拾收拾回驼山村了。这些天镇上日日都有年前大集,三房每日回来都要带一些过年要准备的年货,可把孙氏喜的够呛。这过年的大鱼大肉都被三房包了,家里的钱又能攒下来了!

不得不说孙氏才是最现实的人,一开始想拿捏三房多要钱,发现拿捏不住以后直接撒手不管,反正每日交给她的钱不少就行了。

现在的孙氏日日换着法吃油渣,偶尔三房还会送几只烤黄金雀给二老打打牙祭,这日子过得以前她想都不敢想。所以她对三房现在态度那是好了不止一点半点,就连玉芝都能得到她的一个笑脸。

第一次对着玉芝笑的时候可把她惊的够呛,生怕两个老的又有什么要求打算的。结果后来发现孙氏对着她日日都笑才渐渐放下心来,心里也觉得好笑。

因着三房日日在镇上摆摊太忙,家里准备过年的活计大部分都落在了四个妯娌身上,甚至惯常偷懒耍滑的范式都被逼着忙碌起来。陈三郎觉得有些不好意思,最后由李氏做主,给赵氏,范式和林氏一人扯了一身布料。

收到布料的妯娌们真的是惊喜异常了,李氏对三个妯娌这一段时间的帮忙表示感谢,因着这几日韩三娘来村子里开解了赵氏几次,赵氏看着也开朗多了。她颇有些大嫂的样子,拉着李氏的手道:“往常年年过年都是你们在忙,今年我也该出点力了,三弟妹和我客气什么呢。”李氏对这个大嫂还是有好感的,聊了好一阵子才去了二房。

范式照例说了几句酸话,不过是些“挣那么些钱一匹布就把我打发了”之类的,嘴上虽然这么念叨着,手脚却很麻利的把刚收到的布塞在炕被里。李氏看着一阵好笑,这个糊涂人也不好和她计较,客套两句就出了门。

林氏和陈四郎对于李氏的到来表现的有些受宠若惊,这阵子她跟着三房可是挣了好几百个大钱了,夫妻二人把李氏让进屋,让玉茉倒水,很有些狗腿样子。李氏有些不习惯,道完了谢放下布料就想走,林氏挽留不住热情的送她出了小西厢。

回到小东厢的李氏揉了揉脸:“四弟妹真是太热情了,我这脸都要笑僵了。”一句话说的孩子们都欢快的笑起来,玉芝也忍不住抱着她肩膀道:“四叔两口子是什么人娘还没习惯吗,日后这些事还有娘受的呢。”看着李氏仿佛想到日后四房的态度吓到一般打了个冷颤,玉芝笑得更开心了。

下半晌的时候陈大郎和陈二郎一起从镇子上回来了,往年他们从未一起过,今年不知怎么凑在一起,二人去上房给二老请了安,就一前一后出来各自回到各自的厢房了。

范式看见了瞪了陈二郎一眼,把他拉到角落道:“日后离你大哥远点!小媳妇都找了,别再把你带坏了!”

陈二郎不愧是个老实头,竟然连陈大郎发生什么事情都不知道,他惊问道:“什么?什么小媳妇?大哥怎么了?今日东家发了红封一散工,我出门就看着大哥在等我,大哥说大嫂带着孩子们先回村准备过年了,他特地等我一起回呢!”

范式翻了个白眼,把陈大郎的好事给陈二郎讲了一遍,最后又嘱咐道:“你可千万别跟你大哥学!”陈二郎初知不禁有些吃惊,开口道:“大哥这做的哪里是我们乡下人家能做的事情,这也太对不起大嫂了!你放心我不会的,我日日在东家铺子里做工,门都不出。”

范式满意的点了点头,又想起刚才他说东家发红封!忙拉着他问道:“你们东家发红封了?钱呢?”陈二郎理所当然的说道:“给爹了啊。”恨得范式忍不住又掐了他好几把:“现在人家日日想着自己搂钱,就你把你爹放在心上!啥都给你爹!”陈二郎每次回来都要被她这么念叨上一段,完全不放在心上,胡乱点点头就出去干活了,把范式气得够呛!

孙氏带着四个儿媳妇准备年夜饭,饺子是早就包好了的,去年还只能吃一点白面没有的杂面饺子,今年三房一下子拿出十斤白面和一盆油渣,老陈头一高兴决定今晚全吃白面油渣饺子!婆媳几个都是手快的人,一个时辰就包好了大几百个饺子,又忙活准备晚上的菜。

陈大郎动不动来厨房转一圈,想寻赵氏说说话,然而赵氏从未抬头理他,偶尔看他一眼仿佛在看陌生人一般。看的陈大郎心里一惊一惊的。只好回东厢找三个孩子联络感情。

结果不管他问什么,三个孩子都是点头说“是”“好”这俩字。动作语气不能说不恭敬,但是完全没有了以前其乐融融的滋味。

陈大郎无奈,挥挥手让三个孩子歇着,自己走出东厢站在院子里。看着兆毅围着陈二郎打转,兆志兆亮兆勇在帮着陈三郎打下手,陈四郎则抱着兆双在看鸡。想想自己的孩子们对他的态度,心底不禁十分后悔。

到了掌灯的时候,年夜饭也都端上桌,今年家里的年夜饭十分丰盛!除了陈大郎人人心底都由衷的感觉到高兴。真是一个肥年!菜刚摆上桌兆毅和兆双两个人都围着桌子跑来跑去了,跑一会停下来盯着菜看一会,看一会又兴奋的跑起来。逗得老陈头合不拢嘴。

赵氏和大房的三个孩子看着这热闹的场景脸上也不禁带出笑来。等一家子人围着桌子坐好,老陈头说了几句祝福词,第一筷子一下,这群孩子终于能遵从本心飞快的夹起了菜。

大人们欢声笑语的聊着天,孩子们低头猛吃也不说话,就连玉芝都被感染了这种气氛,觉得抢着吃的菜比平时好吃多了!

孩子们吃得快吃饱的更快,每样菜都吃了一点以后男孩子们就约着跑到院子里放爆竹。这是陈三郎特地在镇上买的干竹子,用火烧起来就“噼里啪啦”作响。每年过年孩子们最期待的就是这一遭了!

第47章 姥姥家

爆竹“噼里啪啦”声音一响起,女孩子们也都忍不住胡乱吃了两口就跑到院子里看热闹,上房里老陈头与儿子们喝着酒,看着院子里兴奋的跑来跑去的孩子们,忍不住都发出了会心的微笑。孩子们疯够了一个个进屋打起了哈欠。这时老陈头和儿子们的酒也喝的差不多了。

值得一提的是今日老陈头竟不像以往那样对陈大郎关怀备至,猛然间不偏心的老陈头让几个儿子都不适应,特别是陈大郎,颇有些坐立难安的意思。

等孩子们都闹哄哄的进来了,热闹空气中微微弥漫着的尴尬也全都散去。孙氏下了炕,铺上炕褥子,把几个年纪小的孩子挨个摆在炕上他们眯一会。玉芝当然在年纪小的行列了,她左手拉着自家五哥,右手牵着最小的兆双。沉沉睡去。

子时的时候玉芝是被一阵爆竹声吵醒的。村子里家家户户都放起了爆竹庆贺新年,此起彼伏的爆竹声吵醒了睡梦中的孩子们。

一群孩子一咕噜爬起来着急的喊着自己的娘来给自己穿衣服好跑出去玩。驼山村的传统是每年除夕到了子时的时候放了爆竹去亲近的人家拜年,第二天初一再去别人家拜年。

自从陈家大爷爷过世以后,老陈家已经很久没有在三十晚上出去或者接待别人的拜年了。今年老陈头想了想道:“老三,你带着兆厉兆志去趟村长家吧。还有你做买卖的那几家,都走一走。”

陈三郎应下带着两个孩子出去了。他们刚出门不久,陈家就来了拜年的人,来的第一家竟然是卖陈家土豆的刘家,刘老实带着刘小庄来给陈家拜年,感谢陈家在他们家快断粮的时候伸出援手。

老陈头自豪极了,谦逊的表示都是一个村的,这都是应该做的。送走了千恩万谢的刘老实,老陈头的心情仿佛喝了一大碗烧酒一般火辣辣热乎乎的。多少年了,他从未享受过这种感觉。以至于后来来的许家贾家等等许多人他都像踩在棉花上一样招待着,直到丑时陈家才渐渐安静下来。

孙氏今晚也听尽了好话,脸上挂着的笑容一直没断过,直到躺在炕上了还在和老陈头念叨:“这辈子啊,就这个年我过的最舒坦了,老三一家是个好的。”老陈头没有说话,翻身背对着孙氏,想起自己的大儿子,忍不住叹了一口气。

第二日初一,孩子们跟出了笼的小鸟一般欢快,清晨出去疯跑天擦黑才回来,只在晌午吃饭的时候才出现一回。大人们就只在早晨出门去村子里走动走动拜了回年,回家窝在上房吃果子唠嗑。

初三是嫁来驼山村的媳妇们回娘家的日子,陈家大姑陈兰梅也应该今日回门。以往赵氏这日必定要回镇子上走娘家,林氏娘家就在村里,自然也要回去。范式不顶用,全靠李氏招待大姑姐一家。

因今年赵氏不回镇上了,林氏也说早晨去娘家点个卯就回来。今年老陈头发话让陈三郎带着李氏和孩子们回门。玉芝开心极了,从穿过来她还没见过姥姥呢!只是听五哥和自己说姥姥对她对好多好,自己忘了姥姥多不应该之类的,早就想去姥姥家了!

一家人推着装着鸡蛋白面油渣等年货的板车往李家村走去,李氏还特地给爹娘买了两身布。

一路上李氏激动的不停的念叨李家一家人,念叨他们的身体,念叨他们的喜好。陈三郎听了心底酸酸的,这么多年李氏跟着他可真是吃苦受累。曾经也是家里娇养的姑娘,结果嫁了人日日劳作。

他从怀里摸出二两银子递给李氏:“这些银子算做给爹娘的年礼吧。”李氏愣住了:“你,你哪儿来的二两银子?难道你背着我们攒了私房钱?!”

陈三郎哭笑不得:“你想到哪儿去了…这不今日去爹娘那,我琢磨拿点钱给二老嘛,结果你一直不提这茬,我还以为你不愿意呢…就偷摸从炕柜拿的准备给爹娘…”

李氏用力拍了他一下:“我给自己爹娘给钱有什么不愿意的!这不是忙活忙活忘了嘛!还敢背着我们自己拿钱了,养的什么坏习惯!”

陈三郎憨憨的笑了…李氏嘴上骂他,但是看到他想着自己爹娘,心里也甜滋滋的。走着走着两个人就不时对眼一笑。看的玉芝一阵阵发麻,自己爹娘这也太肉麻了吧!

一家人欢快的到了李家门口。李家在李家村也算是中等人家了。院墙和房子下半部分竟然用的青砖,上半部分才是石头堆的,看着很是整齐气派。

玉芝的姥姥郑氏没想到自己女儿一家会在今日回门!正在喂猪的她呆住了,反应过来以后把猪食瓢一扔,两手在围裙上擦了又擦,才伸手握住李氏的手道:“燕娘…你…你如何初三就回来了,家里还以为你初四才回呢!”

松开李氏看了看陈三郎和几个孩子,伸手抱起最小的玉芝亲了两口,玉芝一点也不认生,郑氏身上干燥清爽的皂角味让她想起来前世的奶奶。

她抱着郑氏把头埋在她肩膀,撒娇的叫了一声:“姥姥~~”,这句可把郑氏叫的心都酥了半截。忙让三房一家人进屋。又大声往后院招呼:“他爹!燕娘回来了!”

因着本没打算今日李氏会回门,家里的舅舅们表哥都陪舅妈表嫂们回门了,家里只有老两口。

姥爷李一土正在后院剁柴,听见老太婆的声音差点没剁着手!他甩下斧头跑到前院,看到自己女儿一家站在上房门口朝他笑,惊喜的只会说“进屋进屋,上炕上炕!”

玉芝第一次见姥姥姥爷就很喜欢,老两口看着就是那种朴实,又是真心疼爱孩子的人。

一家人进了上房,李一土上炕陪着陈三郎。郑氏忙来忙去的端果子给孩子们吃,又要倒茶,陈三郎忙下地拦住郑氏:“娘,别忙活了!我们一起说说话…”郑氏答应一声,上炕坐在李氏旁边。

第48章 陈大郎又想出幺蛾子

郑氏对这个女婿还是比较满意的,虽说女婿家里穷,但是对女儿那是百依百顺。女儿也从未抱怨过女婿有什么不好。

李氏看着屋子里都是自己人,掏出二两银子来递给郑氏:“娘,这些年,我没有给你买过一件东西…今日这钱你就和我爹去镇上买点吃的穿的,别过得太节俭了。”

老爷子老太太吓了一跳,他们家虽说条件不错,但是二两银子也不是随随便便就拿出来的!

郑氏忙按住女儿的手道:“燕娘!你这是做什么?你们过年来看看爹娘就行了,拿钱来不是戳爹娘的心吗?快收回去!你们日子也艰难!”

李氏眼眶一下热了,只有自己的亲爹娘才能这么为自己想,她忍下眼泪道:“娘,您和爹就收着吧,这个把月我们在镇上做了点小生意,挣了些钱。这些年我和三郎也没孝经爹娘,你就收着吧!不然我这做女儿的心…”忍了又忍的眼泪最终还是没忍住,流了下来…

郑氏想到女儿这些年的辛苦,也陪着流下眼泪。李一土和陈三郎两个大男人顿时手足无措起来,还是玉芝拉着兆勇,一人一个钻进两个女人怀里撒娇,才止住了母女俩的眼泪。

郑氏拍拍在怀里撒娇的玉芝,对李氏道:“这钱爹娘收下了,你莫要哭了。今日你们回来的巧,家里你嫂子们都不在,只能咱娘俩去做晌饭了。”李氏应了一声,擦擦眼泪牵着玉芝跟着郑氏去了灶房。

一进灶房郑氏就拿了一个小板凳给玉芝,又给她抓了一把过年炸的抓果让她坐在边上吃。幸好过年准备的东西多,随随便便就能整治出一桌子菜。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