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山水食香 > 山水食香 第37节

山水食香 第37节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山水食香!

二人赶忙退出后厨,装模作样的抖了抖身上,对视一眼,兆志开口道:“回村里看看不?”卓承淮又怎么会不答应,好兄弟俩遂一起上了马车朝村里飞奔而去。

当兆志与卓承淮出现在老陈家东厢门口的时候,对玉芝来说天人下凡也不过如此了!

她激动的扔下手中的针线就张开手想扑到兆志怀里诉苦,万没想到离自己哥哥还有一步之遥的时候突然被快走两步的卓承淮伸手拉住头上的小揪揪。

玉芝“嘶”了一声抱住自己的头发揉着,抱怨道:“承淮哥!太疼了!”卓承淮面无表情道:“你都九岁了,男女授受不亲不知道吗?传出去名声要不要了。”

玉芝翻翻白眼:“这是我哥,这是我家,我大伯母肯定向着我,咱们三个都不说谁会知道!”

卓承淮露出一丝坏笑,上下打量了玉芝一番,突然侧过身让出玉芝的视线,对着西厢挑了下眉,用只有三个人能听到的音量说道:“自我们进了门,你那玉荷堂姐可一直看着呢!你说她若是看到了,会不会出去乱说呢?”

第120章 荷包

玉芝听了他的话不自觉的往对面西厢望去,仿佛没有想到会被发现一般,西厢窗户飞快的落下,发出“咚”的一声,一个浅色衣角被压住,明显感觉到里面的人想抽进去,可又不敢打开窗,那衣角不停的抖动,过了好一会才“嗖”的一下没入窗框。

玉芝心知肚明,不由用暧昧的眼神看着卓承淮,卓承淮被她看的心里发毛,小声斥道:“为何用这种眼神看我!”

玉芝与兆志互相看了一眼,一起发出“嘿嘿”的猥琐笑声,兆志伸手揽住卓承淮的脖子笑道:“我这堂妹这么多年了竟还惦记你,我看日后你还是别来我家招蜂引蝶了。”

卓承淮甩开他胳膊道:“我如何招蜂引蝶了!这么多年我可第一回上这来!”

玉芝摸摸下巴道:“确实,但是每十天你回来的时候我这玉荷堂姐都要去我家门口树底下等着,看到你了就上前打个招呼,若是你们不回村里歇在镇子上那她可就失魂落魄的回去,你说说这还不叫招蜂引蝶吗…”

卓承淮一阵无语,自己这张脸走到哪里都会遇到这种事,让他能如何?难道把脸划了才行?他轻哼一声扭头就走,背后的兆志和玉芝面面相觑,这是生气了?之前开过更严重的玩笑卓承淮也一直笑嘻嘻的,今日这是怎么了?

玉芝急忙回头与赵氏说要回去,拿起自己的小针线篓子就和兆志跑出去,看到门外马车还在,二人松了口气,转身往家里跑去。

果不其然在陈家卓承淮屋里,兄妹二人发现了坐在书桌前的卓承淮,他仿佛又变成了初见时候的那个高冷少年,漠然的坐在那里看书。

兆志忙上前把他拉起来道:“承淮,今日这玩笑是我开的过分了,你就大人有大量原谅我们吧…”

卓承淮一言不发,又坐到桌前拿起书。玉芝索性把他手中的书抽走,对着他不停的作揖:“承淮哥,承淮哥哥,我真的知道错了,你就看在你刚才揪过的小揪揪面上饶了我与我哥哥吧!”

说罢把脑袋凑到卓承淮面前,低下头使劲摇晃着头顶的小揪揪。卓承淮看到她这傻样忍不住喷笑出来。

玉芝听到笑声抬起头来,看到他近在咫尺的笑脸不争气的又呆住了…

卓承淮看到玉芝的呆样笑的更开心了,伸手敲敲她的脑袋道:“日后不可再开这种玩笑,你那堂姐还嫁不嫁人了。”

玉芝被敲的回过神来,嘟嘴道:“知道了!”兆志也松了口气,拍了拍卓承淮的肩膀:“往日在县学里咱们开这种玩笑你都一笑而过,今日反应真是大。”

卓承淮正了正神色:“往日你们玩笑不过就是玩笑,今日这玉荷好歹是你们姐妹,如何能当着面说这种话呢。”

兆志本想说自因为兆毅玉芝摔了那一回范氏大闹一场之后,几个孩子心底是再没有把二房当兄弟姐妹的了。

今年兆亮兆勇考上童生而兆毅没考上,范氏专门等到下半晌他们回来之后堵在他们家门口骂了半天,说他们藏私不把学问说与兆毅听,一口一个没人性,日后定考不上秀才。

气的李氏差点拿刀冲出去与她对骂,还是老陈头听到风声过来把她呵斥走了。从此两家更是话都不说了,连最好脾气的李氏看见范氏都视若不见。

但这些都是家丑,虽说与卓承淮处的好,但是这种话到底有些说不出口。

卓承淮看着兆志和玉芝便秘的表情,知道其中必有隐情,但是二人不愿说他也不会点破。

低下头顺手拿起玉芝放在书桌上的针线篓子翻看,翻出一个巴掌大的藏青色…嗯…仿佛是荷包?

玉芝尖叫一声冲上去想要夺下来,他忙抬起双手,玉芝在他身前跳来跳去像只小猴子一般,却够不着他的手,见他一点点翻完了索性放弃了,瞪了他一眼一屁股坐在椅子上。

兆志看着妹妹也笑着上前从卓承淮手里拿下这荷包从里到外翻个遍,一边翻一边啧啧道:“哟芝芝,你这荷包出门定能招一堆人,这缝大的,走一道掉一道钱,我看人家都跟在你后头捡钱呢吧!”

玉芝翻了个白眼,自己那个腹黑严肃的大哥去哪了?现在这嘴损的简直跟刀子一样,她一把抽出兆志手里的荷包:“哼!嫌弃不好就别看!我才学了几日针线,这可是第一个荷包,大伯母都说我做的不错呢!你们俩还嫌弃…日后我不会给你们俩做荷包了!”

卓承淮眯起眼睛,又把荷包从她手里拿出来,仔细端详着:“这看着也不错嘛,起码有个荷包的样子,没缝成布袋子,嗯…颜色也好看…呃…”实在夸不出来了…

兆志抱着肚子退后几步笑倒在椅子上,玉芝狠狠的瞪了他们一人一眼,起身跑了出去,兆志看妹妹生气了忙追出去。

二人谁也没看见卓承淮偷偷把那个丑荷包塞进怀里,嘴角翘起,这可是妹妹做的第一个荷包呢!

三人玩笑一通,陈三郎李氏带着两个儿子回来了,一家人凑在一起更热闹了。

吃过饭之后陈三郎道:“今日大家都在,我与你娘商量了一下,家里现下有些银子,咱们去府城开个小食铺如何?”

几个孩子大惊,陈三郎与李氏向来保守的人,竟然想要去府城开铺子?是出了何事?

兆志代表几人把这疑问问出来,陈三郎露出腼腆的笑,他也知道自己这个想法有些突然,但是他是真的想多挣些钱,自己又没什么本事,只能想到开食铺了。

陈三郎敛起笑认真回答兆志:“明年你就要去府城考举人了,这回可不能让你自己去了,我定是要去的,日后兆勇兆亮都得经这么一回,不若咱家在府城也弄个落脚点?

今日我与袁师傅商议过,他说小黑已经学的七七八八了,镇子上的铺子他也能撑的起来,若是我们去府城袁师傅就跟着去新铺子。”

万没想到兆志听完了陈三郎的话,第一句话开却是:“爹,明年我没打算去考举人。”

第121章 放手

一石激起千层浪,兆志一句话惊的所有人都无法做出反应来,兆志看着众人呆呆的样子笑道:“不过是晚三年再考罢了,这一科若是我要考的话怕是够呛能中,就算中了也不过是倒数着看,若是三年后再下场,我的学问也会踏实些,争取一举中榜!”

卓承淮也笑着对陈三郎李氏道:“这科我也不考,待下科与兆志兄同考。”

李氏回过神来,张口便道:“你们两个孩子若是不想考那便不考,反正呀,都随你们。”

陈三郎虽然觉得有些可惜,但是想想又觉得他俩说的有道理,也点点头。

兆志接着说:“虽说不考,但是这在府城开铺子的事情我看可行,不若咱们问问王叔?”

卓承淮道:“王中人哪里有我舅舅熟悉府城,回头我问问舅舅有没有熟识的中人介绍与你们。”

众人点点头,又闲话一番各自回房睡去。

不过几日朱掌柜就找上门来,一进铺子把陈三郎吓了一跳:“朱掌柜如何亲自过来,若是有事让小路说一声我们过去就行。”

胖嘟嘟的朱掌柜抹着额头的汗道:“大事,走走走进去说。”

一家人坐在厅房里,朱掌柜连喝了两杯水才缓过气来道:“前几日卓少爷飞鸽传书与东家,说你家想在府城开铺子,让东家介绍个中人。

今日收到东家传书,说是在府城看好了几间铺子让我说与你听呢。”

想了想怕自己转述出错,把飞鸽送来的小纸条展开,递给他们:“那,都在这了,我怕说错了,你们自己看吧。”

玉芝拿起看了一眼差点没晕了,谁写的这是!密密麻麻的小字看着就眼晕!怪不得朱掌柜怕出错!

强打起精神一字一句念给陈三郎与李氏听,大概就是四家铺子,最贵的四百两,最便宜的二百三十两。

几间铺子各有各的好,单辰推荐二百三十两与三百五十两的两间铺子,直言若是银钱凑手不若直接都买了,日后怎么也亏不了。

玉芝还是很相信这个老狐狸的眼光的,对朱掌柜道过谢后送走他,回头对陈三郎道:“既然大哥已经决定下科不考了,不若让大哥陪爹去府城看看铺子如何。”

陈三郎自然同意,下了学后的兆亮兆勇听到消息后吵着也要去,索性全都带上一起去,正好去开开眼界!

玉芝却拒绝了陈三郎:“这次我就不去了,坐那么久的马车我怕我会晕过去…再说三个哥哥各有各的见地,买个铺子还是不成问题的。”

自有家业起,陈家大部分决定都是玉芝做的,玉芝冷不丁不去一家人都有些不适应,但是想到上次去县城玉芝苍白的脸,陈三郎咬咬牙道:“那我带着你哥哥们去,芝芝在家好好歇歇吧。”玉芝笑着点点头。

等到第二日爷几个都走了以后,李氏抱着玉芝道:“芝芝这次为何不去?若是马车慢一点你定然也不会晕的吧。”

玉芝像小时候一样趴在李氏怀里:“娘,大哥都十七了,二哥也十四了,三哥十二了。他们是时候接触接触家里的这些买卖了,若是一味死读书,日后哪怕做了官也会被人骗。再一个就是…”

玉芝伸出十只手指:“我的手都这样了!大伯母竟然还要我绣个荷包出来!之前刚缝好的不知道丢哪里了,我还得从头缝,大伯母说若是五日后缝不好日后就再也不教我了,一副对我失望透顶的样子,我能抛弃大伯母去府城吗!”

李氏抱着她一阵失笑,这个小机灵鬼小人精!

五日后玉芝赶在最后时间缝好了最后一针,还绣了一朵儿童简笔画版的小花,圆圆的一个圈代表花,一根灰突突的竖线是花茎,旁边是两个椭圆形代表叶子。

赵氏把玉芝夸了又夸,说她绣的好,夸的玉芝怀疑人生。难道自己真的是刺绣的奇才?怎么看怎么不像啊。

当她抱着这个奇才的荷包给兆志和卓承淮展示顺便说了赵氏对她的评价的时候,两个人发出了惊天动地的笑声,引的铺子里的人纷纷往后院探头,看看到底发生了什么。

这次去府城买铺子卓承淮也一起去了,与陈家几人商量了下果然把单辰推荐的两个都买了。劳累了小半月的二人刚到铺子就被玉芝的奇才荷包笑翻了,兆志捏着小花荷包笑的话都说不清了:“真…真是奇才…才能绣的出来的荷包!”

卓承淮比兆志好不到哪去,两个人看着荷包是看一阵笑一阵,笑过了再凑在一起看看,接着笑!

玉芝生无可恋,索性不理他俩了,让他们笑个够去!呸!!!

铺子既然已经买了,那就得早点开张,袁厨子这都交代好了,小黑已经主勺四五天了,一点问题没有。

袁厨子找到陈三郎道:“若是要去府城,那还是再买个小的我带着,王中人手头的人都靠谱,不若让他再来一趟?”

陈三郎忙派小瑞去请王中人,待说完袁厨子的要求后王中人拱手恭喜道:“陈老哥这发家的速度真的是镇子上首屈一指的了,如今府城都买上铺子了!人你别急,我这就回去给你找找,待会就给你送来,让袁师傅选选。”

陈三郎与袁厨子作揖谢过,不过一个时辰,王中人又带着四个十四五的少年过来:“这些孩子都是之前在主家灶房里帮过忙打过杂的,您二位看看选选。”

袁厨子一个个让他们伸出手来,又看了看舌苔耳后,最后选出一个瘦弱少年对陈三郎道:“就他吧。”

玉芝觉得颇为神奇,这新选出来的少年不知哪里与小黑颇有几分相似,但是看脸又完全不同,看着袁厨子满意的眼光,她心底暗想,可能这就是气场吧…

剩下的三个几人商量一番也都买了下来,新铺子的小二正好没人呢,本打算去府城雇工,但既然如此不若一起买了算了。

陈三郎带着袁厨子小瑞与新买的二人一起去了府城,收拾了半个月以后,陈家食铺府城店开张了!

第122章 油炸面

小瑞这次过去是顶半个掌柜用的,新买的留下一个人代替他在镇子上做小二。

但是掌柜的还是得雇一个,单辰出面介绍了一个从泰兴楼赋闲回家姓柯的老掌柜,柯老掌柜看着须发银白,一问已经六十有三了,吓得陈三郎生怕自己一句话不对把老爷子气的撅过去。

幸好柯老掌柜只是看着老,腿脚灵便脑筋清楚,管理泰兴楼那种大酒楼是有些力不从心了,但是管着陈家这个小食铺子是绰绰有余,七月十三开张,生意很快踏上正轨,不过一个多月就开始盈利了。

慢慢的甜沫与豆腐脑在府城流行起来,陈家铺子刚开了两个来月,就已经有别的铺子开始卖这两样东西了,玉芝知道后不由感叹,不愧是府城,连山寨都山寨的这么快…

待到过完年,全家人都忙碌起来,今年家里有三个孩子要去考院试了!

兆厉此次势在必得,他今年已经二十一了,本打算上科考上秀才再与他说亲,谁知竟然落了榜,一家人愁眉苦脸,缓了小半年以后赵氏就忙着想看起来,日日与兆厉说起各家的女儿。

兆厉不胜其烦,直接喊上赵氏去上房,与老陈头发下誓,只要这三年让他一门心思读书,三年后不管中不中,他都但凭爷奶和娘亲做主娶妻生子!老陈头到底最是疼爱他,见他双目通红恍若癫狂的样子也不忍心再逼他,遂点头答应。

赵氏虽然不愿意,但看着儿子跪在地上求她,也只能含着泪点了头,从此以后果然未再提起一人,让兆厉安心读书。

兆厉不可谓不用功,甚至搬着小木凳坐在茅房门口读书,只怕下次若是再运道不好分到臭号。一开始真的是臭不可忍,兆厉几次差点吐出来,但是慢慢的慢慢的他竟然能专心的看进去书了,甚至连臭味都闻不到。

玉芝知道这个事情以后真的对兆厉心悦诚服,就冲兆厉对自己这个狠劲儿,早晚也得有出息!

兆亮与兆勇本只打算这一科下场去试试水而已,看了兆厉如此用功二人不由的也跟着努力起来,日日宵旰攻苦,看的一家人都心疼不已。

刚出了正月,商队当家的们又陆陆续续过来定干食了,果然县城已经零星出现了干面和煎饼,价格都比陈家便宜一两文钱,但是能做的到当家的自然都比较谨慎,今年都还从陈家进,其他各个铺子都略进了一些尝试一下到底保存的有没有陈家卖的好,若是好嘛,自然哪个便宜要哪个了。

这日玉芝蹲在后厨与小黑商议做简易版的方便面,这玩意比干面好的地方就是它做出来就是熟的,只要添上热水泡软就能吃了,比干面省事多了!在争分夺秒的考场上吃正合适。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