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山水食香 > 山水食香 第41节

山水食香 第41节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山水食香!

孙氏十分不满,回头直瞪老陈头,老陈头视若不见,毕竟自己唯一的亲闺女,难道还真的不让她上门了?只盼着闹了这一通她能看明白点,日后少出点幺蛾子吧。

李氏拿了衣裳出来就碰见院子里诡异的安静,她也不管他们说了什么,直接把衣裳扔到钱花儿身上,陈三郎开口道:“花儿,换上了你就赶紧走吧,你今日做的太过了。我家玉芝的大生日都被你们毁了!”

钱花儿闻言又“嘤嘤”哭了起来,陈三郎看也不看,拉着李氏往厅房去,陈四郎与林氏对视一眼,也带着孩子们跟着陈三郎走了。

老陈头转身刚想走,听到钱花儿百转千回的叫了一声:“卓少爷~~”那声音仿佛掺了蜜糖一般,又委屈又黏糊。

老陈头人老成精,一听这三个字就想通了两个闺女到底为何打起来了。他转过身用犀利的眼神瞪着钱花儿与钱大姑,不容置疑的说道:“日后若是没事,你们就别来家了!”

陈大姑刚站起来又被老陈头来了这么一出,一头雾水,不由高叫道:“爹!”老陈头没搭理她,死死盯着钱花儿道:“日后!别在来你三舅家了!”

钱花儿被看的一哆嗦,往钱大柱与陈大姑身后躲了躲,却如何也避不开老陈头的目光。

老陈头见她不吱声,看了看身边的几个孙子道:“兆志兆亮兆勇,把他们一家三口赶出去,你娘的衣裳也拿回来,我看她本也不要脸了,何苦咱们替她遮掩!”

兆亮兆勇早就忍不了了,听老陈头一声令下忙上前道:“大姑,带着花儿姐走吧,莫要我们动手那就难看了!”

陈大姑和钱大柱完全没明白发生了什么,见两个半大小子就这么上来了还颇有些紧张,钱大柱道:“岳父,有何事咱们慢慢说,都是自家人何必弄得这么…”

老陈头嗤笑一声:“我也不想弄得难看,回头你们家去了问问你们的好闺女吧!快把他们赶走!”

兆志此刻也动了起来,缓步走到钱家一家人面前,甚至还笑了笑道:“大姑,姑父,两位表弟今日是去学堂念书了吧…”

钱大柱一凌,审视的看了兆志一眼,看见他眉目含笑却表情清冷,不由一颤,拉了陈大姑一把低声道:“我们走。”

甚至连李氏拿来的衣裳也没要,三人直接就出了大门。

李氏在厅堂见他们出了大门才又来到出事的地方,看着钱花儿撇在地上的衣裳叹口气:“这衣裳不要了,兆勇待会给娘扔的远远的去!”

第132章 慢慢长大

兆勇见自家娘罕见的记仇,不由想笑,点头应下,拿着衣裳出了门。

老陈头见今日这事闹成这样也有些头疼,唉声叹气的带着孙氏和四房回了老房子。

只剩下三房自己一家人了,小黑整治的一桌子零嘴还没上完,他从灶房出来,看着还站在院子里的一家人小心翼翼道:“东…东家,那些咱还上吗?”

一直没出声的玉芝笑了笑道:“上呀,做都做了,小黑哥快上吧,我们这就回厅堂了。”

小黑“哎”了一声屁颠颠的回去继续准备。玉芝一手一个挽着陈三郎与李氏道:“终于人都走光了,现在可算只剩下咱们一家人了,走吧,给我过生日去呀!”

李氏看着懂事巧笑的女儿,差点滴下眼泪,她强忍道:“对!方才都不算,现下咱们一家人过生日才算!”几个男人都附和着,气氛瞬间好了许多,一家人亲亲热热的回了厅堂。

小黑也适时端上了几样冷盘与点心,还温了一壶黄酒。几个孩子使出浑身解数哄的李氏终于开了笑脸。

又热闹了一阵子之后,李氏突然问道:“方才承淮也在边上?她俩到底是怎么回事?”

卓承淮自己也没看清楚呢,把从他在树下散酒气到陈家人赶来这一段仔细描述了一遍,道:“……其实我现在还有点晕…”

一家人的眼光都变得意味深长起来,左右上下打量着卓承淮。玉芝更是笑了出来,这呆子!

卓承淮被陈家人看的有些手足无措,混合着酒气在脸上泛出了一抹潮红,玉芝啧啧道:“真美,怪不得…嘿嘿…”兆亮兆勇也跟着“嘿嘿”两声表达附和之意。

李氏瞪了她一眼:“怎么说话呢!”又转头看了卓承淮两眼浮现出暧昧的笑容:“承淮,你舅舅没与你提起亲事?”

卓承淮真的要被陈家人吓坏了!方才不还气哄哄的吗,怎么突然一个个变得这么的…吓人啊…

他吞了吞口水回答李氏:“没…我舅舅本也没打算让我现在成亲,与我说等我考上举人再谈亲事…”

李氏拖着嗓子“哦~~~”了一声,卓承淮更是坐立难安了,“蹭”的一声站起来拱手道:“我尚有些酒意,就不在这坐着了,先回屋歇息了!”也不待陈家人答应,转身快步走出去,片刻功夫就七拐八拐不见了人影。

陈家人在背后看着他落荒而逃的背影哈哈大笑,一扫之前的郁闷。

玉芝好不容易止住笑,擦了擦笑出来的眼泪道:“承淮哥长这么美,日后得娶个什么样的天仙媳妇才行啊。”

李氏今日瞪人瞪的眼睛都疼了,闻言也懒得看她,笑着道:“我看承淮日后的媳妇定然长的不能难看了,反正没几年了,过几年咱们看看不就成了吗。”

玉芝突然想起来另一个事,转头对兆志道:“大哥,方才你说钱家两个表哥在上学堂是什么意思?难道你已经厉害到能威胁到别人功名了?”

兆志无辜的眨眨眼:“我只是提醒大姑和姑父两个表弟上学堂还等着他们回去吃饭呢,让他们早些走。也不知道姑父为何一听大惊失色赶紧带着妻女回去了,可能也是担心两位表弟饿着吧!”

玉芝看着他一脸认真的胡说八道,笑的差点滑到地上。自家的哥哥啊,真不是个好人!陈三郎和李氏也被逗的笑的快喘不上来气了,只能伸出手指使劲点点满脸无辜的兆志,又点点玉芝,心道自己这两个憨厚人是怎么生出这么些小狼崽子的。

玉芝对自己的生日宴总体还是比较满意的,虽说有些小…呃…大插曲,但是瑕不掩瑜,几个哥哥送的礼物她都十分喜欢,一一放在陈三郎专门为她打的小炕柜中,待看到自己耳朵上摇晃的耳坠她不由叹了口气,慢慢摘下来,也放在了兆厉送的梳妆盒里。

过了十岁的玉芝仿佛一夜之间就长大了,身体开始慢慢抽条,晚上经常腿抽筋到疼醒过来,李氏开始日日给玉芝炖骨头汤和各种豆子吃,甚至还托熊大壮走商的时候海边带了一些干的虾米和鱼干给玉芝炖豆腐吃。

玉芝的胸口也开始隐隐作痛,虽说上辈子也有过这一遭,但是那仿佛已经离她特别特别遥远了。玉芝看着胸前的小核桃忍不住苦笑,日日含着胸,生怕不小心碰到哪儿就钻心的疼。

卓承淮和三个哥哥都不知道玉芝怎么了,看她走路低头含胸还以为她太累了,催着她休息,玉芝不知怎么与他们解释,只能接受了他们的好意,坐在那儿看着哥哥们忙前忙后的,也是一番乐趣。

陈家的生意也上了正轨了,越来越多的跑商当家的知道了陈家的肉干肉脯和干面油面煎饼,虽说有别家已经开始一样做这些,但是陈家的味道最好,面保存的时间也最长。

最重要的是陈家与泰兴楼合作了。把这些干食运到了泰兴楼的各个分店。只要在山东道,基本在任何地方都能买得到,提前去泰兴楼定好货了过两个月去取就好,大大方便了当家们囤货的速度,对于当家的们来说,多省一天时间就能多跑一个地方多挣一份钱,自然对陈家干食大大的欢迎。

三年间陈家已经改头换面,再也不是那个守着小铺子过活的小东家了,王中人几乎一年到头忙着陈家的买卖,买铺子买地买房子,从镇上到县城到府城,陈家也算是小有产业的地主阶级了。

赵家粮油铺子现下也已经专供陈家米粮,慢慢的成了镇子上第一大铺子,完全摆脱了于掌柜对他们家的控制,韩三娘带着儿媳妇们找到陈大郎与于三娘的家,狠狠的扇了于三娘一巴掌出了这口憋在心底多年的恶气,于掌柜和于太太气的摔了一套茶具,可是已经对韩三娘无可奈何了。

陈三郎和李氏依然每日在镇子上的小铺子里忙活着,用他们的话说是不忙活闲的浑身难受。几个孩子一度想买几个人伺候他们,让他们歇下来,每次都被骂的狗血淋头,也就由他们去了。

第133章 赴考放榜

十三岁的玉芝已经是个娇俏少女的模样了。晶莹如玉的肌肤上几乎看不到任何毛孔,粉嫩的脸上一双美目犹如一泓清水,顾盼之间更是惹人怜爱,微嘟的红唇透出几分稚气,说不尽的温柔可人。

铺子里常来吃的老熟客都知道陈家有个美娇娘长大成人了,一时间都私下议论纷纷,不少人想要求亲,但是还在观望,毕竟今年陈家有一大批男孩儿要去府城考乡试了!

兆厉与兆志和卓承淮是奔着举人去的,兆亮兆勇则是去凑热闹的,毕竟跟着哥哥们一起下场也是一种特别的回忆。兆厉两年前就与罗盈娘成了亲,本来陈家是打算让小两口住在镇上的房子里,没想到罗盈娘说要孝顺赵氏,要么把赵氏接到镇上供养,要么就陪赵氏住在老陈家。

这个举动可把陈家上下感动的够呛,陈三郎闻言寻了老陈头说把小东厢给兆厉两口子,赵氏专门上门与李氏道谢,顺道说了一堆对这个媳妇的满意之处,现在只盼着抱孙子了。

罗盈娘对兆厉学问上的帮助不可谓不大,小两口对着吟诗作赋谈论实事,赵氏虽然听不懂但是看着就欢喜,每日给他们做好宵夜进补,这次兆厉出来准备考试,已怀孕四个月的罗盈娘就在家等他,赵氏拍着胸脯保证会照顾好罗盈娘,让兆厉放心考。

李氏眼红的不得了,看着罗盈娘的肚子眼睛都发绿光了,心底暗暗下了决心,这次不管兆志考得如何都得给他说门亲事了!下面还有十九岁的卓承淮,十八岁的兆亮,十六岁的兆勇,个个都到了年纪死拖着不成亲,可把李氏愁坏了。甚至小小的玉芝也有人隐晦的打探起来,这群男孩子却个个不着急。

李氏一边念叨一边与玉芝一起给赴考的几人准备赴考包,其实府城早就有了五家陈家食铺分店,但是李氏就觉得自己亲手做的这些吃食才安心,拉着小黑和小黑的徒弟小木亲手做了一大堆干食。

意气风发的书生们踏上了奔赴前程的道路,这一去就是小一个月,因着孩子们说陈三郎去会给他们压力,陈三郎又眼巴巴的错过了这次送考的机会。虽说府城有单家接应什么也不用担心,但是赵氏和李氏还是相携去上了好几次香,盼着菩萨保佑孩子们一切顺利。

八月初八,几个人进了贡院做准备,初九就要开始的为期九天的秋闱。李氏不出意料的开始摔碗了,玉芝无奈的拉着她道:“娘何必担心,咱们这么多哥哥去考呢,混也能混上几个嘛。”

李氏白眼都要翻上天了,在她心里玉芝哪怕外表再清丽,一开口还是那个不靠谱的小女孩:“什么叫混!你几个哥哥苦读多年才去乡试,被你说的像是去碰运气般!”

玉芝吐吐舌头,撒娇道:“我不是担心娘嘛,娘也说哥哥们苦读多年,付出总有回报,娘自然也要相信哥哥们呀。”李氏看着女儿娇嫩的脸庞,真是气不起来,拍拍她肩膀探口气道:“罢了罢了,我还是与你大伯母去给菩萨烧香吧。”

也不管玉芝无语的表情,扭头就去找陈三郎送她回村里找赵氏去。两个人凑在一起嘀咕嘀咕约好明日就去上香,一定要菩萨看到她们的虔诚!

玉芝心道这三年也不见你们去上香,快考试了日日就去,这不是典型的临时抱佛脚嘛。但是她也不敢说,只背后说与陈三郎听,没想到就连陈三郎都认真道:“芝芝可不能这么说,被菩萨知道了可是要怪罪的,快呸呸,童言无忌!”玉芝被迫“呸”了几下,对这群疯魔的家长们是不抱任何希望了。

一家人心里七上八下忐忑不安的终于等来了放榜的时候,来报喜的又是上次的两个差役,二人轻车熟路的先顺路去镇上陈家铺子门口喊了一声:“陈东家有喜,赶紧回村等我兄弟二人读喜报吧!”说罢也不管身后人是如何反应,驾着马“嘚嘚”的一路疾驰而去,那方向出了城门正是去驼山村的路。

铺子里吃饭的人们一片哗然,陈三郎听到声音跑出来的时候正巧看到了马尾巴最后一丝残影,他忙拽住小木问:“方才谁来了?出了何事?”

小木没来得及回答,一群吃饭的客人们你一句我一句嚷了起来:“陈东家快回村吧,你家秀才老爷考上举人了!!!”

陈三郎欢喜的要疯了,站在那里直喘粗气,好半天想起来李氏,扭头就往后院跑,冲着在后厨帮忙的李氏和玉芝大叫:“中了!孩子们中了!快回村!”

李氏连围裙都来不及摘,猛地站起来道:“中了?谁中了?”陈三郎也一头雾水呢:“反正有孩子中了,赶紧回去吧,报喜的差爷已经去村子里了!”玉芝也催促道:“对对对,快回去看看!”

机灵的小木已经套好了马车,陈家三口上了马车一路跟着报喜差役的马蹄印回到了驼山村。

人声鼎沸的老陈家已经被围的水泄不通了,按说三房的喜报应该送去三房,可是三房的人常年白日不在家,去了也进不去门,只能先来老陈家等着,可是来了又怎么走的了呢...

直到三房人挤进院子之后,差役们看着人到齐了才咳了咳嗓子开始宣读喜报,读之前看了一眼赵氏,见一个微微挺着肚子的孕妇扶着她,神情比上次放松多了,这才放心大声读了起来:“青山镇驼山村陈兆厉,宣政四年高中乡试第三十七名!”

赵氏这次差点又要晕倒,想到身边身怀六甲的儿媳妇才□□的咬牙站在那,眼泪却不受控制流了下来。罗盈娘也微微发抖,为了肚子里的孩子,也强忍住眼泪,却是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差役见二人没有晕倒不由松了口气,上前把喜报递给赵氏,然后回到原地又掏出一份喜报念道:“青山镇驼山村陈兆志,宣政四年高中乡试第四十三名!”

这下子村里人真的是震惊了,一门双举人,陈家日后是真的要做耕读世家了!

第134章 说亲

李氏到底是经历过儿子们秀才喜报洗礼的人了,在得知这么个大喜讯以后,竟然还有心思问差役:“烦问差爷,我家还有别的孩子中吗?卓承淮呢?”

这差役也是个精明人,早早的把陈家孩子们的名字打探好了,见李氏问回答道:“二位小公子并未高中举人,但是陈兆勇公子考了第一百零一名,与桂榜相差一名。陈兆亮公子考了一百七十八名,此次赴考秀才共八百三十人,二位公子再苦读三年,定会高中!卓公子此次高中桂榜第二十六名!”

玉芝知道二哥三哥的名词时竟然有种想笑的冲动,谁让自家三哥这么逗,上次吊车尾,这次却是擦肩而过。幸好二人只是下场体验生活的,若是真心去考试的岂不是要抑郁了。

陈三郎和李氏知道卓承淮也中了放下心来,这里面最看中这个成绩的就是卓承淮了,自他十三岁来陈家开始,六年的感情,李氏是真心希望他能得偿所愿,早日报了仇早日解脱,她是真的看不得这个孩子受一点委屈了。

驼山村又是一番欢腾自是不必讲,陈三郎塞给报喜的差役喜钱,就把他们送出驼山村,二人一出村例行从怀里掏出荷包,年轻差役道:“哥,我掂量着怎么才二两银子左右呢?”那年纪大的也有些嘀咕,打开荷包拿出来一看,里面竟然是个二两的小金元宝!这可是二十两银子啊!二人惊得话都说不出来,飞快的把荷包塞进怀里,对视好几眼,一切尽在不言中。

兆厉和兆志高中举人的事儿当日下晌就传遍了青山镇,甚至连兆亮兆勇下科必中的话也传了出来。一时间陈家铺子里人头攒动,嗯...都是媒人...陈家现在可是镇上最香的香饽饽了,家里三个儿子一个女儿全都是结亲的好年纪!

陈三郎与李氏疲于应对,干脆躲到村里。谁知在村里也不得安宁,这日赵氏上了三房的门。

李氏迎了赵氏进来不禁有些纳闷,现在家里都为两个孩子回来做准备,正是忙的时候,为何这时候上了门了?

双方坐下,赵氏咳了咳有些不好意思道:“三弟妹,玉芝今年十三了,你有没有想早班班与她说亲的打算?”

李氏犹豫道:“我就这么一个闺女,自然不想让她早嫁,可是十三相看起来也行,这个闺女可不能让她像她哥哥们一般随随便便就拖到现在!”

赵氏松了口气:“实不相瞒,今日我来人有人托我来给玉芝说亲的。”李氏好奇道:“是谁家?孩子怎么样?”

赵氏娓娓道来:“这家人是我娘家的远亲,家里有百亩良田,在县城开着一个小酒楼,生意虽说没泰兴楼那么好,但是也是人气挺旺的,这些年也攒下了几分家底。

这家有两个女儿一个儿子,两个女儿早已出嫁,一个儿子今年十五岁,自小读书,今年刚中了秀才!这孩子十二三岁上下我见过一面,那时候已经读书多年了,人看着是眉清目秀,斯文秀气。

如今十五岁中了秀才也是前途无量,他家里琢磨给他说亲,三琢磨两琢磨就惦记上的咱家玉芝。玉芝为人精明能干嘴甜心善,现在又有哥哥中了举,他们也知道自个有些高攀了,这不让我来探探口风嘛。

反正他们是说,若是真的能求到玉芝,那他们定把玉芝当亲女儿看,这点三弟妹放心,我娘家这亲戚能做这么多年买卖也是靠着心善才坚持下来的。”

李氏想了想这个孩子条件还真是不错,与玉芝年龄相仿的中秀才的本就不多,没定亲的更少了,若是这家人真的能像赵氏说的那样心善有前途,那相看相看也成。

遂对赵氏道:“大嫂也知道玉芝是我家唯一的女儿,这个事我自己是做不了主了,还得与她爹与哥哥们商量下,待咱们忙完这段儿了再议如何?”

赵氏自是应下,二人又说了些私密话才告辞离去。

过了十来日,陈家几兄弟参加完鹿鸣宴从府城回来,陈家在驼山村大摆了十日流水席,热闹程度震惊了小小的青山镇。一时间陈家处在风口浪尖之上,来来往往的人群络绎不绝,李氏忙的根本提不起这茬。

终于忙完了这一阵子,兆志也闭门谢客几日,说是好好歇歇,大家都很体贴,这两日都自觉的不上门。

卓承淮在单家应酬的他的脸都要僵了,终于抽空跑到李家来透口气。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