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山水食香 > 山水食香 第48节

山水食香 第48节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山水食香!

可惜美好的日子总是短暂的,正好十日后,陈三郎和李氏带着兆厉回来了…

短短几日,兆厉就感觉成熟了许多,玉芝啧啧称奇,难道当不当爹竟然能让一个人变化这么大?

在听了一耳朵的育儿经之后,玉芝终于让浓墨把意犹未尽的兆厉送回了书院。

待兆厉走远后玉芝揉着耳朵道:“大堂哥现在变得比娘还唠叨了!听的我心里痒痒,好想去看看小宝宝!”

李氏对她翻了个白眼:“什么叫比娘还唠叨?娘平日里唠叨吗?都是为了你们好!待日后你出嫁了听不到娘唠叨了指不定多想呢!”

玉芝狗腿道:“是是是,我娘一点也不唠叨,都怪我口无遮拦说错了话。”

李氏“哼”了一声不再理她,转头又与陈三郎念叨起小宝宝多么多么可爱,多么多么好玩,多么多么白嫩,听的玉芝昏昏欲睡。

第153章 牛奶

当了爹的兆厉像打了鸡血一般,一定要为儿子挣个好出身,每日只睡两个时辰,到点就起来读书,熬的两眼通红,就连沈山长都忍不住上前劝他读书要适度…

书院所有人都为了即将到来的春闱做准备,幸而山东道离京城不远,且气候相似,不用像别处离得远的考生一般提前半年出发。

毕竟这是第一批学生,沈山长自然特别上心。自府城到京城也不过十日出头车程,沈山长提前派人回了京城给他们包下了一个离考场不远不近的小客栈,又决定让他们二月上旬就出发,过去适应适应京城的科举氛围。

陈家自然提供了全套的路上及考试吃食,油炸面已经在去西域的商队里颇有一席之地了,这次玉芝重新炸了一批。

最最让玉芝欣喜的时候某日外出的陈三郎竟然买到了两大桶牛奶!玉芝开心极了,围着陈三郎前后转悠,兴奋的问:“爹!你是如何买到这牛乳的?不是说不能杀牛吗?”

陈三郎一脸懵:“这牛乳又不用杀了牛才取出来,养牛的人家里都有啊,只不过产的不多罢了。

平日里羊奶多些,就是味儿太膻了,除了郎中要求喝的也没人喝。

今日不过是我顺路遇到一家养牛人,看着他拖着两个小儿蹲在路边卖牛乳颇为可怜,一时心软才买来的。”

玉芝懊恼极了,她一直知道古代对牛的保护超出她的想象,所以下意识的排除了与牛有关的所有吃食,连这牛奶都给忘了!!!

她见这牛奶看着新鲜,也顾不上自怨自艾了,忙让人装了一桶仔细盖好,放在避光又没冷到结冰的阴凉地方放好。另一桶放在常温下静置十二个时辰,打算自己试试做黄油。

玉芝也只是在纪录片里看过如何做黄油,自己从未做过,只记得关键是最后要水油分离,可是她又没有草原上牧民们那种专业的带木杵子样东西的用来震荡分离的木桶,想了半天决定用原理差不多的笨办法——手摇…

玉芝把家里的男人们有一个算一个的都叫上,又派人出去喊了袁厨子和他这几年收的七八个徒弟过来,一人给了一个用用蜡密封的装了八分满牛奶的粗竹筒,让他们不停的用力上下摇晃,直晃了小半个时辰才喊停,累的一院子的人胳膊都提不起来了。

袁厨子两手抱着胳膊直咧嘴,问玉芝:“玉芝啊,你这是做什么呢?”

玉芝神秘一笑:“袁叔快来帮我!”语毕挨个打开竹筒,观察里面的牛奶,看到里面有大团大团的凝固物,她急忙小心翼翼的转移到一个新的铜盆里,袁厨子见她神神秘秘的也不多废话,学着她的样子把凝固物取出。

玉芝看着竹筒里剩下的液体对大家道:“方才大家都辛苦了,剩下的这个可是好东西,是没有油的牛乳,与牛乳一样养人却不长肉,最是适合小娘子了,若是家里有亲人姐妹的都带回去与她们尝尝吧。”

几个有家有口的人听到眼睛都亮了起来,谢过玉芝之后拿起竹筒就告辞回家了。

玉芝带着袁厨子开始用这分离出来的奶油做黄油。

她先倒了一盆冰冰凉的水,然后在一个干净的铜盆里慢慢搅打着刚刚得到的奶油,直到把它搅打出软峰来,剩下的就是快速打发了,玉芝看了看袁厨子,心道后头还要用到他,先让他好好歇歇,于是让人去寻了陈三郎过来。

陈三郎来了之后玉芝也不多废话,直接让他使出最大的力气来打搅打奶油,慢慢的盆边聚集了一点一点圆圆的小颗粒,玉芝急忙给陈三郎加油,陈三郎咬着牙加快了速度,终于看到颗粒变成半个豌豆大小之后玉芝喊了停。

陈三郎差点没瘫在地上,这比干了一天农活还累!玉芝把盆里的东西倒进铺着干净棉布的空盆里,把棉布包好,让歇了半天的袁厨子用最大的力气把里面的液体挤出来,倒掉之后又往里面加冰水清洗,挤干,如此反复四五次,直到挤出来的水变得清澈才停了下来,她把棉布内的半固体倒进准备好的方形容器里,放到尚有残冰的阴冷地方冻起来。

袁厨子极其好奇:“玉芝,这到底是何物?”

玉芝道:“袁叔听过黄油吗?北边牧民们平日以奶和肉为主食,这种油应该就是他们发现的,只不过没有传到中原罢了。”

又等了一个来时辰,玉芝约摸黄油差不多了,让浓墨取过来检查,果然已经结成了黄色固体。二人就开始研究这西式的各种点心了。

玉芝首先自然是要做黄油曲奇的,这可是她前世最爱的小饼干了!

八钱新鲜牛奶,八钱杏仁粉,一两六钱的白糖,三两二钱的黄油,还有四两面粉,一个鸡蛋,这就是全部的配料了。

玉芝看着已经软化的黄油有些发愁,这要打发黄油需要多大的劲儿啊,玉芝看着站在旁边的袁厨子露出一抹阴森的笑,笑的袁厨子浑身一哆嗦…

………………

又是小半个时辰,袁厨子感觉自己的胳膊已经不是他的了,今日他这么过来到底是不是个错误?!

玉芝则看着成型的黄油稠面糊笑的眉开眼笑的,找个油纸包把面糊装进去,在角落剪了个小口,一个一个挤得圆圆的在烤盘上,一边挤一边想,既然有牛奶了就得找铁匠铺子定一批烘焙工具了,特别是手动的打蛋器一定得来几个,用三个筷子打的袁厨子快要跟她绝交了!

放进改良过的烤箱,玉芝让烧火技能点点满的厨娘小心翼翼的控制着火候,不过一盏茶的时间,香喷喷的黄油曲奇就出炉了!

玉芝也不怕烫,刚把烤盘移出来就上手抓了一个,扔进嘴里,烫的龇牙咧嘴的也舍不得吐,几口嚼完了,喊了一句:“香煞我啦!”

袁厨子闻着空气中香甜的味道吞了吞口水,也伸手拿了一块扔进嘴里,入口香酥,奶香浓郁,咽下去口齿留香,嗯…看来今日受的苦都值了!

第154章 赴考

玉芝看着半眯着眼睛享受的袁厨子,“嘿嘿”一笑,吓得袁厨子浑身一抖,结结巴巴的问:“你…你又想干什么?!”

玉芝笑道:“袁叔怕什么?这是我打算给我哥哥们带去京城吃的,那咱们不得多做点嘛,对吧?”

袁厨子心里暗道自己命苦,但是想到即将赴考的几个孩子,低下头认命道:“罢了,明日我还来…咱们再做吧。”

玉芝见他垂头丧气的心里笑了半天,咳了咳开口安慰他:“明日咱们就不打发这个了,咱们换个做法。这次做的黄油有好几斤呢,尽够哥哥们带着走的了。”

袁厨子眼睛一亮,抬起头道:“还有另外的做法?!我明日早早就来!”

第二日袁厨子才知道自己真是太年轻了,今日的确是不打发黄油了,改打发鸡蛋了!

心底麻木的袁厨子僵硬的打着蛋,玉芝则做了一点纯鸡蛋酥硬小饼干,纯牛奶没鸡蛋的牛奶小方块饼干,还有加了黄油与瓜子仁花生的五仁小方块。

一炉一炉的烤出来,忙活了整整一天才用完了所有的黄油和牛奶,二人瘫在厨房的座椅上,看着满满三大盆的小饼干还是很有成就感的。

袁厨子有气无力道:“你说,这些能保存多久?”玉芝话都懒得说,伸出两根手指比划了一个二。袁厨子这才放下心来,只要几个赴考的孩子能吃上就成,还好没白忙活!

各种饼干获得了全家人的一致好评,特别是兆勇,就爱这种甜食,一个一个停不下来,尤其最爱一开始做的黄油曲奇,简直就是他的最爱。

慌得李氏上前拍他手:“不许吃了!是要与你哥哥们带去京城的,吃光了到时候吃什么!”这才恋恋不舍的停了下来。

玉芝笑道:“三哥别急,咱们有袁叔呢,想吃多少再做嘛!”袁厨子闻言面露惊恐,惹的全家人都笑得不行。

一家人热热闹闹的用洗干净擦干净铺了油纸的竹筒,一桶一桶把饼干装好密封好,最后一数竟然装了三十几桶,一天一桶是满够了。

二月初六,出行大吉。兆厉兆志卓承淮带着浓墨润墨砚池一起登上了去京城的马车,陈三郎不放心,非要跟着去。最后还是沈山长出面劝阻了他,若是他去了又如何,平白让三人紧张担忧罢了。

陈三郎一颗送考的心就这么胎死腹中了,忍不住有些垂头丧气的,幸而这时候小瑞回来了。

之前小瑞带着三个墨一起去买山楂园子,约摸着二月初完不了,赶紧让润墨紧赶慢赶的回来了,他带着淡墨枯墨继续一直到签了地契才回来。

刚进门见过礼,小瑞笑道:“到底还是迟了几日,本来我还想着陪三个少爷一起去京城呢,这下子看来只能等着下次二少爷三少爷考进士的时候才能蹭少爷们的光去见见世面了。”

众人说笑一阵才开始说正经事,小瑞递上三张地契和几张契约:“...当地人都没人把这山楂当回事儿,现在只是晒干了做药材用。去年咱们去收,他们还以为咱们是做糖葫芦的,还劝过咱少收点,多了卖不了。

这次我们去买园子的时候大家都当稀奇瞧的,能卖的上赶着追着我们卖,最后挑了三家人老实园子又好的,还与他们签了用工契,到每年十月去拉果子的时候给他们结一年的工钱,日后他们也算是咱家的长工了。

当日买了地我就犯愁,咱们根本没人手种可如何是好,正好一家子问咱们要不要长工,他们家只会种山楂,现在卖了园子不知道做什么了,我才想起这茬,顺势跟他们签了契。还请老爷太太小姐责罚。”

玉芝点点头,小瑞这事儿办的干脆利落,走一步看三步,是个管家的好苗子。但是...第一次出去办事就自己自作主张,却是的确有些莽撞了,自家爹在他心目中怕是还是那个镇子上的小食铺东家吧?

想到这她按住刚要说没事的陈三郎开口道:“不知瑞管家是想怎么让我爹责罚?”说完似笑非笑的看着他。小瑞心里一惊,下一刻人已经跪在地上了,他磕了个头没有抬起,俯身道:“都是小的的错!小的自作主张,应派人回来与老爷说一声!都是小的的错!都是小的的错!!”

李氏有些不忍,小瑞也是十五六岁就到了陈家,这么些年过去了,人是肯定可靠的,就算是鲁莽一些也不是什么大事,就想让他起来。刚要说话玉芝抢先开口道:“我只问瑞管家,想怎么让我爹责罚?这不是你自己说的话吗?怎么话说出口了却没仔细想过?”

小瑞哪里想过如何责罚这种事情,他脑袋里一团乱,熟悉的陈家人都变得陌生起来,那个曾经时常问他饿不饿冷不冷的陈东家成了现在坐在高椅上端坐着的陈老爷。

他惊出一身冷汗,是自己托大了,自己不过是卖了身的奴仆,有什么资格替主家做决定呢!他发自内心的感觉到了懊悔,身子微微颤抖着,哽咽道:“小的...下次再也不敢了!”

玉芝见他是真的明白了,放柔声音道:“小瑞哥,你来我家也有六七年了,我们一直把你当一家人看,可是今时不同往日,若是你再擅自主张出了任何差错,那么毁的可就是我们陈家的名声,是我爹娘的名声,是我三个要考科举的哥哥的名声!望你日后好自为之。”

小瑞眼泪扑簌簌往下掉,很快洇湿了一小块地面,抽噎着想要说话,说了好几次没说出来。玉芝见状戳了戳陈三郎。

陈三郎与女儿罕见的心有灵犀,开口安稳他道:“快起来吧,二十多岁的大小子了,日后注意就成了,咱别哭了。这次这几家长工你签的是好的,就算你回来与我说我也是同意的,说明你办的事我们还是很放心的。日后每次出去办事前你想好要可能会有什么问题,提前与我说,咱们商议商议如何?”

第155章 只做定制

小瑞现在哪里听得来陈三郎用这种语气与他说话,感动的一塌糊涂,使劲给陈三郎磕了个头才爬起来,低头站在一边。

玉芝见小瑞懂了,也不再纠结在这件事上,拿起了面前的三份地契看了起来,一份是一个五亩的果园,有十年生山楂树四百余棵。第二份的地有十亩,八年山楂树三百棵,十年上的五百余棵。第三份有十七亩地,全是十年上山楂树,共有一千三百八十余棵。

按照去年收山楂时候的数量和了解的情况,玉芝大致估算了下,这三十二亩的山楂园子一年差不多能收将近七万斤山楂,自家现在用是满够了,但是玉芝还想要更多,她点点地契道:“小瑞哥,怕是还得麻烦你再跑一趟了,再去收十八亩园子,凑个五十亩就够了。”

小瑞有些犯难,这一个来月他是前前后后都考察过的,这种山楂本地叫红果,当地的野红果树到处都是,若是有人想吃就就地摘一些。以这个为家业的大部分都是卖与别人做糖葫芦的,自然这种连成片的园子不会大也不会多。他低下头想了想,咬咬牙道:“成,那小的就在跑一趟,一个月之内必定回来与东家交上十八亩园子的地契!”

玉芝笑出声:“小瑞哥不必如此,这次你做的其实很好,若是有多的园子少的园子你买的时候自己看着办,不用死卡在十八亩上,长工你也看着签,或者这次签的三家有没有能一起管着的,那更省事了。”

小瑞认真点点头:“小的知道了,今日我就回去想想,明日再来找老爷与小姐商议。”

送走了小瑞玉芝扭头对李氏道:“娘,你可不能总心软了,这次小瑞哥只是自作主张签了长工,若是日后哥哥们当了官了,他自作主张的收人钱财该如何是好?”

事关孩子们,李氏不得不重视起来,她点点头道:“日后爹娘一定注意,可不能再像之前那样了!”陈三郎也跟着点点头,夫妻二人是真下定了决心改改自己这略显绵软的性子了。

四日后,小瑞又出发了,同样带着淡墨和枯墨,旬假在家的兆勇哀嚎道:“枯墨不是我的书童吗!为何我每次回家都看不到他!”

兆勇身边的小厮阿喜可怜兮兮道:“少爷是觉得小的伺候的不好吗…”兆勇见小孩子一脸可怜巴巴求安慰的样子,堆起笑摸摸他头:“你伺候的最好了!”看着阿喜欢快离去的背影叹了口气,自家这小厮真是太纯情了!

玉芝则在这几日拿到了全套的烘焙工具,看到成品她松了口气,虽说相比前世粗糙了少许!但是也颇有点那个意思了,总比三根筷子打鸡蛋强多了!

工具到位了就要考虑从牛奶中提取奶油了,玉芝琢磨了半天,拉着陈三郎做了一个类似酥油桶一般的东西。

先做了一个高约四尺,宽约一尺的厚木桶,外面用铜片细细箍好,又做了一块比桶口稍小的圆木板,木板上凿四个约摸玉芝一指长宽的圆形小孔,然后在圆板的中心安上一根比桶长半尺的木柄。这样上下翻拌搅打个两刻钟就能得到奶油了。

她又让陈三郎叫了常合作的铁匠来家,先是签了保密的契约,然后画了简单一个老式手工黄油提取机图谱,又细细讲了它的工作原理,玉芝能记住的也只有外形了,至于什么具体的齿轮构造她根本也记不住。

还好汉代时候□□就有了齿轮了,所以这个对于铁匠来说根本不是什么难事,干脆让他自己琢磨去了,约好十日后看样品。

待到铁匠通知做好了,玉芝一大早里的把陈三郎和袁厨子都聚到家里,让兆志的小厮阿福出去买新鲜的牛奶。

等到牛奶静置的差不多的时候,玉芝先让陈三郎与袁厨子各试了下用酥油桶来提取奶油,果然比摇晃的笨办法省力多了。

这时铁匠也带着做好的简易版手工黄油机来了,这机器看着不过到玉芝膝盖那么高,分为盖子和筒体两部分,盖子上面有着简单的齿轮构造,下面带着三片木头包金属的搅拌刀片,后面有个可以带动刀片的手柄。又用黄油机来提取黄油,只要一个人在后面或快或慢的摇着手柄,不过一刻来钟就看到筒壁出现固体颗粒,发现机器是能用的之后,陈三郎就给了铁匠剩下的工钱,并且多定了五个,铁匠拿了一小包工钱开心极了,忙告辞回家继续做这黄油机。

玉芝用棉布收集好桶里的固体,放到一个用粗木条编制的板上,上面用厚木头用力压,让液体透过缝隙流出来,又用冷水洗了几次,全套下来不过一个时辰就做好了好几块黄油。

有了黄油奶油,玉芝不禁想试试蛋糕与面包了,有了手动打蛋器之后打发鸡蛋变得简单多了,袁厨子与陈三郎都是自小做活的,手劲儿大的很,不多时就把蛋白打发到干性发泡状态了。

剩下的就简单许多,玉芝用普通面粉烤了一个最简单的绵软戚风蛋糕,又用黄油做了个最普通的黄油吐司,口感与前世用的低筋和高筋面粉几乎没有太大区别,一家人吃的香甜,袁厨子心服口服道:“这糕有点像发糕,但是奶味十足,又比发糕绵软,我约摸着喜欢甜口的人定然都喜欢!那个黄黄的包子真的是闻所未闻见所未见,我看若是摆出去约摸能被抢疯了。只是做起来太麻烦了,这黄油可不是简简单单能做出来的,想供咱们这几家铺子一起卖几乎是不可能的。”

玉芝神秘的笑道:“这个呀,咱们不摆出去卖,咱们只接定制!”

一家人迷茫道:“什么叫只接定制?”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